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中韩对照)
2006-1
外文出版
鲁迅
45
安义运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那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 ——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Q又更无别的“大传”了。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止传”曲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J,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 ,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经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竞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我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止传》到那时却义怕早经消火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第一章 序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 第五章 生计问题 第六章 中兴到末路 第七章 革命 第八章 不准革命 第九章 大团圆
书拿到后好象比想象的小了点,但是还是一本送人的很好的书!呵呵
大半是韩文,只有小半是中文,不好,不过看完《啊Q正传》的电影再看书会很过瘾。
代开邢台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邢台代开无房证明-办离职证明无犯罪证明代开邢台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邢台代开无房证明-办离职证明无犯罪证明代开邢台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邢台代开无房证明-办离职证明无犯罪证明代开邢台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邢台代开无房证明-办离职证明无犯罪证明代开邢台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邢台代开无房证明-办离职证明无犯罪证明
Graciliano Ramos (1892-1953) is one of the major northeast Brazilian writers in earth 20th century. His novel “Barren Lives”, published in 1938, was the first Brazilian fiction describing and contemplating on the “forgotten, lost and unnamed” [1] people living in the backland of northeastern Brazil,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 peasant family turned to vagrants by drought. As the drought was broken, they tended cattle for the absentee ranch owner, until the onset of another drought forced them to roam homelessly again. Setting the story in the destroying natural vicissitudes, Ramos strongly contrasts with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literature that mainly sets the story on the Europeanized coast.
Lu Hsun (1881-1936)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the founder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first modern writer to portray peasants. “A True Story of Ah Q” published in 1921 tells the life story of a rural man with little education and no definite work, who bullies the less fortunate but is fearful of those above him in power. The introduction starts with the I-narrator giving an account of his failed attempt to accommodate the “biography” of his unworthy subject Ah Q within the existent grandeur biographical genres in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which signifies the unprecedentedness of the subject, i.e. peasants, in previous vernacular literature.
While Graciliano Ramos and Lu Hsun Share their pioneer roles in revolutionizing the lofty vernacular literatu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both stories, Fabiano and Ah Q, share many commonalities in their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and external circumstances, among which the most notable is their linguistic inadequac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nd mental incapacity to rationalize their experiences. Both Ramos and Lu Hsun represent peasants as linguistically and cognitively impoverished in their works,
however using similar characterization the two writers try to get across quite different motifs, which can be exposed by a comparative and close reading. All of which shows a fact that comes across in this course again and again: a similar social phenomena could be treated distinctively by different writers, and be used to serve various purposes.
Internal Impoverishment of Low Class Peasant—A Shared Social Theme between “Barren Lives” and “A True Story of Ah Q”
Ralph Edward Dimmick say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hi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Barren Lives” that in Ramos’ adolescence, he avidly devoured translations of 19th century European Realism writers such as Zola, Balzac, Dostoevsky and Gorki. [2] At the same time, in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 between 1915 and 1921 (most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Lu Hsun, participated in it), western Realism was impor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authority literature tradition—together with the determination to take a hard, good look contemporary social phenomena.
Given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Realism, it’s intuitive to see why, when Both Ramos and Lu Hsun cast their attention on the experience and conditions of the oppressed lower class, they consciously documented the extreme material deprivation. In “Barren Lives” Fabiano’s family survived the hunger trudge with hardly any possession: a tin truck on Victoria’s head, a haversack, a drinking gourd and a flintlock. [3] In “A True Story of Ah Q”, after Ah Q was banned from working for Zhaos household, he lost financial income, “his cotton quilt, felt hat and shirt had long since disappeared” [4], and finally he found that “nothing was left but his trousers” [5].
However poignant the material and external impoverishment is in the two works, more importantly both writers recognize that they are writing about some characters who are internally impoverished—compared to other members in the society these characters obviously suffer from more mental weaknesses, due to the poor living environment which provides little education.
First clear evidence of the inner impoverishment is the linguistic inadequacy which manifests itself in both Fabiano and Ah Q’s lives. When Fabiano’s family comes together around the fire during the winter storms, their real conversation is minimal: “The fact was that neither of the parents was paying any attention to the word of the other. They were merely giving vent to the thoughts that passed through their minds, thoughts which followed one another in confusion, thoughts which they could not master.” [6] The fact that the characters only know how to communicate following instincts instead of following a set of social protocol resonates when Ah Q throws himself at the feet of the maidservant of Zhaos household, crying out “sleep with me!” [7], a pathetic pass that seems more like a seduction than a proper court.
The inability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arouses misfortune in both Ah Q’s and Fabiano’s life—Ah Q became a monster to women, taverners and employers in Wei Village as the aftermath of “seduction” in addition to bamboo pole whacks, and Fabiano, not being able to defend himself after a quarrel with town policeman, was jailed. In their downturns of fate, both Ah Q and Fabiano showed a cognitive deficiency in understanding what actually happened to them—another aspect of inner impoverishment both writers consider as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personages.
After “seduction” Ah Q failed to grasp that the whacks from the bamboo pole and the outraged crowd gathered in the courtyard could have some connection with what he had done. He didn’t flee away from Zhaos household until “Mr.Zhao’s eldest son ran towards him with… the big bamboo pole in his hand” [8] which reminded him of being beaten by it. This downplaying scene, almost reducing Ah Q’s reasoning to the conditional reflex of animal, leads many researchers to comment that Ah Q “lacks an interior self”. [9]
When Fabiano was jailed, he seemed to know clearly the cause of his being arrested—he was mixed up in a brawl with the policeman in Khaki. However he experienced severe psychological turmoil when he couldn’t figure out why he was picked on. Through a painful self-denial Fabiano finally acknowledged that “he, Fabiano, was just plain dumb” [10], and gave up the effort to explain to himself why he was in jail.
The representation of low class peasants as poor and tragic figures earned both “Barren Lives” and “A True Story of Ah Q” the reputation as Realism work from vernacular literature critics. On one hand this categorization is valid because both Graciliano Ramos and Lu Hsun choose to depict ordinary people in their everyday and banal functions.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very notion behind Realism that literature should portray social realities as veracious and authentic as possible, is problematized by both “Barren Lives” and “A True Story of Ah Q”—More than just describing the material deprivation of lowly peasants in its specificity, both writers pay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the rendering of intellectual inadequacy of their characters, which implies the probable incommunicability of those who are themselves unknowing and unaware.
Questioned Individual Identity—A Departure from Realism?
Although Fabiano and Ah Q share many commonalities in their personality, an attentive reading into “Barren Lives” and “A True Story of Ah Q” would expose that Graciliano Ramos and Lu Hsun take entirely opposite approaches in depi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ges and their milieu. While in “Barren Lives”,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his surroundings is utterly developed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setting of constant droughts in Northeast Brazil, “A True Story of Ah Q” does the completely opposite thing—it strips the subject Ah Q off all the crucial information that could provide the surroundings of him.
“The jujube trees spread in two green stains across the reddish plain. The drought victims had been walking all day… for hours now they had been looking for some sign of shade. The foliage of the jujubes loomed in the distance, through the bare twigs of the sparse brush.” [11]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of “Barren Lives”, as the characters emerge from the landscape, the environment seems to be fully controlling their action: all victims are slowly dragging themselves to the direction of jujube trees—the only direction that provides shade and rest. The clear sense here that the environment has an inescapable force in shaping human characters indeed runs through the whole book, and makes “Barren Lives” a more or less Naturalism literature.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 True Story of Ah Q”, the I-narrator defines his subject by a series of negations, including his history, family, native place, even personal name—“anything that would locate him in a ‘real’ world”. [12]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Ah Q is nobody, or simultaneously a symbolic nonentity.
And yet, Ah Q could be anybody. The topological shape of letter Q is a pun: the pigtail visually suggests a face with a queue, a commonplace appurtenance that in “A True Story of Ah Q” plays a key role in identifying people’s stand on 1911 revolution. Minus the pigtail the letter Q becomes a blank mirror into which all Chinese can see themselves. Lu Hsun, famously pessimistic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seems to have intentionally made it difficult for readers to figure out who apart themselves is being written about in the text, so that the readers wouldn’t quickly shift it onto others and themselves become spectators.
When it come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 and his milieu in “Barren Lives” and “A True Story of Ah Q”, Graciliano Ramos and Lu Hsun, who characterize their protagonists in a somewhat similar way, show significant diversity. While Ramos excessively contextualizes his characters in the unique and destroying northeast Brazil environment and get across to readers his Naturalistic belief in crafting of environment to man, Lu Hsun creates a character that has no social belonging at all, who becomes an embodiment of bo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late 19th century as well as a portrait of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The tones in the two stories also work in very differently ways: the sobriety of Ramos’ language which “holds descriptive adjectives and adverbs to a minimum” [13] carries out an elemental heroism; Fabiano and his family bear witness to an unconquerable spirit whatever adversity they may face. On the other hand, in “A True Story of Ah Q”, the constant inflation and exaggeration in the narrator’s tone greatly contrasts the belittlement and effacement of the subject. The use of ironic and discursive language that is mainly used to ridicule Ah Q undermines readers’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an individual “person like” character.
