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异术
2010-6
机械工业
(美)罗闻全,(美)哈桑霍德齐克
239
刘寅龙
无
如果两位初探技术分析殿堂的业余爱好者和14位当今顶级技术分析师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有效市场、随机游走假设和数量金融学的其他原理,谈论这些技术分析行当的细枝末节,那么,您认为会发生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声明:我们不敢担保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对于技术分析实务操作这个领域,我们本来就是门外汉,当然,也就不是业内经常说的“技术分析师”。对于那些熟悉我们的研究或是技术分析的人来说,这应该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对这门手艺以及技术分析这种文化的迷恋,尤其是它们不同于数量分析的特色,促使我们走上这条充满惊奇的探索之路。能有机会和这些业内最具天赋、最优雅、最执著的人共享他们的知识与智慧,既是我们的兴趣使然,也是我们的无上荣幸。事实上,我们已经对技术分析有些感悟,因为专业人士已经在实践中无数次地演练过这些理论。 但是,我们这些理论者与这些实践家的探索之路到底会怎样交汇到一起呢?毕竟,技术分析师既不是学术讲堂的常客,也不会经常和金融学的教授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分歧很容易理解:大多数学术界人士还觉得图表纯属子虚乌有之物,因而对它们嗤之以鼻,在很多学者的眼里,技术分析之于财务分析,就如同天文学和宇宙学一样,相去甚远。不过,有些技术分析师偶尔也会用到占卜术(见Weingarten,1996)。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似乎帮不上什么忙。 尽管存在种种疑虑,但依然有很多无畏的学者凭借无尽的激情探究着技术分析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有些人只是出于渴望和好奇,但更多的人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随机游走假设与现实数据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分歧。而这些研究也为我们认识技术分析的优点和缺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在《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中,13位技术分析大师和罗闻全就投资策略、市场趋势和行业成功案例展开对话。罗闻全在金融界内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经验丰富。技术分析方法,曾几何时为许多学院派和资深人士视若敝屣,而如今不少专业投资者却对其青睐有加,并积极投身其中。个中缘由何在?罗闻全和贾斯米娜·哈桑霍德齐克走近这些技术分析大师,以一探其成功背后的故事。 这些广泛而深入的访谈涵盖技术分析的最佳模式与指标、有效的技术策略以及技术分析的本质,访谈还涉及技术分析中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该行业对情感方面的要求,甚至运气和直觉在分析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这些深入细致、很有揭秘性质的访谈,读者可以了解那些最成功的投资者是如何操作的,抓住机遇,大赚一笔,而不是像普通民众一样常常与机会擦肩而过。
罗闻全,一个从生物学进化论角度解释人类行为选择的天才,华人,罗伯特C.默顿(Robert C.Merton)在MIT教的最出众的学生之一。现为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麻省理工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主任。世界著名金融学家,金融工程学界的领军人物,生物金融学创始人。他的
前言第一章 拉尔夫·阿卡姆波拉(Ralph J.Acampora)第二章 拉斯洛·比利伊(Laszlo Birinyi Jr.jr.)第三章 沃尔特·迪默(Walter Deemer)第四章 保罗·德斯蒙德(Paul F.Desmond)第五章 吉尔·杜达克(Gail M.Dudack)第六章 罗伯特·法莱尔(Robert J.Farrell)第七章 伊安·麦克艾维特(Ian McAvity)第八章 约翰·墨菲(John J.Murphy)第九章 小罗伯特·鲁格劳特·普莱切特(Robert R.Prechte。Jr.)第十章 琳达·布拉福德·拉斯奇克(Linda Bradford Rascjle)第十一章 艾伦。肖(Alan R.Shaw)第十二章 安东尼·塔贝尔(Anthony W.Tabell)第十三章 史丹·温斯坦(Stan Weinstein)第十四章 坚定信念:消除怀疑和诽谤第十五章 技术分析的发展第十六章 运气、占卜和其他非正统信号第十七章 创造力、天赋与技艺第十八章 情感的挑战第十九章 成功之路第二十章 常用图表及指标参考文献
