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不缺建筑师

阿更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阿更  

页数:

218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不缺建筑师。缺的是投向建筑师生存状态的视角和将这种生态记录下来的方块字。所以,我尝试从这个视角,用汉字去呈现他们。  写他们,是我的福。生逢盛世,是他们的福。  表象里,他们——书中的20位建筑师千姿百态。有的品红酒,有的抽雪茄,有的戴墨镜,有的声高亢,有的总皱眉,有的笑声朗,有的嗓子亮,有的一副嘻哈相,有的茶壶里煮饺子,就爱闷声不响……他们或寡言,或多语,或经常抛头露面,或深隐难见。实际上,他们,拥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类似的成长经历:全部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建筑学专业出身;全部受到过较为完整的良好教育;学业期间又先后遇到了一批文革后绽放青春的老师;校园环境相对单纯朴实;毕业后迎来改革开放,也正巧赶上红红火火的中国大建设时代;进入单位,由于文革时期造成的人才断层,百废待兴的建筑行业急切需要一批人来补缺,又顺理成章不必等靠,很快被委以重任,成为中流砥柱。正所谓,时也,命也,运也,一应俱全。  时代成就人。时代成就有准备的人。借用吴耀东先生的一句话“豆浆遇到盐卤才能成为豆腐,但最关键是你必须首先是豆浆”。纵观这个可“点卤为腐”的建筑师群落,他们年轻、活跃、稳健,有叫得响的已建成作品,且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成长性。在这种共性背后,不言而喻的是个性的努力和积极。  但,就在他们的建筑作品被重视的同时,内心和生存状态是否受到同样礼遇?随便站在哪个书店,望一眼书架便知。在琳琅满目的建筑书籍中,写老一辈国内外大师的有之;建筑师为自己出作品集的有之;却唯独寻不到一本凝视他们面孔,关注当代建筑师职业生态、聆听他们心跳的薄本。更不用说是将一批性格、风格各异的建筑师,一并汇总出版的。

内容概要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当代建筑师群像脸谱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注中国建筑师生态的文字记录片。书中所选20位建筑师,为中国当代最其代表性的建筑师。他们均为建筑学专业出身,有鲜明的建筑主张和受瞩目的建筑作品。但《中国不缺建筑师》的立意并未纠缠于此。作者将视角延展于他们的出生年代、从业背景、创意背景、创作过程、灵感来源。着墨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行韭中,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以及从业过程中,体味到的困扰、惶惑、期待与苦辣酸甜。  《中国不缺建筑师》打破以往说明书式的人物写法。将作者日志、同行评价、手绘草图、创意模型、个人漫画、照片等多要素有机整合。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将山南海北的20位建筑师集于一书,并用文字将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有趣、有个性、有人味儿,用了5年光景。可谓字字来之不易。  总之,这是一本类似怪味豆样的书。有点好玩、有点幽默、有点苦涩、有点嚼头的,有点……还是由您自己慢慢品吧!

作者简介

  阿更,女,北京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   职业作品:任志强:谁说我不温柔,矶崎新、亚柏拉汗来华的背后等500篇。  文学作品: 随笔集《风色》、短篇小说《地产圈里的破事》、长篇小说《耳朵上的枪声》、童话《八戒九妹奇遇记》、剧本《圈里圈外不是圈》   职场经历: 参与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不同媒体、不同时期的建设工作。换过不少大小“工地”。具体如下:梅迪亚电视制作中心编导、 《建筑时报 房产专刊》记者、《中国房地产报》资深记者 、《北京晚报 》地产版主笔、《东方人物周刊》高级记者 、阿更工作室创始人、阳光卫视兼职策划撰稿人。

书籍目录

序刘家琨:亦文亦建筑张永和:张永和的“女中音 ”齐欣:齐欣的爱与不爱周恺:建筑师四十之不惑崔彤:传统极至是摩登罗四维:十四楼的罗四维王澍:盖房子就是造世界张雷:帅老张的建筑哲学王路:帽子下的秘密胡越:两难境地朱小地:受苦的眼睛吴耀东:爱在烧马清运:愿为一棵水草吴钢:建筑若茶赵小钧:“水立方”成名后王辉:一个有意思的建筑师李兴刚:想有一段安静的时光梁井宇:别嫁建筑师李忠:镖师李忠刘珩:一夜无眠附齐欣版《英雄风范》张雷版《各就各位》崔彤版《我看同行》周恺版《我看同行》梁井宇版《我看同行》胡越版《我看同行》

媒体关注与评论

  阿更女士的《中国不缺建筑师》一书,即将问世。作为一个从事古建筑学习与调查研究建筑文物保护近70年的老卒,闻之不胜之喜。  一本书能汇聚20位有血、有肉、有理想的当代优秀建筑师。难得!  ——罗哲文(时年八十有六 古建筑学家)  “戳”这个词,是阿更描述建筑时使用的。很好。很传神地写出了建筑的蛮横姿态。有太多这样的建筑,戳在那里,戳在人们的眼睛里。  直言之,今天建筑师们决定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面貌。但,中国现在的建筑师们是什么面貌呢? 阿更的《中国不缺建筑师》,一下子推出二十位建筑师。但愿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宽慰,是放心,是我们晚饭后安心睡觉。  —— 鲍鹏山(《百家讲坛》上《新说水浒》主讲人)  《中国不缺建筑师》这部书通过对中国一流建筑师的访谈,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状况下的中国建筑的发展和中国建筑师的工作做了深入的探究,全面表现了中国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面对面的访谈深入到建筑师的心灵世界之中,为中国建筑人树碑立传,值得一读。  ——张颐武(北大教授)  记者见过不少,像阿更这样的记者绝对少见。她写的东西很有特色。特色?这本书就是特色。  ——胡越  勤奋、有能力,一直在忙碌。是只带犄角的鹿,是朵生命力顽强的花。  ——周恺  终于有人写建筑师了,是阿更。好兆头!这样哪一天也许会像导演一样分成第5代、第6代什么的,也闹点什么潜规则,行业就繁荣了。  ——赵小钧  坦诚,执著,敏锐,犀利,和建筑师有不解之缘。  ——吴耀东  眼光犀利!最深的印象了!在阿更面前,想装都装不出来,想掩饰也掩饰不住!  ——李忠  阿更用不正经的角度,写了一群正经的人。阿更的价值不在现在,而在于将来。  ——王辉  一只游走于建筑师之间的蜜蜂,以特有的嗅觉和触觉采蜜。她酿的蜜可能不太甜,但味道绝对与众不同,酒精含量高,或许是“蜜蜂酒”。  ——崔形


编辑推荐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国顶级建筑师的群像脸谱,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建筑师生态的文字记录片。  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天津滨海新区、一个人的纪念馆、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一座座卓然不群的时代标志性建筑;  刘家琨、张永和、朱小地、周凯、赵小钧、张雷、崔彤、齐欣、王路、李忠、刘珩、王澍、王辉、罗四维、梁井宇、李兴刚、吴耀东、吴刚……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是什么风云际会,使他们结此因缘,发出了时代的声音,留下了时代的足迹……  他们是当今中国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他们更因其鲜明的个性和建筑作品而走入大众的视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不缺建筑师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