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量守庐学记续编

张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张晖  

页数:

312  

字数:

25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室名量守庐,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黄侃治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于经学与小学蔚成一家之言,在近代学术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其师章太炎并称“章黄之学”。本书侧重选录对黄侃的生平与学术有深切认识的回忆与研究文字,是为《量守庐学记》的续编,作者大多是黄侃的亲友、门生及章黄之学的传人,另有三篇黄侃的治学语录。本书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严谨笃实、务求精习的朴学精神,对于认识黄侃的为人与为学,颇有助益。

书籍目录

黄先生语录量守庐讲学二记蕲舂黄先生讲授章句纪录我的丈夫——国学大师黄季刚悼黄季刚先生胡小石先生追悼黄季刚先生讲辞蕲春黄氏《切韵表》跋黄季刚先生教学轶事关于黄季刚先生记黄季刚师黄季刚师忆黄侃师忆黄季刚先生关于黄季刚先生母校师恩黄侃给我的感动南京怀旧绝句记辛亥首义前后的黄季刚先生黄季刚先生之革命与治学简述黄季刚先生对革命的贡献黄季刚先生致力民族革命考黄侃先生在古汉语研究方面的贡献《黄侃声韵学未刊稿》前言师门风义黄季刚师和苏曼殊的文字因缘读《量守遗文合钞》 ——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黄季刚赠平刚诗及其他读蕲春先生遗词小记忧生悼世感无端 ——读黄季刚先生诗稿黄季刚《登高》绝笔遗墨研究蕲春黄氏与仪征卞氏联姻考 ——利用《卞氏族谱》解读《黄侃日记》读《黄侃日记》读《黄侃日记》随札编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我1923年毕业于湖北省立女师,同年与黄季刚在武昌黄土坡结婚,季刚时年36岁,我21岁。   季刚(1886—1935)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受业于章太炎先生,是章先生弟子中最有成就者。他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无不精通,特别是在古音韵学方面,世称“章黄之学”。季刚以知命之年,过早地合我和子女而去世,我万分悲痛。他死后,接着就是漫长的战争岁月,他的书籍、手稿散失大部,我深为痛惜。庆幸的是1981年南京大学(前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他逝世四十五周年时,分别在《文教资料》和《训诂研究》两个刊物上出了专辑,以示纪念。陆宗达、殷孟伦、许嘉璐、张汝舟、钱玄、徐复、张之强等教授撰文阐述乃师的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陆敬教授写了专文《黄季刚先生革命事迹纪略》,介绍他对革命的贡献。他的侄子黄焯教授是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他的多种遗著和手稿。在国外,他的女婿潘重规教授也是他的学生,近年来在香港陆续影印出版了他的一些遗著和日记。  季刚勤学苦思的读书精神是惊人的。他每日清晨五时开始看书,从不间断,晚上坚持写日记、作札记,直至十一二点钟。他看书时,又是圈点,又是批语,真是孜孜不倦。陆宗达教授在回忆季刚的文章中曾提到:“人们都说勤能补拙,而季刚先生却是既敏且勤的典范,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怎能不深呢?”  我虽是季刚的妻子和学生,但学无专长,对于他的学术文章,我是在宫墙之外。每当重阅他细心批点的古籍,复诵他情文并茂的诗作,辄使我以他的好学精神自勉。  季刚为人重孝友。他幼年丧父,事母至孝。他反对清朝帝制,著文宣传革命。1907年逃亡日本。次年母病垂危,他闻讯赶回国内,昼夜侍奉汤药,母病重去世,他捶胸痛哭,哀伤欲绝,竟至跌在火盆上,衣燎炙股而不自知。季刚对他的七姊、十一妹友爱备至。