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苏燕平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苏燕平  

页数:

270  

字数:

240000  

内容概要

农民工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中城乡权益不对等的产物。党和国家一直关注、关心农民工群体,在近年来连续出台各项法律政策维护农民工权益,并使之总体有所改善。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工的权益诉求及其权益保护呈现出新的特征和问题,有必要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继续展开研究。
《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作者苏燕平)的逻辑架构如下:首先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农民工权益层次,然后以此为分析线索,考察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从实践层面提出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对策。全书以农民工就业生存权益、安全保障权益、政治尊严权益和发展与自我实现权益作为阐述的起点,分析政府、企业等主体保护农民工四大权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影响主体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因素,最后阐述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思路。由于农民工权益保护关系涉及诸多领域,所以本书对各章的阐述主要围绕农民工权益保护展开,突显权益层次和保护主体两大着力点。
结语部分指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全面彻底实现,意味着因城乡二元权益结构而产生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终结。他们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将尊严和体面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享有真正平等的公民权益。
《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①借鉴马斯洛等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从就业与生存、社会保障与安全、政治权益与尊严、发展与自我实现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民工权益诉求层次,体现出农民工的权益诉求伴随时代进步具有渐进性、范围不断扩大的特点;②运用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研究农民工权益保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同样具有阐释和指导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能量,本书以道家思想作为分析工具有一定创新性;③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把公民社会作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因素和保护主体之一,并提出保护路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作者简介

苏燕平女,1971年生,汉族,陵西户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农村公共管理和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4项,主持市级和校级料研项目5项。在《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农业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农民工就业与生存权维护分析》、《就地转移农民工:乡村弱者维权的行为逻辑——以陕西关中某材为例》和《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劳动力产权分析》等。

书籍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l.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l.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l.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2.1 几个基本概念的新拓展
2.1.1 复杂的“农民”
2.1.2 多重意蕴的工人和市民
2.1.3 农民工是理性的弱势群体
2.1.4 以权利为核心的权益
2.2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理论参照
2.2.1 权利理论
2.2.2 正义理论
2.2.3 需求理论
2.2.4 政府职能理论
2.2.5 道家哲学思想
2.3 农民工权益层次的构成
2.3.1 就业生存权益
2.3.2 安全保障权益
2.3.3 政治尊严权益
2.3.4 发展与自我实现权益
2.4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主体
2.5 研究总体脉络
第三章 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就业生存权益
3.1.1 平等就业权:地方政策隐性歧视
3.1.2 劳动权:工资低构成核心权益残缺
3.1.3 职业安全权:被虚化的权利
3.2 安全保障权益:城乡之间的徘徊
3.2.1 社会保障权益:矛盾与无为
3.2.2 土地权益:基本得到保护
3.2.3 家庭平安权与性权利:无奈的自我调节与克制
3.3 政治尊严权益:漫长的道路
3.3.1 人格尊严权:歧视与改善
3.3.2 政治权益:望而不得
3.4 发展与自我实现权益:公共服务不足
3.4.1 农民工的发展目标:多层次共存
3.4.2 农民工发展条件:提供公共服务
3.4.3 农民工获得主要公共服务的状况
第四章 农民工权益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4.1 法律是影响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制度因素
4.1.1 《宪法》:计划经济思想消解农民工权利自救
4.1.2 《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规定存在局限
4.2 政府是影响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组织因素
4.2.1 农民工权益保护在政府职责序列中比重弱小
4.2.2 招商市场资源稀缺性导致政府监管企业不力
4.2.3 转型期的政府向农民工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
4.3 市场是影响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经济因素
4.3.1 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空间小制约农民工工资水平
4.3.2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农民工劳动权受损
4.3.3 中小型私营企业欠缺维护工人权益的人性化管理
4.4 NG0、市民和媒体是影响农民工维权的社会因素
4.4.1 N(抑保护农民工权益力量弱小
4.4.2 市民具有身份优越感排斥农民工
4.4.3 媒体负面描述消解维权氛围
4.5 自身状况是影响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内在因素
4.5.1 农民工就业弱势不利于维权
4.5.2 乡村无讼观念削弱维权效果
第五章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5.1 “顺应自然”的渐进性保护思路和原则
5.1.1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渐进层级分析
5.1.2 以“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渐进保护农民工权益
5.2 完善法律为保护农民工权益奠定制度基础
5.2.1 《宪法》构筑无差别正义和包容性正义的前瞻视野
5.2.2 完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拓宽反就业歧视范围
5.2.3 修订《工会法》、《社团管理条例》维护农民工结杜权
5.3 强化政府职能保护农民工权益
5.3.1 发挥经济职能首先保证农民工就业与生存空间
5.3.2 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保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
5.3.3 强化监管企业职能和允许农民工权利自我救济
5.3.4 注重服务职能维护农民工发展权和安全保障权
5.3.5 创新选举和其他参政制度保护农民工政治权益
5.4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动维护农民工权益
5.4.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主动维护农民工权益
5.4.2 以人性化的科学管理创造农民丁发展平台
5.5 发挥公民社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
5.5.1 NGO提升能力帮助农民工自组织化维权
5.5.2 媒体报道公共新闻推动农民工权益保护
5.6 农民工树立现代人观念积极保护权益
5.6.1 强大社会资本存量拓宽维权的渠道
5.6.2 培养法律和契约意识促使主动维权
5.6.3 注重获取信息和知识壮大自身能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问卷
关于城镇居民的调查问卷
对农民工的访谈提纲
专家打分表
后记

章节摘录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有: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二、宗教信仰自由;三、人身权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权和健康权等;四、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五、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一)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平等的就业权、选择职业权、劳动报酬权;(二)休息权;(三)财产所有权;(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五)物质帮助权:国家兴建和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实行退休保障制度;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六、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公民接受文化、科学、品德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九年制义务教育、岗前培训义务;科研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全国人大,2004)。  本书认为权益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基本的自由,主要包括生存权(生命权);人格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荣誉权、私生活秘密权);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权;居住和迁徙自由权;精神自由权(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表达自由权(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新闻自由)等;二是政治权益,主要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平等就任国家机关公职权、组织和参加政党权;请愿权;全民公决权等;三是社会经济权益以及文化教育权益,主要包括私有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工作权);休息权;组织和参加工会权;罢工权;社会保障权;健康保健权;拥有住宅权;生活环境权;提起诉讼权;请求救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权等。  ……


编辑推荐

《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作者苏燕平)的逻辑架构如下:首先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农民工权益层次,然后以此为分析线索,考察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从实践层面提出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对策。全书以农民工就业生存权益、安全保障权益、政治尊严权益和发展与自我实现权益作为阐述的起点,分析政府、企业等主体保护农民工四大权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影响主体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因素,最后阐述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思路。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