第一图书网

良友忆旧

马国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马国亮  

页数:

299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结束语  回溯过去,看今天,关于《良友》创刊至今的历程,走笔至此,暂时该可以结束了。为一个刊物写一个长长的回忆录,似乎还没有先例。由于《良友》是一本开中国大型综合性画报先河的刊物,由于它接触的层面极广,从而提供了丰富的可写的资料。不少读者反映,说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二十、三十、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某些阶层的情况,这才使我在写作的时候得到鼓励。不过从《良友》本身而言,只能说是回顾了过去的一段路程。这是个未完的故事,今天它还在出版、还在发展。  一九二八年四月出版的第二十五期《良友》,伍联德以创办者的身份,首次庄严地阐述他对《良友》的使命和希望。他说:  希望我们《良友》现在所抱着的普及教育、发扬文化的目标保持到底。不见异而思迁,不因难而思退;更不受任何势力的支配。取材严而均,言论公而直,持着我们的目标,忍耐、向前,努力实行,以求贯彻……  现在我们回顾过去,检讨今天的《良友》似乎还没有背离当年创办者的意图。但愿这个中国出版史上最悠久的画报,将一如既往,坚持为向社会有所贡献和为发扬中国文化不断努力。

内容概要

良友》画报和马国亮先生
■陈子善
从坊间捧回《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漏夜展读,不禁悲喜交集。喜的是这部重要的文学回忆录在写成十五年之后终于问世,而且是以如此精美的图文互动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悲的是作者马国亮先生已在大洋彼岸谢世,生前未能见到此书的出版。我想他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
马国亮先生的名字,在一般的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上是找不到的。文学史家似乎已把他遗忘了。他是广东顺德人,1908年生于广州,家境并不宽裕,中学未毕业就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先学美术,后经同学、当时已在主编《良友》画报的梁得所介绍进入良友图书公司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有声有色的文学生涯。他在文学创作上作过多方面的尝试,散文、杂文、小说、电影剧本都有一手。三十年代就出版过散文集《昨夜之歌》、《给女人们》、《偷闲小品》和长篇小说《露露》等,《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就曾收入他的多篇散文佳作。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更大的贡献是1933年8月接替梁得所主编《良友》,成为继梁得所、赵家璧之后的“良友”三大名编之一。
诚如马国亮先生在《良友忆旧》开场白中所说,《良友》是二十世纪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比美国人吹嘘的《生活》杂志还早领风骚十年。对世界画报出版史而言,《良友》才是“真正的创始者”。《良友》的诞生当然与良友图书公司创办人伍联德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他不但审时度势创办了雅俗共赏的《良友》,更独具慧眼,礼聘藉藉无名的梁得所接替鸳鸯蝴蝶派名作家周瘦鹃主编《良友》,使《良友》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马国亮接替梁得所之后,更带领《良友》跨进全盛期。在梁、马的努力下,《良友》成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大事的重镇,在海内外华人世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良友》并非纯文学刊物,但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代表作家鲁迅、胡适、茅盾、郁达夫、田汉、丰子恺、老舍、施蛰存、穆时英……几乎无一不乐于在《良友》亮相,或以作品,或以照片,或以手迹,其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为《良友》新闻性和文化性并重,多样化和大众化兼备,是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出色代表,所以近年来它已受到海内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和上海文化史的学者越来越大的关注。以《良友》为题目撰写硕士和博士论文的大有人在。美国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在其新著《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中就以相当的篇幅讨论《良友》及其通过封面设计、明星照片、新潮服饰和各类广告等所“创造”出来的都市需求。我完全赞同李欧梵的看法,即讲述《良友》的故事,正是在于它在三十年代有意识地为“现代性”作广告,借此帮助了上海都会文化的构建。因此它不仅标志了现代中国报刊史上意义深远的一章,也在呈现中国现代性本身的进程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我自己也是经常翻阅《良友》,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
马国亮先生的这部《良友忆旧》虽然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个人回忆,但作为唯一健在的“良友老人”,他以清新的笔触,平实的叙述,娓娓道出他所亲历的《良友》创办始末,披露鲜为人知的众多文坛故实,生动地再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风貌,写出了一部独特的“《良友》画报史”,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尽管由于最初以连载方式发表,有些章节言犹未尽,但已十分难得了。早在一九八七年,这部回忆录在复刊的香港《良友》上连载时就曾为人注意,可惜当时在内地无法读到。
我与马国亮先生仅见过两次面,巧得很,每次都与这部《良友忆旧》有关。第一次是一九九○年春,我首次访港,著名修辞学家郑子瑜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设宴款待,在座年事最高的就是马国亮先生。他当时已移居香港,担任复刊后的《良友》画报顾问。记得席间谈起他这部已经连载完的《良友忆旧》,香港中大的黄继持教授和书话家黄俊东先生都颇为推重,我建议他结集出版,让更多的读者读到,他答曰不忙,还要修改补充。四年之后,我又到港,得知他已移民美国,因腿疾返港治疗,机不可失,当即偕香港文史专家方宽烈先生到九龙他的寓所专程拜访,畅谈了一个下午。我告诉他,上海已有学者编选出版了他的散文集《生活之味精》,他事先并不知情,仍感到很高兴。话题自然又转到《良友忆旧》,他有点伤感,在香港已难以出版,内地的出版状况也不容乐观。事过境迁,书中所叙述的人物和场景早已远去,还会有人要看吗?我只能安慰他总会有办法的,赵家璧先生的回忆录《编辑忆旧》等书不是也都出版了吗?
没想到马国亮先生回美国后把书稿托付给了李辉兄,而李辉兄也终不负他所托,把这部珍贵的书稿推荐给了北京三联。于是,体现了作者文化兴趣和文化留恋的这部《良友忆旧》终于得以问世。马国亮先生虽然未及亲见,如果他泉下有知,得悉他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也当含笑称善。
《文汇报》

