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考古人手记(第1辑)

朱启新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出版时间:

2002-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作者:

朱启新 编  

页数:

19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辑的文章是由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考古人撰写的发掘报告,对发掘经历进行生动描述,并对发掘过程中发现主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解进行了阐述,引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内涵的思考。

作者简介

郑振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北京与安阳队同仁共同编著《殷墟妇好墓》《殷墟青铜器》《殷虚的发现与研究》。彭士凡,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注有《江西先秦考古》《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现任《南方文物》主编。蒋廷瑜1939年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注有《铜鼓艺术研究》《古代铜鼓通论》《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

书籍目录

序 李学勤编者的话 殷代王后的地下珍宝库——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考古记 郑振香撩开古代南方青铜王国的面纱——江西新干商代大墓发掘记 彭适凡重见天日的南越文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发掘记 蒋廷瑜探寻古越的悬棺葬——江西鹰潭龙虎山崖墓考察记 刘诗中罕见的金代贵族墓葬——黑龙江阿城金齐国王墓发掘记 朱国忱

章节摘录

书摘 当詹开逊等赶到现场时,围观人群依然里三层外三层,他们好不容易挤进了包围圈,铜器虽已不见了,但沙中墨绿的铜锈、破碎的陶片,干部、群众七嘴八舌的报告,加上职业的敏感,他们很快作出判断:这无疑是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鉴于沙质疏松,无法进行钻探,他们分析研究后,决定先开一4X4米的小探方试掘,由侯远志、徐长青(技工)、刘山中和县文化馆杨日新同志在现场试掘。领队詹开逊赶赴5里外的大洋洲乡邮电所,向省主管部门电话汇报。 约11时许,詹开逊自乡返回,途经昌赣公路边个体开办的赣东饭店,因天气闷热,加上来回奔波,觉口干舌燥,想入店讨点水喝。没想到刚到店门前,楼上探出一个脑袋在打招呼,原来是县文化局一个干部正在那间房里死死地守着床底下的那个麻袋。 袋中是一些被砸碎了的青铜器碎块,有方鼎的竖耳、圆鼎的腹片、虎耳虎形扁足鼎的体部……看见这些圆雕的虎耳:“这不是和1978年樟树三桥横塘出土的虎耳虎形扁足圆鼎一样吗?”“这是典型的商代晚期青铜器!”这位198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考古队员,凭着他较深厚的文史功底知识,深知这次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当年樟树发现的那件虎耳虎形扁足铜鼎因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商代珍品而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征调走,而今天出土的不止一两件!70年代吴城遗址发掘以来省内同仁们寻找的器物就近在咫尺。想着、想着,他竟忘了自己当初进店的目的,返身直奔工地。 与此同时,正在沙丘上试掘的同志也有惊人的发现。原来试掘仅推进55厘米就发现一片灰褐色的沙层,扩方后可清晰地看见长轴约2米的椭圆形分布范围。拍照后,剔去表层,发现三堆器物呈品字形地分布着:一为鼎、豆、鬲等小型青铜礼器;一为宽刃剑、刀、斧、锥、凿等青铜兵器和生产工具;一为陶器。三堆器物,均叠压而置,刀、匕首多数都折成数截,木把手虽多已腐朽,但有的铜箍尚存,一些柄部的漆皮和背部的朱红尚清晰可见。在远离中原的南国一旦看见这些青铜“重器”的出土,他们个个都惊喜得无法自持,徐长青跪坐在炙热的沙土上,喃喃说:“天哪!不会是我的眼睛看花了吧!”杨日新馆长虽过半百,也忘了因通宵未眠疲惫劳累,竟欣喜若狂:“这下我们江西、我们新干要出名了!”炙热的沙砾、干燥的喉头、饥饿的肚子,这一切,考古队员们已抛之脑后。 新干出土商周青铜器群的新闻,不胫而走,9月27日,省文化厅厅长郑光荣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銮书及省社科院副院长姚公骞作为省内首批领导和专家到考古现场参观指导。他们在参观了现场和出土青铜器后,都喜出望外,赞不绝口,姚公骞说:“不仅在我省,就是在南方地区也是空前的!”周銮书说:“了不得,不得了,不仅江西古代历史要重写,中国古代史至少也可以补充一节!” 10月22日,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副馆长陈佩芬以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长寿一行作为省外第一批专家专程来到新干大洋洲考察指导,并在县武装部军械库里仔细观赏了已出土的青铜器,马馆长连声赞道:“大开眼界!”