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

冯径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冯径  

页数:

267  

字数:

4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从网络技术发展的角度,分8章向读者介绍IP和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概念、原理和协议,同时对MPLS的实现和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本书基于863计划相关课题,以MPLS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相关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MPLS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服务模型、网络协议、网络算法和网络应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各组成协议的主要功能和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 本书适合于从事信息网络研究和实现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信息网络服务和运营行业的管理人员阅读,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参考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MPLS简介 1.1 MPLS 的发展历程 1.2 MPLS标准化的进展 1.2.1 MPLS标准草案 1.2.2 MPLS的特点 1.3 MPLS的主要内容 1.4 MPLS的技术特色第二章 交换技术 2.1 传统的交换与路由机制 2.1.1 交换技术的发展 2.1.2 路由技术的发展 2.1.3 ATM和IP 2.2 ATM 2.2.1 ATM网络的基本操作 2.2.2 信元(cell)结构 2.2.3 ATM网络体系结构 2.2.4 ATM性能参数 2.2.5 ATM流量控制(ATM traffic control) 2.2.6 ATM的运行和维护 2.2.7 ATM物理层 2.2.8 ATM层 2.2.9 ATM适配层(AAL) 2.2.10 ATM地址格式 2.2.11 ATM信令(signaling) 2.3 帧中继 2.3.1 帧中继业务及应用 2.3.2 帧中继接口协议及帧格式 2.3.3 帧中继网内控制 2.3.4 帧中继同其他网络的互通 2.4 第三层交换 2.4.1 问题的由来 2.4.2 IP交换 2.4.3 IP交换模型 2.4.4 第三层交换技术 2.5 位于2.5层的交换第三章 MPLS协议机制 3.1 转发等价类FEC 3.1.1 FEC的静态映射方法 3.1.2 FEC的动态映射方法 3.1.3 FEC的标识 3.1.4 流的合并与聚合 3.2 标记的分配与分发 3.2.1 标记分配控制 3.2.2 标记分发机制 3.3 标记交换路径LSP的形成 3.3.1 流量驱动下的LSP建立 3.3.2 拓扑驱动下的LSP建立 3.3.3 请求驱动下的LSP建立 3.4 数据分组在LSP上的传输 3.5 标记栈的作用 3.6 标记分发协议(LDP) 3.6.1 LDP的发现机制 3.6.2 LDP会话的建立和维护 3.6.3 标记的分发和管理 3.6.4 LDP协议规范第四章 MPLS的实现 4.1 概述 4.2 标记交换路由器的作用域 4.3 与非标记交换路由器的协作 4.4 路由信息的获取 4.4.1 域内路由协议 4.4.2 下一跳路由解析协议(next hop resolution protocol) 4.4.3 域间路由 4.4.4 MPLS中对循环路由的处理 4.5 支持单播和多播流 4.5.1 支持多播的运输层协议 4.5.2 多播路由问题 4.5.3 ATM的多播 ……第五章 MPLS网络的管理及其在VPN上的应用第六章 MPLS与其他网络技术的关系第七章 MPLS对电信新业务的支持第八章 光标记交换技术附录A 参考文献附录B 缩略语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