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建筑学

[意]阿尔多·罗西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意]阿尔多·罗西  

页数:

220  

译者:

黄士钧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本书是他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罗西并不着重于评论乏味的建筑形式,或是摒弃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形象,而是如其书名那样,突出讨论了作为“人们集合记忆”宝库的城市所遭受的忽视和破坏。他一方面抨击了功能主义和现代建筑运动,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并使其成为建筑研究的惟一正确的研究对象。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英文版前言英文版编者序言英文版作者引言绪论 城市建筑体和城市理论第一章 城市建筑体的结构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 城市建筑体是艺术品 类型学的问题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 分类的问题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 纪念物和经久理论第二章 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 研究区域范围 居住区是研究区域 单体住房 柏林住房的类型问题 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 主要元素 城市元素的动力 古代城市 转变的过程 地理和历史;人类的创造第三章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 建筑是科学 城市生态学和心理学 如何定义城市元素 古罗马广场 纪念物;批判环境关系概念的总结 城市是历史 集体的记忆 雅典第四章 城市建筑体的演变 城市是各种力量的作用场;经济学 莫里斯·阿尔布瓦什的论点 对土地征用性质的进一步思考 土地所有制 住房问题 城市规模 政治是一种选择意文第二版序言葡文版引言德文版评注注释图片来源 《城市建筑学》出版史英汉人名地名对照作者生平译后记校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建筑学 PDF格式下载



罗西的这本书不是一本容易能看懂的书,建议先从他的建筑类型学等一些建筑的角度思考后再看,听难懂的,不过当然,这时本好书


最近在研究关于城市建筑的东西,正好里面的内容帮到我了


这是关于建筑类型的理解,从城市及精神分析,有收获


认识城市建筑,了解城市文脉。


只能用经典来说了阿尔多-罗西是意大利人,原文也是意大利的,后来被翻译成好多中文字,这本中文的不知道是哪个语言版本翻译过来的。“《城》作为一本经典之作,在中国也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但是由于其理论深奥,行文辨证,论题广泛,用词典雅,因此很少有人能全面了解其真谛。


建筑基础书,值得看


关于罗西和类型学必读的书


建议购买,至少能让你明白城市规划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城市应该建成什么样,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是个什么规划水准,不被所谓的规划专家和机构蒙住了。


为什么国外的建筑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深刻的理论呢?学习中


这套书总体来都是60年代外国规划的重要理论,在阅读时,最好多思考,做笔记,千万不可教条化


很经典,专业。


值得看的理论书


不错很好看,内容还好,正在看


双12买的,感觉还好,据说比较经典~~不错


质量还行,字体非常清晰,图片也不错,有些图片不是很清晰应该是原图就那吧,有些黑,其他的都挺好


同学推荐的,听说很好,希望物有所值


非常好,但还没有看完


这本书无疑对提高我的厨艺有相当大的帮助


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经典


王澍硕士论文思想的来源,书挺不错的`!~赞


还没看,应该很不错~


令人思考


我想我会重读的


读了两遍了 每遍有不同体会啊


一切都满意


就是有点晦涩!


good,very good


精心方能读懂


质量不错,印刷可以,内容丰富,


仅仅是刘先觉的翻译有点难懂而已


不可多得~


好书,不错,图文并茂,值得研读


就是看起来累了点


就是读起来艰涩


书不错,内容挺好的。建议大家购买


很好的城市与建筑的书籍


值得阅读以及城市设计相关领域研究参考


自己准备买来了解了解建筑的


阿尔多 罗西的书,很是经典,适合收藏。不过老师让一周给看完,时间紧迫,有些东东不好消化理解哦。


有一本书封皮有点脏了,剩下的两本都还不错。但是快递有点不给力,我16号买的,预计17号到,可能是因为高速问题,推到18号,又19号,最后20号收到的。还好是在我出门前收到了,整体还可以吧,4颗星


论述中国古建筑 确实不错 但是总觉得难有启发


这本书需要大家细细品读


这本书买来一直没时间看,不过据说不错,不然我怎么会买呢。好像语言有点难!


经典但是晦涩难懂


内容不是那么晦涩,通俗易懂


翻译有点难懂。不过还不错


是正版的,纸张不错,字迹清晰


还没有阅读,但是商品完整崭新


还没开始看 应该不错 可惜插图是黑白的


待看……


城市建筑规划必读,得细细研究


有点高深了。就像他的建筑一样,保受争议


翻译很重要啊!!!!


