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近海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条件

朱伟林 主编 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作者:

朱伟林 主编  

页数:

239  

内容概要

  《中国近海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条件》以古湖泊学的角度,结合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结果,系统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东部近海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盆地古湖泊的发生、发展等演变规律,深入探索并揭示了不同湖泊条件下湖泊生烃和烃类富集的机理和特征。  《中国近海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条件》适合从事古湖泊、古海洋等古环境研究、石油地质勘探等专业科技人员以及地质、石油相关专业大中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原理一、研究对象和定义二、研究内容三、研究历史与现状四、研究意义第三章 古湖泊学研究方法一、物理与数值模拟方法二、化学方法’三、古生物学方法第四章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形成的构造背景一、中国大型湖泊的发育历史二、中国近海盆地构造演化第五章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古湖泊演化一、渤海湾盆地二、珠江口盆地三、北部湾盆地四、东海陆架盆地第六章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古湖泊的物源特征一、渤海湾盆地二、珠江口及北部湾盆地三、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第七章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古湖泊环境与泥岩特征一、古近纪封闭性咸水湖泊类型——渤海湾古湖二、古近纪开放性淡水湖泊类型——珠江口与北部湾古湖三、古近纪滨岸湖沼环境——东海西湖凹陷第八章 中国近海古湖的浮游藻类特征一、浮游藻类类型及分布特征二、浮游藻类与古湖水特征三、浮游藻类特征与湖泊沉积环境四、古湖泊生产力第九章 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研究一、湖相富烃源岩形成的控制因素二、浮游藻类与富烃源岩三、贫氧环境与富烃源岩四、有机相和孢粉相第十章 渤海湾古湖烃源条件一、古近系有机相二、古近系孢粉相第十一章 珠江口古湖烃源条件一、珠江口盆地西部古近系有机相二、珠江口盆地西部古近系孢粉相三、珠江口盆地东部古近系孢粉相四、珠江口盆地的富烃源岩第十二章 北部湾古湖烃源条件一、古近系有机相二、古近系孢粉相三、古近系烃源条件第十三章 东海古湖烃源条件一、古近系的形成环境二、古近系孢粉相及烃源条件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原理  随着世界各地石油勘探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湖相生油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在亚洲的中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西部的大陆边缘盆地和东部的裂谷盆地,美洲的巴西、美国和哥伦比亚及澳大利亚的一些盆地都有大量的湖相原油存在(Katz,1990)。以我国为例,油气资源总量的95%以上都来源于湖相油源岩(胡见义等,1991)。湖相原油分布的广泛性,增加了系统开展生油古湖泊研究的迫切性。  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界和学术界纷纷把眼光瞄向世界各地的大型现代湖泊尤其是裂谷湖泊和盐湖,开展了一系列以石油地质为出发点、以“寻找古代湖相沉积类比物”为目标的现代湖泊研究计划和项目。这些研究的成果,也为开展古代生油湖泊的研究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于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就应运而生。本章拟对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研究的对象和定义、研究内容、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作一概述。  一、研究对象和定义  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就是从古湖泊学角度来研究含油气盆地。那么古湖泊学的定义是什么?每个湖泊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从集水盆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到湖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再到湖泊的生产力和有机质的堆积,相互之间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在联系(汪品先,1991)。古湖泊学是研究湖泊系统演变的科学,它根据沉积记录来再造古湖泊湖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以及集水盆地的变化等问题,其研究的对象是湖泊系统,研究的核心是湖水。因此,古湖泊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磁学等多种学科。在含油气盆地进行古湖泊学研究,研究的对象则是生油古湖?白系统,其任务是从湖泊系统的高度出发,全面探索生油湖泊的湖水物理、化学、生物学和集水盆地的信息,最终指出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图2-1)。因此,它又涉及更多的石油地质学内容,以便为油气勘探开发服务。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近海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条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