[1]: Celso Lemos De Oliveira, Understanding Graciliano Ramo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97
[2]: Graciliano Ramos, Barren Lives, translated by Ralph Edward Dimmic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Introduction xi
[3]: Graciliano Ramos, Barren Lives, translated by Ralph Edward Dimmic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3-4
[4] [5]: Lu Hsun, 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87
[6]: Graciliano Ramos, Barren Lives, translated by Ralph Edward Dimmic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64
[7]: Lu Hsun, 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82
[8]: Lu Hsun, 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83
[9]: Yi-tsi Mei Feuerwerker, Ideology, Power, Tex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3
[10]: Graciliano Ramos, Barren Lives, translated by Ralph Edward Dimmic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32
[11]: Graciliano Ramos, Barren Lives, translated by Ralph Edward Dimmic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3
[12]: Yi-tsi Mei Feuerwerker, Ideology, Power, Tex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9
[13]: Graciliano Ramos, Barren Lives, translated by Ralph Edward Dimmick,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Introduction xxx
阿Q没有名字,因为阿Q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投影,阿Q的悲剧也是我们的悲剧。
阿Q的精神胜利法,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处处。
精神胜利,因为物质上胜利不了了嘛。因为我们输了,我们不如别人,所以我们就编造出了这些自我安慰的方法让自己活下去。
被人打了,那是因为我不想欺负你,要是我愿意打的话你不还得跪地求饶?
别人比自己有钱,那是因为我不想赚,要是我想赚的话,我不知道不你们富多少倍。
阿Q,自尊又自大。我记得从前曾在某个调查里看过这么一项数据,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的人,中国是最多的,快百分之八十多的人都是这么想的。觉得自己小材大用的人,日本是最多的,占百分之四十多。
阿Q死了,看着他的死的人是麻木不仁的国人,无知的看客们,他们还觉得不过瘾呢。
阿Q死了,但是我们都还活着,我们仍然在以阿Q的方式,自己安慰着自己,就这样,继续活下去。。
看完《阿Q正传》,心里升起一片悲凉,像遭了一场秋雨,从里到外都湿哒哒的,想哭。哭阿Q的遭遇,阿Q的无能,同时也哭自己。因为看阿Q,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的祖辈父辈,看到了这艰难的人生。
看阿Q,看到了鲁迅的深刻。他的笔力透纸背,直抵人的灵魂。看到了鲁迅的悲天悯人,看到了鲁迅的良苦用心。看到了大师的语言是那么精练,耐人寻味。鲁迅在文章里说:“我又并非就是阿Q。”这话很值得玩味。什么叫“并非就是阿Q?”如果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就直接写“我又不是阿Q”不就结了吗?但大家就是大家,一句“我又并非就是阿Q”有着无数的潜台词。我并非就是阿Q,说明我和阿Q还是有一些联系的。要我说,鲁迅写阿Q也是写他自己。他能把人性剖析的那么到位,他一定也深刻的剖析过自己。否则,他不会那么洞悉人性, 能够深知国人的劣根性,看穿人的灵魂。写作就是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我想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大师,是因为我们刨的不深。我们不敢也不愿直面自己的灵魂。我们想成为大师,得像鲁迅那样,深刻挖掘自己,往祖坟上刨。为什么我们现在出不了大师?因为我们的祖坟被鲁迅刨了。要想成为大师,我们得找块新坟,深刨!
大师之所以称为大师,不仅在于他的辛辣深刻,更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幽默,黑色幽默。在阿Q对吴妈说要和她睡觉之后,秀才不让他再去取那破布衫,结果那破布衫一部分用来做尿布,一部分用来做了吴妈的鞋底。那个曾经因为受到阿Q羞辱,要死要活的吴妈,最后竟用阿Q的布衫做了鞋底。读来幽默感十足。除此之外,细腻的细节描写也足够传神。写阿Q在城里“发达”之后回到未庄喝酒,把钱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还有发达之后腰间的褡裢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写的形象,生动,传神。除了语言和修辞,我更多的看到了人生的无奈和个人在面对命运嘲弄时的无力感。
阿Q,迫切想在世人面前证明自己的阿Q,极想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阿Q,在人们的嘲笑声中走向了灭亡。他的一生是孤苦飘零的一生,是充当笑料的一生,也是可有可无的一生。他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同。哪怕是别人随口说的一句:“阿Q真能做。”也足以让他高兴个半天。他是如此卑微的活着,毫无存在感的活着。有时他只是想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但却处处受打击。没有人来安慰他,他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同别人比美,比他们不过,就同他们比丑,所以他才会和王胡比赛抓虱子。但可悲的是比丑也比不过!可悲,可叹,无限遗憾!
在未庄,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谈不上亲情,爱情,友情。在这里他没有丝毫存在感和归属感。在人生的海洋上,他是离线的风筝,无根的飞蓬,孤苦无依。没有港湾供他遮风挡雨,没有话语温暖他那干涸的心灵。没人夸奖,他自己夸奖自己:“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没人尊重他,他自己尊重他自己:“儿子打老子。”仅以此聊以自慰。只有当他欺负尼姑,给别人当笑料时,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甚至在临死前第一次握笔,伏在地上画圆。为怕别人笑话,用尽全身力气立志要画的圆。结果却依然画不圆。最后不明不白的死了,死的憋屈死的窝囊。忽然想起一句话:“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诚如斯言。
刚开始阿Q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别人干活来养活自己,让自己有口饭吃,有口酒喝。后来却连这点也做不到了。他走投无路,只好入城为盗,但即使为盗也只是个小角色,就算想坏都坏的那么窝囊。最后想革命,人家也不让革,却莫名其妙的当了别人的替死鬼。这多么像现在的有些民工啊,想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养活家人,却遇到无良的老板拖欠工资。还得面对城里人的白眼、鄙夷和不屑。想寻求帮助,却无门可托。这又多像处于迷茫困惑中的学生啊,想努力学习获得班主任的青睐,却遭到忽视。想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关怀,却因为成绩,遭到家人的呵斥。
我们,或多或少,曾经都是阿Q。电影版《阿Q正传》在结尾时说:“阿Q虽然死了,但他的子孙依然生生不息的活着。”
我深以为然。
我承认对鲁迅,我一直是抱有偏见的,我一向是个喜欢糊涂做梦的人,鲁迅却又总是一个致力于把沉醉于梦中的人们唤醒的人,所以对他的感觉,就像是对那个每天准时把我从熟睡中叫醒的闹钟一样的“讨厌”。
可是,最近,当我抛却年少时对他的记忆,再次走近他时,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如此可爱可敬的人。
因为文学作品赏析课有讲到《阿Q正传》,当我再次跟随着老师重读这篇小说时,才略微窥到了作品中的一些精髓部分,不禁对作者生出敬佩来,以前曾经看过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感觉他写得真是在理,对国人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丑陋批判的入木三分,如今再看《阿Q正传》,顿觉还是鲁迅先生更高一筹,他批判国人的同时,从不把自己置身事外,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种批判啊,古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把自己的丑陋样子拿出来公开批判的,据我所知的好像就只有卢梭的《忏悔录》还有这样的特点。
毕竟批评别人,对别人指手划脚总是容易的,而一旦目光转移到自己这里,就会对好多东西视而不见,其实很多时候批评别人的毛病的时候,自己何尝又是清白的?《圣经》里说过的吧,当你有一个指头指向别人的时候,同时有九个指头指向你自己(原话记不太清了,只是大概意思吧)。
显然,先生是深切的明白这一点的,那么他为什么要不惜把自己也做为批判的对象呢?这当然与他试图改造国民性的愿望有关。
鲁迅先生曾经东渡日本留学,置身于中国的现实社会,他把国人看得那么透彻,他像是一个会点穴的大师,一动笔就轻而易举的正中要害,让丑陋都无处遁形;他勇敢的撕碎国民性格中那些毫无用处的遮羞布,让一切都赤祼呈现,让所有企图无视现实存在的人们不得不正视他们一直都不敢正视的自己身上那些已经融化为自己一部分的丑陋。
可以想像得到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时的心情,他用极少的字竟真就刻画出一个国人的“魂灵”来了。这个“魂灵”几乎附身于每个国人身上,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自己心中的“鬼”,那种明知有“鬼”,却又总是没有能力去驱除的悲痛,便是先生的悲痛了吧。
当然,先生是不止于悲痛的,他还是要行动的,他是要除“鬼”的,但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鬼”的存在,和他一起去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
只可惜,像我这个生于新时代的人,竟每每总是误会先生,总是不愿承认心中之“鬼”的存在,或者知道了,也没有他那样的勇气去“驱除心中之鬼”,只是想着一切“顺其自然”吧,却不知这个所谓的“自然”已经“不自然”了。
所以,读懂了一点《阿Q正传》的时候,就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嘲笑阿Q了,因为,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却还是能从阿Q的身上找出自己的影子来。
