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窥视印度

妹尾河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妹尾河童  

页数:

281  

译者:

姜淑玲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充斥着太多的神秘,也与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有着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往。与我们一样,印度有屈辱的近代,在风风雨雨中走到了今天。而她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日本著名舞台设计家妹尾河童情趣盎然的印度游记。在游走印度的途中,他以别样的好奇、韧性和深究底里的脾性边走边看边绘,展现一个另类日本人眼中的印度建筑、宗教、历史和文化。其独特细致的文字和绘画让你身临其境。

作者简介

妹尾河童,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青海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山多利音乐”、“艺术祭优秀”、“兵库县文化”等众多奖项。

书籍目录

加尔各答圣河圣牛性的欢愉——卡朱拉侯的神库“世界最美丽的陵墓”泰姬玛哈陵快车首都德里种姓制度再访德里孟买巨石环绕的城镇——海德拉巴南印度最大的城市——马德拉斯神庙之城——“甘吉普拉姆”与“马哈巴里普拉姆”在“马杜拉”鸟瞰铁道之旅印度大陆的最南端在科钦吃鱼·观舞始于一八九七年的藩王宫——迈索尔宫烈日下的耆那神庙发现于一八一九年的印度奇迹湖上王宫饭店粉红城市斋蒲尔飘雪的斯利那加后记索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加尔各答、德里、孟买、马德拉巴、迈索尔宫、耆那神庙……《窥视印度》将带你走进这一神秘的邻近古国印度。除了文字叙述,作者在书中还画有多幅素描,清楚地描绘了当地的风情。推荐给想去印度暂时没条件去的人,可以解馋。 印度人信仰的宗教种类繁多。印度的宗教不像日本的那么便宜行事——婚礼在基督教会举行,年初开春到神社参拜,葬礼则采佛教仪式……在印度,人们恪遵各自的宗教信仰,谨守戒律地生活。当然,在辽阔的印度,每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各有不同。面对这样一个国家,仅是一介过客的旅人当然无法了解全貌。问印度人有关印度的事情——即使是同一件事,也常得到各式各样的答案;所以会让人搞不清楚何为真。其实,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回答不正确,每个答案都是真实的。答案的差异乃源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在地区,或是宗教观各不相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窥视印度 PDF格式下载



妹尾河童,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山多利音乐”、“艺术祭优秀”、“兵库县文化”等众多奖项。他酷爱旅游、收藏、美食,是朋友眼中的“老顽童”,妻子眼里的“超级好奇宝宝”,对于事物有着孩童一般的好奇心,有一些在常人看来怪怪的有趣癖好。他旅行,每一间住过的旅店,他都会精细地画下那个房间的俯视图,房间的门、窗、窗帘、床、茶几、电视、电话、桌椅、卫生间,甚至细微到一个水龙头……所有的事物的位置与尺寸都按比例与方位画得非常清楚,下面标注旅店的名称、房间编号、电话号码,详细得如同一份旅店产品说明书。他爱吃,就连泡面也可以吃出花来。在外景地拍戏时,在吃夜宵的时候,他一口气试吃了23种泡面。他让剧务把同一品牌的所有口味全买回来,等面泡好后,他每一碗都尝了一点,还边吃边煞有介事地将汤料味道、面条弹性、口感和价钱等一一记在纸上。他恋物,喜欢在自己收藏的东西上签名,打算过世后把自己的东西按照签名顺序分赠朋友。这是他的朋友圈子里流行的“生前遗赠”。有时候,同一件东西会有不止一个受赠人,还会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受赠人,因为人生无常,也许排在后面的人反而会提前拥有呢。所以,河童调侃地说,将来在他的追悼仪式上,不知会有多少人会是因为要索取遗物而来的,大家一边怀念他,一边抢着写有自己名字的东西,那场面一定很有意思。在网上看了妹尾河童的简介,感觉很有意思,觉得作者本人不当名字独特,想法也很独特,一次买了2本,一本《窥视印度》,一本《窥看欧洲》,看都觉得挺不错的,感觉就像跟着作者去了一趟印度一样,而且用的是自己视角去看印度,不像其他的电视或书籍,总是介绍一些风景,民生方面的忽略了很多,《窥视印度》的话的确不错,很多细节都介绍的很到位,要是想了解印度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很多知识。


此书乃日本作者妹尾河童游印度之记忆。

此书有趣之极。很少看到这么有趣的游记,最特别的是图文并茂。此图文并茂并非用相机照出来的相片,而是用画笔画出来的素描,每一幅素描都有非常详细的解说,细致到桌布床罩地毯的图案及颜色,甚至还有尺寸。对于空间思维极差的人来说最具体不过。

妹尾河童乃日本当代舞台设计家,这样的游走方式真是令人羡慕,也令人感叹,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这样详细而真实的报道。最烦一味歌颂的游记,仿佛那景点的代言人,又或广告人。

真想看看他眼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想想是不可能。

印度给人的印象一向是神秘,贫穷,混乱,看了妹尾河童的介绍倒是很想去一探究竟。

可惜此书竟有有装订之误,不知独我这本如此还是所有如此:从207-218页竟装倒了,害我倒来倒去的看。这究竟应该向谁投诉去呢?


