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听涛室人物谭

曹聚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曹聚仁  

页数:

5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听涛室”为曹聚仁书斋名,其“人物谭”撰写于上世纪50—70年代,陆续发表于《热风》、《文艺世纪》、《循环日慢》、《正午报》、《晶报》等香港报刊,分别出自作者开设的“文坛谈往”、“人物新语”、“支离杂话”、“檐下絮语”、“旅途杂笔”、“今世说”、“识小录”、“如寄录”等专栏。作者生前不曾结集成书,逝世二十多年后始由作者家属据手稿整理、编辑、出版。内分“政海谈秘”、“文坛述往”“学苑思故”、“报界忆旧”等六辑,所追忆、臧否人物包括于右任、李宗仁、张治中、蒋径国、弘一法师、鲁迅、周作人、郁达夫、俞平伯、胡适、钱锺书、齐白石、梅兰芳、黄远生等百余位。由于作者横垮文坛、学林、报界诸领域,交游广泛,这些中国近现代的名家,于作者或为师友,或曾采访,因此,他笔下所录的名家逸事趣闻,可视为第一手史料,有别于道听途说,这类“今世说”,足为正史补益。在曹聚仁作品系列中,本书和《天一阁人物谭》同为忆旧、述往、念故类代表作,值得格外珍视。

作者简介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蒋畈村现划属兰溪)。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书籍目录

总序政海谈秘 悼念程颂云将军 陈立夫卖粽子 于髯老 于右任的诗 做炮孤儿于髯老 悼于髯翁 蒋百里多才多艺 “西安事变”的特客——蒋百里先生 蔡廷锴将军之忆 悼念朱启钤老人 记汤寿潜其人 谈左舜生 “娘东石杀”陈任中 悼念陈铭枢将军 呜呼国土! 陶成章和光复会 胡公冕卧病西山 悼张治中先生 张治中的出处 蒋廷黻病逝纽约 汤恩伯病逝东京 胖子博士江亢虎 杜沧白富有才华 蒋孝文串演王老虎 三个陈毅 当代王魁周书楷 吴稚晖这老头子 吴稚老百年祭 章士钊盱衡民初人物 谈吴佩孚 曹汝霖的一生 贺李宗仁续弦 李宗仁二三事 悼念李宗仁将军 三十年风雨说桂系 白崇禧二三事 黄绍兹《五十回忆》 黄旭初措辞审慎 程思远别来无恙 “程思远何许人也” 顾祝同二三事 蒋经国的前半夜 蒋经国打过仗没有? 谈陶百川 戴雨农家乡:江山 悼念徐特立老人 悼念邓宝珊将军 枝巢回忆篇 一段杂感 谈王芃生 《亦云回忆》 杜月笙的一件小事 宣铁吾入台 张道藩七十岁了 张道藩死矣! 万墨林谈七十六号 悼王平陵 许静老病逝台北文坛述往 谈徐懋庸 余致力 悼施存统(复亮) 熊佛西与顾仲彝 章士钊与陈独秀 陈独秀的半篇文章 易培基与陈子展 陈子展与易培基 郁达夫的苦酒 诗人郁达夫他的戏剧性生活 谈郁达夫与王映霞 谈郁曼陀 圣湖二十年 曹雨群赣居杂诗 刘半农的《江阴民歌》 “驼铃” 鲁迅与“杨贵妃” 不除庭草斋夫 郭沫若打诗谜 田汉请客 孙寒冰之死 周作人悼范爱农 弘一大师湖上行脚 弘一大师年谱 弘一法师 哭朱自清先生——其作品、风格与性格 《背影》作者朱自清 谈曾今可 “这个陈中凡” 忆周木斋 林语堂胡说九道 李敖,这小子! 林霭民先生的字 谈徐志摩 重印徐志摩《爱眉小札》前记 徐志摩的天真 题《爱眉小札》手写本 梁实秋与叶灵凤之间学苑思故 郑洪年与暨南大学 黎东方被幽趣话 苏曼殊的幽默 苏曼殊的浪漫生活 悼念马叙伦先生 徐炳昶先生 我与蒋梦麟 忆俞平伯师 但寿一何许人? 但寿一的诗文 谈柳文——祝章行严先生九十大庆 “美人去已二千年” 谈唐景崧 “破教授” 钱玄同的令兄 杨仁山的故事 谈胡适——答杜兄 胡适与“水经注公案” 鹅湖斜塔·马寅初 《记太炎》 梁任公勇于悔过 王国维自杀之谜底 夏灵峰 谈唐学——悼念陈寅恪先生 钱锺书——新一代的学人 乔大壮与台湾 方回悼乔大壮报界忆旧 上一代的报人 “旧”闻记者——从黄远生到陶菊隐 报坛怪人王新命 报坛奇才萨空了 早期中国女记者才女吕碧城 “奉上成合我一个” 孙伏园与《京报>)副刊 有怀刘尊棋 中共驻英“新代办”——宦乡 赵叔雍病逝南洋支离杂话 三百年来两艺人 护国寺街一号 张大千谈画理 老友记盖叫天 黄自三十年祭 关于齐白石的文献 吴(历)渔山 “哀乐故中人”忆沈尹默 忆画家程铿 贺江汉,谈姜明 丁文江二三事 河上人语李仪祉 悼毛以亨 年轻时代的张默君 忆陈嘉庚先生 我与李组绅老人 《一千个春天》陈香梅的故事 杨惠敏“献旗”往事 补记杨惠敏与胡蝶 也谈章亚若小姐 毛彦文 黄季陆的“四一”故事 宝塔诗 伟哉楼大师傅 唐季珊寂寞台北唐小玉远旅纽约 一笔李彦青的债务 谈李济 徐彬彬(凌霄汉阁) 此王赓不是彼王赓 王云五王八蛋 地皮大王周扶九 1939年《周佛海日记》之时代背景 悼念史特朗夫人 劳伦斯的晚年 毛姆危在旦夕 谈罗素 悼念罗素 拉斯基 冈村宁次死矣! 内山完造及内山书店之忆 悼念胡志明主席 卓别林欠周恩来一笔账 小泉八云 后藤新平的幽灵檐下絮语 谈余玠 谈刘继庄(献廷) 林敦谷与赛金花 赛金花不识瓦德西 黄大仙·智者三洞 谈王懿荣 永别了,张天师 《沈珍珠》 也谈关羽 薛仁贵有多少兵? 大刀王五真男子 柳敬亭 北齐士子 《王昭君》 王昭君 昭君和番 关于岳飞的评价 王韬事迹余话 珍妃之死 看棋 名师出高徒 辛亥谈往 辛亥二谈 辛亥三谈附录 原版前言

