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谁的孩子人人称赞

张盛林 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作者:

张盛林  

页数:

308  

前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支配的。作为母亲,想要教出优秀的孩子,使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有必要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家庭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妈妈实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感到心悦诚服,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有位哈佛学生的母亲说过这样的话:“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懂得孩子在想什么,掌握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做父母。”这是非常朴实的一句话,透过她的话,我们能够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应该学会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一些“心理规律”,了解它们的积极或消极影响,通过趋利避害,最终使这些心理规律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走向优秀者的行列。作为母亲,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家庭教育心理学?它包含哪些内容?”其实答案很简单,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就是一门阐述孩子心理的学问,它是贯穿于孩子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无论你是否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这些心理学都在发挥作用,而且你的教育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那些心理规律。当然了,有时候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运用的方式方法不太妥当,正好表现出心理学的消极方面,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想要避免这些消极影响,就要了解心理学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成为错误教育的“牺牲品”,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内容概要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无论是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罗杰斯基于尊重、真诚、悦纳的“完人”教育观,都从人性的角度启示我们重新审视儿童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以及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多一点肯定和赏识,让孩子学会看重自己——培养孩子自信自重的习惯 1.认同心理效应: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同 2.马太效应:自信带来成功,成功增强自信 3.罗森塔尔效应:有一种期望可以激励孩子 4.赞美孩子,从一言一行开始 5.有了同理心,才能更好地认可孩子 6.积极的暗示,可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章 爱是教育的真谛,沮情教育方能事半功倍——培养孩子宽容的习惯 1.南风效应:宽容比惩罚更有效 2.超限效应:不要过多地“刺激”孩子 3.你的宽容会传给孩子 4.教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5.别教孩子“以牙还牙” 6.引导孩子与小伙伴“破镜重圆” 第三章 不“舍”不“得”,互惠互利才能赢得友谊——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习惯 1.损失规避:每个孩子都害怕失去 2.失去时的感受远比得到时的感受强烈 3.互惠效应:得失总是相伴而随 4.在家里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待遇 5.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6.教孩子明白助人即助己的道理 7.让孩子在分享中贏得好人缘 第四章 责任胜于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负责任的习惯 1.自我宽恕心理:推卸责任是一种本能 2.自然惩罚法则:所受的惩罚源于过失本身 3.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给孩子表现责任感的机会 6.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 第五章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没有坚忍就没有成功——培养孩子坚强忍耐的习惯 1.延迟满足:为了长远利益而暂时忍耐 2.甘地夫人法则:让孩子从容面对挫折 3.刻意让孩子去等待 4.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5.鼓励孩子凡事再坚持一下 6.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7.鼓励孩子向失败学习 第六章 三心二意效率低,用心专一才能出成果——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 1.手表定律:不能同时拥有两只手表 2.洛克定律: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 3.好奇心效应好奇心激发兴趣 4.利用游戏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5.帮孩子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6.设置具体目标.孩子才能专注到底 7.教孩子每次只做一件事 第七章 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给他尊重和支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1.投射效应: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2.贴标签效应:别给孩子乱贴负面标签 3.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 4.不要在别人面前揭孩子的短 5.不要把孩子拿来和别人作比较 6.让孩子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7.错了要承认,道歉要诚恳 第八章 包办代替不可取,鼓励孩子做主才明智——培养孩子有主见的习惯 1.羊群效应:教孩子不要盲目跟风 2.权威效应:每个孩子都有寻求安全的心理 3.霍布森选择效应:不要让孩子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九章 坚持放养不强迫,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勇于尝试的习惯第十章 适当压力是鞭策,优患意识促使孩子进步——培养孩子积极竞争的习惯第十一章 耐心倾听,给孩子宣泄坏情绪的机会——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习惯

章节摘录

要培养孩子积极负责任的习惯,妈妈就要帮孩子纠正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上,妈妈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应该自己去做,比如,妈妈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穿衣叠被等等。值得妈妈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事事包办代替,应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看到负责行为所得到的回报,这样孩子的责任心就会逐渐增强。孩子在最开始做自己的事情时,可能会犯错,妈妈要多给孩子鼓励和指导。有位母亲要求孩子洗澡后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可是8岁的儿子经常忘记,妈妈就让他把洗澡后该做的事情记在一个本子上,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可见,当要忘了做什么事时,与其大人提醒孩子,不如让孩子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这样孩子就慢慢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另外,妈妈还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让孩子负责周末刷碗的工作,以此为家庭作些贡献,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编辑推荐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人人称赞》:通过27个趣味心理学效应,掌握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让孩子天赋自由人人称赞!想要孩子彬彬有礼?想要孩子人人称赞?依靠心理学基本理论才能抓住关键!抓住良好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人人称赞》精心整理众多心理学原理,并用互动实践的方法给予家长明确指导。看得开心,教得顺心,自然对孩子未来充满信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谁的孩子人人称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