事实上,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还得从五四运动开始算起,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也只是雏形而已,在此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真正成型甚至更晚。除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胡适外,作为旗手的鲁迅应该算中国近现代史上首批真正的公知(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吧。他既上过传统私塾,也留学扶桑,知晓明治维新和达尔文主义。再加上个人文学功底扎实,白话和古文都能来,白话杂文和小说就不用说了,此外还精通考据学。个人素质高,既能到中央政府里当官,也能到当时最好的大学里担任教授授业解惑,还能做独立撰稿人;能出版畅销的小说文集,也能写有影响的杂文;有一票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大批追随者。当然,因为个人性格等一些原因,在政坛和文坛上也树敌不少。面对至今还被一些人顶礼膜拜的中国礼教文化的种种荒谬,面对种种威压,哪怕旷野里只剩一个人,他也不会放下自己的投枪和匕首。如仅以学问论,与鲁迅同代文人中,能与其比肩者,可能有。而如以其见解及决不妥协论,则无人可出其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则是高度评价了鲁迅,说他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就像是在黑暗世界里的一秉烛光,或许不比太阳耀眼夺目,但他切实刺痛了那些常年久居黑暗世界的地底居民的眼睛。无论我们后人怎么去妄作评议,教科书再也删减他的文章,他还是始终以一个唱反调的“不合作者”的姿态高调地屹立在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坛的新发未发的荒野上,一直都在,从未在我们的视野中淡去。
能够传之于后世的佳作名篇总是包含着永恒主题和经典人物形象,也总能引起读者们的共鸣以及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而鲁迅笔下《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恰巧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文学人物形象。 ”自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止,《阿Q正传》在北京《晨报副刊》分章连载,每周或隔周刊登一次,署名巴人。《阿Q正传》的发表距今八十多年了,围绕着它对话、交谈、争论连绵不断,以至于今。这是一种具有深层文化意蕴的文学现象,它背后拖着一道深沉而又绵长的历史身影。”[1]阿Q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一个常话常新的话题,随着今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涌动,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对阿Q的形象解析必将继续下去,并且会从一些更具新意的非常规角度带出一些各具新意更具时代性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和解释(例如从原文中小标题的设置着手研究)。
角度一:被夺去名字的可怜人
".....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第一章 序)"
相比鲁迅其他作品塑造的有名有姓的主人公,《阿Q正传》甫一开头,居然就抖出这样一个包袱:作为小说主人公的阿Q不仅名讳不详,而且连籍贯都已经不可考了。对于阿Q本人来说,阿Q并不是其本名,若非有赖“我”的索隐和考究,恐怕连阿Q连“阿Q”这个代号都要失去。况且,包括赵太爷等人在内的未庄人士对同样在未庄久居谋生的阿Q漠不关心,”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第二章 优胜纪略)”
人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人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真名即一个人的真实姓名,在此类似于我国的生辰八字说法。在西方的奇幻文学体系中,真名理论是欧美奇幻中的一个概念,这个理论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个隐匿的由上苍给予的真名,只有高深睿智的法师才能查看到事物的真名,或者接近真名。西方神话体系中,任何一位谨慎的巫师都把自己的真名实姓看作最值得珍视的密藏,同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威胁一旦巫师的对头掌握他的真名实姓,随便用哪种人人皆知的普通魔法都能杀死他,或是使他成为自己的奴隶,无论这位巫师的魔力多么高强,而他的对头又是多么虚弱、笨拙。而在日本,真名的作用被认为是记录并贮存着这个事物的真正力量,同时真名也是这个事物的关键之处。掌握一个事物的真名则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这个事物。这一点在日本一些动漫作品也有所体现,例如曾荣获第52届柏林金熊奖2和第75届奥斯卡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由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宫崎骏所监督的《千与千寻》也套用了这一理念:作为故事女主角的荻野千寻被汤婆婆强迫改名为“小千”,就是为了让她忘记自己的名字,忘记自己是谁。名字,在这里成为了一种与真实世界(即本我)联系的象征。名字是联系她的本体和原来世界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点。魔女汤婆婆夺走她的名字就是为了留住她,让千寻成为这个世界的人的形态,为她工作一辈子。失去了名字的人,也就失去了在那个世界的身份和生存的依据。
在开篇的序幕中,作为故事主人公的阿Q就失去了自己的真名。但仅仅就是如此吗?我看不然,阿Q失去的不仅仅是作为自己的真名的符号,更是这个符号背后所象征的一切,类似于西方世界的文化价值体系中所推崇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符号的彼岸世界包括作为单一的个体能够以生来便具有生存的权利作为恒态存在方式的首要前提,并且能够在社会体系下生存同事能得到他人重视无论关注程度大小的基本存在方式。如果用两个英文单词概括来说的话,这两个词是 present 和 represent,中文意义是呈现和代表。呈现是表象,代表是表意。呈现和代表意义是相通的,即可以转换的,就像鲁迅写的“一看到白胳膊,就想到全裸体,一想到全裸体,就会想到生殖器,一想到生殖器,就想到性交”。[2]如果连呈现这一前提都失去了,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的话,还怎么能够遑论去转化和代表什么?
早期的评论者一般认为,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代表没落的农民的典型”。作为赤贫的雇农的代表,他是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他代表的并不只限制在某个人和某个阶层,而是譬如个体与整体之类的联系,更深层的更进一步含义,。学者汪晖在评论中谈到阿Q的形象与国民性关系时作出如下分析:“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描绘是对国民性变化的客观契机的探索,而阿Q的社会身份也表示国民性不是抽象的总体,而是依托在各不相同的社会身份及其关系之上的。人有十等,各各分离,国民性的总谱是凝聚在每一个阶层的身份关系之上的。如果存在着一个能动地反思和呈现国民性的国民性,那么,后者也意味着一种行动的客观力量,即改造将人们相互隔绝的等级体系的行动。”[3]作为当时那些底层普罗大众的代表,阿Q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拿捏角色演技的水准无疑是成功的,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阿Q、王胡、小D一类人在未庄的集体失声更像是一次对当时现实环境的无声的抨击,相比那些先知先觉所谓的“社会精英们”,作为社会最下层的构成元件之一的他们并没有受到社会变革过多的荫庇,所能感受到冲击也只不过是风水轮流转,今朝又改朝换代一类的观感,甚至能把“革命党”误听作是“柿油党”。听起来不免令人怅惘,心生无力之感,但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可悲的现实。阿Q既是代表,又是被代表;他代表了那些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困苦齿轮们;同时又被旁人冷落,被社会整体所代表所鄙夷乃至于被遗忘,这不得不说是一幕带着浓重悲剧色彩绝望与晦暗相戕的社会派戏剧和浮世绘画卷。而阿Q,以及与他一同挣扎的齿轮们,恰是这桩人间悲剧底色中色彩最为浓厚最为沉重的一笔。
角度三:满嘴苦涩的人间喜剧
美国评论家尼克伯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黑色幽默的定义和性质: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意儿结实吗?” 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这一派作品中充斥的讽刺幽默与传统的幽默大不相同:并不表现一种单纯的滑稽情趣,而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作品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是丹麦的齐克果为主导的,经过法国的让•保罗•沙特再创造的文学上的存在主义,它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类似于荒诞派戏剧,甚至可以说是荒诞派文学在小说上的具体表现。属于黑色幽默派的小说家大多在作品中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观点,所以尽管他们在作品中有不同的反映,但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总是病态的人物典型,阴沉而痛苦的幽默,荒诞而杂乱的情节,麻木而残酷的现代世界,尖锐而深刻的讽刺。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派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是为了打破禁忌而存在。禁忌使人痛苦,包含人类社会的各种层面,以政治上来说有种种禁忌,如白人对黑人的,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在性别上则是男人的对女人及其他不同性取向的人们,都可能造成痛苦(亦即存在主义说的他人即地狱)。黑色幽默敢于拿禁忌来开玩笑,而且是辛辣的,挖苦的,禁忌越大,黑色幽默的笑话威力就会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脱离1960年代的美国背景下,至今仍会有黑色幽默的小说及电影存在。[4]
关于“黑色幽默“的电影作品,比较出名的有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国内则有姜文《鬼子来了》等等,不一而足。至于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在鲁迅他那精巧有如手术刀的笔触下,阿Q那半生浮沉犹如严格的电影分镜一般,一格格一帧帧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每逢绝望必定发笑,无论是微笑,苦笑,假笑,狂笑,嘲笑,冷笑,还是会意而笑,拊掌而笑,含泪而笑,轻蔑而笑,边想边笑,皮笑肉不笑,尽都是发自内心而笑,仿佛只要一笑,我们就可以隔著那层包裹阿Q半生浮沉的小说的表皮,戳中那皮下现实的脓疮,细看那阿Q人生的血泪们伴随这恶臭的脓液一同汨汨地奔流而出!
