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停滞的帝国

[法] 佩雷菲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法] 佩雷菲特  

页数:

502  

译者:

王国卿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  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 ”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989年5月出版了《停滞的帝国》一书。该书一出版就进入畅销书行列,半年内就售出了20万册。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阿兰·佩雷菲特阿兰·佩雷菲特(1925-1999)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是当代法国一个非凡的人物。他曾经先后毕业于法国著名的高等师范学院和国家行政管理学院,他曾8次出任政府部长,先后当过新闻、政府改革与计划、文化与环境、司法等部长,是法国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部长。他从1969年起连续当选为法国的国民议会议员,后来又当选为参议院议员,是个深得选民信任的政治家。佩雷菲特先生不仅是个成功的政治家,也是个成功的学者。他在从政的同时一直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地耕耘,他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著作,其中《法兰西之病》和《当中国觉醒时》刚一出版就引起轰动,之后不断再版,印数高达几百万册。由于他突出的学术贡献,他先后当选为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和道德及政治科学院院士。在法国,得到一个院士的头衔已经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术权威”,佩雷菲特先生一人独占两个头衔,其学术地位可见一斑。然而,他仍不满足。步入晚年之后,他又开始研究经济学。他研究了大量古典经济学的著作,认为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信心”。于是,他着手研究这一问题,写出了一部500多页的经济学著作《信任社会》,阐述了信心这一非物质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了检验他的观点,他把这本书当作国家博士论文来答辩,让法国最著名的那些经济学家当评委来评判他的研究成果。那些经济学界的权威们认为,他的这本著作是对经济学界的重大贡献,因为他在“传统的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给人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小引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    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    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    第五章 中国味 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 去中国觐见皇帝    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    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    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    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    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    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    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    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    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    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    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    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    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    第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    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    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    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 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在皇帝的庇荫下    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    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    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    第三十三章 赢啦!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    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    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    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    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    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    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第隐私    第四十二章 天气转阴    第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    第四十四章 遭难    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    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    第四十七章 扔入海里的瓶子    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    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    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    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    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    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    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    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    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    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    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    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    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    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笞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    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    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    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    第七十三章 广州    第七十四章 会合    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    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    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    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 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    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    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    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    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    结束语