张长寿先生则谓:“大饱眼福!”马馆长还说:“新干这批青铜器必将轰动全世界!”在午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专家们还就下一步科学发掘特别是青铜器的修复、保护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马馆长提出,有些破损严重、修复难度较大的青铜器,可以送给他们馆技术部修复。后来,就是按照马馆长意见,上海博物馆无偿地帮我们精心修复了方鼎、假腹盘和瓿形鼎等多件青铜器。 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华觉明、副研究员苏荣誉先生来省指导瑞昌铜岭矿冶遗址的发掘工作,得知新干有大发现后,怀着浓厚兴致参观了大洋洲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华先生是国内著名的从事冶金史研究的权威学者,仅凭他数小时的粗略观察,就认为这批商代青铜器在铸造工艺上很有自身的一些特色,很值得深入研究。他建议将来对新干这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进行研究,我们之间可开展合作。我想,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是青铜文化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可以揭示我们先民如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如何制造出这批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也只有通过研究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才可以明了赣江流域先民的青铜冶铸水平,也才能了解新干这批青铜器在制作工艺上与中原青铜器究竟有哪些共性和个性,进而对探讨新干青铜器群的文化面貌、文化属性乃至青铜技术和工艺的传播路线、方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华先生为首的冶金史组的专家们在这方面积累着丰富的经验,于是对华先生的动议,我当即欣然同意。后来新干这批青铜器群的铸造工艺研究以及金相分析等就是在华先生指导下,具体由苏荣誉先生负责进行的。 我们先从西坑清理起。在西坑内,西端倒置着一面完整的大铜鼓,鼓腔内叠放着三件铜盆和二件铜盘,盘内又放着三件铜勺和一件杯形壶。铜鼓的西北边竖放着一件漆绘铜筒。在坑的正中,放着一个木腔革鼓。坑的东端则放着铜盘口鼎、铜蒜头扁壶、铁釜架及铁釜。除了木腔革鼓的鼓皮已浸泡朽蚀不存,鼓腔边沿霉烂,和铁釜架已断散之外,其他器物都很完整,有的像是刚出炉丢进水中的一样。 当王克荣从坑里举起杯形壶时,很多人以为是“炸弹”,并开玩笑地说:“是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扔下来的?”有人甚至演义说:炸弹打穿了封土,没有爆炸,就留在这个坑里了。玩笑是玩笑,当时确实不知道它是何器物,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弹形壶”。此壶的盖器密封得很好,一个学员把它捧在手上,抹去器表的泥浆以后,找不到开盖的地方,倒来倒去,一不留心,把盖冲开了,倒出一坛清水。有人说:“是酒,不要倒掉!留着化验!”但是说时迟,那时快,已经晚了,水被倒了个精光。这件壶很像1970年山东诸城藏家出土的杯形壶。山东的杯形壶高32.9厘米,壶盖上只有三个环钮。我们这一件壶高39.3厘米,盖上有四个钮。其他方面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就把它改称“杯形壶”。《西清古鉴》上刊载一件“汉兽杯壶”,也是此类壶,但盖已失。此外,再也没有在别的地方见到过这种壶。 把铜鼓里的东西提取完后,最后才将铜鼓抬上来。把铜鼓上的泥浆抹去一些之后,它金黄的颜色和流畅的写实图案花纹真令我们倾倒。我们知道,广西地下埋藏着许多铜鼓。自唐宋以来,时常有出土。但出土的机会是偶然的,打井、修渠、盖新房挖地基,植树挖坑,甚至耕田种地,都会挖到铜鼓。据光绪二十年(1884年)梁吉祥《贵县志》记载,该县农民在山谷中挖土,还经常获得铜鼓。这些铜鼓多数被供祀神佛,在庙宇中常有保存。当时的山北里尚龙寺、怀西里思怀圩永兴寺,都有铜鼓收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修的《贵县志》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北山下里福村农人于山间掘得一铜鼓;民国三年(1914年)北山下里沙龙村人又掘得一铜鼓;民国十八年(1929年)山东桥暂村覃某在大农村背亭滩岭掘得一面大铜鼓;在县城南岸也出土过铜鼓。南岸铜鼓后来存放在县城同福堂。当时一些乡村迎婚仪仗中还有用铜鼓的。但是,这些铜鼓的出土都没有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手,它们埋藏的环境始终是一个谜。 1955年在贵县岭顶发掘一座西汉晚期的土坑木椁墓出土了一面铜鼓,尽管鼓身已残破不全,我们还是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是考古工作者亲手从汉墓中发掘出来的。与这面铜鼓同出的文物还有铜壶、铜盆、铜釜、铜奁、博山炉等,为这类铜鼓的断代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标尺。自1955年以来,黄增庆在贵县发掘了数百座汉墓,也只有这两座汉墓出铜鼓,令他兴奋异常。 