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是不是严格的黑色幽默电影作品,这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当我们谈论起阿Q来说,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没有人会真正知道鲁迅塑造阿Q这个经典文学形象的真实意图,有的也大都是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经历来谈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阿Q正传》中有态度,有文学创作方法,有对现实不安的扭曲和放大,也有荒诞不经同样荒诞不经的创作背景。《阿Q正传》第一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开头讽刺考证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写法。但鲁迅“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5],并希望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6]。作者本人要求作品带来的是中国人的自我反省,无论是阿Q在大堂前的画圆圈伏罪认错,还是在奔赴刑场游街过程中无师自通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好汉”的场景,对中国人来说它都不是黑色幽默.它只有黑色,没有幽默,说是黑色幽默的成分,毋吝说是一出过山车般的满嘴苦涩的人间喜剧,这样更为恰当。
角度三:精神胜利法下的虫豸——被放大的极致自卑
对于阿Q本人来说,“精神胜利法”于他而言,有如安慰剂一般,能够随时随地平息他那或因他人嘲笑讥讽或因打架斗殴败北的沮丧和失落。在医学上,安慰剂效应(英语:placebo effect,来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但是这种有如内服性鸦片的精神安慰剂药效并不持久,只要时间一长,阿Q就不得不向现实这头吮人骨髓啜人血泪的怪物认错求饶,否则其存在的合理性必遭无情抹杀,正如阿Q对吴妈性骚扰后,不得不逃离未庄而来到县城,为了谋生甚至还做了盗贼一类下三滥的勾当。此外,阿Q被闲人打了之后自认虫豸的行径也是如出一辙。看似盲目自大,但实际埋藏在言语的背后是某些更深沉的东西,是他那被放大的极致自卑。自大与自卑,本是孪生兄弟。那些生活中越是表现出自己强大一面的巨人们,其内心深处也往往越是孱弱不堪,正如阿Q。作为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一员,被人漠视被人讥讽,他都没有力量去反抗,即使曾经表现出“革命者”的特质,但充其量也只是昙花一现,他并不是一个精神上的先觉者,不是觉醒者的他,只不过在神经层面上比旁人更为敏感上一分,长久以来的苦闷生活业已泯灭他内心中真正的声音,他只能日渐沉沦,然后饱受煎熬,即使没有那一桩革命闹剧,想必今后的生活也不会好过多少,每天迎接他的只不过是生活一遍又一遍的轮奸。对于那些阿Q、小D一类的虫豸们,在在那些看似强大实则孱弱的心灵背后,名为“精神胜利法”背后的面具背后,是为了让自己活着适应世界,虽然很多时候不一定就是适合他们。
如果脱离国民性格这个大话题仅从阿Q个人经历来谈论《阿Q正传》,未免太过于流于表面,以上选段足矣证明。尽管鲁迅小笔下的阿Q更多是表现出了自己更具个性更具悲剧色彩的一面,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刻蚀着社会这个整体对其的深深浸染,在国民性的表现尤为突出。
1. 参见《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评选(1918-2003)A卷,乔以刚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2. 参见《坚壁清野主义》,鲁迅著
3. 参见《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李宗英、张梦阳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第289页
4. 参见 维基百科 “黑色幽默”词条。
5. 参见鲁迅《1930年10月13日致王乔春书信》,载《鲁迅全集》,第12卷,第26页
6. 参见《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集外集》,载《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013.11.10 星期日 14:07
阿Q,男,身高一六八,初中文化水平,龙年三十五却仍未成家未立业。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由自己做主,仅凭一己之力要同当今社会抗争,必然做不出翻天覆地的变化。
照这个道理说,阿Q在当代应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屌丝,但无家世、无背景又低学历的阿Q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社会弱势群体的身份,他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给自己申请了一个微博,在身份认证时编写了某某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的职位,引来了不少粉丝们的热捧与关注。也许是被这份追棒所蒙蔽,阿Q把自己完全伪装成为了一个土豪,时不时上传一些名牌包饰和美女豪车的照片,过足了炫富的瘾。此时的阿Q,身着衣服屌丝的躯壳,却怀着一颗高富帅的心。
只不过生活仍在继续,阿Q还是必须每天起早贪黑去工作,他在现实与虚幻的生活中忙碌地切换着身份。渐渐地,他看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仇富心理也随风吹草长。也渐渐地,现实生活中的他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愤青。他大骂李刚,议论官员腐败风气,对“学而优则仕”嗤之以鼻,对万人挤过独木桥的报考公务员热抱以极为消极的态度;他嫉妒商人坐拥豪车名邸,怀疑他们偷税漏税,干了非法走私的勾当发了横财。
可是阿Q生活中角色的不断转换和内心活动的矛盾终究被网友们的火眼金睛和千万粉丝的人肉所识破。他的伪装一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最热门话题为人们茶余饭后所唾弃。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舆论的压力使得阿Q喘不过气来,他再也不敢走进网吧,更不要说去关注公众话题……
不久后,薄谷开来事件引起了大众关注的目光,看热闹的人们将视线转移开来,阿Q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当一切风波暂息,阿Q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同的是,这回看热闹的人少了,进行反思的人多了起来。我们对于这些事件少了一份气愤与嘲笑,少了一份哀其不幸怒气不争,却多了一份同情与关注,多了一份社会的包容心与责任感。
有梦想是美好的,暂不论梦想的雅俗与否,现实意义的强烈与否,它们都值得我们维护与尊重。更重要的是,那份面对梦想敢于追梦的决心、勇气并且将它付诸于实践。
《阿Q正传》讲述值此世纪末,衷心祈愿这里所议论的人物在下一世纪的中国现实生活中淡出;当然,作为光辉的典型人物,他将和哈姆雷特、唐·吉诃德等不朽的名字一样万古不朽。阿Q,是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物,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名字。我不说:“伟大”而说“巨大”,是因为这个小人物的确称不上伟大,但这个名字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涵容量却真是巨大得无比,我想不出世界任何一个文学人物能有阿Q那样巨大的概括性,把几亿人都涵盖进去。几乎每个中国人,你,我,他,都有阿Q的灵魂的因子。阿Q是一个“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的奴隶,比“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奴隶更可悲。做不稳,就要挣扎。他的挣扎当然不可能有过五关、斩六将或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英雄事业,但作为一个小人物,他的一生也够悲壮的了。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这部作品中,运用白描的手法,紧紧围绕着中心人物阿Q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阿Q是一个在政治上受到极大压迫,同时在经济方面也受到剥削的普通农民。他平时在大户人家中打零工,割麦、舂米、撑船,拿着低廉的工资,从未有人留心过他的行状。不仅不被记挂,经常还会有人拿他开玩笑。然而阿Q,是极有“自尊”的,他凭着自己曾经进过几次城的见多识广和做工时“极能做”的能力,还有据他的话来说自己先前的“曾阔过”和儿子的“会阔得多”,一直自视甚高,经常不将未庄的人们放在眼里,认为别人和自己比起来都“算是什么东西”。他欺软怕硬,只得用精神胜利法消除自己的挫败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自己头上的癞疮疤被别人取笑,他会说“你还不配…”,并且这时候他头上的癞疮疤俨然已经是高尚的光荣的了。未庄的闲人拿他的癞头疮撩他,他的怒目主义无效后,双方打架虽然在表面上阿Q被打败了,被人揪住辫子去撞壁,但是阿Q心里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他说自己是虫豸却依然被人抓住去碰头,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去那个“自轻自贱”,他颇为自己的“第一”感到荣耀。他在赌博后赢的一堆很白很亮的洋钱被人拿去了,为了缓解自己失败的苦痛,他用力连抽自己的耳光,后来觉得像是自己在打别人一样舒爽。在被庄里鼎鼎有名的赵太爷打后,觉得自己也因此出了名,作了赵太爷的父亲,大家都格外尊敬他,因此得意了许多年。假洋鬼子揍了自己,觉得像是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终于了了,顿觉轻松许多。甚至在临死之前画押,羞愧于自己的圆圈画的不是很圆,最后安慰自己“孙子才画的很圆的圆圈呢”。这种精神胜利法一直伴随他,每一次失败受辱后成了他的治愈良药,一次又一次使他不仅不觉得羞耻,反而感到极大的快慰。
精神胜利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发生在自身身上的一切屈辱和伤害,采取一种麻木、忘却和自我安慰的方式来缓解精神上的痛苦,最终得到征服的胜利感和满足感。阿Q之所以在性格中有这种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全部源于他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受到威胁和压迫的处境。他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农民,自认为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去进行斗争反抗。他骨子里流露出的奴性和自卑让他只能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的忍气吞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性格,在受到凌辱后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
其实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清朝末年,地主阶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长期腐蚀国民的思想。而农民这一人群作为地位低下且一贫如洗的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也无意识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面对强势的一方只能是任人宰割,默默承受剥削和压迫却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在整个大环境的熏染下,便形成了低阶层国民一种普遍的劣根性。然而这种精神胜利法也只是一种暂时性的麻醉。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使人沉湎于自我陶醉和满意当中,失去更多自己本身特有的精神和性格,满足于现状,不知悔改不知进取,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束缚。
另外阿Q还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赵太爷打他耳光说他不配姓赵,他并没有抗辩,只是摸着左颊退了出去;赵秀才的一句专是官府阔人用的“忘八蛋”便可以让他不自觉的怕起来;讷的便骂,力气小的便打;不敢大意的坐在别人旁边,却敢去招惹自己藐视的王胡;打骂抢了自己饭碗的小D..这些都可以看出阿Q的畏强凌弱。拧女人大脚,认为女人在外面走就是想引诱野男人,对小尼姑动手动脚,然后从而对女人产生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进而和吴妈求婚,表现出虽然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仍然免不了他对于女人产生龌龊的思想。和王胡比较身上的虱子大小和数量可以看出他有多么乏味无聊。看见假洋鬼子拿着哭丧棒向自己走过来,知道马上要挨打,于是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在大堂上面对长衫人物,膝关节自然而然的宽松,身不由己的跪下了。这可以看出他天生带有一种奴性。作了一次窃贼之后回到未庄炫耀,将偷来的东西低价出售,在大家纷纷讨好的态度里趾高气扬,也可以看出他扭曲的价值观。
