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

霍巴赫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霍巴赫 编  

页数:

134  

字数:

178000  

前言

  一、制造技术长盛永恒  先进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由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而来。通常可以认为它是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交叉、融合和集成,综合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全过程,包括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装配、检测、销售、使用、维修、报废处理、回收利用等,以实现优质、敏捷、高效、低耗、清洁生产,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当前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以产品为中心,以光机电一体化的机械制造技术为主体,以广义制造为手段,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感。  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和手段,是所有工业的支柱,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工业化的关键。现代制造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和发展的主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它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引入到制造技术,使制造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制造系统和制造科学。制造系统由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组成,物质流是本质,能量流是动力,信息流是控制;制造技术与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相结合就形成了新的制造学科。  制造技术的覆盖面极广,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冶金、建筑、水利、电子、运载、农业以及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各个行业都需要制造业的支持,制造技术既有普遍性、基础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专业性的一面,制造技术具有共性,又有个性。  我国的制造业涉及以下三方面的领域:  机械、电子制造业,包括机床、专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装备、电子通信设备、仪器等;资源加工工业,包括石油化工、化学纤维、橡胶、塑料等;轻纺工业,包括服装、纺织、皮革、印刷等。  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沿着全球化、绿色化、高技术化、信息化、个性化和服务化、集群化六个方面发展,在加工技术上主要有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极限加工技术、绿色加工技术等,在制造模式上主要有自动化、集成化、柔性化、敏捷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协作化和绿色化等。

内容概要

在过去一段时期,很多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显著降低。除了不同学科间的结构革新之外,环境政策的创新无疑是这一积极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本书旨在分析德国“面向可持续创新的框架条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在书中,还介绍了有关危险化学品替代、污水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本书可供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及决策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企业的负责人参考。

书籍目录

译丛序言译者序 前言参编者名单第1章 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综述 1.1 引言 1.2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创新 1.3 可持续创新的理论分析 1.4 指标体系的概念 1.5 指标体系的数据源 1.6 指标体系设计实例 1.7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2章 环境政策对创新的影响 2.1 引言 2.2 多种创新环境政策手段影响的“传统”观点 2.3 创新及其在技术市场中的失灵 2.4 环境相关属性的市场缺失和产品创新 2.5 创新和政策影响范围的作用点 2.6 污染物为混合物时的创新 2.7 环境创新指标的选择 2.8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3章 可持续技术发展指标动态观点 3.1 引言 3.2 可持续性及其评价 3.3 可持续创新的演化 3.4 第二阶段可持续发展指标 3.5 新指标的应用 3.6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4章 环境创新的领先市场 4.1 引言 4.2 领先市场的形成 4.3 以生态创新扩展领先市场模型 4.4 指标应用 4.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5章 当技术革新内化时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政策影响 5.1 引言 5.2 建模方法 5.3 创新的决定因素 5.4 创新描述 5.5 生态、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影响 5.6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6章 预防有毒危险品的创新指标 6.1 引言 6.2 未来的欧盟化学品政策 6.3 如何预测并衡量成功? 6.4 创新体系模型的决定因素 6.5 过程 6.6 产出 6.7 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6.8 指标类型 6.9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7章 从历史角度看化学工业的环境创新 7.1 引言 7.2 指标体系 7.3 方法论/案例研究 7.4 案例研究的结果 7. 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8章 电子工业创新体系可持续创新记分卡 8.1 引言 8.2 可持续性,可持续创新和与产品相关的废物管理 8.3 电子工业创新体系中与产品相关的法令 8.4 电子工业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创新记分卡方法 8.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9章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9.1 引言 9.2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创新及其指标 9.3 可持续创新的指标 9.4 从AQUASUS项目中选定的实证结果 9.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总之,考虑创新活动必须包含诸如市场竞争等因素。举例来说,“旧技术的既得利益者(业主、管理者、工人、研究者等)之间可能会相互串通,施加政治压力来阻止创新,因为创新可能损害他们的利益。”  因为外部诱导市场会失灵,有关可持续创新和环境创新的创新政策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的初期。在后期,建立适当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力资本之后,早期发展的创新将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创新的发展。当其他国家也开始需求可持续技术的时候,政策措施倡导的这些路径依赖则可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优势。这就是波特(f?otter)假说(Porter,van der Linde,1995)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容量的创新企业区域,正面积极的外部效应能吸引更多的创新公司,新增长理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特点。具体来说,环境创新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也是风险投资机构的利益所在。一项指标体系中存在着诸如是否有可能获得“风险资本”等之类的问题,通过政府设立的专利法和补贴拟合设计将促进指标体系的完善。  可持续创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演化经济学的“时间之窗”构想。只有同时满足其他因素和情况时,创新才能成功。如果技术创新时正值买进其他技术,使原有资金沦为沉没成本,则该技术创新将可能不会被采纳。此外,消费者的选择取决于新型创新环保友好产品的传播。这些例子表明,将可持续创新并入到指标体系中的成功因素在于对时间依赖性因素的深度描写。从政策角度看,这有利于营造出一个创新型友好环境。


编辑推荐

  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委员会启动了名为“面向可持续创新的框架条件”的研究计划。该计划包括超过12个不同的研究项目,并且建立了一个国际工作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吸取不同项目的经验,并参考国际上对可持续创新指标的研究成果,发展一套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创新(环境创新)的可持续影响。  本书内容涵盖了该工作小组的主要研究成果。除了更多概念性的文章以外,本书将重点讨论特殊环境创新系统指标的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