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旅游学概论

臧良运 编 电子工业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电子工业  

作者:

臧良运 编  

页数:

246  

前言

  《旅游学概论》是全国报考导游员资格考试人员的必考科目,是国内多所院校开设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本书依据高职、高专财经类各专业教学计划及教育部颁发的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贯彻和落实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对实用教材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的影响、旅游组织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借鉴近年的导游员资格考试内容,以及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写作优点和思路,采用案例导入问题,围绕基本理论阐述具体实务操作技巧,使内容通俗易懂,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构建了以学习要点、导入案例、小资料、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和实训练习为主要内容的复合型教材模式,以适应教师精讲、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提高技能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本书由臧良运任主编,并负责拟订编写提纲、统稿和定稿,孙悦、王永倩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由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王永倩编写,第3章由齐齐哈尔大学臧良运编写,第4章、第5章由齐齐哈尔大学刘伟国编写,第6章、第7章由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孙悦编写,第8章、第9章由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王枫编写。全书由齐齐哈尔大学李辉作主审。  本书适用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四年制应用型本科和二、三年制高职、高专学生,还可供其他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列于书后的参考文献部分,但可能仍有遗漏。在此谨向参考文献的作者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期不断改进。

内容概要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共9章,分别讲述旅游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的影响、旅游组织和旅游了可持续发展。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内容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力图体现旅游学概论的最新发展。书中选编了大量的案例、图片、表格和有趣的小资料等,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形式多样,内容都紧扣教材内容和导游员资格考试大纲,案例分析和实训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也适合于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应试培训和自学,并对喜欢旅游的相关人员也有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臧良运,山东诸城人,1966年生。现任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财会贸易系主任,副教授。讲授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效果突出。主编教材有《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齐齐哈尔大学重点建设教材),《消费心理学》,《西方经济学》,《报关实务》等;副主编教材有《现代推销技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企业战略管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等。代表国家、省级学术论文25篇,主要有《浅析高职旅游概论教学设计》,《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旅游产业培育》等。  主持完成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农业生产大户生产经营行为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嫩江流域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等课题,是齐齐哈尔大学重点建设课《旅游学概论》主持人。

书籍目录

第1章 旅游概述1.1 旅游的概念1.1.1 旅游概念的形成1.1.2 旅游概念的类型1.1.3 旅游的概念1.2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1.2.1 旅游的本质1.2.2 旅游的社会属性1.3 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1.3.1 旅游活动的要素1.3.2 旅游活动的特征1.4 旅游的基本类型1.4.1 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1.4.2 按地理范围划分的旅游类型1.4.3 按旅游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1.5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5.1 国外旅游学研究概况1.5.2 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发展1.5.3 旅游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5.4 旅游学的科学体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第2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2.1 早期的旅行活动2.1.1 人类的迁徙活动2.1.2 古代旅行2.2 近代旅游的开端与发展2.2.1 工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2.2.2 旅游业的产生2.3 现代旅游的发展2.3.1 现代旅游发展的背景2.3.2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3.3 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2.4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2.4.1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近代旅游2.4.2 中国现代旅游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第3章 旅游者3.1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3.1.1 旅游者的传统定义3.1.2 旅游者技术性定义3.1.3 旅游者的统计3.2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3.2.1 收入水平3.2.2 余暇时间3.2.3 其他条件3.3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3.3.1 旅游动机3.3.2 旅游动机的类型3.3.3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3.4 旅游者的类型3.4.1 常见旅游者类型3.4.2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第4章 旅游资源4.1 旅游资源概述4.1.1 旅游资源的概念4.1.2 旅游资源的特征4.1.3 旅游资源的类型4.2 旅游资源的评价4.2.1 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4.2.2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4.2.3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4.2.4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4.3 旅游资源的开发4.3.1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4.3.2 旅游资源开发内容4.3.3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与原则4.4 旅游资源的保护4.4.1 旅游资源保护的内容4.4.2 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4.4.3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4.4.4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附录A: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第5章 旅游业5.1 旅游业的概述5.1.1 旅游业的概念5.1.2 旅游业的构成5.1.3 旅游业的功能5.2 旅行社业5.2.1 旅行社的定义和类型5.2.2 旅行社的性质和作用5.2.3 旅行社的业务活动5.2.4 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5.3 饭店业5.3.1 饭店业的发展5.3.2 饭店业的作用5.3.3 旅游饭店的类型5.3.4 旅游饭店的等级5.3.5 饭店的经营发展5.4 旅游交通业5.4.1 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5.4.2 现代旅游交通工具的类型和特点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第6章 旅游市场6.1 旅游产品6.1.1 旅游产品的概念6.1.2 旅游产品的构成6.1.3 旅游产品的特点6.1.4 旅游服务内涵6.1.5 旅游服务质量6.2 旅游市场概述6.2.1 旅游市场的概念6.2.2 旅游市场的特征6.2.3 旅游市场的细分6.2.4 旅游市场营销6.3 国际旅游市场6.3.1 国际旅游客流量6.3.2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6.3.3 国际旅游客源分布6.3.4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6.4 中国旅游市场6.4.1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6.4.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6.4.3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第7章 旅游的影响7.1 旅游对经济的影响7.1.1 旅游对经济的积极作用7.1.2 旅游对经济的消极作用7.1.3 旅游乘数效应7.1.4 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7.2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7.2.1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7.2.2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7.2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7.3.1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7.3.2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实训训练第8章 旅游组织8.1 旅游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8.1.1 旅游组织的类型8.1.2 旅游行政组织8.1.3 旅游行业组织第9章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章节摘录