然后再来看一看阿Q的革命性问题。诚然,此处的“革命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阿Q是没有确实的革命精神的,或者说他的革命精神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先进知识分子要求社会变革的革命,而是认为有利可图,想借此机会为自己牟取私利的革命。又或者说是想借革命的名义革掉举人老爷和赵太爷等地主的命,从而自己翻身做地主来欺压别人的革命。
时当辛亥革命时期。由于阿Q曾亲眼目睹革命党被处决的场景,所以他认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对此“深恶而痛绝”。但是自从看到风光一时的举人老爷面对革命党也要匆匆避难,而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因此而慌张,此后便产生了快意,觉得“革命也好吧”,应该“革这伙妈妈的的命”,因为他们太可恶太可恨,甚至觉得自己也想要投降革命党了。他大喊“造反了!造反了!”,享受着未庄人惊惧的眼光和赵太爷赵秀才等人对自己骤然改变的态度,盘辫子,去结识真正的革命党,并且从中感受到了说不出的新鲜和高兴。然而在阿Q的眼里,革命的目的只不过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是把从前欺压过自己的一干人等踩在脚下,抢夺财物和找女人而已。
也许这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资本主义潮流的发展,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封建思想与其发生碰撞。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想要寻求变革,革命势在必行。但是此次革命在与封建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始终都在部分上流社会人士和知识分子中进行,却没有发展到群众中去,没有深入人心,是具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的革命。像阿Q这样的普通农民,其实应该是革命的主力军,却只能通过举人老爷逃难这种行为中才能片面的对革命有所知晓,却无法系统的完整的接受革命的理念。于是他们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推测,曲解了革命的意图也是情理之中。因此长期受到地主阶级迫害的他们想要借革命的名义去寻求一点应该属于自己的利益,去向富人复仇,革命的概念在他们心里以一种偏离正轨的方式生长起来。就像秀才和洋鬼子借革命之机摔碎了静修庵里的龙牌,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并且禁止阿Q和他们一起革命。基层群众对于革命的错误观念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必然失败。
学者林兴宅曾经在《论阿Q的性格系统》一文中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这完整的体现了阿Q身上矛盾的性格特征。在这部著名的作品中,鲁迅先生在清末至辛亥革命期间新兴的资本主义和顽固的封建主义作斗争的大背景下,以芸芸众生中一个不起眼的阿Q作为主线,辛辣的讽刺当时人们受到压榨而不自知,甚至乐在其中的麻木和愚钝。借以警醒人们,只有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积极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中国才会有出路,否则只能像阿Q的悲惨结局一样,不断承受各种外界的欺压。
1991年 一个怎样的一年;
美国发起“沙漠风暴”,入侵伊拉克。
中华民国终止动员戡乱时期。
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
其实都与我无关 那一年我出生了
上6年级我就知道鲁迅是谁
上完初二 他所有的作品 小说 散文 杂文 诗集 甚至他发表在北京周报上的四篇作品我都一一看尽
有些人对他的作品有争议 有些人认为文章不过文艺
他的满腔热血 却仍然有不少对他产生非议
“先生从没有要求别人称他伟人,他也从没有要求走向神坛。他只是一个作家,一个普通人。他写他的文字,爱自己的祖国和家庭,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朋友和敌人。他做的只是普通人的事。他生前关心青年,死后用文字鼓舞青年。”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文艺 如果你们喜欢文艺 喜欢哗众取宠 请你们滚远之
《阿Q正传》这本书,阿Q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而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欺欺人。读书后,浮燥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主人公阿Q衰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我很认同阿Q那种处理问题的心态,无论天大的事情只要在他身上都能轻松解决,那种乐观的情绪实在是无人能比的,他的生活时起时落,但他的思想却始终是高傲的,在他的心里没有他强过他的人,别人打了他,他不但不生气相反还说是终于被儿子打了,如果我们 每个人都能放平心态去对待我们周围人和事,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少了一些烦恼,多了一些欢乐。阿Q的愚昧性在这个场景中更加体现得深刻,他完全不自知这一切要意味着什么,甚至在画了押就意味着他即将面临的灭顶之灾他也完全不自知,他还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
鲁迅明明知道前方是虚无的,却还是义无反顾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往前走,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往往是觉得前方一片光明的吧。
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好像是在初中,印象中是孔乙己还是啊Q已经模糊了,现在很多学者建议将鲁迅的文章从课本中删除,不想让中国未来的青少年觉得社会是黑暗无光没有希望的。
啊Q及他的精神胜利法看似是个体的悲剧,实则在揭露看客的麻木,而社会又是大部分看客的集大成者。啊Q作于1921年,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
关于人类的肉体和精神孰轻孰重,人们众说纷纭。宗教则信仰精神重于肉体,因为肉体的消亡是人们一直经历的,而精神,却是万能而永恒的。啊Q留给世人的,也是如此吧,啊Q的肉体在革命中“消亡”了,而他的精神却被永久的传承并继承,未来怎样并不确定,起码从1921年往前推或往后推,这精神都一直存在着。
鲁迅间接的说明,我们都是啊Q似的人物,这是何其可悲的一件事情。啊Q说,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是可悲的,然后一切放不下的就都放下了,生活还在继续。。。。。。
《阿Q正传》,讲集权制度下国人的困境。
赵大爷,官府的走狗,是集体内的领导阶级,集体通过剥夺个人的利益完成自己的生存发展。
阿Q,一直被剥削。看不到出路,只能自娱自乐。在无法摆脱的命运之下,也算一种乐观了。
这部小说没有提供榜样。不像红楼梦起码还有个薛宝钗。
当你不能选择保护者的时候,你就进入了阿Q的困境。
尽管你比阿Q幸运很多。
虽然小时候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但是依然还是不习惯他的写作风格。也许是不够文艺。
阿Q被设定为一个悲剧色彩很浓的人,愚昧、懦弱,总觉得多少可以看到一点点国人和民族的影子。
但是,孱弱的人,在一个总体冷漠的环境中,难以谈论独立和自强。
阿Q的自我胜利法也未必全部无用,偶尔的自我慰藉也是有益的。
人们普遍冷漠,畏惧革命,但是又期待革命。当阿Q被处决时,人们都在感慨过程没有亮点,漠然,大概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剧。
书中的阿q就是村里的众多调味剂的一种,而这调味剂确是少有的自我精神十分强大的一类。但在众多的调味的配合下做出来的是一赤裸的愚昧,呆板,僵硬,奴性十足的生活。
鲁迅写的这篇文章里描述的生活离我们也不是太久。也就将近100年。可现在读起来确实硬生生的让人不可思议,他们的做事方式就那么让人羞耻。阿q如果活在现在,加上他厚黑中厚的性格。如今估计很快也能自我包装成为名人。如果再长的帅点那就不得了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哪方面都一样。。可现在看阿q倒不觉得他很特别,毕竟当今社会凤姐之类的还是不少。只是迷惑于那时候的底层社会的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都是积极的还好,可惜相反。。。。也太特别了。让人惧怕。。
知识很重要。。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独立自主正确分析事情的能力。现在就是坐井观天 而且还被温水煮着。。fighting!
這本書極能煽動人心,純以文學感染功力而言應得四星,只是太偏感性,又醜化中國人的沒有根據,所以二星。
阿q怎是國民性的形象呢?这种说法在小说里都找不到根据。他的阿q形象是依照日本人醜化中國人的言論寫出來。關於日本武力侵華前如何先文化侵略,請參考王向遠的專著。日本人是無中生有的高手,当年认为刚中国该被他们领导,因此找了许多理由。当然,如果汉人还是继续被满族统治,日本人是有可能成功的。
大家不要再幼稚了,用腦用心腳踏實地的想,不要再被百年前的意識型態宣傳所洗腦。当年的中国,多数的汉人被少数的旗人武力统治,被严密监视,因此学术不前,除了奴隶文化。五百万旗人则过着寄生虫的生活,就如红楼梦里的大家族。现在民族融合了,自然就会慢慢进步了。
魯迅寫的目的就是動搖讀者對現有的社會不滿,把270年的满汉问题说成汉文化问题,希望打倒打倒汉文化 ,再創立東洋化蘇聯化西化的。其實這是很愚蠢又危險的,把數千年的社會經驗的已知全丟掉,直接走向不熟的未知,就只憑讀了幾本翻譯書。
現在的中小學教育,特多毒。大家用常理清毒吧。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說法,請具體的 文明的討論。拿出完整的例子來說你的論點。傻頭傻腦高喊口號的人已人滿成患。
当初本着想多看点鲁迅的书的目的买了这本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丰子恺的敬仰。
书有点意思,但如果是想多阅读点鲁迅的著作的目的的话,还是不要买这本书了。
一本比较薄的书,内容不是很多,书页的空白处比较多。相对而言,不是很具有性价比。当然,这也是个人所言。
丰子恺所画的阿Q形象有点意思,不过也只是有限的几张漫画,可以当作一个另类版的阿Q鲁迅书籍收集。
闲暇之际寻求了以安度时间的事情,正在电脑前,便胡乱的点着那些个图标,骤然停在了风行,那就看电影好了,片子的类型一般都是动画片、喜剧片,偶尔上来心思专心心理片,后来偏爱文艺片,现在上课真的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知之甚少,赵老师布置的作业推荐看《阿Q正传》,发现有目的地的做事还真是比较有效率的。
窝在沙发里开始了一段投入的旅程,满天星一开篇,就感觉是部老片子,上海电影制片厂勾起了儿时的小记忆,电影是祭奠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拍摄的,“诞辰”,“一百周年”,想到赵老师说的知道一个人名字后面标注的时间其实是很重要的,那是和他所在的历史时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这句话真的是让我幡然醒悟,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背景的。
鲁迅先生作序时的心理旁白,那神情深深的印记在我脑海,那种慢,那种静,那种无以言表。很用心的体会着,看着电影,另开着它的介绍,电影的拍摄记录,把电影和文字一起咀嚼。
看完电影感触颇多,最深刻的是阿Q进城前和进城回来后人们对他的态度,女人们先前唯恐避之不及和后来抢着买他的衣服,强烈对比土谷祠堂的老头对阿Q一如既往的好。让我郁闷也有点想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呢?想女人的时候,对吴妈支支吾吾,我以为他要说我喜欢你,结果,结果竟然是我要和你睡觉;想投奔革命时,去赵府找到假洋鬼子我我、投投,被人听成头,轰了出来;审讯时前言不搭后语,就那么不明不白的做了牺牲品。
不得不说,我彪悍的把阿Q和孔乙己混了,当朋友过来站在我旁边,几秒后,见他不说话,我仰着脑袋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片子吗?《阿Q正传》,我说。屏幕刚好播放到酒家,我说,你看,这就是他喝酒吃蚕豆的地方。朋友怔了下,“那不是孔乙己么?”我猛然脑袋短路,阿Q?孔乙己?都是鲁迅写的吧?是!。。。
一般都是有书有电影,我就是癖好就是看完电影都要再看遍书,因为很多时候电影都是改编自书,既然是改编就是大改动小调整的无可避免,电影的影像传达是很到位,但电影是人演得,不同的人对情绪的表达不一样,传达附加肯定有演员自身的表述,而文字的想象空间更大,描述会更细腻。
看完书,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超乎完美的诠释了书中要表达的意愿,书中描述其实人性都一样,土谷祠堂的老头在书中也是在阿Q落魄的时候有说过话让他搬出去的,而电影美化了这个人物,给了一个更鲜明的人性对比。书中说在阿Q进监狱时,里面只有两个人,可以相处,而电影演得最起码有七八个,又丑化了几个人,整部电影就只有土祠堂老头的平和。
而最终还有一点不解的是影片最后的旁白,说阿Q并没有断子绝孙。
电影中发现主角很是面熟,便搜索了他的信息,原来真的是现在备受欢迎的严顺开老先生,也看了他在1983年央视春晚演出的《阿Q的独白》,抽取了电影的精髓。也查资料了解了电影拍摄的背景及成果,《阿Q正传》被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选中,代表中国正式参赛,角逐1982年的金棕榈奖,是中国内地电影的第一次。而下边摘自秦全耀新浪博客的话,也似乎解开了那一点不解。
岑范说,当时他和严顺开都去了法国,场面很隆重,还有升国旗的仪式。影片最后有一段旁白说:“阿Q虽然断子绝孙了,其实并没有断子绝孙,而据我们知道直到现在阿Q还有许多子孙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至今不绝”。针对这句话,在记者招待会上就有外国记者很尖锐地提问:“岑导演,影片中说阿Q并没有断子绝孙,那就是说现在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人?”
