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

叶平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叶平 等主编  

页数:

500  

字数:

83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心、肾疾病之间有着非常错综复杂的联系,心、肾作为控制机体有效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两个重要器官,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心肾系统中某一器官的疾病使得另一器官疾病的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如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机体的这些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直接作用于肾脏引起肾淤血,也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间接作用于肾脏,导致肾功能的改变;此外,其他心脏疾病的发展也通常会波及肾脏,一旦并发肾脏损害,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死亡率明显增加。近些年来,慢性肾脏病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之死亡率是普通患者的10~30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增龄引起的心、肾功能减退往往可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制约着临床治疗的效果,如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是一般成人的3.5倍,其中9%为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并发症。我们曾对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65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急性肾衰竭患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老年急性肾衰竭占同期急性肾衰竭患者总数的33 %,其中因为心功能衰竭引发的约占25.3%。因此“心肾交集”(cardiorenal intersection)的临床问题已经成为老年患者诊治中的重要课题。由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心肾科组织编写的《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正是基于上述临床状况,从基础到临床对心。肾联合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肾疾病及关联、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肾脏问题以及慢性肾脏病诊治中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心肾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观点新颖,顺应了临床医护人员对此方面知识的渴求。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提高临床医生深刻认识心肾疾病的相互影响、健全完善心肾疾病诊治的模式,维持国人的健康水平,减轻社会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各科临床工作者拓宽诊断治疗的思路也大有裨益,作为一名临床工作的老兵,我十分乐于为本书作序并向广大读者推荐。

内容概要

该书从心肾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心肾联合损伤的临床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心肾疾病及相互关联、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肾脏问题以及慢性肾脏疾病诊治中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心肾交集性疾病”理论进展和临床诊治实践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新颖、翔实、丰富,目前国内尚没有类似的书籍,国外的资料也有限。