章节摘录

  曹聚仁一生著述多达4000万字,文集70余种,其身份又系记者、报人、作家、学者等,自不免文字中有芜杂且笔误之处,这在整理和重刊时,应有必要的纠正和校订。比如,曹聚仁最早打响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出版界的一部著作《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其中语及教育家戴伯韬,竟谬忆为他是陶行知的“儿子”(且书为“戴白韬”,见该书第419页),后来曹雷女士为其父编辑、出版《听涛室人物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才将之改正过来(即改称其为陶的“学生”。见该书第208页),但仍有一些笔误未得以纠正,如曹聚仁在书中称江亢虎的弟弟是江绍原(见该书第56页),而江亢虎是江西人,江绍原却是安徽人,两不相干。新版《曹聚仁作品系列》,也有此类情况,如《采访三记》中提及周恩来当年向访问延安的冷御秋先生询问水利专家张含英,曹聚仁写道:“张女士虽是有名的水利专家,但在治黄治淮的工作中,也有气力没机会去施展”云云(见该书第89页)。无疑,这是当时作为记者的曹聚仁不知张含英是一男性水利专家,后来围绕三门峡、三峡等水利工程的上马等,他(而非“她”)的名字更是大名鼎鼎。  曹聚仁是吾乡兰溪人,早年毕业于杭州一师,时教师有经子渊(校长)、单不庵、刘大白、李叔同、刘子庚、徐道政、夏丏尊、陈望道、李次久等,后又有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王淮君等,同学则有施存统、周伯橚、丰子恺、刘质平等。师从单不庵。毕业后在大中学校教书,后入新闻界。最后在香港,但是大陆的密友,每年必回大陆数次。最为人称道的是救知堂老人于危难中,老年的文章,包括《知堂回想录》,都是在他鼓励下写出的,并经他的手发表于香港报端。     作者长期供职于新闻界或执教于大学中,闻见既博,交游又广,趣闻轶事装了不少,谈经论史,臧否人物,也是应手当行,只不过都是有一股报屁股味。     本书所收都是谈人的文章,闲谈式的,大多是报刊中的专栏。颇带政治色彩,对蒋派(称草山老人)明嘲暗讽甚多。     称鲁迅是一位智者,却不是圣人。他世故甚深,是一个善于闲谈的“中”老头儿罢了。这却是他地处香港,到底脑子要清醒些。  记述了民国年间众多的人物。比起郑逸梅,我还是喜欢曹聚仁。毕竟后者人际交往及其广泛,里面记录的人物大都有亲身交往。    书里有谈司徒雷登的,此人的第一印象当然来自于课本中那一篇署名老毛,其实翦伯赞捉刀的《别了、司徒雷登》。他出生于杭州,曾为蒋介石、李宗仁之联合抗日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也在抗战中期做过中日秘密议和的使者。    有谈王韬一文,到让我看到百年前的谣言,今天还依旧让一些文人引为掌故,写进有关王韬的文章之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听涛室人物谭 PDF格式下载