章节摘录

null在所有这些记叙中,最吸引我的是跟随马戛尔尼勋爵的使团在中国与鞑靼的旅行纪实。其中一篇为使团的第二号人物乔治·斯当东所著;另一篇的作者是使团的总管,曾叙述过“邦蒂号兵变”故事的那位约翰·巴罗。我承认,这12卷书对我来说完全是新发现。对于18世纪的中国,我几乎一无所知,除了耶稣会士、莱布尼兹和伏尔泰曾经说过的:这是一个神奇的帝国,由一个欧洲人应该羡慕的“开明君主”极好地统治着。 您是否知道,正值法国大革命之际,英国人却派遣了一个浩大的使团前往中国,以使它对英国开放?您是否知道,他们就像面对巨人哥利亚的又一个大卫,尽管只有800万人,却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并打算同一个拥有3.3亿人口——人类的三分之一——的国家平起平坐?而中央帝国——“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竟粗暴地拒绝了他们所有的要求? 您是否知道他们的使节发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在启蒙时期被理想化了的中国?您是否知道他们曾竭尽全力彻底摧毁这个神话,并指责天主教传教士的书信为欺骗?您是否知道这个“不可超越的榜样”开始在礼仪上显得僵化,并因虚荣而显得做作? 最为奇怪的是一件表面上微不足道的小事导致马戛尔尼最终的失败:他拒绝叩头——即根据宫廷礼仪,在皇帝面前下拜叩头九次。这一插曲会使孟德斯鸠欣喜若狂,他曾用一件小事来解释恺撒之死:暴君违背惯例,忘了在全体元老院议员面前起立。以前最专断的行为也没有引起共和主义者的反应,但是这种傲慢的态度却导致了谋杀:“没有比违反他人的习俗礼仪更得罪人的事了,因为这总是蔑视他人的一种标志。” “天朝”被得罪了。皇帝缩短了使团逗留的时间。两国关系破裂引起了悲剧性的连锁反应:两个民族的对抗;中国的崩溃;19世纪英国在东南亚的统治;20世纪西方与第三世界间因仇恨引起的误解。 马戛尔尼及其伙伴是来提议进行交往和贸易的,但他们在中国社会里见到的却是一个封闭社会的典型。那里的制度犹如台球那样结实——它是那么完整、精确、苛求,以至想不服从就会冒很大的风险。要摆脱它要么靠贪污舞弊,或者靠惰性——即什么都不干,——而极少靠积极性来实现。禁止革新,只要参照惯例就够了。给予孔夫子启示的或孔夫子给以启示的“经文”包含对所有困难的解决办法。这本书里一切都说到了。要改变其中的任何内容都将是自负的表现。 为了不变,最好是避免交往。但是英国人已把买卖做到了从未有过的水平;他们还想更提高一层。他们明白通过贸易,卖方和买方双方都能获利;犹如两个情人,每人都不可能独自获得只有对方才能给予的满足。满清时的中国对商人十分蔑视,对经商极不信任,对外国的创造发明拒不接受,这些都无一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国内的市场经济相当发达,对外贸易却被官僚政权的控制和垄断所扼杀。马戛尔尼使华是自由贸易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和对此最无动于衷的国家之间的相会。 这次远征使人深入了解到传统社会之所以“不发达”和先进国家“发达”的奥秘,它们之间的相会很可能将支配未来的世纪。 中国的不变性 1960年8、9月间,我从香港出发,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探索。我马上就吃惊地看到这个社会同马戛尔尼的伙伴们描写的社会十分相似。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中国以十足的中国方式在造自己的反。要同过去决裂,它却从中寻找可以依靠的因素来证明自己的不变性。 它的人口一直过剩,并长期受到贫穷、混乱和分裂的威胁。在医学方面,它始终局限于针灸、草药及十二经络。尤其是因为生计无定,中国人仍然像过去那样依赖自己的集体:每个人应该或不应该想什么或做什么,这些都要由集体来确定。 1960年的中国人仍赞同乾隆对马戛尔尼使华团的看法,这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连续性。历史教科书,大学课本,以及我与之交谈的知识分子都用马克思的语言支持传统的观点。马戛尔尼的态度是“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殖民主义的”。所有的人都赞同乾隆的严厉的回答:“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速收起礼品,启程回国。”毛不久前遣返苏联技术人员和“顾问”时也是这样做的,他当时宣布说:“我们要自力更生”。 尽管大跃进导致了灾难,许多中国领导人仍认为中国比所有其他国家都优越;西方最多只能为它提供一些方法.120年来它遭受的那么多不幸是因为它遭到贪婪的民族掠夺的结果。错误不可能是由它自己造成的。它落后了,但它将在几年内赶上去,它将恢复已有数千年的优势。 在文化革命中 1971年7、8月,我率领文化革命5年来获准前往的第一个西方官方代表团前去人民共和国,当时的国家政权与马戛尔尼打交道的政权离奇地相似,这使我惊讶不已。 对皇帝同样的崇拜:只是毛代替了乾隆。一切都取决于他的意愿。同样将日常的管理工作委托给一位总理,他领会这位活神仙的思想,并周旋于阴谋诡计和派系斗争之间,除了来自上面的赞同之外,他得不到任何支持。对恪守传统和等级制度的礼仪表现出同样的关注。