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育心理学

(美) 莉萨·博林 (Lisa Bohlin),(美) 谢里尔•西塞罗•德温 (Cheryl Cisero Durwin),(美) 马拉•里斯-韦伯 (Marla Reese-Weber)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美) 莉萨·博林 (Lisa Bohlin),(美) 谢里尔•西塞罗•德温 (Cheryl Cisero Durwin),(美) 马拉•里斯-韦伯 (Marla Reese-Weber)  

页数:

439  

译者:

连榕,缪佩君,陈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教育心理学》针对儿童早期、小学、初中、高中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分模块讲解各种教育策略的应用。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典型特征,各部分开始均设置了相关的生动案例,使读者可以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安排教学时,也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教学进度。专栏后设置的问题可以使学习者更快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要点。
  《教育心理学》适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莉萨•博林 (Lisa Bohlin) (美国)谢里尔•西塞罗•德温 (Cheryl Cisero Durwin) (美国)马拉•里斯-韦伯 (Marla Reese-Weber) 译者:连榕 缪佩君 陈坚 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案例学习 
 今天的多样化课堂:成绩落差 
 第1章 今天的多样化课堂
  1.1 教学和教育心理学
  1.2 教育心理学:科学
  1.3 教育心理学: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个体的心理发展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爱哭的孩子
  小学:小团体
  初中:篮球明星
  高中:偷窃、欺骗和打架
 第2章 发展的背景
  2.1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
  2.2 家庭环境
  2.3 同伴环境
  2.4 扩展环境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3章 社会性发展
  3.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3.2 社会能力的发展
  3.3 了解自我
  3.4 自我认同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4章 情绪发展
  4.1 什么是情绪
  4.2 情绪和个人成就
  4.3 应用:情绪智力教学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5章 道德发展
  5.1 道德推理的认知发展
  5.2 亲社会行为
  5.3 攻击行为
  5.4 应用:促进道德发展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二部分 发展中的学习者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防火安全
  小学:课题汇报晚会
  初中:青蛙
  高中:代课老师
 第6章 大脑与发展
  6.1 大脑研究的相关性
  6.2 脑生理学
  6.3 课堂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7章 认知发展
  7.1 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
  7.2 在认知发展方面的问题:皮亚杰 
  和维果斯基
  7.3 应用:有效教学的原则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8章 语言发展
  8.1 理解语言习得
  8.2 语言技能的发展
  8.3 应用:在课堂中促进语言发展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三部分 学习理论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掐
  小学:无聊的学生
  初中:自习室
  高中:通融
 第9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9.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假设
  9.2 经典条件作用
  9.3 操作性条件作用
  9.4 应用:应用行为分析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0章 社会认知理论
  10.1 社会认知理论的假设
  10.2 观察学习
  10.3 学习中的个人因素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1章 信息加工
  11.1 信息加工理论的假设
  11.2 信息加工的三阶段模型
  11.3 教学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四部分 认知过程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空气
  小学:关于海盗的阅读
  初中:华盛顿总统
  高中:我不理解
 第12章 元认知 
  12.1 什么是元认知以及为什么元认知很重要
  12.2 关于元认知的特别案例
  12.3 影响元认知的使用和发展的因素
  12.4 应用:学习策略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3章 技能和知识的迁移 
  13.1 什么是迁移以及迁移为什么很重要
  13.2 我们真的将所学的知识迁移了吗
  13.3 促进迁移的教学原理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4章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14.1 思维技能和倾向
  14.2 批判性思维
  14.3 问题解决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五部分 动机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任务表
  小学:小作者的阻碍
  初中:数学复习
  高中:考试成绩
 第15章 行为理论
  15.1 动机的行为定义
  15.2 奖励学生的学习
  15.3 表扬学生的学习
  15.4 当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奖励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6章 认知理论
