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汉宝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汉宝德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人建屋为什么要建成那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形式?屋顶上为什么有曲线?为什么那么五颜六色?为什么用木材而不用砖石,这些都是独特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所造成的。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汉宝德生于1934年,早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后去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取得硕士学位。他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写过许多有关建筑和文化的研究著作,还是汉光建筑事务所的主持人。他始终认为,不通过文化没有办法了解一个民族的建筑,不通过建筑也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上世纪80年代,东海大学请他回去做一系列演讲,他就把中国建筑的文化分为五次,每周一次讲完,即建筑文化的基础,从文化看建筑的发展阶段,中国人的空间观,在建筑中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文字、文学与建筑等。事后整理了记录,但他一改再改,直到二十年后,他七十岁时,才交付出版,就是本书。汉宝德在书中讲述了中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与生活,比如知识分子怎样求得心灵的安顿,统治者怎样展示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凡此种种,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空间架构上;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合,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神,当时的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中国人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改造建筑,造成式样的改变,却也不受建筑传统的过分约束,常适度地予以修改,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由于本书是在演讲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所以语言生动易懂,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在成书时,原出版者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的总编辑林载爵,建议收入作者的另两篇文章,即《人生的建筑》和《从建筑看文化》,使之更为充实。2006年我店出版了简体中文版,并加配了一些照片。此次即以2006年版付梓。

内容概要

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建筑梳理、研究的成果,给予文化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简介

汉宝德,台湾建筑学者。193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日照,1960年-1970年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的系主任。经历:台南工学院建筑系;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工学院院长;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及第一任馆长;台南艺术学院筹备处主任及创校校长兼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台湾宗教博物馆馆长。主要著作:《建筑的精神向度》;《透视建筑》;《细说建筑》艺术与生活丛书。《建筑与文化近思录》;《不耐平凡》;《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展示规划》;《汉宝德谈美》;《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斗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

书籍目录

序第一编 中国的建筑与文化 第一讲 建筑文化的基础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包装的原始文化 生命的建筑 人本的精神 务实的观念 结语 第二讲 自文化看中国建筑的三个段落 中国的古典时代 中世纪,佛教支配的时代 近世期,俗世文化支配的时代 第三讲 中国人的空间观 单纯的文化 棒棒文化 轴线也是一个棒棒 平面文化 正负的空间观 第四讲 古典中国的空间课题 单与双 方与圆 简与繁 第五讲 文字、文学与建筑 价值的意会 语音的暗示 形通意同 文学的空间意象 文学中的空间观念第二编 认识中国建筑 第一讲 人生的建筑 宗教情绪谈薄 家族至上的观念 现世主义的生活 第二讲 自建筑看文化 建筑的空间 建筑的形式 建筑的结构

