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内外编
2007-8
人民卫生
赵学敏
244
无
本书为“走方医”治疗技术方面的专著,清·赵学敏纂辑,清·吴庚生补注。作者记录走方医柏云口授医技,广摭民间治疗经验,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知识与临床经验,“删其眩异繁缛,参以秘笈所藏,归之雅正,勒为成书”,编为《串雅内编》4卷、《外编》4卷。《串雅内编》介绍了“顶、串、截”三大法,以及某些单方。《串雅外编》则分“禁方”(符咒之类)、“选元”(各种急症抢救法)、“药外”(非药物疗法)、“制品”、“医外”等类。清末名医吴庚生于若干治法与单方验方后,附有按语,对学习和应用很有启迪。“走方医”虽“为国医所不道”,但他们中的某些人精通各科,熟谙“贱”、“验”、“便”治疗方法,常常“能使沉疴顿起”,“救人之危”。该书首次揭示了走方医的神秘内幕,是临床医生重要的学习参考著作。 书中所载治法及单方验方等,需在熟练掌握诊疗技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予以采用。本书《内编》是以清光绪十六年(1890)榆园刻本为底本、《外编》则以民国初扫叶山房石印本及清抄本为底本进行整理。
赵学敏(约1719-1805), 字依吉,号恕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学敏与弟赵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年轻时,无意功名,弃文学医,对药物特别感兴趣,广泛采集,并将某些草药作栽培、观察、试验。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族人赵柏云为走方医,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学敏又合平生所录奇方,著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众条方或法。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纲目拾遗》10卷,全书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辑录《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药物共716种,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为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又从民间收集很多秘方,与自己累积的验方汇编成《串雅内篇》、《串雅外篇》。还辑有《本草话》、《医林集腋》等多种著作医药书,未见流传,惜乎仅成以上二书。
串雅内编串雅内编卷一截药总治门黄鹤丹(3) 青囊丸(3) 鲤鲮丸(3) 蜜犀丸(4)普济丹(5) 蓬莱丸(5) 发汗散(5) 松梅丸(6)仙桃丸(6) 兑金丸(7) 余粮丸(7) 八仙丹(8)花蕊石散(8) 三黄丸(9) 紫阳真君塞鼻丹(9)神仙太乙膏(9) 人龙丸(10)截药内治门通真子救苦丹(n) 半分散(12) 治伤寒结胸(12)拿疟(12) 宣木散(12) 升阴汤(13) 辟瘟丹(13)截头风(13) 治头痛(13) 鹤顶丹(13) 痰火神方(14) 时行痰嗽(14) 保灵丹(u)交感丹附降气汤(14) 降气汤(15) 治尸厥(15) 独步散(15)膈气暂开关方(16) 起废神丹(16) 坎离丸(17)元德膏(17) 解恶仙丹(17) 治老人不寐(18)安寐丹(18) 泻火圣神汤(18) 鬼毒风气(18)截酒积(18) 灵宝化积膏(19) 烧针丸(19) 蚕奁散(19)截癫(19) 回癫汤(20)收呆至神汤(20)……串雅内编卷二串雅内编卷三串雅内编卷四串雅外编串雅外编卷一串雅外编卷二串雅外编卷三串雅外编卷四
无
串雅内外编
利人利己,少去医院,学好中医,照顾身边。
质量还行,内容正在看。
不少好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