第一章 拉尔夫·阿卡姆波拉(Ralph J.Acampora) 在40年的从业实践中,拉尔夫·阿卡姆波拉始终在当代技术分析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拉尔夫是纽约金融学院(New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NYIF)技术分析专业主任。在进入纽约金融学院之前,他曾担任武士权益市场(Knight Equity Markets)的技术研究主任,并在保德信证券集团(Prudential Equity Group)担任技术分析主任达15年之久。此外,拉尔夫还曾在多家顶级金融企业任职,包括基德·皮博迪(Kidder Peabody)和史密斯·巴内(Smith Barney)证券公司。 作为华尔街最负盛名的技术分析大师,阿卡姆波拉不仅是诸多大型商业新闻媒体的常客,还经常在全国性金融出版物上发表文章,十几年来,他一直在《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技术分析师排名中名列前茅。阿卡姆波拉拥有注册市场技术分析师(Chartered MarketTechnician)资格,这一资质是他一手创建的,并得到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NASD,即现在的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简称FINRA)的认可,目前,技术分析师已经获得与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平起平坐的地位。
《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以全新视角诠释了技术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无论对于金融从业人员,还是学术界人士,这本书都将帮助他们认识技术分析的实质,探究技术分析何以在当今市场如此意义非凡的根源所在。毫无疑问,这本妙趣横生的作品,将会给您无限的启发。 ——莫林?奥哈拉(Maureen OHara)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金融学名誉教授 技术型交易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释金融市场的某些非常规现象,因而,也是研究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像自然科学家一样,罗闻全和哈桑霍德齐克从第一手资料出发,探索这个还不为大多数人真正了解的领域,而他们的成果同样令人称道。 ——卡罗尔?奥斯勒(Carol Osier)马塞诸塞州布兰迪斯国际商学院(Brande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教导主任 在过去的20年里,尽管学术界取得了大量技术分析的成功案例,但时技术分析师的核心思想却知之甚少。而罗闻全和哈桑霍德齐克对当今顶级技术分析大师们的采访,揭示了他们对股票市场和这个职业的深刻领悟。《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对研究技术分析、行为金融或相关市场主题的经济学家们而言,绝对是不可不读的著作,我真诚推荐各位读者看看这本书。 ——克里斯托弗?尼利博士(Christopher J.Neely)美国圣路易斯联储副行长兼经济学家
《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讲述了最受欢迎的技术分析工具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工具,以全新视角,诠释了技术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罗闻全和贾斯米娜·哈桑霍德齐克认为。要真正认识技术分析。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自去接触这个领域内最有权威的实践者。为此。作者对13位当今世界顶级技术分析大师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拉尔夫·阿卡姆波拉《Ralph J.Acampora) ◎拉斯洛·比利伊(Laszlo Birinyi Jr.) ◎沃尔特·迪默(Walter Deemer) ◎保罗·德斯蒙德(Paul F.Desmond) ◎吉尔·杜达克(Gail M.Dudack) ◎罗伯特·法莱尔(Robert.J.Farrell) ◎伊安·麦克艾维特(1an McAvity) ◎约翰·墨菲(John J.Murphy) ◎小罗伯特·鲁格劳特·普菜切特(Robert R.Prechter Jr.) ◎琳达·布拉福德·拉斯奇克(Linda Bradford Raschke) ◎艾伦·肖(Alan R.Shaw) ◎安东尼·塔贝尔(Anthony W.Tabell) ◎史丹·温斯坦(Stan Weinstein) 这些实践者向我们分析了他们最喜爱的形态、指标、策略及其运用,毫无保留地诠释了他们的成功秘诀。对几位技术分析大师进行的采访坦率而生动,不仅让我们有幸重温他们的职业生涯。也让我们一睹创造力、情感和直觉在技术分析中的奇妙作用。
无
一场与顶级金融专家的交流
索罗斯经典之作,值得一看!!!
朋友推荐的,书很好,活到老学到老。
质量很好,新书。
有悖于传统金融理论,他们是一些和人们贪婪心理作斗争的人用规则和模型自我完善的人,不同于巴菲特"警惕那些会算算术的人"果然。
毕竟是名师作品,很受启发!但翻译的质量不敢恭维!
原著:
1、作者不认真:采用统一的访谈提纲而没有针对性,显然作者是为了拼凑成书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一类作者,造成全书毫无内涵,毫无可读性;
2、访谈对象全部都是依靠卖软件或指标谋生的非专业投资者,毫无借鉴意义;
翻译:水平低劣,采用单字直译方式,整句读来就不够通顺了,建议翻译时整句读下来再码字。
唯一的优点:印刷装订精良,字体适宜阅读
看完书就急着写评论,怕更多爱书的人买了这本破书回去添堵!
评价为很差是因为:读了三分之一,读不下去了。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对话,作者的提问用了相同的问题,无因人而已的提问让人觉得作者本身就有水平问题。回答呢,都是蜻蜓点水,或者是遮遮掩掩,几乎没有涉及交易的实质部分。不建议买!而书的定价又是如此之高,出版社有骗钱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