同样接受一个共同的、可以解释一切的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是“毛的思想”代替了“孔子思想”,康熙诏书之后是小红书而已。 土地占有同样的优势:乾隆蔑视英国工业革命的产品和各国商人,毛主要依靠农民而不是工人,这都是因为几乎全体人民都住在农村并以农业为生的缘故…… 同样是私下的争斗,爆发于突然之间,而事前表现出来的某些迹象只有在事后才能理解。 1971年9月,我们回到欧洲后,同大家一起获悉毛的亲密的信徒、小红书的狂热鼓吹者林彪元帅可能想逃往莫斯科,并在空中被击毙。我们回想起中国的礼宾司司长在7月中建议我们为毛和周恩来,而不为林彪——尽管他是被指定的接班人——干杯。马戛尔尼及其伙伴回国几年后,他们得知宠臣和坤成了一出类似的悲剧的亡故者。在中国,今天同往昔一样,塔耳珀伊亚岩石在卡庇托山的里面,而不是在周围。 对外国人同样的不信任。他们只能扰乱中国的秩序;他们的好奇心十分危险;应当对他们严密监视……同样的集体反应:在闷热的夏夜,中国人继续夜宿在大街上……同样的俭朴;同样一碗米饭和烧白菜;同样的筷子……穿着同样的蓝灰色棉布衣服……同样好抽烟。 革命的暴力本身证明这些遗产具有多么强的生命力。消灭的是每个中国人身上的“反动的”东西。如果说“解放”是用流血止住了动荡,那是因为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解放了的农民仍然在其被剥夺了财产的主人面前发颤。仅仅取消旧官僚体制的科举、等级和特权是不够的,党的官僚体系自然而然就取而代之了。还应当粉碎敌对阶级,羞辱知识分子,摧毁等级制度。中国就这样翻来覆去地从过去的杀戮又恢复到过去的状态。一些金色和红色的标语牌重复着这个口号:“古为今用!”毛的壮举就是赋予中国人这样的感受:他们在废除其遗产的同时仍然忠于它。 英国人的看法 1973年发表了我对动荡中的中国的想法,其中多处提到马戛尔尼使团。许多读者询问我如何能得到那本书。我曾有过再版该书的想法,因为那次出使在法国罕有人知。诚然,斯当东和巴罗的两部纪行当时很快被翻译,一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拿破仑读过这两本书。它们启发他说出了这句名言:“当中国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震撼。”但是,过后这段插曲就被我们忘却了。甚至连学术著作都对此只字不提;汉学家们限于人手,又都要专攻一个课题,所以对此尚未作出任何研究。于是便开始了一段搜集资料的漫长时期。 在英国,因为出使之事曾轰动一时,所以幻想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中国依然闭关锁国,就应当砸开它的大门!当时除了斯当东和巴罗的两份官方报告外,还发表过四份汇报。卫兵霍姆斯的日记十分天真。大使跟班安德逊的日记则被有倾向性的记者孔博“整理”过。亚历山大是两位随团画家——如同当今的摄影师——之一,他的日记同他的水彩画一样富有色彩。最后是赫脱南的日记,他是德国人,大使的见习侍童的家庭教师,遣使会在北京的传教士拉弥额特神父在谈到他时写道:“不全是他发明的火药。” 后来又出版了两本纪行。一本为“天文学家”丁维提所著,他被“中国人的幼稚轻信”惊呆了。第二本是马戛尔尼勋爵亲自写的,很晚才出版了一部分:1908年海伦。罗宾斯意外地发现了手稿后出版的;1962年由克莱默—平教授出版了经过精心校勘的另一个版本。 偷懒重印这些著作中的某一部是否就够了呢?这些著作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我继续寻觅,发现了从未出版过,甚至也从未被引用过的文章。如见习侍童的日记:小托马斯·斯当东出发时年仅十一岁,他天真地记载了父亲和大使由于外交上的原因而掩饰的事情;他的学生作业当场揭露了成人叙述中的不准确之处。还有1817年他作为副手的第二个使团——即阿美士德勋爵率领的使团一的纪行。最后是他的回忆录,在1856年出版。又如指挥舰队的伊拉斯马斯·高厄爵士的手记。“印度斯坦”号船长马金托什写的航行日记,那是一位厉害的生意人,在远东的商业航行中久经考验。还有使团秘书,马戛尔尼的表兄弟温德的日记。随团医师吉兰博士的科学笔记。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代理人与伦敦的“先生们”之间的书信。马戛尔尼与内政大臣、波特政府的实力派人物敦达斯之间的书信。这样,我们就有差不多重5位经历过英国使团访华的种种曲折的见证人。 难道不能将英国人的看法与其他西方人的看法加以比较吗?有一个瑞士人:夏尔·德·贡斯当,以及4个法国人,他们是:安特卡斯托骑士,他在1787年被路易十六派往广州;夏庞蒂埃·德·科西尼,此人在广州居住了相当长时间,1799年对斯当东的纪行作出了反应;1784年至1799年在广州负有使命的吉涅骑士;法国印度公司的代理人皮隆,他目睹了马戛尔尼途经澳门的情况。5个见证人中的后两位就英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别扭关系撰写了带有实质内容的报告,这些报告保存在法国外交部。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论语》 如果一个民族的每个成员都是弱的,这个民族就不可能长期强盛,现在尚未找到把一个由懦夫组成的人民变成一个强大民族的社会形式和政治组织。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