最近正在读日本作家妹尾河童的《窥视印度》。??妹尾河童出生于1930年,书中介绍的去印度旅游的时间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时作者已经40多岁和50多岁了。不过就像名字一样,作者在文化风格迥异的国度,对各种人文自然现象充满了童趣和好奇,比如对印度如厕方式的尝试,比如把亲友的嘱咐置之度外去吃当地不卫生的食品喝当地不卫生的水,比如跳入水质肮脏的恒河支流中沐浴,等等。??更让我感慨的作者的细致:几乎每到一处,都要把看到的景物描画下来,这些素描画都很形象精确,栩栩如生。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作者把他居住的旅馆房间都画了下来,比例精确,其中一部分房间,还有火车的包间甚至还表明了具体的尺寸!??作为一名旅者,有浓厚的好奇心很常见,但浓厚到作者这样克服心理障碍以身尝试却也难得;而细致到每到一处都要临摹场景,甚至量出具体尺寸,这样的认真恐怕只有作为一向以严谨细致著称的日本人的作者才能做到。童趣、好奇这些感性的因素,与细致精确这些理性的因素完美的结合到了作者的身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完美的旅者,和一部让人感觉如身临其境的传神游记。??喜欢妹尾河童,希望做他那样的旅者;也喜欢这部《窥视印度》,这是一部难得的有独特吸引力的游记,把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以别样的风格,形象细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觉得此书的书名如果叫“画说印度”可能更合适些,因为作者其实不是专业作家,他是日本著名的舞美设计家,有很好的绘画功底,非常善长素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这本游记采用了大量的现场情景素描,图案的篇幅几乎与文字的篇幅对开,没有一张照片,与其他作品有很大的不同,非常有特点。读这本书我花了平时阅读两倍的时间,因为我本来爱好绘画,最近对钢笔素描特别感兴趣,所以读书看画一举两得,自然也就慢慢品味了。而且妹尾河童的画俭朴真实,让我有儿是看连环画的感觉,真是一本难得投缘的好书。我喜欢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和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收集一些自己在旅行中体验过的素材,如住在哪家旅店、吃过哪些东西等等,每到一地总是要带回旅店的火柴、景点的门票、城市的地图之类,为今后慢慢回味做准备。在这一点上似乎作者要比我大有过之,比如作者每次入住的宾馆房间必定会被绘制成一幅附视图,并标上从家具到房间装饰的颜色,连房间号都不会漏过,甚至墙纸的花纹图案。由于好奇心趋使,作者还闹了不少笑话。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次作者体验在印度坐火车,进了包箱就开始画上了包箱内的布置,为了准确标出物件和空间的具体尺寸,竟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皮尺丈量起来,弄得同车的印度军官怀疑他是间谍。还有一次,作者发现大热天的夜晚有很多穷人躺在火车站的过道上睡觉,突然来了好奇心,不仅从包里摸出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还躺在地上亲自感受一下,结果被穷人们围讨卢比。通过前面的这些感受,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真正喜欢这本书(当然也包括作者本身)的原因所在:其实,人人都有好奇心,但是,不是人人都能从容的表达出来。作者的可爱之处在于他可以抛开世俗的常规,去追求自己的体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我们也能在了解印度市侩风土的同时从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我想,这应该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体会,要不然,此书绝对不会在4年时间里在中国大陆重印9次。


2010年1月13日收到的书,26日下午就看完了。除了言情小说之外,很难得很书可以这样一气呵成。

如作者在后记中说,“只是想让人有亲手奉上的感觉”。和我看这书的过程中一直浮现的感觉一样,甚至平易近人得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原来书和人一样,而我对待书也和对待人一样,有一种距离,有一种旁观感,总归是舒服一点。不过河童先生这种大剌剌地直入心田,也还不错。

和河童先生的舞台艺术设计专业相关,他喜欢画建筑物的外观和透视图,对尺寸的执着让人觉得很好玩。而且,相对于自然景观,他会选择人造景观去饱览,所以在这本书里对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是没有的。

总是希望有这样一本旅游书,将游记、写景和叙史相结合,从一景而窥一国。这本书接近了我的愿望,尤其在前部分对市井情况的描写让人惬意,但到了后部分,却有点让我嚼腊,不过,只是我的取舍不同而已。而全书贯穿一个对印度的总印象:千万种差异和平共处于一个国度中。也算是对印度的一个恰如其分的概括,但是,我多希望再多一些。

说到宗教的禁忌,有个很有趣的地方。伊斯兰教徒无法理解印度教徒将牛作为圣物,(当然这种神圣感正在消逝,也有印度教徒开始吃牛肉了);但当别人问到他为什么不吃猪肉时,他却厌恶的说,当然不吃,太脏了。是不是一种东西“不洁”的观念,相对于一种东西“圣洁”的观念,更难以消减?


日本舞台设计人士妹尾河童的印度游记,书中一半是线条素描图(即没画阴影的),细密生动,加上注释,比照片强太多了,一入目就予人好感。作者在订不到湖上王宫饭店的房间时,出示其所画的外景,请求旅馆让他入住以便画下内部陈设,工作人员见到素描惊讶不已,让他住进超豪华的房间,只收五分之一钱。我喜欢他那种乐和乐和的态度,对人文非常有兴趣,看到横七竖八躺在火车站地上的人,他居然也躺在地上体验体验。即使是让他极不舒服的贫富悬殊、种姓差别,也是温厚地焦急担忧,不露出贬低别人的态度。信奉印度教的人死后,骨灰洒入恒河,不立坟墓(泰姬陵是伊斯兰教的),财富不象埃及埋入墓藏,而是在地面上兴建了许多美仑美奂的建筑,连游历甚广的作者都惊叹不已。想想中国,960平方公里能拿得出手的建筑也就故宫一个,其他都在改朝换代中付之一炉,可怜焦土!


