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火工
2008-8
国防工业
黄镇
222
船舶建造的基本流程、船体识图、船体放样等与船体火工工作相关的造船基础知识;火工常用的工具、工装设备及火工加热、冷却方法;各种典型船体外板水火弯板、各种型材的火工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为方便型钢加工还在附表中收集了几种常用型钢的各类数据;船体结构变形后火工矫正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火工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生产现场“5S”“HSE”管理等知识。 本书主要用于新进企业从事船舶建造船体火工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船舶企业其他工种和有关人员的参考。
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节 船舶概述一、船舶工业发展概况二、现代造船模式三、船舶的通常分类第二节 船体结构基本知识一、船舶主要尺度二、船体结构的组成三、船底结构四、舷侧结构五、舱壁结构六、甲板结构七、首尾部结构第三节 船体建造工艺流程基本知识第四节 船体识图基本知识一、船体图样的特点和分类二、肋骨型线图和外板展开图的识读三、船体分段结构图的识读第五节 船体放样基本知识复习题第二章火工基本知识第一节 火工的含义第二节 火工在船体建造中与其他各工种的关系一、火工在船体建造中的作用二、火工与切割的关系三、火工与冷加工的关系四、火工与装配工、焊接工的关系第三节 火工的常用工具、工装、设备介绍一、常用工具的种类和用途二、常用工装的种类和用途三、常用加工设备第四节 船体结构的变形第五节 火工加工、矫正原理一、火工热加工的原理二、水火弯板的原理三、火工矫正的原理第六节 火工的各种加热形式和冷却方法一、火工的加热形式二、火工的冷却方式第七节 各种主要参数与火工收缩的关系一、几种主要因素与火工收缩的关系二、火焰特性三、火工加热温度的测定方法第八节 船用钢材和火工加工、矫正后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一、船用钢材的分类二、钢材的基本性质第九节 船体常用加工符号及术语-第十节 火工加工样板、样箱的制作一、样板的分类二、加工样板的制作三、肋骨铁样的敲制四、样箱的制作方法复习题第三章 火工加工的主要方法第一节 水火弯板加工的主要参数一、水火弯板加工的主要参数二、各种工艺因素对水火弯板的影响三、水火弯板加工中加热线位置、加热线数量、长度和方向的选择第二节 外板加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一、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二、用样板、样箱和笼样检查外板的方法第三节 船体典型外板的加工工艺一、水火弯板的特点二、对水火弯板的工艺要求三、典型船体板件的水火弯板工艺第四节 双曲度船体外板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一、双曲度船体舭部外板(卷筒板)的加工方法二、双曲度船体首包板的加工方法三、双曲度船体轴壳板加工方法四、双曲度船体球鼻首外板加工方法五、正反弯双曲度外板的加工方法……第四章 火工矫正的主要方法第五章 HSE管理知识附录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船舶概述 一、船舶工业发展概况 (一)古代造船史 大约七千年至一万年前世界就出现了舟船,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能够利用火和石斧制造独木舟。我国和埃及、希腊、罗马,都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船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 秦、汉时期,是我国造船技术获得大发展的时期。唐、宋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更臻于成熟。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我国大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1433年的28年间,受明朝政府派遣,统帅舟师七下西洋。每次出洋海员达27000余人,船舶近200艘,其中大型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排水量达14000t以上。郑和的船队不但到了南洋群岛的主要国家,而且一直到达了非洲东岸,总航程十万余里。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船舶技术之先进,航行海域之广阔,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15世纪初的中国,以高超的传统造船技术,建造了难以置信的巨大船舶,郑和下西洋,达到了这一阶段航海历史的高峰。 (二)近代造船史 17世纪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有了迅速的发展;18世纪,现代造船科学开始建立,欧洲人对船舶的航海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欧洲的造船也有了显著的进步。18世纪末,西、法、英、美等诸国都有不少人探讨利用蒸汽机推进船舶的方案。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完成了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克雷门特”号。1838年,英国的新型蒸汽机明轮客船“大东方”号,船长207.13m,排水量18915t,该船采用风帆、明轮和螺旋桨联合推进。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封建统治者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奏请清政府操办洋务运动:1861年开办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在上海创办了制造军火和轮船的综合企业——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在福建马尾设立专门从事造船的福州船政局,船政局设“前学堂”培养造船、造机人才;1872年又创办了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