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海相陆相和海洋油气地质

关士聪 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2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作者:

关士聪  

内容概要

内 容 简 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中国石油地质研究的经验总结,内容主要取自作者近年出版的三本专著,即《中国
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新元古代 三叠纪)》(科学出版社,1984),《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油
气(晚三叠―第四纪)》(科学出版社,1991)和《中国海域地质与油气》(科学出版社,待出版)。全书分为前言、
第一至三章和结束语三大部分。详细论述了海相沉积环境模式及其组合,非深水海相生油理论;陆盆的发育
阶段,陆盆分类、叠置和生油理论,白垩―第三系过渡层生油理论,沉积相分类及与油气关系;海域的构造演
化及与油气关系。最后通过近年的实践反馈,提出了对我国石油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建议。
本书适于石油勘探开发人员、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和石油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书籍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中国海相油气――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新元古代―三叠纪)
一、概述
二、海陆分布及其变迁
三、海域沉积环境综合模式及其组合
(一)沉积环境综合模式及其特征
(二)沉积环境模式组合类型
(三)中国古海域沉积环境模式及其组合类型讨论
四、海相沉积油气远景展望
(一)上扬子区
(二)滇黔桂湘地区
(三)下扬子区
(四)华北地区
(五)鄂尔多斯地区
(六)塔里木地区
(七)柴达木地区
(八)准噶尔地区
(九)西藏地区
(十)东北地区
第二章 中国陆相油气――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油气
一、概述
(一)中国地史阶段与陆盆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盆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三)中国中、新生代陆盆主要特征
(四)中国中、新生代陆盆成盆阶段性与成盆期
二、中国中、新生代构造幕和陆盆成盆期
(一)中、新生代构造幕与陆盆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盆成盆期概述
(三)中国中、新生代成盆期与构造幕的划分
三、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原型分类、特征及其性质
(一)有关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类型划分的构思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原型类别
(三)原型盆地的叠置及叠置型式
(四)复式叠置盆地的内部结构
四、中国中、新生代陆盆展布规律及岩浆活动
(一)晚三叠世以来中国海陆变迁与陆盆基底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盆及其沉积发育
(三)中国陆盆的展布规律与区划
(四)晚古生代以来中国火成岩发育概况
(五)中国中、新生代火成活动区、带的划分及其与陆盆展布关系
(六)中、新生代火成活动与陆盆形成及油气关系
五、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及陆相盆地沉积相
(一)中国中、新生代陆盆沉积概述
(二)大相环境与“海侵”
(三)主要沉积相别
(四)沉积相组合模式
(五)陆盆沉积相的基本特点
(六)沉积环境与油气
六、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的发育与演化
(一)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的成因机制
(二)陆盆成盆的应力作用与边界条件
(三)中、新生代以来陆盆形成的应力场边界条件的变迁及其相互制约作用
七、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与油气
(一)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的生油岩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油气储层
(三)中国陆相盆地成油简论
(四)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油气田
第三章 中国海洋油气――中国海域地质与油气
一、中国海域自然地理景观
(一)海域区划与海域概述
(二)海岸与岛屿
(三)海底地形与地貌
(四)海域底质
(五)海域地震带
二、中国海域的沉积
(一)海域前新生代地层概况
(二)海域新生代地层
三、中国海域岩浆岩
四、中国海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
(一)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幕
(二)东海东南部、南海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五、中国海域构造纲要与时序
(一)褶皱隆起坳陷系
(二)断裂系
六、中国今海域发育史
七、中国海域地质构造发育机理的探讨
(一)几种地质现象
(二)发育机理的探讨
八、中国各海区构造区划
(一)构造区划的依据、级序与命名
(二)各海区构造区划共同特征
九、中国海域油气远景简评
(一)盆地评价
(二)盆地次级单元评价
(三)中国海洋油气展望
结束语
一、中国石油地质问题关键之所在
二、理论踪迹
(一)中国地壳表层的构造迹象――经向、纬向两类枢纽带
(二)中国(包括亚洲东部)大地构造格局新议―― 中国地壳表层的网状结构及网间地质
单元(Unit)
(三)中国油气田在中国大地构造上的位置与历史背景
三、实用效应及实践反馈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海相陆相和海洋油气地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