七姊丧偶,寡居我家,季刚不仅为她养生送死,还亲自教育培养她的后代,七姊的孙女婿,即季刚之外甥孙女婿林尹教授,现为台湾“国大代表”,即出自季刚门下。  季刚对章太炎先生执弟子礼甚恭。1915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章太炎先生被袁世凯幽禁在北京东城钱粮胡同某宅(北京著名四大凶宅之一),季刚曾搬入章处,以侍奉先生共患难,师生情深,由此可见。他常说:“尊师所以重道也”。  季刚十分同情苦难的人民。他所写《哀贫民》一文(载于《民报》第十七期1907年10月出版,笔名运甓)提到:“悲来横集,作为是篇。如彼贫民,群立吾前,敢告之日:命不必乡,分不必守,我躬之贫微我之旧;富人夺之而我乃贫。非贫之道,盍请命于天,殪此富人,复我仇雠,复平等之真。宁以求平等而死,毋汶汶以生也。事之济,贫民之福也。若其弗济,当以神州为王冢,而牵牵富人与之共痤于其下,亦无悔焉尔。哀哉贫民,盍兴乎来。”  记得1935年春节,在我家南京寓所院外,一逃荒的妇女途中分娩,倚墙呻吟。他知道后,立即叫我煮红糖鸡蛋,并检出几件小儿的棉衣,亲自送给那个女人,还送她几块钱。这时,我家对门某富人看到这情况,煞有介事地说:“那女人是伪装行骗的,不要上她的当。”季刚愤然道:“时值新春,谁家不在围炉团聚。即令她并非就地分娩,冒严寒风雪,携襁褓弱婴倚门乞怜,亦为生活所迫,出于无奈。我以侧隐之心周济之,谁曰不宜?!”其余邻合深为他的言行所感动。  季刚对看不顺眼的事情疾恶如仇。他对胡适深为鄙视。五四运动后,胡适见了被废黜的溥仪仍口称“皇上”,被季刚视为大逆不道。有次胡氏在中央大学演讲出门,季刚跳脚大骂。  季刚为人正直,不徇私情。1913年他任北大教授时,他的老师、好友刘师培邀请部分人士集会为袁世凯妄图称帝制造舆论,刘氏满以为会得到季刚的同情,哪晓得一开口,季刚首先指责。  最后,我再谈一谈季刚的生活习惯。他嗜酒如命,每日必饮酒。又好吸烟,看书写文章时,更是一支接一支地吸。每劝他戒酒戒烟,他戒了几天,又开戒了。他吸烟饮酒过度,乃致溃疡病一发不可收拾。1935年重阳之夜,酒后吐血半盂,两天后与世长辞。临终前犹念念不忘国事,问我们:“河北近况如何?”最后叹息道:“难道国事果真到了不可为的地步了吗?”忧国忧民于此可见。他死后,章太炎先生曾挽:“断送一生唯有酒,焉知非福……”这不过是安慰我们节哀罢了。  我现年82岁,任武汉市文史馆馆员。季刚第二个儿子黄念田解放后在川大中文系任教授,1950年12月2日他荣幸地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我们全家的人深为鼓舞,深受激励!  (原载《武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84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P16-18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量守庐学记续编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对于了解黄侃的生平与学术很有帮助,可以知人论世


不知黄季刚诗文集何时出。


作为一个了解。


看完这个不敢再说自己读过书了!


这是回忆黄侃的集子。原来看过《量守庐学记》,不记得是否是同一个编者了,但既然有续编,肯定要买。简单翻了一下,选文质量不是太高,拘泥于生活习性、爱国情操等方面的简单陈述,深入地研究他的思想的文章没有看到,比较遗憾。其中有一篇黄菊英女士(黄侃内子)的文章,如果能从一个妻子的角度叙述黄侃,或者史料价值很高,可惜,只是很简单地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可惜。书是简体横排的,比较好读,和中华书局的黄侃文集没有关系。


续编很有意义.


买来送人的,还可以


不错,可与前编和读之。


标题已经足以说明一切,这本书的编者根本就不知道读者要的是什么。重复重复再重复,这也跟现在国内的出版业有很大的关系,能一次出一本的书,非要分两次,读者的心都给弄郁闷了。就如同买了注水的猪肉,道义,民心,不简单是挣钱的问题,太商业了,会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是今日诸葛亮,学术前程万里,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有助于了解章黄学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