作者简介

马国亮(1908- )广东人,编辑家、作家。曾任《良友》画报等刊物主编,主要作品有《美国短长》、《浮想纵横》、《女人的故事》等,现移居美国。

书籍目录

听他讲述美妙往事 真正的创始者 街头叫卖·传遍天下 五花八门·丰富庞杂 失败的《良友》·成功的《良友》 第二任主编 第三任主编 独具慧眼·知人善任 梁得所的文才 语重心长·言简意赅 《中山特刊》·《北伐画史》 定期刊物·一再推出 东南亚与美国之行 好莱坞之行 田汉·郁达夫 从司徒乔到鲁迅 良友的良友 赵家璧 良友遍天下 一本万利的图片和歌曲 自谝先进的图片分类 我开始在《良友》工作 日本和两位导游者 《中国大观》 善意的告诫 沪战的影响 揭开国际之谜 举国瞩目的盛事 叶恭绰语重心长 艰苦的旅程·丰硕的成果 《中华景象》 骡车难熬·汽车风险 烧饼·梨子·臭虫·跳蚤 孔子的后代 “长城何恃” 谣传与真实 鳄鱼的眼泪 首先要有苹果 两则启示 不甘于只当保姆…… 复苏 结束语

章节摘录

书摘 鲁迅素来不轻易让人刊出他的照片。当梁得所把一本近期《良友》画报递给他,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时,鲁迅却风趣地翻着画报说:“这里面都是些总司令之流的名人,而我又不是名流哩!” 但是梁得所终于说服了鲁迅。他不谈名人问题……其实当时的鲁迅,比任何总司令都更有名,他只对鲁迅说,许多读者读上他的著作,都希望能一见作者的真面目。这样在另一个晚上,梁得所再到鲁迅的寓所,给他拍了照,连同他自己写的访问和司徒乔的一张速写,一同登在画报上。 两个月之后,诗人李金发办了个《美育》杂志,请求鲁迅给照片刊登,被鲁迅婉辞拒绝了。其后在三十年代,梁得所辞退了《良友》的职务,自办出版《大众》画报,也曾向鲁迅提出同样的要求。同是梁得所,这次却没获得鲁迅的答应。因此人们都认为鲁迅对《良友》有特殊的感情。三十年代,赵家璧在良友公司主编“良友文学丛书”和“新文学大系”等出版物时,都得到鲁迅的大力支持,更证明了这个想法。 骡车以前在华北是一种很普通的交通工具。粗巨的木轮,任何崎岖不平或泥泞路都可以滚过。现在这种骡车大概只用作农民运载农产品之用,作为交通工具恐怕已不多了。骑骡子郊游遣兴,不只有趣,而且很富浪漫意味。坐骡车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骡车不同马车,更不是英女皇坐着往教堂加冕的那种马车。我们且看梁得所怎样描述他们坐骡车的滋味: 我们到曲阜初试骡车,实在不好坐。硬板平底,坐在当中无依无靠。轮轴全无弹性,道路高低随时把人抛得头撞车顶。车身摆动时左右碰壁,躺着吗,后脑吃苦。蹲着又太吃力。结果还是依骡夫所说的惟一的方法是平坐着……当时看见迎面来了一乘骡车,一个老头子袖手盘膝地坐着,车荡人亦荡。他放软身躯闭着眼睛坐得津津有味,我才‘比然明白坐骡车另有一种艺术,要像打太极拳那样意到力不到。 骡车坐得辛苦,可怜那匹瘦骡拉得更辛苦。尤其是到泗水桥头,力竭不能上。骡夫狠命骂它打它,它拼命拉上桥,骡夫还不停打骂。一时我有点担心,恐怕那匹骡子被迫太甚,索性连车摔下同归于尽。然而事实不会如此,眼见暴戾的骡夫无所顾忌地继续鞭打, 因为看透它自从祖宗到后代,一辈子忍辱负重是不会反抗的。 又如由包头到兰州,路程约三千里,如果有火车可乘,两三天可达,而他们却花了一个多月。从包头到五原一段路,说是有长途汽车可乘。但所谓汽车,只是个无篷无栏的旧货车。行李货物堆扎之后,十多个乘客便坐在上面。坐在当中的,四面受挤。梁得所说他幸而坐在旁边,却又始终被向外挤。他说若不是苦苦挽着行李的绳子,早就被抛出车外了。塞外冬寒,西北风夹着沙土迎面吹来,双脚冻僵。 良友的总经理伍联德听了余、赵二人回来的汇报以后说良友是民营的企业,政府管不着,叫我和赵家璧二人照常工作,不必理会他们。 不久,良友公司接到上海国民党市委的一封信,命令公司把我和赵家璧二人解雇。—‘个党部竟然指令一个民营公司解雇既无犯错,也无犯法的职员,可见其跋扈的情况。公司当局一面向潘公展为我们申辩,一方面托人向南京国民党中央说情。南京的国民党中央也认为这样的做法,并无法律根据,结果才不一了了之。值得一提的是,良友当局并不因此要求我们“自律”。我们一如已往的编辑方针并无改变,公司也绝不干预我们,这是十分难得的。 