书籍目录

绪论 心肾疾病的相互影响第一篇 心肾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第一章 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一节 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时的肾脏病变 第三节 肾脏疾病时的心血管病变 第二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肾疾病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概况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家族内的“孪生子”们 第三章 内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心肾疾病 第一节 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内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第三节 内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与肾脏疾病 第四章 细胞因子的变化在心肾疾病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变化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变化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第五章 免疫系统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肾血管疾病 第一节 细胞免疫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体液免疫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节 自身免疫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治疗 第六章 脂代谢异常在心肾损害中的作用 第一节 脂代谢异常在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第二节 脂代谢异常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第七章 胰岛素抵抗与心肾功能损伤 第一节 正常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和胰岛素抵抗 第二节 胰岛素抵抗与心功能损害 第三节 胰岛素抵抗与肾功能损伤 第八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脏、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第一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改变 第三节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系统 第四节 尿钠肽家族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第六节 心力衰竭时肾脏调节的改变第二篇 心肾关联损伤的临床与研究 第九章 心肾贫血综合征研究进展 第一节 心肾贫血综合征三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第十章 心肾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第一节 心肾联合损害的发病现状 第二节 心肾联合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心肾综合征 第三节 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心肾间相互调控与相互作用 第四节 心肾综合征的防治 第十一章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肾联合损害时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促红作用与促红外作用 第四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外作用的机制 第五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第十二章 代谢综合征的心肾联合损害 第一节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第二节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第四节 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第五节 代谢综合征对肾脏损害的影响 第六节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第十三章 严重低蛋白血症对心肾功能的损伤 第一节 白蛋白在体内的代谢及功能 第二节 低蛋白血症的产生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 严重低蛋白血症对心肾功能的损伤 第十四章 免疫系统异常性疾病的心肾损害 第一节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节 抗磷脂综合征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五节 成人斯蒂尔病 第六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第七节 系统性硬化 第八节 系统性血管炎 第九节 白塞综合征 第十节 混合结缔组织病 第十一节 淀粉样变 第十二节 风湿热 第十五章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肾器质性疾病的影响 第一节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外作用 第二节 他汀类药物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 第十六章 钙通道阻滞剂的治疗与慢性肾脏病 第十七章 中药在心肾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第一节 中药在心肾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中药的不良反应概况 第三节 常见中药对肾功能的损害 第四节 常见中药对心脏功能的损害 第五节 中药心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及对策 第十八章 老年患者心肾损伤时药物的应用 第一节 降压药物 第二节 抗凝剂 第三节 降脂药物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十九章 外科围术期的心肾血管危险因素及其防护 第一节 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处理 第二节 围术期肾脏疾病的评估与对策第三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肾疾病及相互关联 第二十章 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病 第二十一章 慢性肾脏病的冠状动脉钙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第一节 慢性肾脏病与冠脉钙化的关系 第二节 慢性肾脏病增加冠脉钙化发生率的可能机制 第三节 慢性肾脏病治疗对冠脉钙化进程的影响 第四节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有效延缓冠脉钙化的发生 第二十二章 心肌重塑后肾功能异常的临床治疗策略 第一节 左心室获得性心肌重塑 第二节 左心室获得性心肌重塑与肾脏损害 第三节 临床治疗策略 第二十三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第二节 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三节 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四节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第二十四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进展与问题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最新观点 第三节 冠脉支架的选择:药物洗脱支架还是金属裸支架? 第四节 冠脉介入治疗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五章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炎症与慢性肾衰竭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炎症与慢性肾衰竭 第三节 营养不良、炎症与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 营养不良、炎症与心血管病变 第五节 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十六章 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肾病 第一节 缺血性肾病 第二节 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第二十七章 干细胞移植在缺血性心肾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节 干细胞移植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第二节 干细胞移植在缺血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第四篇 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肾脏问题 第二十八章 慢性心力衰竭时的肾脏损害 第一节 心力衰竭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 第二节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激活作用于水钠代谢和肾功能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对肾功能的影响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肾功能改变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第五节 治疗 第二十九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第二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第三节 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 第四节 华法林 第三十章 ACEI干预治疗对心肾联合损害的影响及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ACEI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 第二节 ACEI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第三十一章 肾功能改变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第一节 心肌标志物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节 肾功能改变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第三十二章 正确评价肾功能对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影响 第一节 肾功能损伤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检测指标 第三十三章 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诊治 第一节 造影剂的发展与分类 第二节 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第三节 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 第四节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十四章 胆固醇结晶栓塞和肾功能不全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节 治疗 第七节 预后 第三十五章 CRRT技术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CRRT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第三十六章 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诊断 第三节 治疗 第四节 预防第五篇 肾脏疾病诊治中的心血管问题 第三十七章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内分泌的改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代谢的改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疾病 第三十八章 周围血管病和肾功能不全的关系 第一节 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肾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 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和肾功能的关系 第三十九章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治疗原则 第四十章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的心脏改变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心脏性猝死的诊断 第四节 心脏性猝死的预测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脏性猝死的治疗 第四十一章 经皮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进展与问题 第四十二章 老年血液透析循环系统的改变及紧急情况处理 第一节 血液透析简介 第二节 血液透析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第三节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四十三章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心血管毒性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血脂异常 第三节 移植后糖尿病 第四节 冠状动脉疾病附录 有关心肾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 附件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附件二、美国肾脏基金会K/DOQI关于慢性肾脏病的分期(2002) 附件三、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附件四、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因素 附件五、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附件六、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解读 附件七、2006年中国成人血脂防治指南解读 附件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中正确应用的专家建议》及《中国ACEI应用指南》解读 附件九、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医疗保健标准(摘选) 附件十、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治指南(摘译) 附件十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附件十二、危重患者急性肾衰竭诊治的有关共识 附件十三、有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共识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肾功能改变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心血管并发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使人们重新评价心血管和肾脏这两大系统的相互影响。总体上看,肾脏可被视作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心脏和脉管功能的调节、代偿和适应与肾脏的关系密不可分。心肾系统中某一部分的衰竭使得另一部分衰竭的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据此提出了“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的概念。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特指CHF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通常认为是CHF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表现。第一节 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相互影响体现在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因子、内分泌以及免疫学和血液学等诸多方面。一、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性改变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在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出现功能的递减,在60岁左右减退速度明显加快。这种生理性的老化趋势主要体现在: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有效肾血流量的直线下降;心肌收缩力、心脏储备能力下降;心脏指数和心排血量降低;血管壁硬化和弹性减低使得外周阻力增加;血流重新分布;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使血压变异增加;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纤维化、孔径减小,代谢率降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降低;肾脏和心血管细胞受体数量和活性改变趋向失调。


编辑推荐

《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心肾交集性疾病 PDF格式下载



喜欢程主任的书,一定认真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