  16.1 动机的认知理论
  16.2 动机的发展和文化差异
  16.3 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机
  16.4 严重的动机问题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7章 自我理论
  17.1 自我效能理论
  17.2 自我价值理论
  17.3 自我决定理论
  17.4 自我理论的整合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六部分 课堂管理与教学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毛毛虫圈
  小学:生态系统
  初中:课堂安全
  高中:拒绝换衣服
 第18章 创设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
  18.1 物理环境
  18.2 行为规范和期望
  18.3 创建积极的人际关系氛围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19章 理解和管理学生行为
  19.1 学生不良行为的界定
  19.2 行为管理的一般方法
  19.3 如何处理特殊的不良行为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0章 教学计划
  20.1 设计有效的教学
  20.2 选择教学方法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1章 分组实践
  21.1 按能力分组
  21.2 合作性学习
  21.3 应用:最佳实践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七部分 个体差异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字母p的一天
  小学:猎豹、狮子和美洲豹
  初中:数学问题
  高中:nss
 第22章 智力
  22.1 智力的定义
  22.2 智力的测量:iq
  22.3 生理、社会和文化问题
  22.4 应用:课堂上的智力理论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3章 天才和创造性
  23.1 天才和创造性:他们仅仅只是聪明吗
  23.2 天才
  23.3 创造性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4章 认知障碍
  24.1 当前班级里的认知障碍
  24.2 智力障碍
  24.3 特殊学习障碍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5章 情绪、社交和行为障碍
  25.1 当前班级里的情绪、社交和行为障碍
  25.2 障碍的特征
  25.3 应用:干预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八部分 课堂评估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动物园
  小学:写作天赋
  初中:评估的自选模式
  高中:创新的评估策略
 第26章 学生学习评估
  26.1 什么是评估
  26.2 评估的规划
  26.3 课堂评估信息的交流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7章 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27.1 高质量课堂测验的特点
  27.2 编制一份测验蓝图
  27.3 编制测验题目
  27.4 测验分析和修订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28章 课堂表现评估
  28.1 评估的宽泛视角
  28.2 表现性评估的制定
  28.3 表现性评估的评分
  28.4 表现性评估的优势与劣势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九部分 标准化测验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入园准备
  小学:测验中的勇气
  初中:教师在作弊吗
  高中:sat成绩
 第29章 标准化测验和分数
  29.1 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29.2 测量的基本概念
  29.3 测验分数的类型
  29.4 好测验的特征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第30章 标准化测验中的问题
  30.1 高风险测验及其责任
  30.2 应用:帮助风险学生
  30.3 测验公平与测验偏见
  30.4 教师资格与执照
  本章小结
  案例学习:反思与评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爱德华·阿博特(以下昵称为艾迪)和琳达·哈斯德(以下昵称为琳达)是当地一家儿童看护中心4岁学前班的教师。班上的2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这家幼儿园,儿童要学习认识字母、颜色,学习精细动作和大动作技能,以及其他许多准备性技能。教师一天中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技能,如分享、帮助、非攻击性地表达意见、谦恭地对待他人。教师们每年都要准备幼儿园的预备性报告,以便在简短的个别谈话中与家长们分享。为了准备家长.教师会谈,琳达上周花时间观察孩子们在看护中心的行为并对他们的技能加以评定,艾迪则负责监管孩子。这周,艾迪将观察并评定孩子们的社会行为,而由琳达监管孩子。看护中心有许多活动,包括假扮游戏、吃点心、涂颜色、搭积木、走迷宫等。孩子们四人一组,每项活动持续15分钟。艾迪从孩子们吃点心开始观察,此时孩子们正在享用奶酪薄饼和果汁。他很快注意到乔在帮爱利森清理溢到薄饼上的果汁,乔把自己的薄饼分给爱利森。艾迪认为这对乔而言是很典型的行为,他是个很会体贴人的孩子,总是愿意帮助别人。然后艾迪转而注意安妮和查达,她们正开始争吵。安妮说:“查达,你再也不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查达回答:“哦,你以前不把彩色蜡笔给我用,所以现在我也不把薄饼给你。”艾迪在笔记本上记下对安妮和查达的评价,这俩女孩都是天生的领导者,这就导致她们在想成为“领导者”时时不时地出现问题。琳达进行了干预,她问查达,“以前安妮没有和你分享她的彩色蜡笔时,你有什么感受?”查达回答:“她当时很不友好,我很伤心。”“哦,我打赌安妮现在也很伤心,因为你不与她分享薄饼。”琳达说。“好吧,但只有在过家家时让我扮演妈妈,她才可以吃这块薄饼。”查达回答。安妮迅速回应:“好。”艾迪和琳达交换了对此事的担忧,他俩都知道,安妮的家庭背景与查达很不同。查达的父母已婚而且是中产阶级。她的父母花不少时间陪查达和她的兄弟。这俩孩子是他们在40多岁时领养的。昨天,查达告诉大家她们全家近期要去博物馆游玩。安妮的父母离婚了,她的父亲与新妻子和安妮的新妹妹住在一起。安妮的母亲白天在当地的医院做护士助理,一周有好几个晚上与朋友们在一块。艾迪转到积木区。他注意到泰勒和坦纳正在搭一座高塔。艾瑞卡开始往塔上搭更多的积木,泰勒吼了起来:“那个不是放这儿的!”这响亮的吼声把艾瑞卡吓住了,她不小心撞上了塔,所有的积木都滚了下来。坦纳叫了起来:“你是故意的!我们说了.女孩是不会搭积木的。”