说一天到,结果一个多星期才到,还没看。


送过来的书有破损


老师推荐的书,就去买了读了,没太看懂,和翻译的很有关系,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推荐


真是不如看原版,这中文还是中文吗,就是一个词儿一个词儿的蹦出来


拓展自己的视野


商品名称:城市建筑学


想买很久了 有点贵


呵呵,就是本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交叉领域的书


经典的专业性书籍


建筑学必读


  第不知道多少次重头开始读,读了大半发觉自己之前读不下去,一大部分原因还是这个翻译。在读了很多gre阅读之后,不难理解译者碰到一大堆形容性词句时候翻译得坑坑洼洼。算了,本来对于专业书籍的翻译质量就不能抱太大希望的毕竟在做这件事情的人太少,而事实也是,翻译这样一篇信息量巨大的作品,译者本身的专业性要求也是相当高。(关于良心译者嘛,参见TJ童明——脑残粉神经过敏了又)
  昨天在知乎上我答了一个关于建筑类型学的问题,把书中罗西的论点摘抄了上去,觉得是我看到过解释得最为清楚的一个版本,后来有同学在下面说,看这本书仍然看不太懂。
  在回答的时候,我完全脱口而出 “看了也没必要一定求懂,总有时间可以悟到的吧。毕竟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
  事实是,在读专业书籍的时候,我常常抱着这样坚定的态度跟自己说“不要功利地去读任何一本书”,并非读了当下就能消化,同时,你读了和你有没有做好设计又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了。
  我希望的是,能够通过读书建立起自己的标准,知道自己在设计中“不该做”什么。我仍然相信没有人可以扶持你一路不走弯路,但是我能做的是一路跌撞,我不想犯“错”。
  比起这些,这本书始终让我觉得很感动,从卡尔维诺到罗西,我整整读了4、5年,现在回过头想起来,他们的精神是如此的一致。不得不说,我对于意大利建筑师的好感基本全部都被是被胡滨灌输的,有这样一位良师带着自己去发现,真的是光想象就要眼泪涕零了。
  我想做那个极右的人,我关心的是我们还能留下些什么,不灭的、短暂的永恒点。这样的关怀心,我如果能做到片刻,已经心满意足了。
  还有太多的事情等我去发现和追逐,读书就是让我这样了。
  
  
  -用作自省。


  
   在意大利语中,单词“时光”——Tempo——具有着双重的涵义。它既代表有关“时”的纪年,也代表着一种“光”的氛围。“时光”就是统领着一切建造的原则;这也是我如今在建筑中清晰看到的能量的双重涵义。
  ——《A Scientific Autobiography》ALDO ROSSI
  
   当阿尔多罗西开始写这样一本《城市建筑学》时,他才30不到,但是却十分明确了这一著作将决定他一生所投入的事业的方向。当我读这本《城市建筑学》时,我或许只能了解其中的一点点皮毛,但是我看到的,却不是城市或者建筑的独立性研究体系,而是一个人,在给我们讲述他思考城市思考建筑的方式,这样的思想并不是局限于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对于我来说,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门——建筑学之所以成为建筑学,不是因为它多么的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而是它与人的生活紧紧相连,却又难以捕捉。建筑师能够做的,就是为建筑添一块砖,仅此而已。
  
   然而添这样一块砖头,却不是那么容易。这本书不像是某本教科书似的研究论述,它找不到一个绝对凌驾于其他的中心论点,我无法用任何一个绝对的观点去概括它所表达的东西,但是我们在读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却始终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变化,正如同罗西所言:“城市中不存在无定形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确实存在,那么它们正处在转变的时刻;这些地区反映了城市变化中尚无结局的阶段。”罗西的观点并不是一个内核所发散出来的,它是一种随着思维和逻辑不断变化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使得本书晦涩难懂,许多语言似乎没有太大的联系或者贯穿的论点,他时而会提及功能主义的批判,时而却又赞扬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他会通过马克思主义,城市形态学,心理学,类型学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又会通过自己对城市的记忆和感知来说明某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我想如果要问罗西自己他到底想说什么,他也不一定说的清楚——“这次重读次数就像每一次经历或设计一样,反映了我的思想发展。”我虽然没能完全理解本书所讲的全部内容,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文字会在我的脑海里一直保存,直到我在城市的广场和街道中穿行,回顾建筑所经历的时代,才能体会罗西所表达的意思。
  
   回到这本书的结构上来,按照罗西的介绍,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有关描述,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城市的不同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研究城市场所的历史和记忆;第四部分探讨城市动力和政治选择的问题。我更希望侧重于第三章对城市记忆和历史的论述进行理解和探讨,毕竟城市建筑无论是作为实体还是空间都是一种三维形象上的描述,而这种形象在加入了时间这一概念之后就会变得丰富起来:时空永远没有定型,正如城市建筑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个永恒的建筑也是存在于变化的时间之中。
  
   “历史的研究似乎可以为有关城市的假设提供最好的例证,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城市结构最深层次的连续性,证实了历史为城市建筑体结构的思想。这样一种连续性所揭露出来的现象当中,体现了城市变化中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元素。城市自身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实体,它的存在和演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场所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的实体是一种类似于建筑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系列建筑和非建筑的综合体,它可以涵盖一切在城市发展的元素和现象,同时也可以完全不存在。一个城市可以消失,但是城市文明却会以一些其他的方式继续存活下去,无论城市的实体是否依然存在,但只要它曾经在时空中出现过,它的痕迹就会作为一种现象或者元素继续延续它存在过的时代,这样记忆中的城市既可以称之为城市的文明,也可以仅仅作为城市的历史被挖掘。城市之所以复杂而难以准确地定义,正是因为时空所赋予的城市不同的形象和现状掩盖了城市本身的特征,但是城市所给予对应时代的观念和影响却不会改变。
  