河童,据说是日本的一种怪兽。而这里,是窥视印度的作者!一个可爱的好奇宝宝,一个十足的老顽童!收到当当网寄来的图书,首先翻的是他的旅行绘图本,发现一个有趣的老头。由于一次买的书有好几本,几本书做并行的阅读,只要手边是哪本书,就看哪本,恰好今晚手边是窥视印度,用窥视二字,真是太形象化了这个好奇宝宝老头子的窃笑而得意的样子!跟着这样的有趣老头行走在印度这个国度里,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没有正儿八经而匆匆的步履,很是从容逍遥,在大街上边走边东张西望!凉鞋店、香料店、烟草贩子、卖椰子的贩子甚至挑“优乳酪”的人,满大街都是有趣的零碎的。一个司机对河童产生了应该不止是好奇,还有想感受的欲望!他免费带着河童去少人去的植物园看具印度象征的孟加拉巨榕!雨中为他打伞看他素描。坚决不收河童的哪怕汽油钱。要是我,也是愿意的,就怕河童不肯答应:)窃笑下:))阅读中,才到14页,变有一种不得不说的欲望,我等不及看完就来推荐。素描的图片真是精致真实,帮着河童说着印度的趣事。这些插图的解释令人清晰了然。也去窥视一下河童,窥视下河童的窥视印度,突然产生一种窥视能产生的无比快乐:)2008.11.22


嗯,虽然看到的是过去的印度,准确的说应该是过去的不完全印度,真的还是大开了眼界呢,貌似都是超级大国(人口)的我们,真的太多太多完全不一样啊!其实,不同的两个国家怎么可能一样?也是~实在太丰富不同的内容,河童先生按照游历的地区为顺序介绍,看完一篇后有种已经把前面几篇内容忘掉的感觉,也许之前一开始就对印度比较陌生吧,当初买回来只是因为很早就想看了,素描实在是画的太好了!真的很有感觉,怪不得了,搞舞台设计的了,好强大!而且语句也很意思,想不到看着看着还能笑出来!印象深刻的印度实在太等级制度了,不知道现在的印度是不是还这样,不过有看到过说,习惯被当作奴隶的人永远只适合做奴隶的后代,原话应该更有水准点,>p<,只是我记不得了,反正就是习惯了身份低下的这种人自己对于不公平的待遇完全冷漠,视其很正常,反倒不了解情况的人由同情的心情即刻转变为惊讶的程度,可见他们早已根深蒂固了!然后是文字,实在没法想像,一个国家需要那么多的文字,14种之多!再感叹一下!真是厉害!我们也是大国,但都写汉字啊!大概和他们的宗教有关,说到宗教,要我在圣河里体验,我肯定死也不干!看到肯定会想吐的感觉,(哈哈,应该不会被印度人看到)真的很佩服他们严格的宗教制度,全是绝对诚心的膜拜!对于河童先生的好奇心程度实在让我感觉太无敌了,居然什么都试,连圣河也去泡那么以泡,额...--|||,真是什么都那么勇于尝试呀!内容实在很丰富,那些强大的建筑也被素描的太强大了!各地的所见所闻以及河童先生的所感让我享受了一段绝对的异国之旅,看的很开心!


这本书我读了好多天,精彩得不得了,我一个字都没落的细细阅读。这本书里的印度其实是三十年前的印度,作者现在估计都八十几岁了,时间上的差异,不晓得现在的印度是否还是书中那个年代的样子。这是小小的遗憾。不过通过这本书,透彻看到印度全貌。而且超级佩服作者,那么多地方,自己一个人走啊走,不怕炎热不怕苦,身体太好了……一天都那么累了,还不忘画画素描。这本书里的图片通通是素描展示的,很有意思的地方!所有旅游书籍都是照片直接网上贴,这本书都是作者用相机照下来而后素描照片里的景色,或者直接爬到高处去素描。作者不仅文字幽默,而且我最佩服的是他的体力和画工,画画技术太霸道了,头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图书。素描和照片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大不相同。我一直对印度特别感兴趣,虽然这本书是三十年前的印度,但是我相信,以这本书对印度的描述,即使现在我们去了印度,依旧心里有数,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导游手册。完全看入迷了……值得一看的好书!而且这本书里不仅介绍地域知识,也有宗教知识,民族风俗,还有个人的一些小情绪在里面,可爱极了。读完这本书,我好像亲自去过印度旅游了一样,现在别人如果问我印度方面的只是,我肯定倒背如流,这本书里囊括的东西太多了。知识量巨大,是一本可爱且严肃的图书。最佩服的还是作者的体能和画工啊……


