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设计

谢益溪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谢益溪  

页数:

286  

内容概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无线网络与电路设计必需的电波传播预测模型与相关数据,电波传播与无线通信的关系以及无线网络与电路设计,频率资源和cdma与3g系统无线电资源的合理指配和使用,无线网络、基站和小区的无线工程设计,无线网内同频和互调干扰以及频率复用问题等。相关的设计内容都给出了完整、实用的计算公式,可以直接应用于无线通信工程设计计算。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无线电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优化与系统维护的技术人员,从事无线电通信系统与网络设备研究、制造的人员,从事无线电管理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无线电通信专业的师生等。

作者简介

谢益溪,1938年生,江西瑞金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5月至1998年10月,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从事精密无线电定位测速系统大气折射修正的理论、实验和工程应用研究、无线电管理中的电波传播技术支持、超短波微波传播研究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工程设计与电测工作,此前在原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19研究所从事对流层散射、无线电气象与大气折射研究。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业务的分类与架构  1.2 无线通信业务与电波传播模式  1.3 射频信道的传输特性  1.4 无线网络与电路设计  1.5 无线电干扰与兼容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地面地物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2.1 无线电波传播的地面环境  2.2 镜反射和漫反射  2.3 地反射的几何参数  2.4 反射系数与反射损耗  2.5 地形剖面与绕射传播效应  2.6 传播电路余隙与电路的几何参数  2.7 半无限吸收屏绕射场的波动解  2.8 地面电路半无限屏绕射场的几何光学解  2.9 多屏绕射场和绕射损耗的几何光学解  2.10 绕射损耗的经验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对流层大气及其沉降物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3.1 地球大气  3.2 对流层气象的统计特性  3.3 中国大陆地区气候的特征  3.4 降雨、云雾和沙尘特性  3.5 大气吸收  3.6 地面电路大气吸收模型  3.7 地面电路雨衰减  3.8 云、雾衰减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 超短波通信无线电路设计  4.1 点对点传播模型  4.2 已知参数  4.3 电路视通设计  4.4 反射点位置与地反射射线作图  4.5 传播损耗  4.6 接收场强和电平计算  4.7 vhf/uhf频段电路设计计算举例  参考文献 第5章 微波通信无线电路设计  5.1 引言  5.2 需要输入的已知参数  5.3 电路视通设计  5.4 反射点位置与反射损耗的计算  5.5 大气吸收损耗  5.6 雨衰减  5.7 多径衰落  5.8 接收电平与衰落储备预测  5.9 分集设计与分集改善度  5.10 微波电路设计程序  5.11 微波电路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移动通信的信道规划与频率指配 第7章 无线通信的互调干扰问题 第8章 基站与小区的无线工程设计 第9章 3g和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设计 第10章 3g与多业务系统信道和频谱需求规划 第11章 陆地移动通信网的干扰与协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设计 PDF格式下载



有点刻意追求高深的理论 真正工程实践的东西较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