   城市作为一个记忆的集合是在随着时间不断变大而且愈发深厚的,虽然城市作为记忆的载体并不会无限扩大,但是城市中的场所和建筑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类行为之后便不能再以简单的建筑学思维去思考它的存在。罗西曾以古罗马广场和希腊雅典举例来证实他对于城市的社会特征的观点。雅典的历史变迁似乎在说明城市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的载体已经渐渐地脱离了它所代表的所以实体和空间而逐渐作为一个纯粹的精神场所而存在,这样的存在证明了城市的创造原则似乎已经脱离了绝对的空间和实体美学所植于雅典的文化,即便是帕提农神庙这样永恒的纪念物也不足以说明城市历史和精神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即便是数千年之后的雅典卫城,依然给外界传达着这样一个精神领域的形象,这样的城市体验或许才是最为纯粹的经验。
  
   城市的历史和记忆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建筑和建筑所形成的场所来定义,所以罗西一直念念不忘的城市建筑体——纪念物所表现出来的场所特征正是体现建筑元素所造就的场所感最好的例证。罗西将古罗马广场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建筑体来进行了介绍,公共广场从市集功能渐而演变成为具有城市特征的浓缩体,这样的纪念物可谓是城市中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特征的场所,它在时间中的存在由于太长使得其成为城市时间和行为最频繁的发生地,从而也就成为了城市历史和记忆最主要的痕迹。这样的纪念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腐朽,它的功能和目的也随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而为之改变,但是这样的纪念物却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或者是某个世界历史文物,它对于这个城市的作用和影响远远大于它对于其他地方的影响——旅游景点是不需要赋予任何功能的,它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形式而已。提到城市建筑体的形式问题,纪念物之所以成为纪念物,得益于它长时间以来所经历的雨雪风霜和城市行为的不断演变,时间和行为所留在上面的痕迹是城市建筑体一个重要的特征,鲁莽的修复如新或者是重建仿古建筑体的行为都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古罗马斗兽场全部拆掉然后搬到米兰去重建出来,它就不是古罗马斗兽场了,它只是个名叫斗兽场的旅游景点而已,反之亦然。但是如果斗兽场被毁掉,那个地方的记忆并不会消失,建筑形式功能的变化并不能在时空中影响到以前的事物。
  
   从建筑的诞生开始,就不是一个突然的存在。生在意大利的罗西,他称城市建筑为城市的建造,在古老的拉丁文和文艺复兴的概念中,建造一词有历时持续的建设的一种意义,至今米兰人仍称其主教堂为“穹顶的建造”,以表明单体建筑在时空中持续建设的思想。在古意大利建造一座教堂的时间通常需要数百年,需要耗费好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完成建造,甚至在如今的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还没有建造完成。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建筑诞生的过程本身就是历史,建筑的未完成状态导致了建筑有着不同时期的可能性,这同样也导致了城市有着不同的时期而产生的不同形态和结构,这样的一种不确定性是城市复杂性的一种体现。城市的生命比建筑的生命更加长远,而人类只能在城市或者建筑中时空上的某一片断中生存,然而城市建筑的不可预见性促使人类生活中的行为和场所发生的急速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源自城市本身,也有可能源自外来的其他影响。城市本是一个复杂的高密度(不是指人口)的集合体,但是依然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一个城市的兴衰始终不可预见,这样一个无数建筑和场所的集合造就了如今城市结构的有序状态,或者是朝着有序状态发展的趋势,这样的状态在人类短暂的生命中可能很难改变,但从城市的时空上来看这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我们生活在建筑中,建筑生活在城市之中,并且在一个同样的时空中不断前进,却看不到方向,正如罗西所言:“在拥挤的人群中的闲逛者虽然置身于城市机制之中,但却并不了解它,而只是分享着城市形象。”反过来说,城市形象也在不断分享着我们,形象越清楚,就越敞向一种复杂的演变。
  


  为了做好葛明老师现代建筑理论课程的翻译作业,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啃这本艰涩的著作。两年前曾认真地啃过,不过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我庆幸自己是获得了翻译罗西的文章的这一机会。这迫使我去读这本我一直想读的书。
  有时候只是因为他说话的方式我们不太习惯而已,并非内容有多么高深。毕竟是翻译过来的文字,难免打折扣。并非贬低翻译者。翻译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和意思的工作。
  一条道走到黑。


  当人家向我们推荐一本书,而我们喉筋勃出想要看明白它的时候,总归是因为这本书里有一些特别的知识值得我们去知道,或者有一些特别的智慧对我们的心智会有启发,那么罗西的贡献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先来看一段官方介绍:
  
  “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本书是他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罗西并不着重于评论乏味的建筑形式,或是摒弃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形象,而是如其书名那样,突出讨论了作为“人们集合记忆”宝库的城市所遭受的忽视和破坏。他一方面抨击了功能主义和现代建筑运动,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并使其成为建筑研究的惟一正确的研究对象。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
  
  从文本本身的阅读,很难把这段介绍和这本书扯在一起。把罗西放在“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阵营里,去攻击“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多少有点阶级斗争的残余思想。事实上,罗西除了批评了几次“幼稚的功能主义”之外,也未见他对现代主义或者现代主义建筑师有特别的不满,何况有一次他还特别歌颂了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而“集体记忆”和“建造工艺”这样的词,也只是这本书涉及到的十多个关键词中的少数。不过,要给这本书写一个正经的摘要,确实也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罗西自己,甚至也没能给这本书写个正经的结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了无数建筑师和学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争先恐后的去阅读、去讨论、去推荐这本书呢?
  
