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
2009-1
机械工业出版社
苏伟 编
276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机械类专业教改方案,并参考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相关工种中级工等级考核标准,结合模具专业数控加工的特点,参照《数控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写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探索。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特色。 模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数控加工是模具制造的基础。随着模具加工数控化的发展趋势,数控技术已成为模具行业的主要加工手段之一。 本书秉承“职业性、实用性、超前性”的原则,以典型数控机床为例,详细介绍了典型数控设备的编程与操作, 并详细介绍了常见数控系统(FANUC-Oi-TC、华中HNC——21M和SIEMENS——.802D)的编程特点,结合模具制造专业的行业特点,融入典型实例着重阐述上述常见数控系统的机床编程与操作。本书编写内容结合生产实际,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力求通俗易懂。 本书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的概述、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磨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和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编程与操作等。
《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机械类专业教改方案,并参考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相关工种中级工等级考核标准,结合模具专业数控加工的特点,参照《数控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写的。 《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以模具数控加工设备为主线,主要介绍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和数拉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设备的编程和操作,还介绍了典型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数控加工工艺。在《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编写过程中,编者从加工实际要求出发,注重编程基本功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和机电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前言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思考与练习阅读材料第二章 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第三节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机械传动部分第四节 自动换刀装置第五节 工作台思考与练习阅读材料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夹具第二节 数控铣削的加上特点和加工对象第三节 数控铣削的加工工艺第四节 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思考与练习阅读材料第四章 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第一节 数控编程概述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第三节 数控车削编程基础知识第四节 数控车削常用编程指令第五节 数控车床的操作思考与练习阅读材料第五章 数控铣床的编程与操作第一节 数控铣削常用编程指令第二节 数控铣削的编程与操作第三节 加上中心的编程与操作思考与练习阅读材料第六章 数控磨床的编程与操作第七章 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的编程与操作第八章 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参考文献
数控机床是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涵盖领域包括:①机械制造技术;②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③自动控制技术;④伺服驱动技术;⑤传感器技术;⑥软件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渗透,完全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制造业不但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使制造业犹如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而且体现出该国家综合实力水平。 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定义为:数控机床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数控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主体,由基础件(如床身、底座)和运动件(如工作台、床鞍、主轴箱等)组成。它不仅要实现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各种运动,而且还要承受包括切削力在内的各种载荷,因此机床本体只有保证有良好的几何精度、足够的刚度、小的热变形、低的摩擦阻力,才能有效地保证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