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城记

梁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4-09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梁雪  

页数:

20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个专业建筑师、研究者的考察随笔。 作者以自己的眼睛为线索,带着读者穿行于美国三大城市——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的大街小巷、广场以及各著名建筑物之间,对三城的建筑、规划作出评论,讲述美国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 本书图片大多为作者亲自拍摄、绘制。

作者简介

梁雪,1962年4月生,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教授。长期从事设计与理论研究,承担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研究”的课题。一直关注的问题:城市设计、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关系。著有《美国城市中的风水》(英文)等。

书籍目录

引子 芝加哥 历史的痕迹——芝加哥的标志物 纵横两相宜——城市空章气氛的营造 另一种开放空间——室内化的广场空间 街道·建筑·细部——芝加哥的装饰风格 以人为本——芝加哥的滨水区建设 橡树园和它的地精 纽约 点线面格网——俯视曼哈顿 古根海姆美术馆上涌动的波浪 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到“竹园”喝杯咖啡 洛克菲勒广场上的舞者 破碎的三角形山花 世贸中心废墟上的十字架 从华尔街到百老汇大街 曼哈顿的中庭——纽约中央公园 林肯艺术中心广场上的灯光 华盛顿 华盛顿规划和它背后的故事 开敞或内向——华盛顿纪念碑下的主轴线 两张拷贝纸的叠合——华盛顿的格网和建筑 轴线重要,绿地更重要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请读片段林肯艺术中心广场上的灯光 在美国旅行,特别是夜晚旅行,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的照明条件和灯光效果。若以建筑物的大小或规模而论,美国许多小城镇的建筑层数的体量都不如中国,但这里的街道照明和街道两侧的橱窗照明都明显优于国内。橘黄色的灯光往往从透明的橱窗里泛出,显现出里面的各式物品和或站或坐的晃动人影,这种灯光给城市带来一种温暖的气氛,吸引着行人驻足和聚集。即使在人影稀少的午夜,小镇街面上的灯光依然会给开车经过这里的人一丝安慰,鼓励他们前行,去寻找属于臫的那一片灯光。 我曾与朋友开玩笑说,在车况、路况相似的条件下,只要看看夜晚商店橱窗里的灯是开是关,持续的时间是长是短就可以判定你目前身在何方,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 为了使我能体验一下纽约的夜生活,赵菁夫妇在我抵达的一周前就安排了一场在曼哈顿林肯艺术中心听歌剧的活动,顺便可以看看它所在百老汇夜景的繁华。 百老汇街以沿街的剧院多而闻名,剧院多必然吸引大量喜欢喜剧的人,大量的人流必然带动餐饮、服装等相关产业,故而许多装饰豪华的商店也沿街建设,使百老汇成为一条不夜街,并成为纽约夜生活的象征。难怪有国人说:如果不看百老汇等于没来过纽约。 沿百老汇建设的各式剧院种类繁多,层次不一,有专供上演实验性剧目的,有专演杂剧的,也有专为歌剧演出或专为音乐演奏而设计和建造的。上世纪60年代兴建的林肯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of the Performing Arts)是纽约最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 实际上,林肯艺术中心也是纽约城市更新的产物。本来沿百老汇干道一带共有大小剧场、剧院200多家,最有名的大概有30多家,由于许多建筑的历史在百年以上,陈旧的设备早已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1955年由纽约市政府出面选定原来歌伦布广场的位置开始酝酿和筹备建设林肯艺术中心。1961年确定这组建筑群的最后设计方案,至1963年大部分建筑才告完工。重建后的林肯艺术中心以豪华和典雅著称,也以上演经典剧目得到圈内圈外人士的认可。 林肯艺术中心实际上位于百老汇大街与哥伦布大道的交叉口上,这组剧院共包括六幢大型建筑,这些建筑围绕两个中心性广场进行建设。从哥伦布大道西望,位于三合院广场轴线上的是大都会歌剧院,左侧是纽约州立剧院,右侧是音乐厅。穿过这个广场和歌剧院与音乐厅之间的空当可以看到另一个比较封闭的庭院(小广场),这里除了音乐厅的西墙外,另两个界面分别为西侧的话剧院和北侧的音乐学院,在音乐学院的建筑里附有小型的音乐厅和小剧场。


编辑推荐

《三城记:一个建筑师眼中的美国城市》中,作者通过一年多在美国的现场考察特别是与大学其他专业的教授和研究生交谈,发现这里建筑学知识和城市规划的知识是作为一种墓本素养来要求的,换句话,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可能不会画草图但谈起城市问题和建筑问题也同样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虽说严格的城市法规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才是建设好一个城市的必要条件,但民众的理解和参与可以使一个好的方案变成现实并被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和延续,从而避免“规划规划,墙上挂桂”的命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城记 PDF格式下载



书的印刷很好!内容也不错!想了解美国三大城市建筑的朋友可以一看!


我不是学建筑的,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觉得轻松愉快。作者透过专业人士的视角传达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语言轻松,图片很好。


喜欢建筑的可以好好看一下的。看看人家的建筑的整体规划。对建筑的从小培养教育的普及,值得我们国家好好反思。


著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引领非专业的我跟随着兴致勃勃参观、考察,细细品味…受益匪浅


是因为这本书字数少才买的,因为是专业书籍,怕初学读不下去。书质量超好的,图文并茂。只是书被硌了几个小坑,是运送的问题。总之还不错,会认真读下去的~~


看世界,才能知自己


还是觉得写得欠深入,浮光掠影。


内容很学术,,,不过配上图就好了。。。


从一个建筑师的眼中看待美国的事物,我本身也是做建筑的,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真想带着书去实地旅游~~


因为自己的专业跟建筑有些关系,所以看起来挺有收获,对三个城市的城市空间、意象、建筑都有所涉及。增长见识了。


比想象中的要好哦~


看了一下,总体还可以,略简单的内容


帮朋友买的,据说可以


印刷不错,书有点小贵!内容还可以!


介绍的很全面,图也不错


不到10万字的篇幅,写一个城市都不够。走马观花,面面俱到,实际上给人印象反而不深。作者在书里使用的多是自己拍摄的照片,许多不能很好的反映作者的观点。总之,挺好的一个话题,写的不过瘾,有些让人失望。


这个作者是同学的老师,不好多说,书还是可以看下


这本书很好,三联书店的,排版,纸质什么的都非常好,内容不用说 很好


不错的书,像是游记


我知道天津大学的建筑学院很牛 所以就想看看梁雪的建筑游记 也许很多人不喜欢没有建筑的城市 不是那种古建筑 而是近现代建筑 看完纽约 和华盛顿 我想你会喜欢的 我很憧憬美国 经常用google去那玩玩虚拟旅行 纽约的center park和洛克菲勒广场是我喜欢 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的最繁荣的城市中有一大片绿地 在哪都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美国人做到了 而且美国不想被欧洲人说成没有文化的暴发户 他们非常注重对艺术的投资 如古根海姆美术馆 但是纽约不是一个合适的居住之地 空间狭小 高楼遮蔽了阳光 想想我们的上海会不会继后尘呢


有点失望,说实话。用的全是建筑学的视角和术语,虽然作者似乎已经做了努力。


专业人士的眼光和剖析,加上作者亲临现场,图片和文字相互配合,传达准确。


离开历史的氛围,不够深入。


三联的书虽然贵,但内容还是不错地


梁老师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老师之一,他的文笔很流畅,行文之间有大家风范,嘻嘻他的书偶都有收藏奥


不错,便宜量又足


三个代表美国文化的城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