  建筑师从中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我没有资格来代为宣讲,我作为一个在学习怎么做研究的小朋友,是从中看到了些怎么做建筑学研究的门道的。
  
  我们的建筑学,大致上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建筑学提供了很多好玩的问题给我们去研究,但是建筑学的训练却完全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研究这些问题。所以当我们木知木觉走上了研究这条道路的时候,发现我们是“研究”这个领域里的贱民。我们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去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这些高考录取分数极低的、在本科的时候被我们统统瞧不上眼的学科,现在统统爬在我们头顶上作威作福。
  
  可是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慢慢对这些“方法研究”有点眉目,写出一篇“学术文章”来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我们已经离建筑学老远老远了。
  
  我的导师常常感叹:要了你们这些建筑学的博士有什么用?你们做得这些研究是拿来干嘛的?想想也是啊,我们常常在摘要里面说自己的研究为建筑学的某个领域“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而事实上,我们只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扇门,走出去,再也不回来了。
  
  罗西才是那个真正“打开窗户”的人。
  
  在他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章每节都引介了一个新的学科,比如政治-经济批判的立场来自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物质形态分析的方法来自地理学中的城市形态学,城市模型的理论来自社会生态学中的芝加哥学派,“集体记忆”的概念来自心理学,“类型学”的论述多数是意大利和法国19世纪以来发展出来的类型学派,还有很多其他我没能辨认出来的种种学问。
  
  对于这些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一方面,罗西并没有仅仅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解答建筑学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罗西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答案,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罗西引入的是那些学科切入命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他自己牢牢地站定在建筑学的领域里,没有被其他学科拖着走。
  
  从罗西对芒福德的批评可以看出,他是憋着这口气要做这个开窗人的。罗西觉得,虽然芒福德的著作在很多方面都有启发,但是他终究只是一个历史学家。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罗西觉得芒福德是历史学的人,他做的事情归根到底是属于历史学的,而我们是建筑学的人,我们要为建筑学做点事情。
  


  罗西自己如何站定在建筑学的领域里,来打开窗户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个过程我觉得集结了罗西全部的智慧。对于他牵涉到的众多领域,我大多不了解。在此,仅仅把我比较熟知的地理学中的城市形态学,与透过罗西的建筑学的窗户看到的城市形态学做一个文本上的比较阅读,从中就能看出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罗西在这本书中的很多地方提到了“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并且一再的强调,研究城市必须回到对“物质形态”的分析上来,而且这种分析必须是科学的和系统的。
  
  虽然罗西没有在书里提到M.R.G. Conzen,但是Conzen大致上是第一个引用地理学中的形态学方法来分析城市空间的学者.Conzen在1960年发表的文章“对阿伦维克古堡的城市形态学分析”(Alnwick, Northumberland: A Study of Town-Plan Analysis),是对城市形态学方法论的第一次系统论述。(这本小册子据说已经由一位北京的地理学者翻译成中文了,不知有否出版)在Conzen后来的几篇文章,“城市形态学:一种地理学的方法”(1977) 和“形态发生学和英国历史城镇的结构”(1985)中对这个方法论做了完善。
  
  Conzen认为城市是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物质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都很复杂,所以要真正理解城市形态,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的尺度,第二必须将这个混乱的状态拆分成定义清晰的不同方面,逐个的分析。
  
  就尺度这一问题,Conzen提出了plan unit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一个plan unit是在城市中的一个亚区域,大致在同一时间、因相同的内在原因而形成,具有类似的街道网格系统和土地划分方式。通过这个概念,Conzen发现了城市中两个非常值得去研究的亚区域:一是“城市中心”(urban core),这个区域是一个城市的发源地,保留了一个城市在萌芽阶段的功能、街道、和一些建筑物(大多数是地标和公共建筑),这些元素可以说明一个城市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二是“城市边缘”(urban fringe),是一个城市的最外缘与乡村交接的地方,这个地方混沌的物质状态,反映了从乡村变为城市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状态,并潜伏着城市化的巨大力量。
  
  城市形态学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分而析之”。Conzen将囫囵的“城市形态”分成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街道系统、街区及土地划分、建筑肌理。在对阿伦维克古堡700年的形态学“分而析之”之后,Conzen用量化的历史数据说明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城市中最最容易改变的东西是“功能”,其次是建筑、再次是土地划分,最后是街道。按照这个规律,Conzen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第一、建筑的寿命比功能长,所以在一个建筑的一生中,非常可能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用途;第二、土地划分的寿命比建筑长,所以往往新的建筑总是不得不迁就它脚下旧的土地划分,要知道一个建筑为何长成这样,不可不知它脚下的土地划分是什么样子;第三、即便一切的一切都变了,街道的形状和走向则是不大容易变的,因为这一变必须要牵涉到街道两边所有的土地和所有的建筑,需要通过漫长的社会协商、动用大量的公共资金,所以没事最好不好随便整街道。
  