除了这面铜鼓以外,化肥厂工人在东坑已取出一面小铜鼓,那而铜鼓面径只有28.8厘米,高24.4厘米,纹饰也较简单,鼓面太阳纹十道光芒,主晕是空白的,第二、四、五晕饰栉纹,胸部下方有两组羽人划船纹。鼓虽小,但完整无缺,灿然夺目,令人喜爱。另外,化肥厂工人在东坑取出的三足铜案是用铜鼓改制的,把一面铜鼓从胸部打横截断,在鼓面上焊上三只蹄形足,翻过来就变成了一张铜案。由此可见,这座墓一下子就出了三面铜鼓,也是难得的机遇。 当我们用清水洗净铜鼓以后,不但金光灿灿,纹饰也特别华丽,内容极丰富。从鼓面上看,中心太阳纹十二芒,芒外有七个晕圈,分别装饰着栉纹、勾连雷纹、翔鹭纹和锯齿纹,主晕是十只衔鱼旋转飞翔的鹭鸟。鼓胸有六组羽人划船纹,每只船上有六人,头戴羽冠,奋力划桨。腰部有八组羽人舞蹈纹,舞者头戴羽冠,身穿吊裙,摆手扭腰,翩翩起舞。 掀开东坑盖板,除西南角已被化肥厂工人因提取器物扰乱过外,其他地方还未扰乱。据化肥厂的工人说,他们取出来的铜器都堆放在东坑的西南角,横七竖八,没有一定次序。但他们确认,在三足铜案上放着一件彩绘铜盆,铜盆内横放着两件筒形铜钟,竖放着一件羊角钮铜钟。铜纺铜壶和小铜鼓放在铜桶和三足铜案之间,铜九枝灯倒卧在铜匝和小铜鼓旁边,有的灯盏、枝干已散落。西端一个大铜盆覆盖着一件铜钵、一件葫芦瓢,两件叠放的铜匝和一件带盖的铜桶。坑的中部还有一件带盖的铜桶和一件大陶甑。坑的东部挤放着两件铜桶。 我们再一次按照从西往东,从上往下的次序一件一件地提取。 同时出土4件铜桶,这在广西也应是一个重大发现。4件铜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都是圆筒形,上大下小,平口,平底,内凹成圈足。口下有一对半环附耳,附耳内有竖形贯耳。出土时有木盖,盖作覆盘形,顶中有柱状钮。腹部纹饰大同小异。1号(最大的一件)腹部饰栉纹四道,第一、二道之间饰勾边雷纹,腹中部在点纹带之间饰带切线的同心圆纹。2号(次大的一件)上腹部在两道栉纹之间饰勾边雷纹,腹中部饰两道相斜切的同心圆纹带,下腹部又饰两道栉纹。第三件铜桶腹部上、中皆饰勾连雷纹;最小的一件纹饰与第三件相同,但腹上部一侧刻有一个“布”字,在桶耳的下方,刻有“十三斤”三字。那个“布”字,是当地地名“布山”的省文,“十三斤”三字是这件铜桶自身重量,实测重3405克,折合当时一斤为260.03克。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李学勤最近我有一种很深刻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学术著作出版事业有不少重要的创新。其明显的标志之一,是选题范围的开拓,能够打破陈规,不落窠臼,三联书店推出的这套《考古人手记》即其佳例。我听到这一丛书的宗旨体例,不禁为之击节,认为正是大家所需要和期待的好书。 考古学是科学,在社会迫切要求普及科学知识的今天,考古学自然也应该普及。可是考古的简报、报告和论著尽管数量繁多,却不是一般读者易于涉猎的。考古学有自己的方法、术语和规范,没有经历过专门训练的人,面对着大量的器物、数字、图表,确实很难弄明白。包括在学科领域上和考古比较接近的,如历史学者、人类学者、美术史学者等等,其实也有不少隔阂。 这种情形,是考古学日益专业化的结果。特别是在近年,考古学进一步与新的科学技术结合,更使得考古学的报告、论文技术化,于是可读性愈发减弱了,缩小了读者的范围。考古学同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在有些人心目中简直成了一门望之生畏的学科。考古学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因此也很难转化到社会的共识中去。 当与一些考古界的老朋友谈起这个问题时,大家常常回忆起,在现代考古学于中国建立的早期,好多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经典”的报告和著作却不是这样的。那些作品,虽然研究的对象是一样的古远,问题是同等的艰深,却是非常有可读性的,有不少还可以说读来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有似游记或探险史。为什么如今我们在技术性的报告以外,不能写出更多的像前辈学者那样的文章呢? 科学是探索,是创造,其成败利钝,时时激发人们内心的思维与感情。考古工作尤其是如此,不管是在田野,还是在室内,通过揭示和观察已被佚失遗忘的过去,产生了多少期待,多少欢欣,多少困惑,多少惊奇。千般思绪,万种辛劳,没有证实的猜想,难于避免的遗憾,在简报、报告里海每无法容纳。然而缺少了这些,我们的考古学家终生的经历便不是活生生的了。 所以,大家应该欢迎像《考古人手记》这样的考古学家的回忆著作。三联书店在给每一位作者的约稿信里说:“您曾主持……的发掘,故特请您承担该主题‘手记’的写作,由您对发掘实际经历进行生动描述,并对发掘过程中您对发掘主题之历史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解进行阐述,为读者展示历史长河中由中国人创造的传统文明及其意义,引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内涵的思考o”读过这段话,大家会明白,《考古人手记》对学术研究本身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不能仅作回忆录看。 这套丛书又有考古学史方面的价值。每一门学科,都有对应的学科史,例如文学有文学史,数学有数学史。文学史、数学史等都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有许多学者专家从事研究,在推动学科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与考古学相对应,当然有考古学史。从世界来说,考古学史的研究不能说很发达,但也有相关国际会议举行。首届“考古学史会议”,是1978年在丹麦的奥尔胡斯召开的。 ……


