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温病条辩讲解-方药中论医集(第四辑)

方药中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人民卫生  

作者:

方药中  

页数:

50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温病条辨》一书,系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吴瑭(鞠通)所著,流传甚广。在温病学诸多著作中,堪称是一部全面、系统、集大成、有创新、切实用的温病学专著。中国中医研究院自1978年招收首届研究生起,即将《温病奈辨》列为系统学习的四部古典医著之一,并作为研究生专业必修的一门学位课程。《温病条辨讲解》就是作者在多年来给研究生讲授《温病条辨》的基础上写成的。 全书设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系统介绍了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兼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使读者对温病学的源流与发展、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及全书基本内容作全面了解。在“各论”中,一是对《温病条辨》原文逐条进行了讲解。二是设“临证意义”,提示辨证和运用的要点。三是列“临床运用举例”,选录了吴瑭本人和现代十余位著名中医蒲辅周、赵绍琴、潘澄濂、高辉远、米伯让等运用《温病条辨》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精彩医案,其中也收录了作者医案,作为例证,帮助读者学以致用。

书籍目录

总论第一章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一般认识 第一节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病因认识 第二节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病机认识 第三节 中医学对传染病诊断治疗的认识 第四节 中医学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第二章 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第三章 《温病条辨》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作者吴瑭生平及学术思想简介 第二节 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各论 卷首  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  凡例  问心堂温病条辨原病篇 卷一  上焦篇(法五十八条,方四十六首)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 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法八条,方六首) 卷二  中焦篇(法一百零二条,方八十八首,外附三方)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下焦篇(法七十八条,方六十四首,图一首,共二百三十八法,一百九十八方)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寒湿(便血、咳嗽、疝瘕附)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附: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3)或两寸独大“两寸”,即两手寸脉。两手寸脉可诊察人体心肺之气。上焦温病,病在心肺,所以在脉象上可以出现两手寸脉偏大的现象。可以出现,并不等于必然出现,所以原文谓“或两寸独大”。  (4)尺肤热“尺肤”有两种解释:其一,指全身皮肤,见《灵枢·论疾诊尺》所述;其二,指人体前臂的皮肤。吴鞠通原注:“尺肤热,尺部肌肤热甚”。看来吴氏这里所指的尺肤,是指人体前臂部的皮肤。不过从温病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温病发热多是全身发热,前臂独热的情况不多,所以我们认为“尺肤热”仍以解释为全身皮肤发热为好。  (5)午后热甚指午后发热或午后发热加重。上述情况,属阴虚者居多。温病,从疾病性质来看,属温热阳邪,阳盛则伤阴,多属阴虚,所以说“午后热甚”。  【临证意义】  (1)本条列举了上焦温病的典型脉证,为临床诊断上焦温病提供了依据。  (2)午后发热或午后热甚的病症,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一,阴虚发热,此类发热,除午后发热为甚的特征外,其他临床表现,均有阴虚症征,如文中所述:脉数或两寸独大,身热,自汗,口渴等等;其二,血瘀发热,此类发热一般也多在午后,但有血瘀症征,如癥瘕积聚,口渴不欲饮,含漱为快,脉沉涩等等;其三,湿热发热,此类发热一般也都在午后,但有湿热症征,如本书上焦湿温第四十三条中所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等等。本条在午后发热或午后热甚的辨证论治方面,提出了鉴别诊断上的重要依据。  四、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按:仲景《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日温病,桂枝汤主之。盖温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本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浊,芍药收阴敛液,甘草败毒和中,姜、枣调和营卫,温病初起,原可用之。此处却变易前法,恶风寒者主以桂枝,不恶风寒主以辛凉者,非敢擅违古训也。仲景所云不恶风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古文简、质,且对太阳中风热时亦恶风寒言之,故不暇详耳。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虽日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温热之邪,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故改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  桂枝汤方  桂枝六钱芍药(炒)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两枚  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温病条辩讲解-方药中论医集(第四辑) PDF格式下载



温病条辨是现代中医很主要的一本指导用书,而本书又是其不可多得的一本解读,讲解的独到,贴近临床,读来字字珠玑,每每拍案称好,让人爱不释手。


在众多讲解温病条辨的书里,方药中先生的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這系列的書很多都很好的!这本“温病条辨讲解”解釋还是挺詳尽的,看完會很明白。但比較厚,看光要一點時間。


导师说温病条辨很少有人注解,因为难度有点大,这书可以拿来参考书,不错


学习温病。难得的参考书


方药中经典之作,是研究温病的必读之作,值得一读


研究温病学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讲解详细,并且还附有部分自己的临床医案。


方老的书都写的很好,值得拥有。特别是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经典。


书中讲解挺详细,不错


很好的中医书。受益匪浅


适合有中医基础的看,会受益很多。


讲解详细,很不错的书。


这本书与五运六气一起,讲解度可以,值得一读。


医学实例讲解,好


举例具体鲜明


现在之教材浅尝辄止、东摘西凑者十有八九,令人甚恶。唯此书能发人所未发,给人醍醐灌顶之感。


属于比较经典原著解读,也是方药中先生的一部力作,值得医学爱好者阅读!


方老写的书,条理清晰。


学习的好资料,经典就是经典,另外书印刷非常好,质量高,精装


书的内容与包装属上等。


第一次买方教授的书,但我会悉心潜读,深入领会!


很不错的书,值得一买。


方药中和许家松先生合著的书很值得一读,这样的大家离开我们实在是莫大的损失,无可弥补。


方药中大师的书,条分缕析、文风质朴、字字珠玑,值得一看。


给家人买的,整体都觉得不错


可在大家的间接指导下,学学银翘散,桑菊饮,妙。方老师的书写的用心,认真就会学到一些东西。


适合有中医基础的看,会受益很多.


方药中和吴鞠通都是一代大家


好书,质量也很好


方药中的丛书,一起购买的,留着有时间的时候细细品读!


名家名著,读后受益匪浅。


经典医书,好。


方药中先生的力作,值得一看!


特别对已初学者来说很不错了


认真阅读后获益良多


作者很专业,适合中医专业研读.温病条辨里比较好的注释本了,不过作者加入的现代医案过多,容易误导读者的思维


老先生几十年讲《温病》经验的整理,看了有益。


从内容到印刷,都不错。爱好藏书的人和中医的人,一定会喜欢的。


里面的版本设计不好,全是字,段落不分明,看起来好费劲。


暂时未看,方药中的书籍么,不会差


不错,送货挺快的。


很好,读的很开心。


给妈妈买的,他老人家点名要的


好书,内容不错,好书,内容不错,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