《良友》自沪迁港出版后,稿源方面,大致还没有问题;但自从北平、上海、南京失守,重庆虽定为陪都,事实上当时全国抗战中心,却在武汉。军政学的主要人物,也云集武汉。为取得抗战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各有关的供稿组织,从工作着想,我认为很有必要到武汉一行。当时武汉附近的日寇已蠢蠢欲动,外围战即将开始。按照过去的情况,我军由于这种那种理由,武汉随时弃守,大有可能。公司经理余汉生出于对职工的关心,要我认真考虑。我那时正当壮年,且自到了香港后,广州屡遭日机轰炸,我不止一次到广州探访,也没什么大不了。往武汉更不算什么,真要逃难时,交通工具大概不会有问题。话虽如此,当我在汉口逗留了一个时期,为了想了解更接近前线的战况,从汉口坐火车到郑州时,刚从火车下来,便发现全城在紧急疏散。我要去找警备司令部了解实情,半路上被军警截住,说司令部也在疏散中。为了我的安全,要我立刻离开郑州。那时各街道一片兵荒马乱,人人都在仓皇逃难。截留我的军警,说南下的交通工具非常紧张,他极其负责地陪我走回火车站。果然开往武汉的列车已塞得水泄不通。那个军警硬是把我托起来,协助我从一个车厢的窗口塞进挤满了人、连插脚也困难的车厢里,坐了两夜一天,方回到汉口。现在回想当年情况,还历历在目。可见战时的交通工具不一定可靠。武汉外围战却也僵持了几个月。从五月初开始, 日军展开猛攻不逞,后来在关东军调了四个师团,十月中以三个师团在广东即今日开工建核电厂的大亚湾登陆,才突破我军防线。随着广州失守,武汉也不保了。当然那时我早已离开武汉,返回香港了。 我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九日乘欧亚航空公司的班机离港赴汉的。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飞机。那时的飞机比不上今天珍宝机那样庞大。机枪只能坐十余人。以螺旋桨推动的引擎,远不如今天的喷气式的迅捷。飞行时速不到三百公里,在高空也不过几千英尺。经常受气流影响,每每突然下沉一二百英尺,不免胆战心惊。上午七时二十分起飞,十二时五分才抵达武汉。五月九日,简称为“五九”,抗日战争胜利以前一向被称为国耻纪念日。事缘一九一五年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以后,时值世界大战方酣,日本乘列强都卷入这场大战,无暇顾及其他国际事务,即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款。条款内容是要我国全面承认日本在我国的特权。换言之,就是统治权。条款包括交通建设,矿产开发和所有沿海港湾、岛屿都必须由日本控制。我国政府的政治、军事、财政都必须请日本人当顾问,这简直是明日张胆要亡我国的条件。当时袁世凯急于要改我国辛亥革命以后所定的共和国体制为封建帝制,并自封为皇帝,巴望日本给他撑腰。五月九日他承认了所列条件的大部分,立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由是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并定五月九日为国耻日。每年举行纪念,借此警励国人毋忘此日,誓雪国耻。直至抗战胜利,日本屈膝投降,耻已雪了,才把它撤消。 我既是在国耻那天抵达武汉,又逢日寇向我国大肆侵略的时候,当地的抗日情绪更为高涨。街头的宣传者,在武昌码头处处可见。渡江时,轮渡上有部队派出来的宣传员,向来客痛切陈词。救国标语矗立在江海关码头。街头不时有从前线归来,或正在开往前线的行列。一片战时景色,与香港截然不同。 平、津、沪、宁的相继失守,许多人都逃到武汉。这个小小的地方人口大增。既是后方,毕竟与前线有别。一方面是一片备战景象,另一方面,特别是当年还存在的法国租界里面,仍是花天酒地,处处笙歌。不知亡国恨,犹唱后庭花的,岂只商女而已! 武汉之行,目的除搜集和开拓稿源外。还计划探访一些和抗日有关的主要人物。我首先求见的是原驻日大使许世英先生,以便先了解日本的情况。自从日本对我不宣而战后,随又荒谬地宣称不承认我国政府。日本政府丧心病狂,横蛮无理,可见一斑。这也是导致它后来彻底垮台的原因。面对像疯狗那样的政府,许大使乃奉命回国,并主持了全国赈济委员会的工作。 