  在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罗西和Conzen的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比如第二章中的“study area”,和Conzen的“plan unit”一样,也是试图将囫囵的城市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研究;罗西的“urban center”与Conzen的“urban core”都指向了城市的起源——人的聚集之处,而对这个问题分析得最透彻的是芒福德;罗西和Conzen两人都重重地提到了monument,罗西的monument除了建筑之外,还包括特殊的道路或者广场,Conzen则把monument分了个级别,提出有街区的monument,街道的monument,地区的monument,和整个城市的monument;罗西和Conzen也都发现了城市物质元素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Conzen把这个变化叫做“morphological period”,罗西给了个说法叫“dynamic of urban element”。
  
  Conzen的理论建立得很科学很严密,直接拿过来就可以系统地分析任何一个城市,写个博士论文啥的,罗西却常常是搭了一个大框却虎头蛇尾不知所终,如果谁想借用一下他的方法来做博士论文,恐怕一上台就会被教授赶下来。
  
  但是当我们站在建筑学的立场上去看Conzen,总会有一种不明不白的不爽,在看了罗西之后,这种不爽的根源才浮现出来。在Conzen的城市形态学分析的框架中,建筑只是这个科学框架中一个沉默的分子,Conzen对待建筑的态度,与一个普通的地理学家对待石灰岩的态度没有任何两样,他就是很冷酷地根据一个建筑(和一块石灰一样)的肌理判断它是一个什么时间的产物,研究是什么环境气候导致产生这样的肌理,并判断根据目前的状态再过多少年它就可以风化了……Conzen的首席大弟子Jeremy Whitehand就曾经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下一个街区中建筑的寿命是30年,这是多么的无视建筑的个性、多样性和保护价值啊!!!在Conzen的历史-地理学框架下,“时间”才是研究的重点,是那个促成一切变化一切多样性一切丰富积淀的原动力,建筑,或者城市形态,只是一个被动的时间的产物。
  
  而在罗西看来,促成建筑和城市的丰富内涵的首先是“空间”本身。Conzen的研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建筑平面图,而在罗西对Arles和Nimes剧场的研究中,以及在他对柏林住宅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和城市的衔接关系总是很清楚的呈现出来。通过对内部空间的展示,他让我们看到了amphitheater这个巨大的椭圆性构筑,空间本身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使得它居然能容纳如此不同的功能、并呈现出如此动人的两种空间气质。
  
  罗西有意或无意地将地理学的话语转化成了建筑学内部的人可以理解并产生很多想法的词汇。在“study area”这一小节的最后,罗西将城市形态的分析很巧妙地转化成了对城市的“体量”(mass)和 “密度”(density)的分析,再进一步很巧妙地将“体量”问题转化为“剖面”问题,将“密度”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并以一句很巧妙的话作为这一节的结尾:“‘研究区域’就是对一个城市中某一部分的特定的体量和密度的研究,这种研究记录的是城市生命过程中一个动态的瞬间”。
  
  如此巧手一转,Conzen那个令建筑学人颇感不爽的地理过程中的“时间决定论”,就转变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决定论”,而对空间,所有的建筑学领域的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了。
  


  从开始读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到现在,停停歇歇两年多。
  
  2008年中的时候,刚读博士,开始对土地所有权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把这本书第四章中的三节——“Maurice Halbwachs的观点”,“土地征用的本质”和“土地所有权”单独挑出来读了几遍。
  
  当时的感觉是完全不知所云,罗西在这里引述了Maurice Halbwachs和Hans Bernoulli这两位的观点,其中Halbwachs讲了城市规划/更新和土地征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奥斯曼在执行巴黎城市改建时动用的土地征用策略;后者批评了城市中小块土地私有权给城市整体更新带来的麻烦。不过这几节里完全看不出罗西本人怎么看这个问题,这部分内容好像完全就是一个书袋子。
  
  这个学期去旁听ZT老师的读书课“Modern Movement and Beyond”,不得不在这两个星期里把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胡乱吞下了。虽然现在严重的消化不良,但是我还是想就这一点点感想写一个读后感,不指望能给别人提供什么帮助,只是理理自己的思路而已,同时也听听其他小朋友的理解。
  
  什么样的人才能读懂这本书?
  
  一个普通的读者如我,英文比较搭浆,读书比较混混,建筑游历又比较浅薄,读不懂这本书挺活该的。那么什么样的人,要如何才能读懂它呢?我现在觉得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所以也不是一书一论那种类型,有时候一个小节里就有可能包含很多重要的概念,和作者很独到的见地,所以需要一字一句的读,任何细节都不可以随便错过;
  
  第二、作者很多思考问题的方法,来自其他领域学问的启发,所以最好要了解下下二十世纪60年代前后其他学科的大致面目,比如说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中的城市形态学、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心理学、类型学,还有很多其他我没能辨认出来的种种学问;
  
