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印章

孙慰祖 外文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外文  

作者:

孙慰祖  

页数:

445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们习惯将中国印章视为一种艺术现象,而事实上,我认为它首先是深刻地参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制度之器。这种两重身份使它与其他艺术部类如书法、绘画的研究方法与解析角度很不相同。与其他地区印章发展历史相比,中国印章的特殊性还在于衍生出“篆刻”这样一种与书画结伴而行的文人艺术创作样式。因而,要比较全面地揭示中国印章历史发展的状况,阐释具体作品,都不能仅仅关注它外在的表现,尤其需要探究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及其自身渊源这条暗线。比较直接的如文字的演化、印制的递变,间接的则联结着近三千年的社会治乱、政治兴革、经济盛衰、民族冲突与融合、文化风尚变迁等等,而只有深入地解读这些信息,才能触摸到中国印章的特殊性格与灵魂,才能找到艺术风格变化的内在动因,也才能阐明何以在其他地区早期印章体系中断、消失之后,中国印章依然独存并沿用、发展至今。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要拿出一本通史性的东西来,就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古玺印学领域与篆刻艺术史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两套话语系统的分离状态,以学术的、艺术的线索贯彻始终并且多侧面地解读中国玺印篆刻的历史信息,而这实在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比较圆满实现的目标。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经写过包涵印章艺术简史的教材,过了十年又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写过一本介绍中国印史的通俗小册子,当时最深切的感触是:“我们还不具备比较科学、比较准确、比较充实地论述中国印史的条件”(《宋元私印与文人篆刻的发轫》,载《范曾捐赠宋元古印五十品》1999年)。觉得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先突破若干关键性的认识盲点。因此,这十多年来一直沉湎于长期悬置的几个印史阶段资料的搜集、整理,进行断代研究,寻求与印章与社会生活之间各种的联系,对于其他项目则未有问津之想。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中国印章发展与艺术风格史通论。全书图文并茂,以历代印章的发展为主线,置于正直制度、文字演变、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文中贯穿了作者数十年来形成的有关中国印章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学术结论,兼具通俗性和可读性。全书文字22万,共收1450件彩图,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所选印例皆为作者精心遴选自国内外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印花采用原蜕制版并均为原大,另标尺寸者除外),具有断代标准品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价值。

作者简介

孙慰祖,别署可齐。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西冷印社理事,兼印学理论与社史研究室主任。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书籍目录

绪论 古代印章世界与中国玺印的特质 第一节 古代东西方印章概述 中国印章的定义 东西方早期印章体系 中国印章与东亚印系 第二节 中国玺印的特质与形态 中国玺印的形制体系 玺印文字的独立性与稳定性 玺印功能的泛化 第三节 中国的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的形成及特征 篆刻艺术的审美第一章 中国玺印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先秦第二章 同意封建王朝的形成于秦汉印制的确立——秦汉第三章 从因循到恣放——魏晋南北朝第四章 印制鼎革与秩序——隋唐五代第五章 印风格局的多元演化——辽宋夏金元第六章 古玺印时代的终结——明清第七章 文人印章艺术的兴盛——明清篆刻流派第八章 经典与演绎——近现代篆刻与篆刻家群体第九章 明清篆刻鉴藏与印章艺术的立体元素

章节摘录

插图:对玺印用途、性质和制度的记载,在战国时代及稍后的文献中比较多见。以玺印封存物品。《周礼·秋官·职金》记载:“辨其物之微(美)恶与其数量,褐而玺之。”郑玄注云“玺者,印也。既褐书揃其数量,又以印封之……有所表识谓之褐橥。”所谓“榻橥”,是一种木做的标记牌。这段记载是说职金的职责,在于辨明物品的等级与数量,用木做标记书写清楚,用封泥封存并钤上印章。(图1)《周礼·地官·同市》还记载,在商品流通转运环节中玺印作为通行的信验凭证:“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这类玺印,应是经济管理部门的公印,其用意即所谓“检奸萌”和许可流通。《周礼》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作品,对于周代和列国时期制度的记述,许多已被金文、简牍、玺印文字所证实。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陶器的封存形况来看,有印、有封泥、有褐,形态已经相当成熟。《周礼》记载在晚周的商业活动中使用玺印是可信的。(图2、3)其次,是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交往文书采用以玺印封缄的方法,不使非法拆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44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国语·鲁语下》也有类似的记载。韦昭注日:“玺书,印封书也。”这就明确了,“玺书”就是用钤印封缄需要传递的文书,以示缜密和信用。《左传》是战国初期的学者根据春秋时代史官记载的史事整理成书的。这一关于春秋时期文书制度与玺印用于非经济关系的最早记载,显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实际生活中“玺书”和玺印的其他用途,此时当已普遍存在。(图4)