这个日本的舞美师,用了很新鲜的一种写书的方法,他把游历印度看到的风景、住过的酒店房间、做过的火车的包厢等,都画了下来,更叫绝的是,把一些家具和摆设的尺寸、颜色、材质等都具体标了出来,比如沙发长多少宽多少,地面是什么色调的,窗帘是什么颜色和材料做的。书中介绍了大量印度的历史,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用一个会画画的人的角度,带着我们看了一次印度,跟以前看到的各种游记大不相同,果然值得看。孩子也很喜欢,以后再买他其他的书看。


我是在看许崧的《印度走着瞧》的时候知道妹尾河童先生的,来当当一看,原来他写了这么多书啊,先买一本试试看吧,所以就先窥视印度吧。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认真精神,手绘图画的细致入微,直观全面,河童先生的书我还会继续看。


这本书我在好几年前就读过,当时是借朋友的读的,读完之后就有一种恨不得这一系列的书都收藏之的想法,后来因为学业繁重,钱包略扁等各式各样的原因作罢。几年之后的现在,正在想最近读些什么好,翻了下收藏夹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决定买下来,细细的再读一遍。是一本好书,作者妹尾河童对事物观察的真的很详尽,包括风俗人情,连纸币上印有14种语言都观察到,而且还四处打听,最后在大使馆里查到了都是什么语言,这可是连当地人都不清楚的。书中有配图,都是河童先生所画,大多是俯瞰图,其中有一幅我觉得很有趣,是旅馆房间的俯瞰图,河童先生正在拉肚子,于是俯瞰图里就能看到他在座便器上,而我惊奇的发现鞋子竟然在床边,再一看,河童先生果然没有穿鞋子,不禁想到是因为地上有地毯还是真的很着急去如厕呢,真的很有意思。这样有趣的地方还有很多,包括河童先生在有卫生纸的情况下,依然要体验印度特有的上厕所方式。。而出版社是三联,我很喜欢的出版社之一,而这本书我拿到的是很多刷之后的,最早出版是在04年,真的很早呢。书的质量很好,虽然三联的书大都没有塑封皮,不过幸好没有磕碰。因为河童先生是很多年前去的,所以现在印度的真实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我最希望的就是河童先生再去一次,带我们领略一下印度近年来的变化,不过不可能啦,河童先生已经很大岁数了。笑


与我购买的其他许多介绍印度的书不同,这本书从琐碎的片段中从常人不见的角度,描绘了一幅一幅精致的印度生活的手绘图。妹尾河童的那颗好奇心、童心,带领我们探究印度这个神秘、矛盾、奇怪的国度。去印度出差的2个月里,我带着这本书与他一起在以这样一种方式看印度!


妹尾河童先生的书已经买了好几本了,这本窥视印度也是超经典的,书中事无俱细的写出了作者游历印度的经过见闻,当地的风土人情,再配上手绘图,给你一个和你概念中不一样的印度,非常好看~~


喜欢妹尾河童的认真,看了他的书开始对素描产生兴趣,看了这本书可以对印度有个很全面的了解,对于想去哪里玩的人来说值得推荐。


没读过妹尾河童作品的建议还是从《窥视印度》开始,这样比较容易进入作者的语态和思维方式。

读《窥视印度》和《河童旅行素描本》有时候会觉得这个童心未泯、对周围世界充满热情的老头就站在面前,总是用他充满好奇的眼睛打量一切,然后用他特有的方式讲给你听,眉飞色舞地感染你。


只要提起妹尾河童,就会想起他那如同刚出窝的小野獾一般旺盛的好奇心。记得他那本《河童旅行素描本》,简直让人回味无穷。这本《窥视印度》一样没有让人失望,借着妹尾河童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印度。


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度,一旦遭遇了河童,那就更奇怪了……因为这位好奇先生总有力量把寻常问题看着不寻常,绝对是另类版的小新……他画的图很细致,连所住酒店房间的平面图也给你一张一张画下来,结果还被人换了一个凹凸不规则的房间来给他,看他能否画出来——当然,印度人很搞怪,但河童先生也毫不示弱地画了下来。他甚至还因为能画的关系而住进了印度的湖上王宫饭店,甚至给了很大的折扣,基本就是平民价格住了总统套房吧,其理由相对简单,就是为了看他画房间的平面图——不由得要说,啊,会画画的人可真厉害啊!同时,在这本书里我终于看到了困惑我多年的问题的答案:印度女人的裙子到底是怎么穿的?河童先生说印度女人的裙子的穿法不同,则其阶级地位也不同,其本族人民才可通过一个女人的衣饰来看出她的身份,河童先生似乎没有机会研究这一点。不过他请他所住酒店的女服务员教给他看最普遍也最简单的方法——难以解释,没有河童先生的图还真说不清楚——总之是一匹布裹身啊!河童先生尝试了一下的后果是只走了几步就散了。我用床单按图尝试的结果是跌倒、爬起、再跌倒……印度女人真不容易!


