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

叶美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叶美秀  

页数:

18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第一篇:农业资源盘点  农业资源就是我们发展休闲活动时手中的宝贝,在本篇中将介绍一个很有系统的树状整理图,让每一项可能用到的珍贵资源都不会遗漏,这是发展有特色的休闲活动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篇:主题深入与多样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休闲据点,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唯有将当地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方能彰显特色,在本篇中,将利用三向图的概念,并配合各种图表,让资源能有效率地多层次发展,达到主题深入的目的。  第三篇:农业资源规划流程与案例  要将农业资源发展运用到实质的游程设计中,才算是大功告成,本篇中,将综合以上两篇的基础数据,从数据调查分析、发展、定位、活动导入到游程规划为止,整理成一套规划流程,篇末并以花莲光复乡的马太鞍休闲农业区作为一个完整的范例。

书籍目录

序言引言第一章 农业资源运用于休闲活动之特性分析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与休闲活动的定义 第二节 农业资源运用发展与现况 第三节 农业资源运用问题检讨 第四节 农业资源运用之潜力与限制第二章 农业资源分类与内涵 第一节 前人研究 第二节 资源分类与内涵 第三节 农业资源分类架构图第三章 农业资源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多样化游憩机会的概念基础 第二节 农业资源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模式建立第四章 农业生产资源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一节 农作物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二节 农耕活动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三节 农具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四节 家禽家畜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第五章 农民生活资源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一节 农民本身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二节 乡村生活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三节 农村文化及庆典活动之游憩机会发展第六章 农村生态资源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一节 农业气象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二节 农村地理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三节 农村生物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四节 农村景观之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第七章 农业资源规划流程 第一节 农业资源调查 第二节 农业资源发展定位与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第三节 农业资源规划 第四节 活动导入与游程规划第八章 个案操作:以马太鞍休闲农业园区资源与休闲活动规划为例 第一节 基地范围与简介 第二节 马太鞍资源盘点 第三节 资源发展、活动导入与游程规划 第四节 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农业资源分类与内涵休闲农业资源不限于生产项目,如农村环境、生活形态、庆典活动等,皆可作为休闲农业的资源,故范围较传统农业资源之范围更为广阔。由于种类众多,需加以分类方得以系统性地研究,本章首先收集各种前人对于休闲农业资源的分类方法,并于分析其优缺点后,再提出本书之分类方式、架构及内涵。第一节 前人研究一、各种农业资源应用于休闲活动上之分类方式整理分析以下将卞六安、林梓联、张舒雅以及蔡进发对于农业资源之分类方式,分别摘录其结果并分析如下:1.卞六安之休闲农业发展项目分类(1980)与分析(1)分类内容1)环境景观方面:如不同之地形、地貌(包括山岭、台地、平原、河谷、岛屿、海滨、沙丘、溪流、瀑布等)、地质构造、土壤形成、各种人为或自然之地表覆盖,动物、植物、人工建筑以及各种气候变化(如云、霞、雨、雾)等。2)农作物方面:包括一般、特用及园艺作物(如不同之果园、茶园、菜园、花圃及其他具特色之农园)各种作物之育苗、栽培、管理及产品之采收,加工与观赏、食用及试验研究等。3)森林方面:各种人工及天然之林相,各种木、竹类等的育苗,栽植生长,各种木、竹之加工利用,林地管理,林业研究试验以及野生动植物等。4)渔业方面:包括近海、沿岸、养殖渔业,渔船、渔港及各种设施用具,各种水产(包括鱼、虾、贝类)之培苗、放养、管理、网、钓、采收、加工观赏、食用以及试验研究等。5)畜牧方面:包括乳牛、肉牛、猪、马、鹿、鸡、鹅、鸭、兔等大小动物及其育种、饲养、牧场管理,乳、肉产品之加工食用以及试验研究等。


编辑推荐

《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农业资源的应用》为促进全国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产业,中科地景规划设计机构与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中国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协会等单位合作,相继出版相关理论著作和实践案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 PDF格式下载



一本好书。文字简洁,图表丰富,主题鲜明。实用


帮朋友所买,他说还行


内容不错,价格贵了。


匆匆一看尚可,这方面国内深入研究不够啊


做项目的时候买,提供很多有益信息,很受用。


书的标题吸引了我,就好像闻香识女人。可我确实······哎,你们也看《中国青年报》吗?亦或是《三湘都市报》?我丰富的灵感其实是和他们有关,且听我慢慢道来。过年,那是中国人赋予了多少内涵和想象,包含了多少情感的时间和事情,是让人一想起就会那么回味悠长。不说“非遗”,我们有很多节日是有杨贵妃那样魅力的——老少皆宜,而且在洋节和各种纪念日抢分“蛋糕”的今天,他们生命鲜活,推陈出新。于是,农家乐和清明节结亲便成了这个时代自然而然的产物。孩子们的创新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我们用怎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我想这会是再好不过的。节假日带着孩子踏青、拜祖······曾经上山下乡的父母们还有“驴友”们,还要我累诉这本书的零零种种吗?


台湾人写的,休闲农业台湾确实做得更好更细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