  第三、一般来讲,如果搞不明白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可以通过作者举的例子来帮助搞明白,不过如果要让罗西的例子提供这样的帮助,最好要对欧洲的建筑历史有点了解,不是读读“西方建筑史”,看看罗先生的“图说”那个级别的了解,而是最好去一趟欧洲,尤其是要踩一下雅典、罗马、巴黎、柏林、维也纳这几个城市,不然的话,这些例子只会越看越糊涂。所以,随着游历的增长,这本书需要每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翻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第四、ZT老师讲,这本书和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一对儿,他们俩对很多相同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或者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论,可以拿出来做平行阅读。可惜我这个学期没有时间读文丘里,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试试看效果。
  
  书名
  
  对书名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小朋友对一本书的理解程度。这本书的意大利语名字叫做“L’Architectura della Citta”,不知道什么意思,英文版叫作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台湾施植民先生的中译本取名叫做“城市建筑”,后来大陆重新翻译了,取名叫“城市建筑学”。
  
  由于中文固有的歧义性,“城市建筑”和“城市建筑学”两个名字本身都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我个人的理解,“城市建筑”是一本讲建筑的书,是把建筑放在城市的环境中来讲;而“城市建筑学”则好像是一本讲城市的书,是从“建筑”的角度来讲,且这种方法可以形成一门学问。
  
  我在大学的时候对这本书的知识大概就是这些。
  
  不过再来看看英文书名“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用了两个定冠词the,以及介词of。
  
  照理来说,如果要表达“城市建筑”,或者“在城市中的建筑”这层意思,英文应该是“Urban Architecture”,或者“Architecture in the City”;如果说的是“城市建筑学”这层意思,则“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就可以了,何苦要用两个the?我现在的理解是,“The Architecture”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或者“建筑学”,它可能指的是某些特定的“建筑的特征”。
  
  在正文中,罗西有很多句子好像是在说城市是具有很多建筑才有的特征的,比如城市和建筑一样,都是“人的构筑物”、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整体”、是“由几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个建造的过程”、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人的痕迹和记忆的”,等等。罗西在很多地方都给人感觉是想好好阐述一下这些城市具有的“建筑性”的。
  
  结构
  
  ZT老师讲,罗西这本书之所以难读,因为它是以一个典型的“欧洲建筑师的逻辑”写成的,这种逻辑说白了,就是没有逻辑。这样说来,对于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这本书的结构,或者理论框架,完全不能帮助了解这本书真实的内容,而对于读过的人来讲,结构是什么就完全不重要了,因为闪耀其中的智慧的小光芒完全可以盖掉结构的巨大威力。
  
  不过即便再没有逻辑,作者总还是要把他的思想框框好了端出来给我们的。这个框被格成5个部分,包括一个导言,四章正文,没有结论。
  
  导言里告诉大家,这本书要把城市当做一个Urban Artifact来研究,那个古怪的字眼,有人译作“城市建筑体”,有人译作“城市人造物”,反正都挺别扭的。我姑且称它是“城市构筑”吧,“构”说明其中有人的意图和机巧,“筑”则涵盖了建筑建造的意思,大家一起来看看有没更好一点的说法。
  
  接下来,第一章把城市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第二章把城市拆分成不同的组成因素,第三章把组成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拎出来单独讲,第四章讲城市,包括其中七七八八的组成因素,如何在政治-经济力量作用下进行演变。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还挺有点逻辑的?
  


  作为集合记忆的时间使罗西产生了类型概念的转变。随着记忆的引入,物体既表现了自身,又带有以往自身的记忆。类型不再是历史中的中性结构,而是可以作用于历史构架的一种分析和实验的结构,一种度量的仪器。如上所述,这个力图成为科学和逻辑的仪器不是简化的,它使被考察的城市元素总有一种初始和真实的意义,尽管这种意义在类型上是事先注定的,但却常常无法预见。因此,这种意义的逻辑先于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以新的方式产生了形式。P10序言
  
  那些犹如船只片段的渔家白屋和与灯塔相呼应的教堂塔楼,所有这些似乎都是由原先存在后来在具体环境中变形的元素建成的。p17
  
  只要建筑物或形式并不是抽象和空想的,而是从城市的特定问题中发展而来的,那么它就通过自身的风格、形式和多种变形来延续和表现这些问题。这些变形或改变的意义是有限的,恰恰是因为建筑,或城市的建设组成了基本的集合建筑体,城市从这些集合体中获得自身的特征形象。p20
  
  城市的复杂结构出现在一种涉及范围至今尚未得以充分发展的论述中。这个论述也许正像控制个人生活和命运的法则一样;虽然每部传记都限于生与死之间,但都包含了很复杂的事物。显然作为人类卓越成就的城市建筑就是这部传记的真实体现,他甚至超越了我们对城市的情感和对城市意义的认识。p20
  
  类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表现自身,其元素是预先存在和规定的。p21
  
  我们也许会冷漠地看待现在城市,但假使我们具有在麦锡尼工作的考古学者的眼光的话,我们就会在建筑物的立面和片段之后,看到人类文化中最为古老的英雄形象。p21
  
  体现美学意图和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是建筑的两个永恒特征。p23
  
  这种方法就是建筑物的理论,来源于城市是为建筑物的思想,来源于城市划分为单体建筑物和居住区的特性。p24
  
  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只是城市历史中部分结局的作用与延伸。人们一般通过将历史分不同时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历史中最困难的问题,因而忽视了城市变化力量的普遍和永恒特征;再此,比较的方法显得相当重要。p29
  