首先看到第一眼,哇,比想像中的书要厚很多呢,因为这个价格让我觉得书的内容可能不会太多。但实际上,共有280页,纸张洁白,不是薄薄的那种,翻起来很有感觉。作者非常可爱,有很强的童心和好奇心,通过在印度不同城市的旅行,讲述在印度的所见所遇。译文也非常贴近中国的描述方式,很好理解,每隔一到两页,穿插作者的素描图画,看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素描图画中的文字是我喜欢的幼圆字体,只是有时正文看着看着,得翻过几页才看到下文(因为穿插了素描图画),不过几乎可以忽略这种影响。看到后记,才知道,作者描述的是20多年前的印度,作为功略不太适合,但如果对印度不了解,通过这本书应该对印度应该有大致的认识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宗教传统习俗,在最近的旅游论坛上也曾看到别人写到。总之,这本是让我惊喜的一本书,不仅从质量还是内容。


印度是喜欢艺术的人的梦想,不单单是建筑而已。而喜欢艺术的人又多耽于梦想,行万里路的勇气,总是差强人意。河童却不辞辛劳地一路走,一路写,一路画,虽带着童心,但亦出让自己旅行的悠闲和从容——怕只会惯坏了其他热爱艺术却懒于行走的人们,我自己即是一例。河童常以孩子自居自喜,好奇心成就了他的艺术和书写。日本人对待细节的认真,是需要进取的民族应该学习的。好书。不怕大家说我孤陋,但我却是第一次读河童的书,奇怪这样的好书为什么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最早的却在2004年才在我们的视线中出现?还有一点好玩,河童的日文发音kappa,与我非常喜欢的摄影大师卡帕同音。


喜欢妹尾河童的这一套书。从舞台设计师特有的细腻眼光来审视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微笑之处,见解独到。本不喜欢印度,现在发现原来它也有可爱之处,盼望一游,相信自己也会发现它的美。


读过之后,觉得作者妹尾河童真是个有趣的人,也对印度有了更多神往和好奇。


妹尾河童非常可爱!独特的视野,细腻的触角,栩栩如生的素描,把印度展现在我们面前。非常详尽。跟其他旅游书或介绍印度的书很不一样。河童还保留着一颗童心。真难能可贵!


妹尾河童笔下的游历是轻松而愉悦的,也许是源于他舞台设计家的背景,一间普通的屋子,一件司空见惯的物品,一处重重叠叠的场景,在他的笔下都生动起来。书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童心的世界,没有西方人居高临下的殖民地情结,也没有所谓发达国家肆意的批评,有的是一个对他国文化、历史、宗教充满敬意和尊重的访客。


一直比较抗拒日本的东西,包括人,或者食物,不为什么,只是感觉不好.但是看到这个标题就很动心,因为印度是我曾经错过的一个国家,06年去尼泊尔,因为假期不够了,没有时间再等签证了,在尼泊尔签证印度要10天呢,就这么错过了印度.很遗憾!所以想着买本关于印度的书,看介绍的时候觉得用图来解释是个不错的方式,而且真的在看书的时候少有的哈哈大笑起来,实在太有趣了!河童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超级好奇的心态展示了一个旅行者眼中的印度.非常值得一看,我想我会把他书都收集看看了.很开心!


无论是去印度前,还是在旅行中,甚至旅行后,这本书都带给人别一样的感觉。
有趣,翔实,清新。作为文化参考书的价值大于作为路书。
看完,迷上河童先生的文字和素描(虽然我很不愿意佩服一位日本人的说),而他作为一位为文化痴迷的老先生的形象也跃然而出。


买这本书时,我也同时买了《印度:绝望与惊喜》,两本书的风格大不相同,不过书的内容都很真实、有趣。《窥视印度》让我佩服日本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认真的绘画和写作,都让我对作者感到钦佩。虽然这本书讲的是80年代的印度,和目前印度的情况大不相同。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作者的精神一直留在这本书中,我要向他学习!


偶然间发现的一本小书,看起来很是开心,河童先生和我的外公同龄,“陪着”这位老顽童走在印度的土地上真是好玩,有许多很独特的视角。希望可以拜读先生的其他作品,细致工整的插图让人很舒服,本以为这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游记会很无聊,不过是为了自己很喜欢印度文化,想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一下,不想真是挖到宝了,有种很久没体味的感动在其中。有人告诉我说三联的书特别有品味,还真是说对了。


刚开始只买了一本。越看越喜欢,很生动。非常喜欢这种风格,所以立刻去网上把妹尾河童的作品都买了回来。印度对我本来就很神秘,通过作者的介绍有了很多的认识。很好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妹尾河童系列书籍中最好的一本。插图一如既往地好,文字方面也生动有趣,可作为了解印度的一本入门级图书。只是,该书出版很久了,别拿着当成旅游指导书就好了。


这是一本会让你看到更平凡,更真实的印度的书。里面虽然有描绘印度著名的景点、建筑,但是大篇幅的笔墨仍会描述着印度平民百姓的生活。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后,有点被其中熙熙攘攘的密集人群、鱼龙混杂的火车站、无时无刻不想着痛观光客的印度吓到,轻易怕是不敢往印度跑了。尤其是在看完书后,再看印度电影中展现出的印度的如书如画般的风情,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想仰天长叹:印度旅游局啊,你敢拍的再“真实”一点吗!


这个日本人应该算是一个非常仔细认真的人,每个细节都写得很详细,插图也画得相当仔细,尺寸也量。我曾经去过印度,也接触过很多印度人,所以作者很多观点和所写的很有共鸣!


里面很详细的介绍了印度的人文风貌和一些美好的精致,带着详细明了的插图,妹尾河童的游记是最能挑起人们行走远方的欲望的,很棒!


