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抚摸北京

邹仲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邹仲之  

页数:

3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92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姜德明先生编选的《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上下两册似乎把1919——1949年间发表的描写北京的漂亮散文一网打尽。读它,那三十年间的北京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变迁历历在目。香港作家欧阳应霁北上,带的一摞子参考书离就有它。欧阳说:“翻来掀去,两册《北京乎》是认识有点遥远的旧北京的最佳读本。”我是 2001年读到《北京乎》的.掩卷之余蓦然想到,1949年后五十多年过去了,怎么就没见一本类似的散文集来向人们讲述这半个世纪的北京呢?恰好我的书柜里和我读过的一些书籍杂志含有这样内容的文章,于是以它们垫底,我跑书店、泡图书,收集挑选,终于有了读者眼前的这本书。  本书介绍:作为《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姜德明编,三联书店,1992)的赓续,本书精选34位当代作家、学人言说北京的散文、随笔42题。内分七辑,或论谈北京整体风貌的历史变迁,或谈说局部区域的印象感受;或感叹胡同、寺庙等人文景观的日渐消失,或描摹四合院、大杂院里的日常生活;我凭吊不堪回首的饥饿记忆与文革往事,或缕述旅食京华的苦辣甜酸。是忆旧念往,也是感新说世,关乎一个城市的历史与命运,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云与沧桑。

作者简介

北京乎/施康强
今年春天在北京的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很喜欢。翻看目录,上下两册书中收录的文章,近一半是名家名文,如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俞平伯《陶然亭的雪》、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潭柘寺与戒台寺》、梁实秋《北平的街道》等,见于各家的文集,为寒斋所藏。对我来说,买一部只有半部有用,书价又贵,犹豫半天,还是放弃。
来巴黎后,空闲的时间较多,就像想吃中国菜一样,很想读中国书。在王爷街的友丰书店重睹此书,如逢故人,又有买的冲动。一看标价八十四法郎,是国内售价的六倍,轻叹一声,又放下了。后来在友人家的书架上又和它打了个照面,蒙友人允借,急忙携回寓所,仔仔细细,逐字逐句读了两遍,大慰客居寂寞和故国之思。
全书美不胜收。稍憾者,编者姜德明先生定的体例太严,只收现代作家的作品,“所以举凡政治家、历史学家或其他科学工作者所写的关于北京的文章,虽然写的不坏也不收”。因此我们读不到顾颉刚写京西妙峰山的文章、研究太平天国的谢兴尧写的《中山公园的茶座》。其实,正如作家的文章未必都是上乘,专家学者写起本专业以外的文章来,时有优秀的,至少别具一格的散文。当年周作人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是把顾颉刚那篇奇长的《古史辨自序》也收进去的。……

书籍目录

小引北京乎抚摸北京都市的表情想像我居住的城市第十二座雕像半城宫墙半城树九门之缘太平湖寻梦录前门外护城河与二环路一溜河沿蓟门烟树·土城·海棠花溪四合院“入门儿”大杂院砖塔胡同九曲回肠宝钞胡同礼士胡同的槐花飘香大雅宝胡同甲二号安魂祭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抚摸北京 PDF格式下载



