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书写
201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慧瑜
217
160000
无
张慧瑜所著的《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是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后奥运”时期的社会文化界进行的文化观察。在书中,
“影像书写”、“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体”呈三足鼎立之势,进入作者视野中的社会热点量极大:既有风云际会的明星人物,如葛优、韩寒,也有默默无闻的“沉默大多数”,如农民工、“80后”、“蜗居”、“蚁族”,更有在两者之间游走却吸引大量眼球的“草根明星”。作者始终怀抱“反思大众媒体”的立场,虽然自谦“书写个人文化记忆”,但其时代记忆感和话题通约性也极为明显。《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可以视为近年来最为鞭辟入里的影视书写,也是对08奥运以来的中国思潮、变迁洞若观火、启迪未来之作。读其书,不但能练就穿透大众媒体的“火眼金睛”,还可见出作者冷静分析背后隐藏着的那一丝沉痛与悲悯。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为中国电影史和文化研究。
前面的话
自序
第一辑 影像书写
独立制片电影中的底层讲述
“潜伏”与中国版的“窃听风暴”
《建党伟业》:红色记忆的拼贴与重组
“甄功夫”:功夫片的改写
“贺岁帝”葛优的文化功能
不“裸”的“裸婚时代”
变形金刚记
“从月光集市到中国”:宝莱坞的启示
从“县城”到“北京”:一份“80后”的电影记忆
第二辑 主流价值观的重建
“旧瓶”如何装“新酒”
“法治人物”的“除魔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是草根,我怕谁”:草根的“显形”
从“傻根”到“许三多”
“见证奇迹的时刻”:被凝视的草根达人
“非诚勿扰”被整顿与“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限娱”之后,“道德”能否重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失业”与“欺骗”的双重修辞术
第三辑 社会与主体
“精神家园”与“沉默的大多数”
“贪婪”与“信心”:金融危机时代的根源与药方
“劳动最光荣”
“房产”之争与关于“市场经济”的双重想象
“模范公民”韩寒
“不高兴”和“没头脑”
“在希望的田野上”
跋:匪兵、拾荒者与解梦师
无
作者对当下社会的体恤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