这次订单一共买了四本关于印度的书,其中三本是关于具体的旅游行程和心得体会,虽然这本距离现今的时间最遥远,但是却能得到最直观的最生活的收获体会。
看过书的人能够体会到作者是一位心思细腻周到的人,许多点点滴滴积累了一个丰富内涵的手绘图片印度游记。其中尤其感谢对于旅馆的介绍和日常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有对于作者敢于尝试印度风格的如厕方式感到一种可敬的融入。
明年年初打算去一次,要不也尝试一下。
对于腹泻有一个不错的行军散,应该能防止作者后来产生的三天无力的状态。


从设计角度看旅行者,不光深入印度的文化,历史,建筑,还从各种不同角度素描的特色建筑物,酒店,让人感觉亲临其境。很不错的书,打算集齐一套。

另外,本书内容超多,字体较小,不像很多新书自大而稀疏。内容很丰富。

地铁里,每天一个小时,历时五周全部看完。


很有意思,河童先生去印度的时候应该六十左右了吧。他所记录的印度真是和以往接触到的印度不同。住的是星级的酒店,窥视的却是印度的市井生活。图文并茂,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涉及的内容有文化,历史,艺术…………


很好看的书,让人了解印度的文化,会有一种冲动想去看看这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期待<窥视欧洲>的出版.


悦读,蛮时尚的一个词吧。
对我来说,如这本书,就是舒服愉悦轻松的一段时光,
那些个文字不是大幽默,却不乏小乐趣,
像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边讲边画,渐渐带你进入一个你所未知的世界。
怪不得这么多人评价说好,自己读过才真的信服。
画了自己住过的许多房间,画了许多景点,河童先生确实有股子认真劲儿,
真真去量了尺寸再画,真真去数了那些窗口和林立的塔,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吖
我喜欢这样的书,不是攻略,只是记录,
记录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所想的,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读完书,除了你心里有了个印度,还有了个模糊的老顽童的影像,
生活需要我们用宽容和乐观去面对,哪怕她再琐碎再无奈。
不过,最后不知啥时候就看完了,没过瘾!
怎么觉得文字还没写完似得呢?
河童先生还有其他的窥视书,只是主题非我所喜欢,要不然也买了看看呢?
犹豫中,
先看手里其它的书吧。


看完全书,明白作者所谓的“窥视”,即不做专门的研究,只凭自己的兴趣,从每一个点看去。星星点点的侧面,给大家勾画出一个真实的印度。加上作者具有童心的视角和描述,这个印度更显得可爱了。我个人确实通过这本书,深入的了解了印度(较之以前对印度过于肤浅的了解),坦白讲,也纠正了一些偏见。放在以前,我是断然不会想去印度旅游的:P不过,仔细看看,这已经是20年前的印度了,如果想亲自去体验的话,估计要做好准备,那里的人、物、景,是否还保持作者当时的面貌?看完这本,计划买妹尾san其他的作品看看了,光看里面的素描,也是很好的享受呢:)


跟着一个有趣的导游去游览一个神奇的国度,知道了许多关于印度的民生和风俗,其实通过本书长知识并不是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最大益处,通过这本书你会知道如何善意地进入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会知道现实和艺术在生活中如何均衡地共存着。喜欢作者用画笔告诉我们的细节,喜欢作者务实的旅游方式,喜欢作者客观又平等的议论。


妹尾河童先生用他那细腻的眼神,深厚的描绘功底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印度,很详细。


喜欢印度,喜欢妹尾河童的画,很有趣的旅游纪录。


这是从日本人眼中看印度,尤其是从一个旅行家一个美术设计者的角度去看.别有一种滋味.作者看的是20年前的印度.而且是很日本人的风格.(日本是岛国心理).大概印度这几十年也没有什么变化了,而且和中国的交流也多了起来.我们如果去印度,此书可以做为借鉴...


看过妹尾河童其他几本书,觉得这本是最好玩儿的,挺有趣,通过他的视角了解不一样的印度


二十多年前的书,所以不要期待这是一本旅游指南(即使是也是过期了的),或会对你近期到印度的拜访旅行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

推荐给
喜爱绘画的人
热爱旅游的人
想了解印度的人
在旅途中解闷的人
想放松心情的人

热爱生活的人


自己本来就喜欢印度的风土人情,书中作者的旅行态度跟我的很相似,与其说是一本游记还不如说是一本发现印度,他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旅游书和电视上看不到的印度生活。画得也很不错!!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如果你喜欢印度,这是一本不可以错过的书。书原本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结果看了一遍不过瘾,就自己买了,很值得!!!


比窥视日本和旅行笔记本更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印度的特殊,也许是因为碰到印度,让我们可以少有的窥见河童先生的关于人文的立场(种姓),总之,印度在河童的描述过后变得更为丰满迷人了。。


没想到妹尾河童先生的速写这么好,图文并茂,跟随老先生游览印度,增长见识。


日本人写的东西还真的是挺细的,对印度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描写的很好,而且配有作者的图画说明,非常到位。对于了解印度社会非常有帮助!