  正如布拉什所写的那样:‘野地,树木,耕地和荒地相互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留在人们的永久记忆之中。’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人类家园,它所包含的有关自然物的定义也适用于建筑。这是我想起了米利齐亚关于建筑在本质上就是模仿自然的定义:‘虽然在自然中并没有建筑的原型,但人类却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劳动中获得了另一种原型。’p29
  


  这几天一直在阅读《城市建筑学》《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城市意象》,对于城市建筑的问题,思考很多,特别是中国当代城市对于西方建筑理论的适应性问题,值得去琢磨,这几本书中所探讨的城市或者建筑的方法,是基于西方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对于这样一个一二年左右就走完了西方需要百年甚至更多年的城市化道路来说的中国,这些理论是否完全起作用呢?今天刚好读到《Domus》上有篇朱培的对话,他指出了城市化(urbanism)与城市性(urbanity)的问题,城市化是指一个城市的物质化程度,城市性是指城市文化,城市活力,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如何定于一个好的城市呢?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在高度城市化的前提喜爱所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我们自己的城市问题。“城市建筑学”是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结构体系,从城市到建筑,是一套自上而下,严格的逻辑清晰的体系,一个类型学的层次体系,他最终依托城市建筑原型,这种原型包括城市原型与建筑原型。而张永和提出“建筑城市学”,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体系,就像在一个池塘各个角落扔进石头荡起涟漪,而各个涟漪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产生最终的效果,我觉得这种方式或者理论可能更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在这样一个高速城市化的中国,那种自上而下的体系是很难适应以及发生作用的,只有打破这种思维的束缚,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城市才有活力。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问题会造就一种理论,也就会造就一种实践,我们实践的理论出发点就是对现实的批判,而批评的基础则是对现实城市状态的洞察与体验。


  终于读完了《城市建筑学》 ,自己对于自主性建筑的理解又通透了点,可以说罗西对于自主性建筑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正是有了一种理论的知道,建筑的自主性就更明确了,同时罗西对于类型学的思考,对于其他学科的交叉,又更深层次的去推进了建筑自主性的发展,自主不意味着自闭,只有这样建筑学才能发展壮大。“书中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对现代建筑所深切关注问题的赞同中,也折射出对现代建筑的忧郁”。关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概念追求方面,罗西重新引入了历史学与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但这种引用不是要留恋往事或运用缩减式的科学方法,相反,历史被类比为一个度量时间而且又被时间所量度的“构架”,在罗西看来,建筑的历史就在建筑的实体中,正是这种实体构成了城市这个分析客体。
  地点,时间和标记之间的这种三重关系构成了城市建筑体的特征。
  只有十分清晰的理性体系才能使人们正视非理性的问题。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但是不可否认罗西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建筑学本身,去更深层次的分析产生城市建筑特征及其复杂刮泥的美学意图和需求。罗西指出城市建筑体的集合特征是理解城市建筑物的关键。还有纪念物的经久性反应出其构成城市,尘世的历史,艺术,存在和记忆的能量。这种经久性的建筑体我们的社会是否一定要充实整个社会呢?书中提到了形式的独特性与功能的多重性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不可否认,从类型学的角度,对于理解城市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功能的多重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建筑的社会性,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一种一劳永逸的形式去适应社会,我想是不现实的。试想我们的地震灾区重建,临时性设施,我们能不考它的功能性吗?难道这时还要强调它的纪念性,它对于人们记忆的存在吗?书中一直在探讨城市本身的内在逻辑,与形式发展,指出作为城市记忆即集体与场所的关系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城市结构的意义,城市的个性以及表现这种个性形式的建筑。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去应用类型呢?类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呢?还有就是自己感觉对全书理解真的不够,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但又有很多重复的东西,一直在强调类型,但对于设计本身的方法,其实是很少涉及的。本书名为城市建筑学,其实说的正是建筑发展本身,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按照卡尔维诺的说法,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随之膨胀。
  
  或许城市本来没有灵魂,是人们的记忆装点了在城市。记忆散落在梦境里,梦境遗失在往事里,往事浮游在城市里。
  
  记住一个城市的实体也许并无意义。我们来到这个城市之前,它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不同人的记忆在这里混合,一些人的快乐覆盖着一些人的伤悲,一些人的甜蜜调和着一些人的苦涩,城市从来没有被某人拥有过,不过是无数人的存在是一种真实。
  
  我可以告诉你,酒吧里吧台的高度,告诉你单人房里的双人床的宽度,告诉你如血管般交织的街道数量,但我知道这样终将一无所诉。城市的生命在于质感化的记忆,所谓质感化的记忆是记忆的吸盘附着在质感丰盈的城市背景上,并时刻引援着那些物质的细节来维持着自己生命的征候。所以我能记忆起的是在这个城市月光浮动的冰冷冬夜里你从吧台上递过来的那杯温暖的伏特加,是在高架桥下的那个陈腐单人房的双人床上的听你细数过的所爱的人,是在清晨跳楼自杀者在街上留下的那趟深红的血迹。这仅仅是我们自己能体验到的城市,并且是碰巧,也不得不在那种情境下相逢的东西。
  