我到武汉的第二天,许氏即以电话邀约于翌日午后四时接见。当天我正要离开旅店的时候,忽值叶浅予和张大千的令兄张善子二人到访。这两位画家听说我要去访许氏,欣然同往。原来我们三人和许氏,都同属重建黄山这一著名胜景的黄山建设委员会的成员,也是当年最早有组织有计划前往黄山揽胜并向全国展开宣传的先行者。为此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名为“黄社”的组织,社员有二三十人,其中包括老摄影家郎静山先生。我们这批社员经常在上海举行雅集,谈谈黄山的建设开发,交流各人有关黄山的摄影、美术、诗文等作品。因此叶、张两人,是以共同是黄山社友之谊和我一起去探望许氏的。到了赈济会,我们还见到与许氏一同工作的黄伯度先生。他也是“黄社”的社员。 我们五人在会客室中围坐,既谈当时的战局,也从大战的蔓延谈到我们大家怀念着的黄山。当然主要的是谈战局。许氏根据他出使时的观察,细谈日本的军、政、外交和当权者的内部情况。他认为,日军在我国进行侵略战,比他们预期的困难得多。目前日本虽然侵占了我国不少领土,但同时也损兵折将,消耗了大量的军备。他还说日寇可能不久就要把防范苏俄的部队和装备都动用了。“无论如何”,他很有信心地说,“我们还是有前途的。” 告别前,许氏应我的请求,走到书桌前,戴起眼镜,提笔写了他在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返任经过马关时所写的一首七律,引用春秋时代烛之武退秦师和曹沫为保卫鲁国的利益力逼齐君还鲁失地的故事,道出外交使节在折冲樽俎中的艰苦和无限信心。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结束语回溯过去,看今天,关于《良友》创刊至今的历程,走笔至此,暂时该可以结束了。为一个刊物写一个长长的回忆录,似乎还没有先例。由于《良友》是一本开中国大型综合性画报先河的刊物,由于它接触的层面极广,从而提供了丰富的可写的资料。不少读者反映,说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二十、三十、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某些阶层的情况,这才使我在写作的时候得到鼓励。不过从《良友》本身而言,只能说是回顾了过去的一段路程。这是个未完的故事,今天它还在出版、还在发展。 一九二八年四月出版的第二十五期《良友》,伍联德以创办者的身份,首次庄严地阐述他对《良友》的使命和希望。他说: 希望我们《良友》现在所抱着的普及教育、发扬文化的目标保持到底。不见异而思迁,不因难而思退;更不受任何势力的支配。取材严而均,言论公而直,持着我们的目标,忍耐、向前,努力实行,以求贯彻…… 现在我们回顾过去,检讨今天的《良友》似乎还没有背离当年创办者的意图。但愿这个中国出版史上最悠久的画报,将一如既往,坚持为向社会有所贡献和为发扬中国文化不断努力。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刊物的回忆,是用人物和故事串起来的历史。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别的刊物被这样回忆过,被这样描述过。 《良友》值得这样做。消失多年,这是它的委屈。一旦人们有机会重新翻阅它,便会发现它的美妙。这美妙不会因时间久远而淡去,相反,当浪漫的文化怀旧四处弥漫时,当图文互动的书刊忽然间成为出版时尚时,关于《良友》的回忆,也就自然而然走到了前台,有了以图文并茂的精美方式与读者见面的可能。 马国亮先生的这部《良友忆旧》虽然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个人回忆,但作为唯一健在的"良友老人",他以清新的笔触,平实的叙述,娓娓道出他所亲历的《良友》创办始末,披露鲜为人知的众多文坛故实,生动地再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风貌,写出了一部独特的"《良友》画报史",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良友忆旧 PDF格式下载