整本书首先版面的设计风格就很吸引人,作者对于印度的人文风情的自身感受也写得很形象,客观的展现了印度的文化


以前一直认为印度是一个人多、贫穷的国家,没什么其他的印象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在印度旅行的事,而且值得惊讶的是,作者是一个画家,把所看到画了下来,直接给读者一个感性认识。非常好,非常适合对印度了解不多的这样的人来阅读,打开了认识印度的一个窗口。


买过他的另一本旅行素描本,带着对每样东西都很好奇的样子,看着他的文子和图画,感觉看着很舒服。这次买他的窥视印度是想知道他在印度时旅游的那些糗事,哈哈,因为在别人的文章介绍中有过一些简单的了解。


瓦拉纳西的街市上人畜共存,起码有一百多种动物。这让河童感到很惊奇,“感觉上这里的动物似乎和人类平等地生活在一起。”这的确是印度宗教特质的反映,印度文学中也存在着此类”万物平等“的理念。


妹尾的一套书之一,经人推荐买的,买了以后觉得很值。印度多民族多文化,通过图文并茂,有了一定的了解,适合我这类人。


首先看的是《窥视日本》,其实也觉得挺不错的。但现在看了《窥视印度》后发现这本的内容及插图的容量远比头一本要大的多,且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相比这下更喜这本。当然,都是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线索,带领读者去感受和体会在那时的当地民风和见闻所纪录下来的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河童的文笔虽然称不上优秀,但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旅行、对印度的热情,这种热情足以弥补文笔上的欠缺。更重要的一点,河童走到哪画到哪,最后把这些素描都放在了书里,这与市面上类似书中全是照片的形式相比显得很有趣,加上河童的画技不错,他的兴味也有别于普通的旅客,不仅旅游景点,街市、生活、买卖、手工艺等等都是他的素描对象,更增添了书的趣味。


日本人眼中的印度,喜欢书里那些质朴的画稿


非常好的一本描述印度的书。本书的第一页就吸引了我,印度的货币上有14种语言,印度大使馆的人也只翻译出了12种语言。。。印度的人文,历史,生活状态的原始,贫富悬殊的差距,历史建筑的辉煌。。。简直就是把一个活生生的印度历历在目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很好看,能让人深入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其实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旅行。作者的素描画很棒。


这本旅行杂记,充满了无穷的趣致。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故作独特的笔锋,只是真切地记录了作者的旅途见闻,加上栩栩如生的素描,图文并茂。让人即感受到童心的可贵,又足不出户的了解奇闻逸事,仿佛随河童一起漫游在印度的街头。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许崧的《印度走着瞧》里多次提起,才买来看的,但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年代相对来说久远了些,不知道现在的印度是否还是那样呢,还是要自己亲自去了才知道。河童先生的写作风格还是很独特的,有诙谐文字还有精细的素描画,对于所描述的东西比拍照片来的更具体,好玩得多!此书值得推荐!


这本书在读,书的质量不错,看上去比普通的开本小一个边的样子,捧在手里很舒服,日本作家写作的严谨度很高,配有漂亮的绘画,真实反映了一个日常的印度,甚至可以当做去印度旅游的参考书了,很赞!!!


河童跟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对什么都好奇,喜欢他画的画,尤其是看了那本《河童杂记本》之后,都很想画画了呢。也很向往去印度,去那个神秘国度。


是看了推荐买的,看后觉得很值,书里图文并茂,很有小时候看书的感觉,而在河童先生的笔下,印度显得独具特色,颠覆了以往对印度人口混杂环境脏乱的印象,觉得印度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而河童先生著名的绘图真是不错,很细致,连旅馆房间的颜色都做了标注,绘制景区景观时更是冒着危险为了精确性爬到了建筑的最高处,可见真是非常认真,是值得一看的书


去年买了旅行本后就想入的,但后来忙起来就忘记了。非常喜欢以这种角度来写游记,有很多小知识,不过遗憾在于笔下描绘的是七八十年代的印度,想必现在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如果还能再做一本新时代的窥视印度就好了


一朋友数年前就推荐这部书,一直觉得印度离我遥远,兴趣不大,就没看。
今年真要去印度了,在网络上搜寻资料时,发现去印度之前基本都要看2本书,一本就是这个《窥视印度》,一本就是《行走在大神中间》。我觉得这是河童最好看的一部书,其余的书过于偏重某个主题,比如酒店房间、什么酸萝卜、厕所之类的,这本书比较适合大众看。我经常把这书和旅游指南对照着看,基本河童强烈推荐的景点,我一定要去看。等站在景点之前时,脑海里还经常能浮现出河童手绘的图案。。


虽然是翻译过的书,但是翻译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印度感兴趣的人,可以好好读读。
这本书的最大优势就是图文并茂。而且都是作者的素描图,备有文字说明。


我喜欢看河童所有的书,不仅仅因为有追求细节真实的插图,更因为作者有一颗充满好奇心和人文情怀的心灵,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角度可以有趣,而且立场贴近生活和人心。也曾经看过一些印度的游记和介绍,这本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有些内容介绍我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居然只显示出河童先生书上的内容。总之,大力推荐。


窥视系列的书都是从微观来观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微观的印度少了抽象中的形象,更加有生活气息,感觉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印度。虽然书里描写的社会与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差距,但你会觉得印度就是这个样。


结合插图,文字开始鲜活起来,对印度有了一个立体的体会,好想循着作者的足迹走一踏


用素描而非照片把作者看到的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很新颖。河童的文字也很幽默。看完后,使我对印度的社会地理都有了一定得了解。河童是个很有趣的人,从他的眼光去看印度,印度才变得更有趣。


书中有大量手绘图,从一些细节让我们很好了解印度人的生活状况。图绘制的很精致。文笔也很好,很值得一读。


总觉得和印度人不对盘,但又对同为古老文明的我们而惺惺相惜,总觉得子昂要深入了解。虽说是10年前的手记,但仍看到了印度这个民族的可爱和说不清楚的感情。


虽然写的时候是1985年。但作者游历的故事历历在目,印度的历史文化生动展现在读者眼前。


第一次看妹尾的书,觉得是个很厉害的人!每一幅素描都极为认真!刻画得很细腻!拿到手上这本应该已经是第8版了,虽然感觉有点年代久远~赫赫!但是还是想让人也跑去看看印度究竟是不是这样的!


