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BCG视野

内田和成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内田和成  

页数:

166  

译者:

崔永成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商业人士一般是先搜集、分析信息再做决策。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拿不出解决策略。其实,舍弃信息比搜集信息更重要,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构建假说,在向前推进工作的同时,对假说加以验证,然后探索解决策略。  从本质上说,未来是不确定的,无论多大规模的企业,都需要应对未来的一切变化。因此,对任何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掌握假说思考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简介

内田和成(Kazunari Uchida),波士顿咨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教授。
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系。1974~1984年任职于日本航空株式会社(JAL),在此期间进修于庆应义塾大学并获MBA学位,1985年加入东京办公室。
他以高科技、信息通信服务和汽车业为研究中心,曾为多家公司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公司新业务战略、中长期战略、全球化战略等,并提供实施支援服务。
2006年4月,他被美国《咨询》杂志《Consulting Magazine)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咨询顾问之一”。著有《管理咨询入门》、《经营重建革命》、《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战略》、《顾客忠诚的时代》、《从“量”的经营转向“质”的经营》等。

书籍目录

绪论 什么是假说思考第1章 首先要有假说 1 为什么需要假说思考 2 假说思考——为领导者的预见力和决断力提供支持 3 舍弃信息比搜集信息更重要 4 假说思考——使人开始能够描绘整体框架 第2章 运用假说 1 带着假说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重复假说、验证流程 3 看清问题的整体框架 4 使人行动起来所必备的大局观第3章 构建假说 1 咨询顾问想出假说的瞬间 2 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假说 3 根据访谈构建假说 4 用于构建假说的访谈技巧 5 构建假说的大脑使用法 6 好的假说的条件——好的假说与坏的假说的差异 7 假说的结构化第4章 验证假说 1 试验主导型验证 2 讨论主导型验证 3 分析主导型验证第5章 提高假说思考力 1 好的假说源自直觉,直觉源自经验 2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训练 3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训练 4 不要害怕失败——提高心智韧性本书总结后记


编辑推荐

  许多商业人士相信,信息越多就越能做出好的、绝对正确的决策。实际上,一旦信息过多,就将延误做决策的时机。舍弃信息比搜集信息更重要。在信息较少或未做进一步分析的阶段,你就应该得出自己的解答。这种假定的解答,就是假说。而假说思考则是一种从解答出发思考问题并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佳解答的方法。因此,商业人士要克服缺少信息就不敢下结论的思维习惯,大胆运用假说思考,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BCG视野 PDF格式下载



BCG关于假设的书 还不错
比较像BCG的风格


表达了商业分析的根本逻辑,非常有启发,强烈推荐。


咨询公司前辈推荐的书


管理咨询的力作,值得阅读


正在学习中,对于咨询师的成长有帮助


非常好的书籍,思路清晰、论据充分


好书,需要反复看才行


当时买的时候打折,内容很好


视角独特,推荐


读前两章时,非常开心,使用直觉决策,只需搜集很少信息,就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是非常好的工具。果然,前两章举得例子非常好,又有羽生善治的决断力为证。第二章的例子看起来有些眼熟,继续看第三章。直到看到94页的假说6,作者说假说6是好的假说。突然想到在《决策与判断》当中,提到直觉通常可以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也会导致一些系统性的偏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更为具体的事件比一个一般性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假说1比假说6更可能发生。《决》提出一些方法来提高代表性直觉准确性:1、不要被很细节的情景所迷惑。2、只要有可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注意基线值。3、记住偶然性并不具备自我修正的功能。4、不要错误地理解向平均数回归。另外假说也使自己想到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原理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发生”,以此作为推断的依据,决定是接受H0或拒绝H0。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0与备选假设H1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一般来说a是较小的,因而检验推断是“偏向”原假设,而“歧视”备选假设的。因为,通常若要否定原假设,需要有显著性的事实,即小概率事件发生,否则就认为原假设成立。因此在检验中接受H0,并不等于从逻辑上证明了H0的成立,只是找不到H0不成立的有力证据。在应用中,对同一问题若提出不同的原假设,甚至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论。总之对于假设检验的第一步H0的提出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H0提出的合理性,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及结论:.(i)将主观上产生怀疑或可能被拒绝的一方设为原假设;(ii)将主观上要被保护的一方设为原假设;(iii)如果在假设检验时作出某种错误的决策所付出的代价很高,那么应该使作出这种错误决策的概率较低;(iv)当样本观测值与假设检验的相应给定值非常接近时,本文所提到两种提法的讨论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应该适当增加样本容量,继续观测进行检验;(v)从某种意义的角度上讲,在假设检验中,对于某问题得到了拒绝H0的结论,才真正具有指导意义。假说也有自我实现的偏差,作者没有深入讨论。就像沃尔特.李普曼说的“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然后回想书上的案例,其实没有脱离《发现工作力》这本书所提出的案例分析系统,《发》提出了10种常用的案例脚本,感觉比本书案例的假说有更高效率。由这些案例也感觉,咨询公司就是做PPT的,让数据和图表更有条理些,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原创建议。工具法则就是:给你一把榔头,你看什么都像钉子。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让自己认识到假说在咨询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咨询业的实际效果产生怀疑,因为带有系统性偏差的假说(比如更具体,先入为主的假说)更能让客户相信(而实际上是有偏差的)。


书不厚,但讲的东西有些深,需要慢慢地想。如何构建假说、验证假说、舍弃无关信息,是核心思想


如何思考问题?是假说思考,还是网罗思考?
假说理论的实质是结果导向:更快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其背后是丰富的经验。
书后部分谈到的如何进行教唆练习,很值得学习。


对想去BCG工作的人来说,帮助会更大一些。有很多实用的东西,但是整体内容这个鬼子作者组织的不好,条理有点乱。可以很快看完,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也就是3个小时左右的阅读花费,这方面倒还不错。


BCG的内容简单了


而且是大公司的东西,可以了解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文章比较易懂,对于想加入资讯行业的人有参考意义,书比较薄,内容不多,看起来不费劲,是那些看到书厚就犯困的人福音


不错,书的质量还行,快递的速度还可以快点,毕竟广州是大城市


比金字塔原理那本翻译要好。


当顾问可以看看


看了一半,几乎都是在讲假说的重要性。不是P话么,我要觉得假说不重要我还买这书来看啥子?!!后面可能好一些吧,开始看到有一些结合CASE的东西,对假说如何实际操作可能会有个概念。总体来看,对咨询朋友们,或企业管理层来说,还是值得来读一读的


书还可以,做咨询业必看书


还可以就是废话太多,也许是本人心态问题或者没有真正完全读懂。


有点抽象,需要耐心。


内容还可以没细读大概浏览了一下,可以看看


天津物流派送服务水平太差了,当当能不能找个服务能力强一点的合作啊,到现在快一周了,也没人给我送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