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陈奇 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陈奇 编  

页数:

130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及医药科研单位等近600位专家、教授、院士及专业工作者合作编写,是研究中医药和研制中药新药的大型参考书与工具书。《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3版)》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临床,既有单味中药(包括有效成分),又有复方的药理研究。全书共分为4篇。第1篇为中药药性、炮制、配伍与禁忌等中药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中药药理研究设计与统计,新药申报及毒理研究的基本知识;第2篇为各类中药功效的药理研究方法;第3篇为“证”的动物模型及中药药理研究方法;第4篇为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附录有常用技术及有关资料。书末有现代方法的索引。全书介绍了480多个研究方法实例。每个实例下设原理、材料、方法、结果、附注、注意及评价,方法详细而具体。本书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本书第3版内容作了很大更新,增加了很多病症模型、新方法、新指标。可供中医药研究工作者、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者、药检人员和高等医药院校科研和教学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绪言
 第2章 中药新药研制和申报的基本知识
 第3章 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知识
 第4章 中药药理研究的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5章 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第6章 中药毒性和安全试验方法
 第7章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
 第8章 中药药性的药理研究方法
 第9章 中药配伍与禁忌的药理研究方法
 第10章 中药炮制的药理研究方法
第2篇 中药功效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第1章 解表药
 第2章 清热药
 第3章 泻下药
 第4章 祛风湿药
 第5章 利水渗湿药
 第6章 温里药
 第7章 理气药
 第8章 止血药
 第9章 活血化瘀药
 第10章 止咳、化痰、平喘药
 第11章 安神药和平肝息风药
 第12章 补益药
 第13章 延缓衰老药
 第14章 抗肿瘤药
第3篇 中医证候模型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第1章 阴虚、阳虚的动物模型和补阴、补阳药
 第2章 气虚的动物模型和补气药
 第3章 血虚的动物模型和补血药
 第4章 脾虚的动物模型和补脾药
 第5章 肾虚的动物模型和补肾药
 第6章 厥脱证的动物模型和防治厥脱证中药
第4篇 常见病症的中药主要药效学研究方法
 第1章 心血管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2章 神经系统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3章 呼吸系统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4章 消化系统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5章 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系统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6章 内分泌及代谢病药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7章 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8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9章 妇产科疾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10章 老年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11章 抗肿瘤中药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12章 外科疾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13章 眼科及口腔疾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第14章 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附录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1节脾虚的药理研究方法概述 自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报道用中药大黄复制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以来,各种脾虚模型先后相继问世,比如:脾气虚模型、脾阳虚模型、类脾阴虚模型等。其中,脾气虚模型研究较多,重复性较好。脾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有苦寒泻下法、耗气破气法、饮食失节法、饮食偏嗜法、泻下加劳倦法、过劳加饮食失节法、劳倦加饥饱失节法,以及借鉴西药药理采用利血平致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法等,或番泻叶加甲状腺片法建立脾阴虚模型。实验使用的动物种类多样,如昆明种小鼠、大鼠、叙利亚种金黄地鼠、家兔、驴等。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为中医脾虚证本质和补脾药的药理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补脾药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的研究资料较多,药理指标涵盖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如四君子汤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增强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调节内分泌、抗突变、抗肿瘤、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补中益气汤能调节胃肠运动、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胰酶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影响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路而调节细胞功能,抗肿瘤等;黄芪建中汤能制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解痉、镇静、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胃黏膜组织代谢、调节血液成分、降血糖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 陈蔚文)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消化生理科研组,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造型,中华医学杂志,1980,60(2):83 [2]梁嵘,杨维益,文平,等,用泻下与劳倦因素塑造大鼠“脾气虚”证模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3—35 [3]柳承希,王彩霞,崔家鹏,脾阴虚证大鼠肝组织的MDA含量端粒长度变化的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71—72 [4]高小玲,郭文峰,李茹柳,等,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尿木糖排泄率及肠黏膜ATP的影响,中药材。2009,32(8):1204—1207 [5]蒋朱秀,黄芪建中汤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41—43 第2节脾虚动物模型和补脾药药理研究方法 一、脾虚的动物模型研究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同时,脾居中州,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证指脾脏虚损引起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临床常见有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等证。脾虚证的发生,多由素体虚弱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过劳过逸、湿邪过盛等所致中气不足,运化失职或中气下陷,气血不升、水湿停聚等病理变化。一般认为,脾虚证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器官功能的低下,免疫功能及代谢水平偏低,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偏亢。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必须强调中医理论的指导,并符合中医临床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提高和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PDF格式下载



好厚一本,内容详尽,很有参考价值


全面权威的一本书


挺好的,买书还是认准当当


入行者的必备品


从中医药药理作用的角度归纳,又有实例,例子虽然不是太新,但是列举的实验方法还是比较经典的方法。挺好的实验参考书。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3版) :是中药药理工作者不可缺的工具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