岑范答道:“不错,阿Q并没有断子绝孙。不过不仅是我们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可能有,可能就在贵国也有像阿Q一样的人吧?”
提问的记者笑了,带头鼓掌,底下的掌声遂响成一片。
鲁迅笔下的阿Q,无权无势,处在社会的底层,在封建旧社会,受到了人们的耻笑和压迫还得忍气吞声。这样的群体,只能屈服于压迫,不顾面子和尊严死皮赖脸地活着。若想要做一些翻身的改变,在权势和封建等级社会大背景的欺压下,就只能残酷并无意义地牺牲。
而阿Q多少有一些不同。他的出身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凭一己之力和整个社会对抗,必然也做不出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不可能成为阿里巴巴一夜暴富,也没有条件让他读书识字高中举人。因此他逃不出作为一名封建末时代的“屌丝”的命运,而他之所以和别的屌丝显得与众不同,能够让鲁迅为他立传,正是因了这被视为民族劣根性的“精神胜利法”。
让我们来看看阿Q与别的封建末时代屌丝的不同之处。别人安分守己,屌丝不问出处,阿Q偏偏要抬高自己的身世,声称自己姓赵,挨赵老爷打之后又在心里想到“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他进城感受到自己与城里生活的格格不入,回到村子里却把城里人的生活大大嘲笑了一遍,把“洋”说“土”,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屌丝们垂涎于女人,阿Q心里垂涎,嘴上还要嫌人家水性杨花,脚生得太大。阿Q时时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又时时处在欲望和求之不得的矛盾中,他只有靠“精神胜利法”来维护自己的面子。阿Q与别的底层人物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他好面子,说好听一点就是维护人格尊严,他生了一副屌丝的躯壳,却时时怀着变成高富帅的梦。
有梦想是可爱的,比起苦难压迫后的麻木不仁,仍怀有一丝追求的阿Q令人敬佩。暂不论梦想的雅俗,吃饱穿暖是老百姓的梦想,革命是革命者的梦想,但它们都值得维护。得到人们的尊敬,有女人,过上好日子,就是阿Q的梦想。这样归纳起来,其实很真挚,很朴实。“精神胜利法”是他与残酷现实唯一的对抗方式,也是他还没有完全向世界妥协的证明。尽管在人们看来,他的妄自尊大和畏强凌弱、吃软怕硬是愚昧浅薄的象征,但阿Q不是鲁迅,不是托尔斯泰,不是甘地,更不是海明威,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教化的民众,他的抗争大概只能至此,无力的抗争好过麻木不仁,我觉得人们要对阿Q多一点宽容。
从另一角度解读,“精神胜利法”未尝不是对人格的一种维护,只是这种维护的局限性使它增添了几分可悲可笑的色彩,但这终究是社会背景造就的。许多外国评论家都指出,“精神胜利法”并不单单是中国人民才有,当人处于社会底层,受到压迫而无从反抗,“精神胜利法”是常常根植于他们心中的,是弱势群体能采取的唯一维护尊严和面子的方式,因此它具有普遍性。与其说“精神胜利法”是国民的劣根性,不如说是人类的普遍弱点。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证明。即使在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现代社会之中,“精神胜利法”并没有消亡,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而已。资本积累形成的贫富差距下,中下层人民仇富的心理也在风吹草长。官员节节高升,人们便要议论他贪污腐败;商人下海发了大财,买得起豪宅几间,名车数辆,人们便怀疑他偷税漏税,干了非法走私的勾当。你可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怀疑的东西往往会成真,但回头想想,嫉妒心理才是大多数人开始质疑的根源,而并不是出于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当年韩寒一书,“趁我还年少,我要万水千山走遍……切记,要不附权威,不畏权势,不贪权力……”引得无数愤青为他叫好追随,视若明灯。何谓愤青,就是一群无权无势又有点知识理想的年轻人对这个世界怒目而视。所以说愤青是会消亡的,只有少数人是天性使然。有些人一辈子不得志,他就能做一辈子愤青,而大多数人都在成长中逐渐以收获来磨平愤怒,逐渐与这个世界和解了。你能说他们不可爱吗,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以批判来对抗不平等,梦想着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觉得贴着愤青的标签似乎平衡了人生中未曾体验的空白,得到自我高尚的满足感。你能说这可悲吗,没有愤青,这个世界就得陷入可怕的平庸。
其实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精神胜利法”不过是人们调节情绪,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途径,当我们处于不平等之中,用精神来盈利无可厚非。阿Q在封建年代只能是阿Q,到了现代社会,他也许可以成为一名愤青,继续将“精神胜利法”发扬光大。能在心理上找到自身于社会的价值,也算一种伟大。至于人们声讨的“国民劣根性”,我只能说,时代不一样啦,都说追求自由思考独立精神,不允许有相反的声音发出吗。喏,这亦可以被解读成一种精神胜利法。
品读《阿Q正传》是一次对新旧中国过度时期的一些深刻到心痛的品读,因为新因素发迹于旧社会,所以为了探求我们当今社会的渊薮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刻领悟,又因为是旧社会牵制着新因素,所以不能不在扼腕叹息时深感痛苦。正如家丑不可外扬,是因为痛苦带来了屈辱,而品读《阿Q正传》是为了以探究的沉痛取代“家丑”的痛苦与屈辱。通过聚焦这部产生于含有新因素的旧社会的作品,我们便可以有效避开封建社会华丽的外表,随着鲁迅先生的针砭文笔,好好认识一下自己的过去,从而更好得处理当下,面对未来。
《阿Q正传》,以一言以蔽之曰“怪”,这个“怪”,有三个含义,分属三个词性:一则名词,是对书中那一群人物的定性,即怪胎,以及由此怪胎作为出来的怪事,由此怪事构筑而成的怪世,由此怪世叠加而成的文明怪圈;二则形容词,是对这一群怪胎,一堆怪事,一脉怪世,一轮怪圈的略带鄙夷目光的修饰——真怪,是责骂的内容,然而当我们以读者的角度责骂完毕之后,就不由自主地对我们的祖先产生了一个动作,这便是那第三个词性——动词,责怪。我们的责怪是由于我们在与全天下读者一道责骂后,因祖先在外国读者面前丢了我们的面子而感到一种让外国人莫名其妙而我们却习以为常的惭愧。基于我们的另一种集体心理——推脱责任,我们就会追根溯源,竭力寻找祖先们的墙角,挖它两下子,但我们绝不会挖到根部,因为在我们自认为丢脸并因此而责怪进而推究责任的同时我们已反映出了我们与祖先的同质性,即我们与生俱来地已和祖先是“一丘之貉”,哪里有自挖根基的道理?这时连我们(读者兼后人)也陷入了怪圈,在此时,有两种人分化了出来,一种人本质上很糊涂,却也明白了,因为他逆来顺受,向二千年的根基屈服,另一种人本质上很明白却越发糊涂了,因为他穷究根源,越追究越觉得矛盾。前后两者人数大体相当,但是,毕竟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生存下去且活得舒坦,所以后者中有且有很多人衍化成了前者,只有极少数的人在经历了民族性格与个人性格的斗争后,用“心血”的代价换来了一种淡定的客观,一种透彻的觉悟,正如鲁迅先生所喻,他们是一个装满沉睡的大众的铁屋子中唯有的几个揉揉惺忪的双眼站起来的人,他们无所谓悲苦因为睡过来便意味着心全副武装的进步,足以抵御任何悲苦!他们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声嘶力竭地叫醒一批人,并为他们冲破黑铁屋而摇旗呐喊而鼓而呼,鲁迅就是这样的人,他留给我们的这部小说便是他给我们的武器,使我们能够通过代代人的努力凿破黑铁屋!那么就让我们跟随鲁迅的脚步,从阿Q这个“非典型性怪胎”说起,探究旧中国这个已被近代以来的数代人凿得千疮百孔的黑铁屋。
或许有人会说:“你刚才还在指责这种‘推究’责任的作为,可现在却又要带着大家跟你一起“数典忘祖”,这又要如何解释呢?”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一种问责,是一种通过先代的探索的客观的视角进行的问责,虽然由于物资至于年岁尚浅而难免带一点“推究”色彩,但我努力保持“问责”的本质,以求推论与结论的客观公允。
阿Q是个“非典型性怪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阿Q是一个连鲁迅为他立传都在选择名目上颇有踟蹰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即便是作者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那他终究也只是一个“小喽啰”,而非“大头目”,是一个“非典型”而非“典型”。但他毕竟还是怪世中的怪胎,终究还算是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武器,以愚昧无知为勇气的怪胎。他间或瞪着眼自谓曾阔绰,间或被揪鞭自骂为虫豸,间或抽耳光自认为是儿子打老子,最终糊里糊涂赴死“叫嚣”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要他又有什么用呢?我想作者选取他作为中心人物只不过是给读者一个起点,引领读者到那时的未庄,那时的城里,乃至那时的全中国去看一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幅图景上“绘”有什么样的嘴脸。那么作者描绘的图景要怎样看呢,又怎样通过阿Q看呢?其实只要我们把视野扩大,我们就会发现从一个又一个的阿Q一样的“非典”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典型人物,看到一个属于这个民族那个时代的集体肖像。透过这个肖像,我们能看到的,是一次口喊人人革命却人人心存封建的大规模的由城市到农村的不由自主的烙上奴的色彩的群众性“反革命”;我们能看到的,是一次有一个“号召”却有多种动机的无组织无纪律而竟以旧势力为主力的虚大的假革命;我们能看到的是一次本不懂革命真谛却深谙厚黑逻辑的有“知识分子”参与的虚伪的“装”革命。在小说中,“反革命”以插根筷子叫嚷着革命的阿Q为代表,“假革命”以配“银桃子”的“柿油党”为代表,“装革命”以假洋鬼子为代表,三者共同构成了一种群众反革命,官僚假革命,“文人”装革命的三位一体的披着新因素做的羊皮的旧社会的嘴脸,咄咄怪事,只得让读者嗟呀唏嘘,使读者不禁感佩作者是以何等的自主毅志来下笔著述这幅怪事怪圈全景图,甚至连作者都感叹,“仿佛思想里都有鬼似的!”
