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猴头菌生产全书

李志超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李志超 编  

页数:

337  

字数:

273000  

内容概要

  猴头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贵真菌。在清代它是贡品,常人根本吃不上;过去的贵族阶层,视它为“山珍海味”;营养学家根据化验分析,得知它营养丰富,是人类良好的保健食品;医学家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它能治疗多种疾病;企业家看上了它,有的想大规模培植,有的想通过深加工开发多种产品;许多农民,也想种种这名扬四海的山珍;不少消费者反映,人说猴头菇(猴头菇单指猴头菌的子实体,猴头菌系指它的全部)好吃,可就是烹调不了。为此,我们编著了《猴头菌生产全书》这《猴头菌生产全书》,以满足各方面人士对猴头菌在各个方面的需要。  《猴头菌生产全书》的指导思想是:在总结已取得的生产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全书贯串一个“新”字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促进生产,拓宽消费,改善食物结构,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猴头菌生产全书》的编写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技术力求先进,措施符合国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使读者同时能明了“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增强理性认识。  《猴头菌生产全书》的资料来源是:在大量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山西原平农业学校微生物室多年从事食、药用菌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野生资源开发的经验及教训。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万余名全国各地的学员和来访者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素材与启示;陈士瑜主编作了方向性的指导;黄年来及丁湖广先生提供了多幅图片。在此,对他们连同为我们提供参考文献的作者、专家、教授及书刊编辑一并致谢。  《猴头菌生产全书》的读者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猴头菌爱好者、县乡初中级技术员、农民、产品加工厂职工、厨师、千千万万的家庭烹调主妇、体弱多病需要药膳保健的老人及有关专业的院校师生。为此,编写中十分注意科学道理浅显明了,方法措施具体可靠,让读者看之能懂,用之能会,做之能成。  编写时我们根据各自的专业及工作特点进行了分工,特别是李冰冰翻译了所参考的全部外文资料,而后由李志超统稿,并绘制插图。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收集的资料不全,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缺点和错误。但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情,奉献读者。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及生产实践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志超,高级讲师。1931年4月出生,山西平遥人,汉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在山西原平农校从事教学、科研、食用菌生产推广及科普创作工作40多年,取得科研成果4项,分别获省部级二、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5篇;出版著作22本,参编著作17本;参编教材2本;发表科普文章700多篇。
其科普创作事绩及优秀作品已选入《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一书。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一 概述 (一)名称及分类地位 (二)利用及栽培历史 (三)名人及珍品传播 (四)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二 经济价值 (一)营养成分 (二)食用价值 (三)保健价值 (四)药用价值 (五)药理作用与临床效果三 生态与分布 (一)生态习性 (二)产区分布 (三)野生猴头菌子实体采集四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结构 (二)生活循环 (三)生长发育条件五 猴头菌生理 (一)生长生理 (二)营养生理六 遗传与育种 (一)遗传变异概论 (二)猴头菌选种方法 (三)猴头菌育种方法七 菌种制作 (一)菌种概念 (二)制种设施 (三)培养基 (四)环境与器材消毒 (五)无菌操作技术 (六)纯种分离 (七)母种扩大培养 (八)原种与栽培种制作 (九)菌种标签 (十)菌种保藏 (十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八 子实体生产……九 栽培新方法十 高产新措施十一 病虫害防治十二 保鲜与加工十三 新产品开发十四 菌丝体培养十五 应用与调制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猴头菌生产全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