  在旅游交通方面,近代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很慢。近代中国备受欺凌,由于列强将修建和经营铁路作为重要的侵略和掠夺手段,从1876年英商在中国建成第一条经营性铁路以后,中国境内又先后修建了一些铁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英国修建的广九铁路,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虽然在1881年中国自办了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而后中国又先后自行修建了京张铁路、大冶铁路、山海关内外铁路、台湾铁路、沪杭甬铁路、粤汉铁路广韶段、粤汉铁路长株段和株萍段、广东新宁铁路等但是,所有这些旧中国的铁路,普遍存在数量少、分布偏、标准杂、质量低、管理分割、营运落后的问题。但铁路运输毕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陆路运输方式,对于旅游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水路交通方面,古代中国的水路交通有着不错的基础,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得十分缓慢。据统计,当时的内河航运里程仅73 600千米,并且缺少现代船只,79%的水上运输依靠原始的木帆船完成,况且没有自己的远洋船队,因此对于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十分有限。  近代饭店的发展是在清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主要有外资经营的西式饭店、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饭店、铁路沿线的招商饭店等。西式饭店的风格受到西式餐饮、客房服务方式的影响,而中西式饭店则更多的包含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接受西方影响的同时又继承了中国的历史传统。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中国有大量的殖民者和来中国淘金的外国人,西式饭店在租界或外国人的势力范围内还是有相当的市场。尤其当时的上海,西式饭店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而中国当时的富人阶层,虽然受到一定的西方影响,在生活方式上有一定的西化倾向,但是由于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对于完全西式服务并不能全盘接受。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个别中国人在西式饭店还会受到歧视,因此,这部分人就成了中西式饭店的主要顾客。因此,中西式饭店也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1912年北京兴建的长安春饭店,1918年北京兴建的东方饭店,1922年北京兴建的中央饭店,1923年天津兴建的国民饭店,1926年天津兴建的惠中饭店,1941年天津兴建的世界大楼,以及上海比较著名的中央饭店、大中华饭店、扬子饭店、国际饭店等。  在旅游纪念品方面,由于中国社会多样化和独特的民族特点,自古以来形成的风格多样、制作精美的陶瓷、丝绸等民间手工艺品一直深受喜爱。而到了近代,虽然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民族手工业举步维艰,经历了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的障碍,但仍无法淹没我国手工艺匠人的聪明才智,即使在那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与艰难的经济条件下,依然产生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成为颇具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整体旅游业的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旅游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