那么,是什么样的罪魁祸首造成了发端于怪胎终结于怪圈的“怪链”呢?我想应当有两大互为里表,狼狈为奸的要素,一曰“礼数”,二曰“专制”。那么它们凭什么能够造怪,又怎么样造怪,并且造下了“何方妖怪”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首先,说说这个“礼数”,其实莫说现代社会了,就是在封建社会里,礼教也是一种落后的事物。所谓“礼教”,最初的含义便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以及由此而生的道德伦理,它是奴隶社会中在民智未开之时为维护秩序的工具,民愚之时尚且可以借礼数奴役之,可是,一旦民众接受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洗礼后,便已被开启了民智,民已不愚:在我看来,所谓百家争鸣便是基于原始经济及奴隶经济的孔老两派与后世的基于封建经济而有所改变的孟墨荀韩的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当然儒与墨法道之间的斗争也存在,但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看孔老一派属于保守派,孟荀一派属于改良派,墨法一派属于革命派,这次论战的中心便是要不要废奴隶制,要不要兴封建君主制。论战启迪了民智,但在论者之中,墨派的手工业者处于社会底层,政治力量不强,只得在封建社会中退隐江湖;而韩派在将自己的“革命”理论发展到极致时,又用“法术势”的理论将之推向了高峰形成专制,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杀死了秦也杀死了自己,进而使得后世君主不得不在民间再找上一个羊皮给法术势的理论披上一层外衣。黄老之学与民休息还可以,但专制的野心在社会发展的同时膨胀,恰逢董仲舒改造了儒学,这时,君主需“羊皮”,儒生需“主顾”,二者不谋而合,联合起来,把儒学变成礼教,把奴隶社会的秩序移植,然而民已不愚,那么君主们便只得使民愚,加之董程朱王陆一脉儒生的不断升级换代,使愚民的礼教,变成了吃人的礼教,正所谓君使民愚民不得不愚,愚而奴役之,“其从之也轻”。至此,人已为奴,则“吃人”又何妨矣?民是愚了,可终究还有点儿“争鸣”留下的痕迹,他们还会不甘为奴的,只不过不到迫不得已决不向地主发难,只是不甘被同样为奴的人戏谑为奴罢了,譬如阿Q敢与小D厮打在一起,却不敢在被赵地主打之后再声称自己姓赵,哪怕仅仅一次。
礼教为祸固然恶劣,但它毕竟相对于封建社会也属落后。它之所以得以苟延残喘地逃过了“秦”革“周”命的烈火一劫,不仅仅是因为儒士们的改造,还因为有专制这个主犯,是它在幕后指使,是它在一手策划!那么专制又是源自什么样的基础呢?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朝廷保护他们免遭游牧民族的严重破坏;像秦一样的战国贵族君主都希望把自己的“产业”保住,便把希望寄托到了士的身上,而“士”中的法家最合君主的需要;法家思想在韩非的集大成后彻底成了只为君主服务并提出理论支持的工具,而在君主成为帝王之后又最符合帝王的野心与欲望。农民有期望,帝王有欲望,士人有思想,专制便在古中国有了市场。
吃人的礼教和害人的专制将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消耗完竭,留下了无尽的黑暗,让人的自然属性无限延展,恶之花绚烂出不详的颜色,腐蚀着二千年长河中的人心人性。代代统治者看到了这一点便不断变本加厉,加强对人民的奴化教育与奴化管理,若不是君主们身上披着那身儒学的羊皮,两千年封建社会就会连“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都没有了!封建君主们或许在创业时代还能体味百姓疾苦,“披上更厚的羊皮”,但当他们娇生惯养于宫闱之中的所谓“守成之主”上台执政时,狼也吃肥了,羊皮太厚也会出汗的,因而他们便会不断地裁剪羊皮,减少厚度,甚至会在性急之下拔了羊毛,变成一个不羊不狼的怪兽,盘剥压榨人民,君主兽性,庶几近矣!虽然中国还有从民众中选拔出来的官僚,但他们毕竟是通过君主的愚民奴民政策选上来的道貌岸然的卫道士,自然属性已潜在地扩张了。或许会有几个良知之士,但终究难以抵挡卫道士与御用派的滚滚大潮,终于在帝制社会中位于君民之间的官吏竟也开始与狼共舞,为虎作伥,封建之社会,呜呼哀哉矣!君为兽,民为奴,再来官僚与狼舞,怪胎个个构成怪事种种,终成怪世一个,至此文明与历史双双落入怪圈,包括君民、官吏,无一人得以真正快乐,若不是船坚利炮把那闭锁关门猛烈地锤,怎敌他怪世怪胎无穷匮?到那时,中华惶惶文明灭亡之日不远矣!
成堆成捆胡乱地扎在一起的“怪”,“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个个体悲剧为基本组成的社会大悲剧,阿Q是不快乐的,因为他已被奴化的头颅根本无法理解快乐的含义,其实这种“不能理解”也是一种悲剧,小D如是,王胡亦如是;赵太爷是不快乐的,因为他已长久地浸在吸骨抽髓得来的恶水中,遗忘了那本应发自童真的心,时刻提防他人的算计,外强中干,心灵枯干,再强也是逞强,赵司晨如是,白举人亦如是。封建社会的底层尚且如此,更何况处于封建等级塔尖的那群人?更可悲的是,我们民族的大半数基因取自这黑暗森严的两千年,虽然并不缺少美好的因素,但民族的劣根性不容忽视。因为这种劣根性即便在今天也有表现,拜金主义,迷信思想,权利追逐,色欲流毒,哪一个不是封建的影子,哪一个不是自然属性过分膨胀的结果?反观我们自身,又有多少人敢于承诺自己在不断追求自我的完善,并趋向完人?又有多少人敢于承诺自己的心灵是光明的美好的上进的乏恶的?面对这个“妖魔”,我们既不能用华美的外衣将它掩住,这种“丑不扬主义”万万不可取,也不能用道家隐者的言行将它逃避,这种“眼不见主义”更是百害无一利!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抉择,怎样改革?首先,我们应当采取批判主义的态度去粕取精,剔除传统中的恶毒,把一切落后时代加诸其上的“吃人的礼教”去除,然后,我们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汲取国外的先进理念,用“民主,共和,宪政”的理念把“害人的专制”革除,用“契约,信用,实证”的精神把“吃人的礼教”废黜。最后,我认为最为根本的是应把新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每个公民的自我觉醒与觉醒之后的自我改造。
一部作品镜鉴一段历史,足以;一族国人彻悟一根劣性,全矣!
参考资料:《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 复旦大学出版社; 《寻觅中华》余秋雨 作家出版社 ; 《阿Q正传》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国的迷失》 林樾 花城出版社。
当时,我们的鲁迅,以其天才般的智慧和辛辣的文笔,创造出了这个到现在都让大家念念的虚构人物, 如果要是对虚构人物的知名度进行排名的话,阿Q绝对可以排到前三,至少,他让大家认识了一个英文字母,尽管现在Q已经变成类似于"可爱"的意思.
当我们遇到什么事的时候,会阿Q? 力所不能及, 想得到的却得不到,甚至于让别人得到,不满于现状,这些情况,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时候,似乎这时候人类的大脑对自身情感的保护机制就会开启,它的方法不是让人放弃,而是给人们灌输"我们也可以如何如何"的思想,这样,至少在思想感情层面上,人类不会受到伤害.
"阿Q精神", 也有"自我保护精神"的含义在里面, 只不过当我们被大脑灌输这种信息的时候,我们是否能不象阿Q那样去处理"阿Q精神",遇到喜欢的女人而无法得到,遇到金钱地位而无法企及,我们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之时,是否还能冷静下来,将堵在心口的那块石头拿开?
想想看,如果让一个人连"自我安慰"都不做了,那这个人是不是会对你玩儿命? 所以,暂且让人们自己先"自己安慰自己"一下, 然后,你让他作什么就做什么了.而现在的社会,似乎连"自我安慰"这样的事情都不让做了,一遇到那样的人,便会以鄙视的目光,恶毒的言语,对其进行类似于发泄对上司不满的心情来进行辱骂.
老外就没有"阿Q精神"? 他们也有,当美国逐渐强大的时候,欧洲的那帮人成立的"欧盟",这不就是"阿Q"么? 不过,他们会去"争"而已.
当我们发现自己"阿Q"的时候,不妨看看那个可笑,可憎,可悲又可怜的自己,这样的"四可"人物,在现在不正是过的安安稳稳的老百姓么? 当老百姓没有"阿Q精神"行么? 这样子和谐社会还怎么构建? 于丹这样的人物之所以会大红大紫,就是因为,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阿Q",一种不同以往,却批着"老庄"之皮的"阿Q", 这样的人,是不会被砍头的,这样的"阿Q",甚至连被送上砍头台的资格都没有.
