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建筑教育

本社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本社 编  

页数:

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建筑教育》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建筑教育》每期将有一个专题,并设置基础教育、建筑教学研究、建筑教学问答、作业点评、海外动态、研究生教育、建筑创作、建筑书评、学术与争鸣、竞赛速递、师道、人物、校园动态等栏目。本期的专题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建筑教育”,作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开篇,选择回顾历史、洞察现状与展望未来作为主题,是为了更好地看清中国建筑教育曾经的道路和将来的方向,把中国建筑教育放在世纪历史背景下去观察和体认,去分析和总结。

书籍目录

主编寄语顾问題词专题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建筑教育” 中国建筑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仲德崑 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秦佑国 中国建筑教育的遗产及21世纪的挑战/顾大庆 2l世纪建筑教育改革——关于建筑教育和专业整合的几个重大问題/R.维尼·德鲁芒德文 史永高译 以研究为导向的教育/林·范·杜因 文 何可人译教学研究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仿生方法/罗杰威 杨崴 荆子洋 回归建筑本质进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24小时纸板建筑建造实验/张建龙 戚广平 新型木结构建筑设计教学/黄源众议 我看建筑教育 窦武/李兴钢/沈中伟/王蔚/吴晓敏/魏皓严/冯果川/刘艺/钟文凯/崔鹏飞/徐明尧/李琦/周璐菡作业点评 为“现代建筑”命名——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现代建筑引论》学生作业评析/朱文一 滕静茹建筑创作 建筑作品/卢志刚 “米丈”的角度——建筑师卢志刚访谈/编辑部师道 散点透视——清华大学王丽方教授访谈/邓智勇热点 中国当代政府建筑设计反思/杨志疆人物 桃李满天下高足出精英——记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先生/金欣校阅动态编辑手记

章节摘录

  中国建筑教育的遗产及21世纪的挑战  从1920年代初到1950年代初是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在1927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工学院建筑科以前,学成返国的中国留学生即开始尝试开办建筑教育,如由留日学生柳士英等创办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而在1927年后的短短数年间还有其他的一些建筑专业陆续开办。因此中国建筑教育的开端与其说是以一个学校的成立为标志,还不如说是以一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现象为特征。其中的一个主要的动因是最早出国留学的学生开始回国服务。尽管留学生们各自以留学国的建筑教育为参照的母本,当时世界建筑教育的主流是主张古典主义设计的“布杂”体系,只是在教育的内容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大)回来的一批留学生最终能够在设计实践,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方面脱颖而出。中央大学建筑系在宾大留学生的影响下逐渐转向重视设计训练和美术教育的“宾大”模式,经过抗日战争迁校重庆的战乱考验,吸收了杨廷宝和童离两位宾大的杰出校友,最终成为中国“布杂”建筑教育的重镇。不过在1940年代“包豪斯”式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也开始影响到中国,不但有完全以“包豪斯”教育模式为母本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现代主义思想也开始影响到其他的“布杂”学校。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当时确实处于一个从“布杂”的古典主义向“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转变的历史时期。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国家的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952年的全国高等教育的院系大调整对全国的建筑教育格局进行重新布局,而随后的学习苏联老大哥的运动则强化了“布杂”式建筑教育在中国的一统地位。至此,中国的建筑教育可以说完成了一个从开始的“布杂”教育的零星试验,到“布杂“的古典主义教育和“包豪斯”的现代主义教育同时存在。再到“布杂“教育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建筑教育 PDF格式下载



对建筑教学方向有一定指导意义


建筑爱好者,偶然在书店看到,觉得内容不错,于是就买了。


其中一篇《我看建筑教育》写得尤佳,对所谓刚毕业的二不学生刻画得入木三分。总之值得买来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