  一
    读书犹如吃喝之事,有些是用来解饱的,不得不吃却未必好吃;有些是用来解馋的,鲜香味美但不能贪嘴伤身;而有些则如饭后清茶,需要静心凝神,细细品味。——《抚摸北京》就是最后一种,清茶一般幽香的书。
    编者邹仲之在小引中明确了其书与《北京乎》的师承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因为这本书中的作者无论老少,所录文章却都是近二十几年写的,所述也是建国后的经历感想,这是《北京乎》中所没有的,也是其他的历史名城所没有的。
    中国不乏名城:长安古城记录着中国消失已久的的鼎盛气象;秦淮河边飘动着中国最柔媚的那一抹烟光柳色;西湖周遭埋藏着太多真真假假却都是令人牵肠挂肚的传说故事……
    但北京城肯定是最为独特的一个,不为别的,就为在史无前例的新时代,它处在其他的老城所不曾经历的龙卷风暴的中心。从1948年深冬,当梁思成的家门被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攻城的部队的干部敲开,请教北京城哪些建筑需要保护的时候开始,北京城就在洞黑枪口的对峙间,带着未卜的惊悸注视着浓雾遮挡的前路。
    所以,阅读1949年后的北京,可以读出许多同样甚至更加悠久的老城所没有的故事。
    二
    关于老北京的优雅、闲适和从容大气,从《北京乎》和《抚摸北京》中都可以读出真切动人的讲述。但二者的感受又有着明确的不同,前者是置身其中的细品与安享,后者是则侧重于追怀与留恋。
    莫怪文人们的恋旧情绪吧,那晴空艳阳下的碧瓦红墙,槐树荫翳里的声声蝉鸣,晨昏交替间的悠悠往事……怎能不令人依恋,令人神往。一个到处透着讲究,藏着故事的城,无论雅俗,都连着一脉不绝的人文情愫。
    我们可以和周汝昌先生兄弟漫步于太平湖畔,去寻访当年雪芹与友人翦烛夜话的依稀身影。拂柳摇影,黄昏渐进,流连于静静的湖畔,感受前人“夕阳衔堞,水影涵楼”的醉人风景,这是北京的独有的风雅。这种“雅”不是纤尘不染的小家碧玉,而是浸透着生命坎坷的真正的精神的高贵。
    我们也可以在张中行先生的带领下,到前海东南的一溜河沿去美美的吃上一顿烤肉季的烤肉。莫嫌弃那工棚一般简陋的棚舍,朝河的一面敞开着,可以欣赏湖光树影。在这里你不必拘束,端起杯来,豪情满怀的喝一声:“干!”,吃着精选的牛肉,野意十足。而且,你可以自己烤,老嫩由己,从容惬意。
    这种优雅,这种凡常,是北京的底色,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生命的底色。在和古老的城进行着心灵对话的过程中,整个人精神起来,腰板儿也挺拔起来,生命本身也就饱满了起来。
    三
    有一个字在《抚摸北京》中经常不和谐的跳跃而出,生硬的闯进视线,那就是:拆。
    在刘心武先生的少年时代,已经成为市场仓库的隆福寺的殿堂,其中绘制精美的藻井将他那对于美的朦胧的意识深深震动,但是,在经过文革之后,那藻井消失了,连同寺庙殿堂被拆毁了。周汝昌先生有同样的错愕,当时间走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周汝昌先生回到曾经和兄长共同吟诗流连的太平湖畔,才发现这里早已园毁池荒,连周围的苍老雄伟的城墙也唯存城基。
    而关于拆,人们最熟知的大概就是梁思成先生之于北京城墙。那篇入选课本的的纪实散文《第十二座雕像》记录着这样一个弱小如苇草的生命个体如何对坑狂热的拆城大潮,结果可想而知,一个知识分子的声音在那样一个时代注定被淹没。而当梁思成先生的铜像作为清华校园中的第十二座雕像揭幕的时候,人们可能已经没有余暇感佩梁先生的睿智与赤诚,而只能痛心于老城的湮灭不复
    被拆掉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还有人们心灵的某些部分。于是,在《抚摸北京》中,我们的视线不仅随着文字抚摸着老北京的往日生活,还无可逃避的要去抚触怵目的伤口。没有哪座老城像北京这样经历如此的大悲大喜。除了北京,没有哪个帝王之都能够见证五星红旗在古老的皇城前上升,爆破般的欢呼声从这里传出震动了中国。但是,人们没有注意到,巨大的幸福感带来的狂欢产生了惊人的惯性,正滑向一片浓黑的沉重。而这沉重是以没有人敢质疑的红色为外饰。那是一场无法定级的风暴,而北京就在这风暴的中心。
    于是我们读到张承志如何从饥饿的经历中感受着社会阶层带来的羞耻感;我们也可以读到吴祖光先生如何在邻居家躲避抄家的红卫兵,可苦了八十的老母不得不去从容应对;还可以读到季羡林先生目睹六七十岁卧病在床的老先生如何被用箩筐抬到批斗现场,被臭骂一顿又被踹下台去,再被用篓筐抬回医院……
    何以如此?人性在那个时候何以如此暴力而狂乱?在一篇文章中我读出了一些感悟。这是陈凯歌的《群佛》。文章中,少年凯歌在父亲被斗时不仅激昂的发表批判,还当众推了父亲一把。在体弱的母亲被要求靠墙根长时间站立的时候,他没有提出为母亲要一把椅子。当他目睹了各种各样用文字的方式写出来都会带来生理上的不良反应的整人之后,他终于在一次所谓“抓流氓”的集体行动中失控自己的拳脚,但从中感受到暴力带来的隐隐快意。
    陈凯歌的文章好在他不故作忏悔状,那多半是虚伪与脆弱的。他是超越于忏悔的,达到了对自己的审视甚或拷问。他将自己的行为归于“恐惧”——并非完全对暴力的恐惧,更是对抛弃于群体之外的恐惧。
    他的文章提示着我们:那个时代,我们的心灵中究竟失去了什么。在“我们”的不可置疑的名义下,我们在做什么?
    四
    掩卷无语,凝望碧空,感受周围的宁静。窗外的城市日新月异,更多的人在绽放笑颜。好啊,真是好啊。
    但是,曾经的狂热而扭曲的狞笑与悲戚的哀号不要从我们的心中渐行渐远荒灭无踪,要记得,要记得呀。
    愿我们不再不假思索的推倒任何一堵老墙拆毁任何一座庙宇,愿我们不会再以任何正义的名义伤害任何一个人的生命和尊严,愿我们的生命都饱满、健康而明亮,像春天怒放的白百合。
    忽然发现,写到这里,对于《抚摸北京》的感受与文章开篇所说的“清茶一般的感觉”已然相悖。不过想想尚可以生拉硬拽的呼应上来:茶的幽香,不正来源于苦涩后的回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