  据说在人死亡的那一刹那,一生的记忆会如电光石火般一幕幕在眼前掠过,历历在目,触手可及,记忆因时间而生,却借助空间维系生命,它与浮生万象都是寄居与城市外壳的过客,当城市建筑在推土机下轰然倒塌。灰尘连同微酸的空气飘飘摇摇的跌落在没有发育的新鲜肢体上,所有的记忆会不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中喷涌而出,散落下一些瓦砾让记忆继续滋生。
  
  所以对于一些老城,人们更多的记忆来自过去的人和事,而不是城市本身。就像现在谈论巴黎,许多关于巴黎这座城市的记忆,大多还是十九世纪第二帝国奥斯曼大规模改造之前的老巴黎,源自那些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建筑,通过摄影和影像来追忆。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毕生探讨的就是建筑与人类集体记忆之间的联系,在他眼里建筑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罗西的城市,固然在空间上横向铺展,更重要的是在时间上纵向累积,它不局限于当下的目力所见,还包含整个城市集体的记忆所及;一个城市,它首先是一个四维的记忆之城,其次再是三维的物质之城,按照罗西的理论,在城市历史的自然更迭中,曾经存在过的城市未彻底消亡,而是通过场所,类型,纪念物等不易察觉的转换方式,将城市的记忆集体延续下去,一个城市,正是由于这样的记忆密码,与过去的时空血脉相连。
  
  罗西说,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问题是上海建筑书店卖的那本书,找来找去没有版权页,更找不到原来的价格。价格是用超市粘纸印的阿拉伯数字。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这本好书。
  天晓得!


文风变了嘛。这本书我只要隔几天不读就会忘了之前看过的部分。


文风是什么= =....变得很知性女子了么


胡老师.握手..


昨天考试写的手疼。。。


“我们常常在摘要里面说自己的研究为建筑学的某个领域“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而事实上,我们只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扇门,走出去,再也不回来了”
说得好。


这篇被认为“含有不良广告”的文章终于发上来了,谢谢城市笔记人老师和刘师兄来捧场:)


不错,我看的是这书的中文版,翻译的简直不是人话,有时候,看了雅各布斯的书和芒福德的书可能对没有道德判断的建筑学子是中误导。建筑应该再勇敢一点。
面对楼上的三个博士,我无语了


这个版本的英文版好像也遭到了一些批评。最近一直在研究卡尼吉亚,和卡尼吉亚对比大致能清楚罗西这本书的来龙去脉。把城市建筑区分为背景和monument是卡尼吉亚开始这么做的,不过两人的侧重点差别很多。卡尼吉亚注重作为背景住宅街区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而罗西则注重用monument带动城市形态的发展。对于建筑师读者,罗西比卡尼吉亚吸引力大得多也就很自然了。


ZT老师说,英文译者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想把这部书混乱的思路矫正清楚,这样做的结果恐怕是会带来一些对内容的曲解的。有一个看过意大利版的家伙还没来留言,可以等着看他的感想。
师兄补充得对啊,罗西也没有提Caniggia啊。。。不过对这种区分的清晰度,我持保留态度。我比较欣赏Conzen,在building fabric这一层下面再分出“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在“主要建筑”下面再是各个级别的Monument。


我问过Caniggia学派的人,为啥他们不提罗西。据说罗西最开始和他们是一起的,后来才分开。


'这些高考录取分数极低的、在本科的时候被我们统统瞧不上眼的学科,现在统统爬在我们头顶上作威作福。' '而事实上,我们只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扇门,走出去,再也不回来了。' - 好欣赏!
'而我们是建筑学的人,我们要为建筑学做点事情。' - 那罗西的事情又是如何做的呢?


那些学科的历史都比建筑学久远。中国建筑学录取分出奇的高,估计这点分在西方都去学法律或者医学去了。


是呀~听说英国的社会学分儿也奇高的,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个学~~~


做些实践吧,到内地来


“我们常常在摘要里面说自己的研究为建筑学的某个领域“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而事实上,我们只是自己给自己开了一扇门,走出去,再也不回来了”
这句话真是太有感触了


structualism


“听说英国的社会学分儿也奇高的,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个学~~~”该学科在本朝的式微只能说明国人实用主义习气 。 社会学对欧美城市理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可能要大多了。


阿尔多罗西


我们的建筑学,大致上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建筑学提供了很多好玩的问题给我们去研究,但是建筑学的训练却完全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研究这些问题。所以当我们木知木觉走上了研究这条道路的时候,发现我们是“研究”这个领域里的贱民。
赞,现在也被研究虐的不行


偶然看到了此篇文章。关于Caniggia和Rossi的问题,有一篇值得一看的文字:www.isuf2010.de/Papers/Marzot_Nicola.pdf


mark 下來慢慢看。。。話說有(一)和(三),(二)呢?


二被无辜墙掉了。。。


二是什么题目? 发给我悄悄地学习了.


二被审查的原因是含有不良广告。。。我喷血!!!且看能否通过安检吧。


解读的好好。这里面除了形态学,好像还有‘类型学’吧?


薛老师说的是啊,可惜Caniggia的类型学,我还没有好好研究过,所以不敢乱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