编辑推荐

《教育心理学》特色:模块化主题结构,独立灵活,比传统的教科书内容更精练、论述更深入,并收录了许多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大量案例讨论,以真实课堂情境为背景,每一模块开篇都设有四个案例,分别针对儿童早期、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发展式研究方法,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育者提供最适合的案例参考。多样性整合,并非割裂地剖析每个概念及案例,而是将不同主题、不同情境综合,相互关联的概念可以同时出现,使之更易于区分理解,案例情境更多样化,更接近真实情境。这本刚推出的新书最突出的优点是尽可能吸收了各版教材的长处,同时规避了现有教材的种种不足和缺陷;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真实生动,适合不同程度学生。《教育心理学》分模块对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各部分都以案例分析开头,把读者首先带入一个教师的身份,讲述班级里面发生的生动真实的故事,引起读者思考;然后,分章节重,点讲述如何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教育心理学》适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以作为教师及家长的参考书。耳目一新,经典实用,真实情境,寓学于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教育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当老师 当然就要学习教育心理学了 就是这样


可能是我文化不高,好些都看不懂,但是能了解一点美国那这的教育方式。确实有点不同


此书编的与中国人写就是不一样,有很多的案例,对不是教育学专业的人来学习、操作,所收获更多。


书中的案例很生动!


写的不错,操作性的东西很多,并且针对每种理论都给予我们一定方法,很不错。


很厚的一本教材,质量还行就是其中有一个地方字打印有问题看不见外,其他的都更好!


不错,包装好


书很新,没有破损,不过内容有点深度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啊哈


很好的一本书。。正在读


帮朋友买的 他很喜欢 经常在仔细研究 和观看 哈哈


送人的书,大概翻了我感兴趣的内容看了一下,很有帮助,很活泼而且跟生活很贴切


这本心理学比较实用,但建议新教师阅读,老教师就算了。












对准教师来说,这是一本好书。


纸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很好


有来自教育一线的真实案例,有相关教育理论的深入浅出的分析,真的是一本不错的教育心理学,一般教师都读得懂,觉得有趣,比国内有的版本的《教育心理学》耐读多了。不错!


快递服务很差,不骂不送货


老师上课推荐过一本,我当时没注意看,以为这是双语的,结果不是,翻开书第一页是坏的,也没办法坏了,就只好将就了,看到新书是坏的还挺影响心情的,价钱也不算便宜,希望内容和老师推荐的书差不多


商品还行,封面较厚不容易弄破,纸质一般较薄。


不枯燥的教育心理学,书的质量确实不错,很喜欢


内容架构和国内的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更适合非心理学专业和非应试为目的的学生,读起来比较流畅,翻译的质量还不错


这是我再亚马逊买的最贵的一本书,本来期望很高,结果内容太烂,实在不敢恭维,而且纸张很臭,看起来恼火。我今天再次把这本书拿出来看,是我看看过的最烂一本书,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一点逻辑都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般人看不懂的,看的我鬼火冒。


该书浅显易懂,且理论新。在我所看过的国外教育心理学中是最好的!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