曹先生的大名,以前在读鲁迅著作时就看到过,近年看一些历史回忆录,知道得就更多,只是一直无缘拜读他的作品。这是第一次读他的书。曹先生既是报人,记者,教师,同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殊环境里还充当了国共两党秘密谈判的信使,这要得益于他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值得信赖的人格,客观淡定的为人,他是唯一与周恩来和蒋经国都有私交,又能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能够接受的人物。这些从他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来,总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赞赏而不吹捧,批评而不刻薄,文章都很短,但是刻画精确,真材实料,信手拈来而又趣妙横生,这些应该都是得之于他几十年与这些当代名人的实际交往中的真实感受。这些人物既有蒋经国张治中等有名人物,也有张君励江亢虎等不那么有名人物,写的面很广。比如对于大家熟知的汤恩伯,虽然国共两党对他的评价都不算高,但是从南口死战的汤军长,到台儿庄出奇兵的汤军团长,再到河南上海水旱蝗汤的汤司令,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守南口时汤是典型的国军打法,死打硬拼,到台儿庄时他就学会了用运动战对付日军了,应该说汤也不算草包,运动战***也常打,弱旅对强敌也是个好方法,只是后来他发展到运而不战,游而不击,一味保存实力,就难逃失败的命运了。曹先生有古之仁者风,读他的文章,轻松愉快。


曹聚仁笔下的民国名人 民国当事者眼中的精英人物 与我们历史书中有何不同!!


这本书和"天一阁人物谭"是一类的,曹先生的文章简单晓畅,但这两本书里的文章都没有标明写作年月,影响了读者对文章内涵的了解,编者比较马虎,其实只要仔细些是可以标上的,起码到年是可能的.


前期已买了《天一阁人物谭》,两本书已经到位,想了解民国人物的不可不读,推荐


听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讲世纪的故事,只能说:过瘾之极!


读了之后,对那个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尤其作者是一名记者,纪实的成分比较重,值得细细品味!
如今,人们都有些浮躁了,恐怕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下,遗憾!


是本好书,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历史人物的另一面.


不错呀不错呀不错呀。就是有点慢


读了本书,颇有几分感慨!真是时事造英雄啊!在每个大时代中,总会有一些有作为的人涌现出来。此起颇伏的,永远都不会停止。时代的事要经历时代的考验,要经过时代的人之口讲出的才有真相!多读些老古董们的故事,对我们现代人有极大的帮助。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曹先生的书我喜欢,


资料见识经历的丰富,意味着书的丰富好看


了解民国事,要看一点老曹的书。


文笔和讯息都很不错,确实物有所值


在别的网站没买到,在当当网也是等了好几天,不错总算买到。给婆婆买的,老人家非常高兴。


看到了这些名人的活生生的一面,很沧桑的感觉,好书。


与《天一阁人物谭》一样,很不错简朴笃实,自有独到之处


难得大陆退出这么多的曹聚仁的书。难得。收来看看。三联的书,质量还是靠得住的。但是现在也是胶订了。唉。


买回来之后,就翻看了几页。感觉文章篇幅虽小,但是内容是很吸引人的。有很多人和事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比如吴稚晖、于右任;又比如说吴佩孚、程潜的。感觉不错。


老实说,还没看完,但是觉得不会差


基本买齐曹公的书了。


很好,但不如想象中的好。


通过作者的记载能够更真实的接近名人,很适合床头阅读.不过书太厚了,应该薄的,分册更好


民国片段,可圈可点


看到一篇写曹聚仁的文章,所评论的曹的《听涛室人物谭》很是精当,与读者共享。作者说,“曹的怀人文章写了很多,国内出版过《听涛室人物谭》厚厚的一大本,所选的都是近代史上让人感兴趣的人物,以作者的广洽见闻和亲身经历,应该很有史料价值和看头。可事实是很多文章都是虎头蛇尾,有的简直不知所云,读了让人气闷,这也怕是爬格子的后果,字数所限,刚开了头就需煞尾。如没有限制,当不会如此,他在《明报•自由谈》上谈知堂的文章就是极为精到的一篇。”
夏衍晚年有一篇《怀曹聚仁》的文章,虽然有人说是别人捉刀,但文章对曹的评价极为精当,其中引用了一段周总理的话:“曹聚仁终究是一个书生,把政治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他想到台湾去说服蒋经国易帜,这不是自视过高了吗?”不过,在1972年曹去世的追悼会上,他被盖棺论定为爱国人士,终算没有白忙活一场。


不错的书,很喜欢。值得一看。


听涛室人物谭


《听涛室人物谭》是极其可贵的第一手史料


包装完好,纸质不错,非常满意。


曹聚仁的回忆录


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记忆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