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朱国华 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朱国华 编  

页数:

255  

前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已成为当代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和网页制作方面的知识,是由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结合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形势和任务,并按教育部对工科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编写而成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的紧密联系与结合,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使读者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在内容编排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优先考虑技术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理论方面的系统性。全书共分8章(本次再版新增了第8章),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与学生的层次按整体讲授或分模块进行。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数制和信息编码、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病毒和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本章侧重理论教学,可安排6个学时的课堂教学,2个学时的计算机认识实习。第2章介绍Windows XP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XP基本操作、文件管理、控制面板和Windows附件的使用。本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视学生的情况,安排4个学时的课堂教学,4个学时的上机实习。第3章为Word 2003,既介绍了一般的图文处理技术,也突出了Word 2003在文本输入、任务窗格、智能标记、剪贴板、表格处理、图文混排等方面的新功能。本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巩固了操作系统中的有关知识和操作,又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安排6个学时的课堂教学,6~8个学时的上机实习。第4章围绕“学生成绩表”实例介绍Excel 2003,内容前后贯穿,可操作性强。本章可安排4个学时的课堂教学,4个学时的上机实习。第5章介绍PowerPoint 2003,内容互动性强、实用性强,介绍了演示文稿的创建、幻灯片的编辑和美化、幻灯片的动画设置和放映方式等。建议安排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4~6个学时的上机实习。第6章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网络协议和网络结构,Internet基础知识和互联网常用服务,以及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局域网的组建,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架构等。本章内容丰富,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安排教学。

内容概要

  本书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入门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病毒与安全防护、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页设计等。本书以Windows XP为操作平台,办公软件包括Word 2003、Excel 2003和PowerPoint 2003。网页设计一章介绍了如何使用FrontPage 2003制作和管理Web网站,可供课程设计使用。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语言通俗、易懂,并配有适量的图片和示例。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和操作题,以供复习及上机实习使用。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培训和各类自学者选用。  本书提供配套的电子教案,以供教师备课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论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1.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4 计算机的应用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1.2.3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3.1 系统主板   1.3.2 中央处理器(CPU)   1.3.3 内部存储器     1.3.4 外部存储器   1.3.5 输入设备   1.3.6 输出设备  1.4 数制及数的转换   1.4.1 进位计数制   1.4.2 不同数制之间数的转换  1.5 计算机信息编码   1.5.1 数的编码   1.5.2 字符的编码   1.5.3 汉字的编码  1.6 多媒体技术概论   1.6.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6.2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1.6.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6.4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1.7 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维护   1.7.1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1.7.2 计算机的安全维护   1.7.3 计算机黑客与计算机犯罪  思考题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2.1.1 Windows XP的新特性   2.1.2 Windows XP的启动、退出和注销   2.1.3 鼠标基本操作   2.1.4 Windows XP的桌面   2.1.5 窗口   2.1.6 菜单和工具栏   2.1.7 对话框   2.1.8 任务栏   2.1.9 “开始”菜单   2.1.10 使用帮助   2.1.11 Windows XP的中文输入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2.2.1 文件和文件夹简介   2.2.2 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   2.2.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2.2.4 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  2.3 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   2.3.1 鼠标的设置   2.3.2 外观和主题   2.3.3 日期、时间、区域和语言设置    2.3.4 添加或删除程序   2.3.5 打印机和其他硬件   2.3.6 用户账户   2.3.7 声音、语音和音频设备   2.3.8 性能和维护  2.4 Windows XP的附件   2.4.1 记事本   2.4.2 画图   2.4.3 命令提示符   2.4.4 系统工具   2.4.5 娱乐  思考题  操作题 第3章 Word 2003 第4章 Excel 2003 第5章 PowerPoint 2003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7章 FrontPage 2003 第8章 常用工具软件介绍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2)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是生成和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它一般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大类。机器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是计算机唯一可以识别的语言,它用一组二进制代码(又称机器指令)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操作。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叫做机器语言程序(又称目标程序),其优点是不需要翻译而能够直接被计算机接收和识别,由于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机器语言程序,所以其运行速度最快:缺点是机器语言通用性极差,用机器指令编制出来的程序可读性差,程序难以修改、交流和维护。机器语言程序的不易编制与阅读促进了汇编语言的发展。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人们采用能反映指令功能的英文缩写助记符来表达计算机语言,这种符号化的机器语言就是汇编语言。汇编语言采用助记符,比机器语言直观、容易记忆和理解。汇编语言也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每条汇编语言的指令对应了一条机器语言的代码,不同型号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有不同的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采用英文单词、数学表达式等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组成程序中的语句,相当于低级语言中的指令。它要求用户根据算法,按照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确定的步骤用语句表达解题的过程,它是一种独立于具体的机器而面向过程的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的优点是其命令与人类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十分接近,通用性强、使用简单。高级语言的出现使得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无须学习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就拥有了开发计算机程序的强有力工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即源程序必须翻译成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机器指令,才能被计算机执行。由源程序翻译成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有两种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解释方式是把源程序逐句翻译,翻译一句执行一句,边解释边执行。解释程序不产生将被执行的目标程序,而是借助于解释程序直接执行源程序本身。编译方式是首先把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再执行此目标程序。


编辑推荐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第2版)》:高等学校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