编辑推荐

你想知道殷代王后的地下珍宝库吗?你想撩开古代南方青铜王国的面纱吗?你想知道南越文化是怎样重见天日的吗?你想探询古越的悬棺葬吗?这本书,将给您带来最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带您走进一个考古的视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考古人手记(第1辑) PDF格式下载



最喜欢在卓越买书了,质量总是那么好!


喜欢考古和历史的人,除了看考古,还要看盗墓。考古的书,这本是不错的。这就是阳春白雪。


每一篇的撰写人都很认真,虽然有几位文采稍逊,写得比较流水。但将考古工作真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很值得细读。比较可惜的就是相关图片不够多、不够大,很多都是黑白的。


很是一般,太专业,没文采,一堆考古数据,距人于千里之外


  此书也就是集结了各大考古发现(殷墟、新干大洋洲、罗泊湾汉墓等)的过程和背景,对于考古内在的发掘过程、器物研究、文化领域等都没有涉及。相比于《考古人和他们的故事1、2》,颇有不如


  写的比较写实,如同考古报告的写作一般,丝毫没有文采。看后自己都觉的考古索然无味了。作者和编者的想法并无出彩之处。有着浓密的挖宝心思,而考古的科学性和探索性并未表现。当然这也是几十年来,甚至今日仍然处处通行的挖宝思想的遗绪,不能过于责怪作者,总的来说,了解可以,而可读性不强。未能体现出考古的真正精髓,且有迎合大众趣味(或者说商业趣味)的感觉。希望将来我们能写出更好的通俗作品来。


写的确实很简单,平铺直叙,几个月前看过了,几个月后竟然忘记,一不小心又借回来了,当然跟我的记性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感觉国内这方面的书还是很少,这个系列还是不错的
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总比xxxx年考古大发现这类的书籍更好懂些


有商业趣味的是《鬼吹灯》。这些《手记》比起发掘报告已经不枯燥多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