这是一本很幽默的好书,心情不发的时候看也不错,也能够让不了解印度的部分文化的人有所收获


细腻深入,非常喜欢!想去印度或是喜欢印度的盆友可以收藏一本,可以增加对印度生活和历史的理解,加深对印度文化的感情,很好很好!


内容比较轻松,看完能直观的了解印度文化,但由于年代比较久了,不会对旅行有太大的帮助


认真而感性的旅行者,在他的素描中饱含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文明的尊重。
就连刚上中学喜欢画画的女儿也津津有味的看着,栩栩如生的素描,简单生动的文笔。。。值得推荐的好书。
决定去印度。决定收藏他的另外几本书。


窥视印度这本书以作者自己的印度之行作为描写的线索,还是很引人入胜的。在这本书中,作者的细致和用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刻画非常细致,令我最为感动的是,用轴测的形式将客房细心的画出来。很好的一本书


喜欢作者轻松、幽默的文字,为没有去过印度的人打开了一扇五光十色的大门,书中的图书都好可爱!


喜欢看游记,几乎所有的书里都介绍本书,忍不住买了一本,价廉物美,很有特色,被模仿的次数很多,可无法超越作者的素描水平。但写印度的书,我还是更偏爱许崧的《印度走着瞧》,幽默极了。


河童先生让我联想到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子。永远用好奇的眼光在窥视这个世界。所以他常常能发现常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他的画工也是一流,能让人身临其境。河童先生笔下的印度非常具有亲和力。让我都想去看看呢。


里面的各种手绘很仔细地表现了印度的文化,故事也很有趣,仿佛跟着作者也到印度去兜了一圈


对印度感兴趣
练瑜伽后对印度的一切感兴趣,
但是大部分印度的游记都是肤浅的
河童的书不一样
是深入的印度
确实是窥视
窥视到一个不一样的印度


真是喜欢书里的插图:宾馆房间、古老建筑,还有无数普通的印度面孔,和在网上浏览照片的感受完全不同。
妹尾的文字很轻松,能感觉到他会是一个很谦虚、很博爱的老人。当然,一丝不苟的绘图坚持于全书始终,真是勤奋!


这是很久以前的妹尾的书,但并不妨碍我通过他细致的描绘,领略到印度的风情,真是佩服妹尾老顽童的精神挖。


深入街头巷尾细致但不罗嗦,置身其中但又客观,印度风情扑面而来,海量的手绘画,细微的说明,此书出乎意料的好。遗憾的是我这本书看时会会一页页散掉,难过死啦


这本书不像其他游记那样只是单纯介绍风俗,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下来,并配上了幽默有趣的文字,读来不觉得枯燥。而且对印度的一些风俗和日常生活也介绍的比较详细。书本质量也很好,物美价廉。


我真的很想说 如果可以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我想像印度那样活着


画是素描,文章也是素描,素描作者看到的印度,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旅行了一般


从绘画的角度描述了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风格细腻,幽默,看了非常过瘾,也心生向往了!准备入手他的其他作品。


文笔出色,手绘一流,内容详实,窥看印度风情,值得推荐的好书


喜欢这个老顽童随着书中的插图带我窥视未曾去过的印度只可惜这本书写的太过久远我想和现在印度社会的发展出入还是瞒大的


其实在没看妹尾这本书时.就已看过其它作者对印度的描写.看到许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甚高.就试试看的态度,翻阅此书.原以为不过是大同小异罢了.可是没想到妹尾把这书写活了.每一个插图上的故事都可以独立成文.详细生动...很不错的一本书.还可以复复的看.这本书.很棒


当做旅行随笔可以 旅行指南就不行了,当然我也不是按旅行指南来买的。此书最大的亮点就是绘本,将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描述的很有趣很详细!推荐!


虽然旅行的时间是20年前,但还是可以了解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估计印度这些年在某些方面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很多人第一本读的都是窥视印度, 我读到一半开始读妹尾的别的了, 但是妹尾的风格这本里面最强烈, 非常爱


了解印度的经典之作,还有《窥视埃及》也不错,一并推荐


印度本不是我想去旅游的目的地,但无意中有人请我需要买此书,我才在《当当网》上搜到此书名,并爽快买下。在拿给朋友前空闲几天,又是无意间翻看一下,不料被其中的手绘图所吸引,于是一看不可收拾,只用2天半时间就将此书看完,并对印度有了一种莫名的向往。计划在今年利用休假的时候去一趟印度,去那唐僧历经千辛万苦取经到过的地方,看看书中描绘美丽的泰姬哈陵......因一本书,我开始对印度的憧憬和遐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