后记

大半年的“自闭”,终于画上了二十多万格子的最后一个句号。近二十多年中早有多种印史专书珠玉在前,一直使笔者视此为畏途,不敢轻易涉足。青少年时期曾经读过《篆刻入门》之类的书,慢慢觉得不能满足种种好奇。但随着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持续,才感到这一小小的领域里处处奇山异水,寻觅真知并非如探囊取物那样轻而易举。这些,也是七年前秋天在北京约定的这本书稿延宕至今的主要原因。这本书最初宗旨是作为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文明与文化”丛书中的一个分册。作为专业工作者,似乎无由推辞。后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但外文出版社仍然决定要将这一选题做下去。几年来外文出版社总编辑李振国先生和编辑廖频先生一直对此多有策勉。今年春天,兰佩瑾、王家胜先生又屈驾寒舍,与我一起商讨具体的构想。他们对作者的真诚理解,对播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担当和对这一学术领域的关切,也使我更加重了一份责任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不得不在“知”与“行”之间作出调和。但笔者与出版者相信,喜爱中国文物或者关注中国印章文化的读者,或许可以通过本书对这一艺术门类的前世今生有一个新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也可能从中了解到目前中国印史与艺术研究的一些基本信息、,并与作者分享本书所汇集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中的一部分来源于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长沙市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平江县文物管理所、天津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陕西成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陕西汉阴县文物管理所、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市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西藏罗布林卡、上海文物商店、西泠印社、珍秦斋、文雅堂、日本岩手县博物馆的藏品。本书的学术原意得以充分体现,幸赖多方惠允使用或慨然提供的资料。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目前第一部全彩图版的大型中国印章史通论性著作,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印章艺术极具体系性和鲜明个性的专业论著。本书的选题与学术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全书共收图片1400余件,其中大量系首次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博物馆珍藏品,且多具有断代标准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价值,为印史和文物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本书不仅是当代中国印章研究具有标志意义的专著,同时也将为海外学者的印章研究视野提供一种丰富、深入且富有个体经验性的思考。全书行文活泼流畅,论述绵密且细致入理,兼具学者的严谨理性和艺术家的激情。读者在追随作者思想的触角、深入中国印章发展历程的同时,还将获得文字的愉悦和享受。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 刘江本书的显著特点在于:在全面、系统的基点之上,以独特视角、新颖观点揭示中国印章发展史与艺术风格史,将中国历代印章的发展置于政治制度、文字演变、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深入地探究联结于中国印章之中的文字演化、印制递变以及近三千年的社会治乱、政治兴革、经济盛衰、民族冲突与融合,文化风尚变迁等等,解读中国印章的特殊性格,从而阐明何以在其他地区早期印章体系中断、消失之后,中国印章依然独存并沿用、发展至今这一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本书体现了作者大量原创学术结论,也吸纳了当代印学学科的最新成果,为中外深入了解中国印章史提供了一部具有学术前沿性和经典意义的专著。本书列有玺印、篆刻断代辨伪专篇,为玺印研究者和收藏者提供了鉴真辨伪的方法和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 韩天衡


编辑推荐

《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印章 PDF格式下载



书很好,作者治学严谨。


印刷也不错。作者的水平自不必多说了。


内容全面~图片还算清楚~如果是铜版纸那就完美了~~


内容丰富,图片清晰,真不错


新书到手,翻了下,不错,先来占个位子


软精装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很喜欢。


写得很好。可惜不是铜版纸印的,是普通书纸彩印,印刷色彩差一些。


先生力作,篆刻爱好者不可不读。


内容一般,有兴趣者可以看看。


孙先生印坛大家,见识非常,此书资料丰富,见解独到,只是排版粗夯,印制简陋,全无书卷之气。可惜,可惜可惜了儿的!


挺满意的。赞……………………


正版,字面以及图片都很清晰,孙慰祖对印章的造诣很深


此本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我买了之后发现,印刷上是没得说,图文并茂,对古代印章的起源和现金流派的发展,以致延伸,和真伪的一些辨别都有一定的学习和价值。个人感觉,此本书还是值得买的。书也很厚,对于卓越来讲,我早已很信赖它了。没得说的。


今日收到孙慰祖先生新著《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万众期待的孙先生七年磨一剑的重量级印学史巨著,新多新资料和学术总结性的结论蕴藏其中!作为当代贯通古代玺印与明清篆刻的学者,这本通史性质的著作应该是目前最为严谨,站在学术前沿的著作.朱琪读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