编辑推荐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在法国畅销已久,中文版在知识分子圈里引起了巨大反响。本版在95年版本上做了细致的修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停滞的帝国 PDF格式下载



买过最早的那个版本,里面错字很多,书做得也不好,不过内容却是非常吸引人,观点也是直言不讳,有时看得脸上火辣辣的,而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的社会心态和乾隆时比,在无知和傲慢上没多大区别,只是多了一丝自卑。


终于看完了这本500页厚的书,这是我早就关注的书了,但说实话,通读完并没给我所想象的震撼,现在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但是的确它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独特视角。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料的占有,作者通过使团的文件和日记,传教士的通信以及连一般中国人都不得与闻的清宫档案,抽丝剥茧,还原了马戛尔尼使团从踌躇满志启程到失败回国的全过程,描述了整个过程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 用“两个世界的撞击”做副标题真是恰如其分,“停滞的帝国”当然指清王朝。我读全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正如火如荼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和清王朝统治下的这个停滞的,缺乏生气的社会的巨大反差。真是无法形容。 使团的一系列报告中对中国的记述实际上为40多年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他们的报告进一步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幻想。当时的报告就对中国的实力与体制做了全面的描述,所以也不能说他们一无所获。实际上,使团中最小的团员,12岁的托马斯-斯当东当时就学会了汉语,后来成了中国通,当上了议员,正是他是鸦片战争的坚定支持者,坚定拖中国下水。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对中国越了解,就越知道她实际上不堪一击。虎门硝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中国迟早要卷进这个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市场的的全球化的漩涡。可悲的是英国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以后可以怎么做,而中国却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是什么。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自信心也大增,继而传统文化大热。但忘乎所以是可笑的也是可怕的。记得一次上课,一位老教师是中国文化的坚定信奉者,大唱传统文化赞歌之余,言语也对现在外国文化的大行其道不满。传统文化的确需要弘扬,以扬我民族精神,长我民族志气,这无可厚非。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外国人的时候,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前,在传统文化统治下中国人,也生活得很好。我听了不禁吃惊于他的“信而好古”,且不说当时中国人是不是真的生活的很好,就是很好,难道会永远这样活下去吗,这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吗?可以说,鸦片战争本就不是一场侵越与反侵越战争这么简单,它也根本不同于历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你不变化,他迟早要来,而且不是来抢米的,而是来“破釜”的。 实际上中国是有机会的,可是一次次失去了。马戛尔尼们无法想象为什么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发明,工业产品(中国人称为贡品),中国人只有冷漠和嘲笑(但也许内心喜欢)。从康熙开始,中国钦天监就是由西方传教士掌握,“天朝”已经知道西洋人的历法比中国人的好,却不问问为什么?似乎我们的祖宗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和上进心。他们还习惯从过去寻找答案,无怪乎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现在不过是过去的重复罢了。 在书中引用的皇帝给“夷人”的诏书处处称“天朝”,“大皇帝”,处处称“体制”,俨然以正统与宗主自居,实际上连这些“夷人"都清楚,当时的中国是由一个外来政权控制的。八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它的两大支柱。也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他们在维护现有体制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宁肯抱残守缺,也不图进取。 阎崇年被“大汉和风”打了一巴掌,起源于对满清王朝的评价问题。我不是民族主义者,历史也没有“如果”,但我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马戛尔尼去见的是一个汉族皇帝统治王朝呢?毫无疑问,至少这个王朝是没有合法性问题,她是不是会更开放大胆一些呢?可反过来又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汉族人的这个“天下”会亡于满清呢?历史有魅力,但有时真让人费思量。 阅读更多 ›


