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
1997-05
地质出版社
许志琴
无
内 容 简 介
本书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周缘主要造山带(喜马拉雅、东昆仑、巴颜喀拉松潘甘孜、祁连、秦岭)以及东部
陆内山链的典型大型韧性剪切带的研究和解剖,阐明了韧性剪切带的类型、性质、成因机制及流变学特征;探
讨了韧性剪切带的流体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同构造花岗岩的形成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强调了韧性剪切带
在造山过程中的作用及与造山机制和大陆动力学的关系。
本书无论是在韧性剪切带的理论研究,还是在韧性剪切带的类型划分、研究方法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均
有许多新的创见,特别是把韧性剪切带的研究与大陆山链的造山过程及造山机制结合起来,对我国大陆山链
及大陆动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从事大陆山链及相关地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有重要的参考
价值。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韧性剪切带的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章 韧性剪切带与分形几何学
第一节 分形及变形分解作用
第二节 韧性剪切变形中的分形
第二章 韧性剪切带与流变学
第一节 热结构
第二节 岩石矿物成分
第三节 韧性剪切带与岩石圈流变性
第三章 韧性剪切带与地震波各向异性
第一节 地壳中上部韧性剪切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
第二节 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
第三节 上地幔的韧性剪切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
第四章 韧性剪切带的流体作用及动态局部熔融
第一节 剪切应变中的流体作用
第二节 动态部分熔融及同构造花岗岩的生成
第五章 韧性剪切带的类型划分
第一节 按“产状”分类
第二节 按“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及“有限应变状态”分类
第三节 按“在岩石圈中所在部位”分类
第四节 按板块作用阶段分类
第五节 按形成的热动力条件分类
第二篇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大型韧性剪切带各论
第一章 喜马拉雅山链的大型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幔内型”韧性推覆剪切带(MMT)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韧性“壳幔型”、“仰冲型”剪切带(CMT)
第四节 康马韧性推覆剪切带(KMT)
第五节 北喜马拉雅韧性剪切带(NHT)
第六节 主中韧性推覆剪切带(MCT)及主边逆冲断层(MBT)
第二章 东昆仑山链的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 柴北缘沙柳河地区韧性剪切带
第二节 东昆仑山链内部的韧性剪切带
第三节 东昆仑南部昆南韧性平移剪切带
第四节 阿尼玛卿俯冲型韧性剪切带
第三章 北祁连山链的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 古板块体制及构造单元
第二节 北祁连山链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带
第三节 北祁连山链的平移型韧性剪切带
第四节 北祁连山链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
第五节 北祁连山链的造山过程与韧性剪切带
第四章 松潘-甘孜山链的大型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 印支晚期多层次高温韧性滑脱剪切带
第二节 松潘-甘孜山链的平移型剪切带
第三节 松潘-甘孜山链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
第五章 秦岭-大别复合山链的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秦岭山链的韧性剪切带
第三节 大别山“山根”韧性剪切带
第六章 中国东部中生代山链的大型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 辽南地区的韧性剪切带
第二节 胶南地区的韧性剪切带
第三节 北京云蒙山地区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及花岗岩穹隆
第四节 香港地区的韧性剪切带
第三篇 韧性剪切带的变质与流体成矿作用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第一章 中国大型韧性剪切带变质和流体动力学
第一节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高压剪切带中的变质和流体动力学
第二节 胶东南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第二章 深部韧性剪切变形与金矿成矿作用
第三章 韧性剪切带与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模拟实验的相似性准则
第三节 模拟实验物质(材料)
第四节 模拟实验研究实例
第四篇 中国大陆山链的主要韧性剪切带的成因机制与大陆动力学
第一章 韧性剪切带及收缩造山作用
第一节 碰撞前的韧性剪切带及洋内剪切、洋陆仰冲及俯冲作用
第二节 韧性剪切带与后造山作用
第三节 韧性剪切带与造山过程中的挤出作用
第二章 韧性剪切带及中国主要大陆山链形成机制的探讨
第一节 喜马拉雅山链:逆冲叠覆造山机制、垂向挤出机制
第二节 北祁连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造山机制
第三节 松潘-甘孜:双向收缩、深层滑脱、侧向及垂向挤出机制
第四节 秦岭-大别山链的韧性剪切带及造山动力学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