娱乐大众的人物现在被老百姓推崇,不就是因为他们在告诉老百姓要"阿Q"么? 现实生活不满意,没关系,打开电视和电脑,你就会忘记那些"不满",现在的人,连想"阿Q"的机会都没有,麻木的心还需要什么"安慰"? 老老实实过一辈子,对上对下都好.
现在回到标题,这下明白我的题目为什么叫做"看尽各大论坛,我只看到两个字---阿Q"了吧? 我说的可不只是发贴的,回帖的和看贴的都一样. 我没钱又怎么样? 我可以在论坛上大放厥词, 我没伴侣又怎么样? 我的Blog点击率上万,里面说不定就有对我"望文生(情)意"的, 网络给了我们一个更广大的"阿Q"空间,我只希望,在打字点鼠标的同时,能不忘记,自己是什么东西而已.
阿Q最后还是死了。记得是谁说“鲁迅先生如果没有英年早逝,最后也会被杀或者沉默。”沉默是一种对人精神上残忍的酷刑,剥夺了话语权,就是单向传播中的受奴役者。但阿Q是个用不沉默的人,他敢说,并且总是不加修饰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直接地说出来,他对代表权势的赵老太爷说“我姓赵”,他对自己的性幻想对象吴妈说“我想跟你困觉”,他对自己的顶头上司白举人说“是我说你拿人家五十两的”,也许是这种近乎于傻子似的单纯让他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狂人日记里不还说么“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在那个时代,大家都欺软怕硬夹起尾巴做人。能够不死便好,少说少听少看多做,可偏偏阿Q又是一个特爱看热闹的角色。跑去看杀人撞上了偷窃然后还掺了一脚跑了,这样也还好,回去风光了一把,可偏偏又是自己藏不住事儿,整个未庄都知道阿Q成了盗贼,被全部人排斥的没权没势没钱没地位的阿Q,看你还怎么在未庄生存下去。但是阿Q不怕,阿Q有精神胜利法。
当听说革命党进庄的消息后,整个未庄都开始惶恐不安,原来等级分明的人们已经默认的平衡像是要被打破了。和阿Q一样的农民阶级开始暗中观察望风,似乎期待着那些地主财主们被革命掉,又害怕到来的是更为恐怖新的剥削者,还有胆大一点的人进城被学生剃了辫子。在那些地主们纷纷倒戈准备自己出路的时候,阿Q在桥上欢快地喊着“我革命了,我造反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样大胆狂放的言论却让赵老太爷他们心里颤了一颤的。人们对于未知东西的恐惧,在它越来越接近自己想象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反倒觉得安心。革命在未庄成为了假洋鬼子勾结各种财阀乡绅之后的产物,老百姓们可以继续接受以前的压迫反倒舒了一口气。但阿Q想要革命的小火苗并没有因此熄灭,他在假洋鬼子之后去尼姑庵闹革命学人家把辫子盘起来,说明他已经开始有了懵懂的革命意识,只是还不明显。那阿Q革命是为什么呢?在阿Q的梦里,似乎参加了革命,成为了革命的首领。他成了新的“赵老太爷”,赵老太爷变成了以前点头哈腰奉承的自己,他穿皮袄戴官帽还趾高气扬地骂“王八蛋!”。他满足了,他以为只要自己革命了,要什么是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他可以不再被同等的人嘲笑,不再交莫名其妙的保护费,不再不敢姓“赵”,甚至可以不让赵老太爷姓赵。他是愚昧的,甚至即便他参加革命党胜利之后的结局也可以看见,类似太平天国的末路。被抓了也没有觉得沮丧,阿Q说,监牢里的配置比土谷祠还好。
无姓无名无籍贯 无行状无家无固定职业的六无产品是不被这个社会承认的,最阿Q后无声无息无牵无挂地死了,连一句“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都没唱。众看客砸砸嘴巴狂呼大不过瘾,人命被人把玩的时代,人人不敢说真话的时代,做作假装不想被排斥就被同化的时代,现在也有,阿Q和赵老太爷的故事还在上演,三六九等的标尺从补丁破布到丝绸华服的对比,谁敢说没有以貌取人过。
阿Q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阿Q活着。有阿Q就有赵老太爷,就有假洋鬼子,就有地保,就有小D。众看官,且慢慢看。
高二读的书,现在大三末。
阿Q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但是社会造就的悲惨的命运。
现在的感受:在有希望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去做自己想做的积极向上事情,时间经不起考验。当自己年龄大了,却不断的走着下坡路的时候想在往上游去就变得倍加困难。所以,趁着自己年轻,要要努力拼搏,不管输赢。
恩,看了你的书评,我总算看懂阿Q了。。。
魯迅筆下的阿q=以前的中國人=現在絕大部份的中國人。
不同人讀阿q都會得到不同的感悟,魯迅先生就提說過當時他的友人看了阿q正傳就感覺裡面的內容在評論自己,簡單點,這部書說的就是當時的中國人。
以前讀懂阿q的,不代表我們這代讀得懂。
如果我們這代讀懂,那也許證明了我們這民族還存在著阿q身上的根性。
大概就是這樣了。
不是漠然,是无需参与,不管闲事,先做好份内事。鲁迅的“不麻木”是要你革命,盲目的随便跟一个喊口号的,虽然他未必知道毛病何在,该如何革命,有无人手去革命。就不见鲁迅去革命,甚至抗议日本人播放杀头的幻灯片,他只管动嘴巴及收钱,革命你请先。
鲁迅怎么只管动嘴巴及收钱了?他写小说写杂文就是用笔杆子革命啊
如果你有社会经验,就不会相信写稿就是革命。他只是煽情,生死成败是你自家的事
那个混乱的年代,他如果没有良心和责任感的话,又怎么会放弃好好的医生这个职业从文呢,最后也不至于你所谓的煽情煽的英年早逝……
嗯,放弃医生好行业。。 这方面你可对证过资料,肯定事实是这样简单明了?
混乱的年代,如何定义,以何为指标来反映时局的确动乱?是那一年?现在教育普遍了,民智也较开,希望不要再相信这些历史迷汤,不妨先独立的看证据。。
自我慰藉,或者使用类似于阿Q的那种精神胜利法,倒也似乎是能够减轻甚至消弭我们的痛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可是,没有痛苦是否就是我们应该有的全部追求呢?
劣根性理应被正视、批判,否则自由没有盼头···当然,我认为自由始终是第一位的价值···
你怎么知道这本小说是依照日本人丑化中国人言论而写的?你怎么知道魯迅寫的目的就是動搖讀者對現有的社會不滿,打倒舊的,再創立東洋化蘇聯化西化?你怎么知道今天所見到騙人就是那時開始發展的?你怎么知道中國人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因自己的人種而自卑?
你看这本小说就看不起自己的文化了?还是你为自己的人种而自卑了?还是你以为那时的人看完这本小说就和你前面写得那样为自己的人种自卑了?
这是你自己的言论还是复制别人的言论?不管那个,我觉得你这个挺有煽动性。
我非智者,但在外國讀書多年,許多自卑其源頭近 來研究魯迅,才發現是這位老兄犀利筆下所生。 魯迅醜化中國及漢文化索可以搜索一下,網上應該還有些, 如他說中國文化是殭屍,中國古書該丟到茅坑,中國四千年黑暗,中國人 看到女子一段手臂就想到她的生殖器,中國學生該殺, 因為沒有侵入中國的日軍認真,中國人不喜歡真話例子 是來客如說初生孩子一定會死 等極端的話。 日本污蔑中國人可參考王向遠及 龔鵬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808ed0100rdgq.html 現在中國對魯迅還是肉麻的叫筆名加大先生。這些 人不動腦筋,也以此表現自己進步,與文革時其實沒多 大變化。 但我認為五年後對魯迅的評價一定大大的調低,尤 其是當他的負面資料開始浮出來。。
读了原著你发现鲁迅的笔并非最犀利,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到晚清的[官场现形记]都是这样,而鲁迅只是模仿他们的写法,而自卑源头并非来自于鲁迅,而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必要,从中国的大门打开以后,我们又是发展经济技术,又是体制改革,最后呢该赔款的赔款,该割地的割地,鲁迅在当时说中国人是奴隶,我想没有人不会同意,到了最后大家就拿文化开刀[从我们开始割地赔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反思文化了],在巴黎和会上,把德国把青岛让给日本的时候,在北京学生们一片沸腾,形成不同的思潮,五四运动开始爆发,在五四运动中鲁迅还不算是很活跃的。
写得好!+1
写得好!+10086
阿呀呀这应该不能成为打3颗星的理由吧
我们总是在鲁迅笔下的人物里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就是鲁迅的伟大。
能从书里看出些什么东西就全要凭借个人的阅读理解力了~~
ls 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ls是的,然后看看影评看谁的哈姆更讨喜
鲁迅的优点是观察到了精神胜利法这种心理现象,缺点是他将之视为大忌加以批判。
这就好比朱熹评《诗经》:此乃淫奔之诗也!
朱熹的优点是看出《诗经》其实就是描写男欢女爱那点事,缺点也是视其为大忌。
侧面也反映了俩人性格,
放到今天都是上学的时候没女生搭理,一件小事都能掰扯半天,天天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那种男生。
批判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算不得深刻,还没骆驼祥子深刻呢。
放到今天都是上学的时候没女生搭理,一件小事都能掰扯半天,天天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那种男生。
这句话我脑补了一下,不得不说有一点赞同,哈哈哈。
但是总有人要批判,引起大家的思考,激起不同的观点,社会才有进步的空间。至少他们做了这件好事。
嗯哼,是好事,但是是价值三星的好事。精神胜利法不是鲁迅独创。
LZ如果对这种现象感兴趣,不妨到大佳网看看止庵最新的视频,
里面谈到周作人对进化论的看法,对你应该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