章节摘录

插图:自建筑寻求文化基础是一个方向,但它常常是不够的。有时候,不得不从文化寻求建筑的起源。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要怎样寻求呢?可惜的是学者们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可以参考的资料,我们要学,只有靠敏锐的观察与缜密的思辨。近几年来,我观察与思辨的结论,是觉得一个民族建筑外显的形式,可以一直回溯到文化的起源,这在中国古建筑上看得特别清楚。我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经过包装的原始文化。何以言之?所谓原始文化就是人类在原始时代以本能为求生存所产生的文化。其基本的性格就是生存,一切价值以维持生命为主要目的,因此是唯物的。文明社会则是在生存之外,肯定精神的价值;甚至会因精神的价值而牺牲生命。那么,难道中国文明没有精神价值吗?为什么我认为中国文化只是一种文明的包装呢?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必须在基本的价值上有利他的精神,约束生物性的欲望,以完成大我,这是西洋文明发展的轨迹。比如说,人类对性的欲望是强大的力量,它是来自生物繁衍后代的需要。自生物性视之,男性希望与多数女性交配是很自然的;自然界不乏这种例子。而强者就是可以拥有大量雌性配偶的雄性,这常常是经过战斗而得到的成果。可是人类进入文明,首先要约束这种欲望。在西方世界,以爱情来使性欲精神化,将爱、欲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性交与孕育后代的过程中,爱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西方人夸张了爱的重要性,发明了一夫一妻制。其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以免因抢夺配偶而发生杀戮的非人行为。自此,西方人把人与动物分开。无可讳言的,为了保持社会的秩序,西方文明有禁欲的色彩;以后的宗教也循着同一路线。因此,这种压制性欲的道德观,使自然人的性格受到挫折,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制造了人间无尽的悲剧。西洋文学与艺术的悲剧常常是如此发生的。对比于西方文明,原始部落中性的自由,与酋长可以拥有任何女性,是明显的属于动物世界。他们一直停留在基本的求生存的阶段,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文化当然不是原始文化,但也没有发展出与原始文化精神相反的文明。我们的祖先为了保持人间之和谐,也产生了人文色彩浓厚的文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尊重生物天性的。对“性”而言,中国人视为当然,因此有圣人“食色性也”的话。中国古代并没有禁欲的伦理,认为性欲是自然的,只是要考虑其他人也有性欲而已。基于此,中国人没有发展出“爱”的观念,也没有一夫一妻制度,有钱有势的人可以娶三妻四妾。什么是包装呢?中国文化中保留了原始文明的自然需要,但加上了繁复的礼仪。性,强调孕育后代,称之为传宗接代。由于一个孝字的包装,性成为家族责任,孕育后代就成为严肃的道德行为了。经过这样的包装,在中国社会里,纳妾也是为子嗣,性行为变得十分神圣,然而在骨子里仍然是不免放纵性欲的。包装的原始文化在性方面最为突显的,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对性的看法。他们以性为精,以为修养或服药可以强化性能力,甚至有御女以养生的说法。民间神仙的流传中,有与仙相交而长生不老的故事。这都是把原始的性欲神圣化的企图。中国文化并没有发展出约制原始欲望的体系,却努力把这些欲望美化与神圣化。我们并没有把兽性改为人性,这是原始的人性观。由于承认了欲望是人性,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我们在伦理的要求上,不信任内在的自我规范,发明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以避免诱惑。为说明“包装的原始”,我画了一个表,说明了中国文化特质为何推演出中国的建筑。这个表并不成熟,如依学者的严格标准,也许不应该发表出来。但是我希望把我思考的结果具体地表达出来,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教。我认为原始的信仰是最基本的文化要素,与本能主义的人性观同样居于重要的地位。好像生物性的欲望是在物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中也表现了原始性,宗教信仰就是如此。原始宗教是一种神秘的信仰,包含了强烈的恐惧感,每一个民族的信仰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如此。任何一个文化,如果继续保持神秘的色彩,经由祭司或巫师来沟通神人关系,这个文化就很难发展为文明国家。玛雅文化已经自地球上消失,然而我们看到他们流传下来的建筑与遗物,就能体会到那种恐惧感与神秘感。在这种气氛下,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发挥出来的。我们中国的商文化也是很可怕的。商代后期的铜器,想像力非常丰富,但却是属于充满恐惧感的想像力;鬼神的造型凶恶,可知尚停留在恐怖的精神世界中。很难想像那时候的人,用自己的造物来恐吓自己。从今天的遗物看,商代虽有了较进步的技术,在精神上,是同一层级的。而文明的开始,我个人认为,就是从神秘恐怖的原始信仰,发展出神话的时候。神话是把超自然的信仰人性化的重要步骤,希腊的文明自神话开始,中国古代也自神话开始。人性中善良的部分,投射到神话中,软化了凶恶的面貌,使神以人的化身出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PDF格式下载



作者的文化底蕴很深,对建筑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暮色中看到钟鼓楼,总会有莫名的感动滚滚而来——这是为什么?
中国的传统建筑唤起国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在本书中你能找到缘由。
整本书只见到一个错字,校对也算很精心了。
如果能有些线描图就更好了。

我由此认识汉宝德先生,确信其作品值得再读。


汉宝德的书,让我认识了中国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因此不通过建筑就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


了解到了原本很多模糊的专业术语,同时又通俗地令人了解了中华建筑的精髓


视角很不一样,作者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推测


文笔生动,饶有趣味,大家举重若轻之作。


大家作品,多读读


从初中看起到高中能看完,个人文化素养会有很大提高。


喜欢,博大的东西能娓娓道来


蒋勋的书肯定是精品


这样的书很值得看,买了一套


读书无贤与不贤,正心罢了


我觉得台湾教授总是能给出中国文化特别的定义
拿到书的时候有点失望,感觉有点破,封面磨损了不少,不开心
书的内容还不错,书记录了作者几十年以来深入思考的结晶
从古到今,由中国人的性格和西方人的性格的对比,中国人思考的方式,理解空间的方式等等
有些地方会觉得作者在瞎扯,有时候感觉是作者自己强加的观点,不过谁知道后面我又会怎么去想这些问题呢?
有时候看着看着会突然恍然大悟,还是挺有启发的
但是,不开心的是,感觉书有点破,就是想要本精致点的才买精装的,早知道买平装的好了


此书中的有一段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拱桥,它的还原情况,感动!


很不错的一本书,就是角有一点折,其他都很不错


内容通俗易读,不错


三联的这套书非常喜欢,也包括这本。


作者是台湾一个学者,今年80岁了。期待能尽快度这本书。


内容太少,价格太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