书基本上是在地铁里看完的。书被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地,很适合。法国人写的,里面就有不少指摘英国人的地方,比如,作者说当时中英两国是“瞎子和聋子”在对话。除了叙述的史实丰富(也没机会核实其真实性)之外,还有很多作者有意思的分析。比如,作者就讨论了马戈尔尼在太和殿前究竟有没有和其他臣民一起下跪的问题,在基础史实的基础上,发挥了想象力,看了很有启发。值得购买。


买到手 发现是本不错的书 很厚重 像是那段远去的历史 有时间一定要好好读 喜欢看外国人写中国的书 多了些我们看不到的观点


换换视角看历史,会得到更全面的认识


书很厚 作者用一种很生动和诙谐的语言描写了英国使团在中国的遭遇中间夹杂着一些看法和评论读来一点不沉闷 很多地方也值得我们反思从某些层面来说 中国没有变过


内容比较丰富。。。。


买了很久了,直到现在才断断续续的翻完。于是上来谈谈对这本书的看法。书中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英国马嘎尔尼勋爵不远万里出使大清的故事,书中详细介绍了马嘎尔尼的生平、出使前的准备,以及到华后的所见所闻,将中国那时的现状、官场、官员、政治、制度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每章节都不是太长,但是都言之有物!评述也相当到位!乾隆皇帝的刚愎自用,天朝官员的固步自封刻画的淋漓精致!好书,因为本书本来就是马格尔尼使团中的笔记,应当可以相信!看完本书可以看出,乾隆年间的中国已经落后了!而本书的作者法国阿兰-佩雷菲特在国际历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佩雷菲特曾经担任过七任部长,同时也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和《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的主席!他前往意大利偶得这本马嘎尔尼使团的日记,也算是为我们国人从侧面了解中国那段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过书还是有点小贵,定价49元,打完折也不算便宜!看个人所需吧!不错,值得推荐!


在书中并没有就马尔嘎尼是否三跪九叩给出明确答案,整部著作稍显拖沓,不过是一部很有启发意义的著作,部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官场和闭塞。怎么说呢,感兴趣可以看看,看起来不会特别有放不下的感觉,文字真的很一般。所谓撞击,国外人的切入点往往是以小搏大,国人往往喜欢高屋建瓴。这也算是文化差异吧。


都说要珍藏的,怎能不购买?


作者在看待这一历史事件时是站在一个欧洲“文明人”的角度上的,没有任何客观可言,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蛮横与傲慢!!


书中充斥了白人优越的语言,在叙述200年前的撞击时,不时对当代加以嘲讽和蔑视,心胸狭窄,语言刻薄。


书的封面有严重皱褶,请卓越以后注意!!!!


还好,就是书的纸质让人很是纠结,建议能用好一点的纸,要不然就给了买者购买盗版的激励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所以还是值得去买的。


作者写作视角独特,态度严谨,是一本好书


中国人不会写历史书。


说实话,买的时候真有点期望,拿到手后,只有失望了!目前耐着性子看到了第六章,不知道还该不该继续下去。翻译得太惨了,难道是用的翻译机?那么生硬的句子,难道审稿的读起来不拗口?书可能是本好书,不过想买这本书的各位,还是先把法语学好吧.... 阅读更多


买了很久了,不过一直没仔细阅读。纸张很不错,随意看了几页,比较通俗轻松,还不错。


和中国人写历史不同,老外更注重细节以及人物,看完之后发现,即便是如今,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似乎在重现,背心一阵凉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