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运行机制与模式

蒋和平,张春敏,辛岭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蒋和平,张春敏,辛岭 著  

页数:

322  

字数:

260000  

内容概要

  这部学术专著是一部关于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机制与模式研究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近几年来研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运行机制和模式的成果总结。这部学术著作为我国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以下突出的特色: 第一,在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基础理论研究上有特色。研究者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内在要素、运行过程和机理、推广效果的研究,分析农业技术对接的主体及载体行为,找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对接与传统技术推广的差异,归纳了国家农业科技园技术对接的特点、特征和基本涵义,深化对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基础理论认识。 第二,在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机制研究上有特色。通过对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专家大院技术推广机制的比较研究,归纳出一些切合实际的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机制,并在实践中提出促进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政策建议,充分实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与带动功能。 第三,在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运行模式研究上有特色,通过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的运行模式的对比分析,归纳出五种不同类型的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运行模式。 总的来说,这部著作在理论上,通过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理论的研究,揭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机制的构成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专家大院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案。从实践上,着重于实证案例分析,对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11个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机制和模式进行归类、比较、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概括,为农业高新技术向周边地区农民推广和辐射,提供了可借鉴的运作模式。 农业专家大院是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将会对政府制定下一步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蒋和平,博士,男,1956年生,湖南永州人。1995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经贸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区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特聘专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二、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技术经济背景分析 三、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的三个阶段 五、农业专家大院产生的背景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外部效应理论 四、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五、交易费用理论 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七、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第三章 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的技术推广机制分析 一、农业技术对接的经济学分析 二、公益性、市场型、公益性与市场结合型农业技术推广分类 三、农民对农业技术有效需求的分析 四、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 五、农业专家大院构建农业技术对接平台,解决了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六、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原理 七、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的技术对接与传统技术推广的关系 八、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技术对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第四章 农业专家大院的内涵、类型与特点 一、农业专家大院的内涵 二、农业专家大院的类型 三、农业专家大院的特点 四、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之间的关系第五章 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建设现状 一、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基本状况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取得的成效 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六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机制 一、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接的组织机制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的投融资机制 三、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的科技支撑机制 四、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的运作机制 ……第七章 部分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的模式分析第八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九章 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技术对接的政策建议附件1 对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政策建议附件2 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附件3 农业专家大院建设情况系列调研报告附件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建设情况调查表附件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调查问卷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背景分析  兴办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国际潮流,但在国际上多数以工业园区为主。在发达国家,把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纳入农业经营管理体系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世界上被称之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称之为“示范农场”,主要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发展较好的是以色列;另一种是以进行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农业示范基地,称之为“假日农场”,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都市化和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在保证原有农场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及农村民俗文化等资源,以休闲、观光、都市农业为主要形式,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以延伸农业经营范围,着重体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经营模式,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法国、美国、日本、荷兰及我国台湾省。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园的产生、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现行农业体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决定的产物。经国内外文献查阅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园是我国自己创造的概念,农业科技园区是利用先进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对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产物,基本建设方式是将我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思路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同时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与国外相比较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运行机制与模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