良友传奇《良友忆旧》

从一看到这本书就喜欢上了,可是因为价格太贵就一直没买,一等就是快十年。几次在当当上脱销了有出现,都一直没有下单去买。却又一直沉淀在我的收藏夹中,而且折扣一直很高,所以就一次次错过,又一次次相遇,总是让人难以割舍,终于上周在老王的旧书店里面看到了一本,真是惊喜!真没想到老王还能收到这么好的精品,好不犹豫地拿下了,经管标价也挺吓人。

这么长时间了,几次都没下决心去买的书,其实对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因为慕《良友》的大名,来怀旧一把。不过打开来才发现,精彩的绝不仅仅是插图,其实插图印刷得并不精美,尤其是和定价相比有点脱钩。不过内容却出乎我的意料,写得真不错!看了半天才知道作者马国亮竟然就是《良友》的主编,怪不得讲起《良友》如数家珍。虽然马老先生并不是《良友》的创始人,但是加入进来的时间非常早,可以说《良友》走上轨道以后马先生就开始在《良友》工作了。《良友》第一代主编就是老板伍联德自己,后来聘请了大名鼎鼎的周瘦鹃来主编,可是并不是很理想,等到第三任主编梁得所时才把《良友》带入鼎盛,渐入佳境,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马国亮来到了《良友》。可是时间不长,梁得所自己出去单干,结果并未成功。于是马国亮就成为了《良友》的主编,一直做了十年,直到日本人占领上海,杂志迁到香港,最后解体。可以说《良友》最辉煌的日子就是马国亮在《良友》的十多年。所以马先生是《良友》的最佳见证人。

