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临床实践手册
2007-1
人民卫生出版社
G.priori,
275
欧洲、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面临着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挑战。主要困难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骤停事件之前发现危险个体;二是如何对院外发生恶性事件的患者进行迅速救治。为强调这些问题,欧洲心脏病学会已经制订了相应的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和心律学会组成的联合写作委员会,为评价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患者制订的另一套指南,针对具有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脏性猝死危险的各种心脏病患者,提出了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本书作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系列的一部分,提供有关指南的背景知识,但重点在于论述从基础实验研究到临床试验有关心脏骤停认识方面的进展。本书也是对有关这一课题教学大纲的重要补充。 因为心脏骤停没有国界,本书的特点是每一章均由一名或多名欧洲和美国专家作为共同作者探讨这一课题,以达成国际性共识。 本书内容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心律失常产生机制、危险分层、自主神经系统、表型,以及疾病和特殊人群,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遗传性疾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药物和运动员猝死。最后论述药物、装置和消融治疗及成本一效果分析。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第一章 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 第二章 心脏性猝死的遗传倾向和病理学 第三章 心律失常的产生机制 第四章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 第五章 自主神经系统:新概念和临床应用 第六章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征和促发事件第二部分 疾病及相关人群 第七章 缺血性心脏病 第八章 心肌病 第九章 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 第十章 心脏性猝死和心脏瓣膜病 第十一章 心力衰竭 第十二章 药物诱发的猝死 第十三章 运动员中的猝死第三部分 治疗 第十四章 心脏性猝死的药理学 第十五章 体内埋藏式装置 第十六章 心脏性猝死的消融治疗 第十七章 自动体外除颤仪 第十八章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成本一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