这本书里面的文字都不长,但是涉及到了《良友》的方方面面。《良友》是当年中国大型综合画报的首创,销量最大,而且全球发行,遍及海内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良友》的定价很贵,大洋四角,相当于现在的几十块钱,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买得起的,所以都是在大城市发行。《良友》开大型彩色画报的先河,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职业摄影师。那时候还是黑白照片,然后在照相馆中人工上色,所以《良友》封面的美女,现在看着感觉都不太自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抗战以后《良友》几次复刊都没有坚持住,因为很快解放战争就开始了,失去了大陆这块销路,仅仅靠海外华人是无法支持这么大的一份画报的。所以《良友》的命运可想而知。不过十几年的《良友》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是照片,在那个年代非常稀少,所以直到现在《良友》仍然是我们了解民国的一扇重要窗口。


不错的当当网,很及时地收到书了。下次还会在这里买书的。


帮老师买的,赞。


这本儿书的图片真是跟我想象中的差远了,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图片就不能大点儿。那样的话就算是100我都会买。不过算了算了,人家书卖的最主要是文字是内容,如果我想要资料图片的话,不如去买画册了,哎呀唉,不是人家书不好,是我自己搞错了。内容倒是不错,值得一看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曾经存在但已经消失了的东西,像未来一样,让人着迷。


作为研究背景不错,文学性一般吧。


就收到书的速度来看,当当真的蛮快的,呵呵


挺好的,没有失望.正在看当中


买这书就是为了看图,图和邮票那么小怎么看啊。


一本明明可以写得很精彩的书被写得跟流水帐一样。= =
要不是老师非要写书评真是看不下去.....


是良友把我带回到那个时代,经历那段我不曾经历的岁月。起初会买它纯瘁是冲着《色·戒》的原形人物郑苹如去的,结果找出来只有小小的一页。虽然如此却没叫我失望,因为我发现了更多更多那个时代的故事。是本值得拥有的好书。


不评论书的内容了,很多人都喜欢。我也是看了简介才买的。书的质量是不错的,我在北京传媒大学附近的书店看到过这本书,价格一点都不打折的。


看一看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另一面


书的质量很好,之前还以为02年出版的,只发行了10,000.00册,应该很难买到了,没想到还有,而且价格、质量都很满意。第一次在亚马逊买书,很满意。


本来以为是大本的画报式的,没想到是小本厚的,纸质不太好,图少


这本书我喜欢,就是排版有点不太适应,总体很好,有很多好看的图片


这本书还不错里面的文字还有图片都很棒,比较不好的是就是一直缺货当时也不知道几时能送过来,一直在等当时还以为不送了。反正拖了很久才送到


表现了1949年前中国的部分真善美。


书的质量不错。对《良友》当时的情况有比较客观的说明。


差不多一口气读完的,让我通过一本杂志的命运,加深了对那个时代的理解。


图片很多 纸质还可以 没有想象的那么厚


很厚的一本书,道尽了一本杂志的兴衰荣辱。因为国家的危难,因为社会的动荡,因为人心的摇摆,所以良友的诞生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寄托、消息来源。许多名人在良友留下了思想的痕迹,许多人民战士在良友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可以说良友记录了一个时代。初看时觉得还满枯燥的,后来才漫漫的展现出其特色。这本书纸质不错,就是封面没翻几下就脱膜了,变的白白的了。


这是一本关于刊物的回忆,用人物和故事串起来的历史。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别的刊物被这样回忆过。《良友》的确值得这样做。几十年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这是它的委屈。当然,这书所回忆的,并不仅仅是一本曾经红极一时的杂志,更重要的,它回忆那段历史,那段除了战争和政治纷争之外的历史,以及处于这段历史中的名人众相。在当时一本引领时代潮流的杂志中,名人们是什么模样?这是一个有趣的... 阅读更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