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速数字设计

(美)约翰逊//格雷厄姆|译者:沈立//朱来文//陈宏伟 电子工业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电子工业  

作者:

(美)约翰逊//格雷厄姆|译者:沈立//朱来文//陈宏伟  

页数:

355  

字数:

587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1年7月间,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同志邀请各高校十几位通信领域方面的老师,商量引进国外教材问题。与会同志对出版社提出的计划十分赞同,大家认为,这对我国通信事业、特别是对高等院校通信学科的教学工作会很有好处。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编写、出版一本好的教材,意味着开设好的课程,甚至可能预示着一个崭新学科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MIT林肯实验室出版的一套28本雷达丛书,对近代电子学科、特别是对雷达技术的推动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国领导部门对教材建设一直非常重视。20世纪80年代,在原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汇集n葛等院校几百位富有教学经验的专家,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很多院校还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要,陆续编写了大量的讲义和参考书。这些教材对高校的教学工作发挥了极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有的教材内容已比较陈旧、落后,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在电子学和通信技术发展神速、可以讲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适应这种情况,更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依靠高校的老师和专家撰写新的符合要求的科书外,引进和出版一些国外优秀电子与通信教材,尤其是有选择地引进一批英文原版教材,是会有好处的。  一年多来,电子工业出版社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他们成立了一个“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项目组,选派了富有经验的业务骨干负责有关工作,收集230余种通信教材和参考书的详细资料,调来了100余种原版教材样书,依靠由20余位专家组成的出版委员会,从中精选了40多种,内容丰富,覆盖了电路理论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电子、通信系统、电磁场与微波等方面,既可作为通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人员的参考材料。此外,这批教材,有的翻译为中文,还有部分教材直接影印出版,以供教师用英语直接授课,希望这些教材的引进和出版对高校通信教学和教材改革能起一定作用。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参加工作的各位教授、专家、老师与参加翻译、编辑和出版的同志们。各位专家认真负责、严谨细致、不辞辛劳、不怕琐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的良好美德。  随眷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校教学工作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我想,无论如何,要做好引进国外教材的工作,一定要联系我国的实际。教材和学术专著不同,既要注意科学性、学术性,也要重视可读性,要深入浅出,便于读者自学;引进的教材要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目前一些教材内容较为陈旧的问题,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先进的和正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的参考书;要与国内出版的教材相配套,安排好出版英文原版教材和翻译教材的比例。我们努力使这套教材能尽量满足上述要求,希望它们能放在学生们的课桌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最后,预祝“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项目取得成功,为我国电子与通信教学和通信产业的发展培土施肥。也恳切希望读者能对这些书籍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更正。

内容概要

  本书是信号完整性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结合了数字和模拟电路理论,对高速数字电路系统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和EMC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和研究,其中不仅包括关于高速数字设计中EMC方面的许多实用信息,还包括许多有价值的测试技术。另外,书中详细讨论了涉及信号完整性方面的传输线、时钟偏移和抖动、端接、过孔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意义。本书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方法结合紧密,是高速数字设计人员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Howard Johnson,1982年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专攻高速数字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在数字设计领域有近50年的经验,一直从节数字电子设计和咨询业务,服务于全球的数字工程师,并在英国牛津大学授课。

书籍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频率与时间
1.2 时间与距离
1.3 集总与分布系统
1.4 关于3 dB和RMS频率的解释
1.5 4种类型的电抗
1.6 普通电容
1.7 普通电感
1.8 估算衰减时间的更好方法
1.9 互容
1.10 互感
第2章 逻辑门电路的高速特性
2.1 一种年代久远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历史
2.2 功耗
2.3 速度
2.4 封装
第3章 测量技术
3.1 示波器探头的上升时问和带宽
3.2 探头接地环路的自感
3.3 探头接地环路检测到的假信号
3.4 探头是如何加重电路负载的
3.5 特殊的探头构造
3.6 避免检测到来自探头外壳电流的信号
3.7 观测一个串行数据传输系统
3.8 降低系统时钟
3.9 观测串扰
3.10 测量工作容限
3.11 观察亚稳态
第4章 传输线
4.1 普通点对点布线的缺点
4.2 无限均匀传输线
4.3 源端及负载阻抗的影响
4.4 传输线的特殊实例
4.5 线路阻抗和传播延迟
第5章 地平面和叠层
5.1 高速电流沿着电感最小路径前进
5.2 完整地平面的串扰
5.3 开槽地平面的串扰
5.4 平行交叉地平面的串扰
5.5 指状电源和地线的串扰
5.6 保护走线
5.7 近端和远端串扰
5.8 印刷电路板如何叠层
第6章 端接
6.1 末端端接器
6.2 源端端接器
6.3 中间端接器
6.4 末端端接器的交流偏置
6.5 电阻的选择
6.6 端接器中的串扰
第7章 通孔
7.1 通孔的机械特性
7.2 通孔的电容
7.3 通孔的电感
7.4 返回电流及其与通孔的关系
第8章 电源系统
8.1 提供稳定的电压参考
8.2 分配统一的电压
8.3 一般情形的电源分配问题
8.4 选择旁路电容
第9章 连接器
9.1 互感——连接器如何引起串扰
9.2 串联电感——连接器怎样产生电磁干扰
9.3 寄生电容——用在多支路总线上的连接器
9.4 连接器中耦合的测量
9.5 连接器下地平面的连续性
9.6 采用外部连接解决EMI问题
9.7 高速应用的特殊连接器
9.8 穿过连接器的差分信号
9.9 连接器的电源管理特性
第10章 扁平电缆
10.1 扁平电缆的信号传播
10.2 扁平电缆的串扰
10.3 扁平电缆连接器
10.4 扁平电缆的电磁干扰
第11章 时钟分配
11.1 定时裕量
11.2 时钟偏移
11.3 使用低阻抗驱动器
11.4 使用低阻抗的时钟分配线
11.5 多路时钟线的源端端接
11.6 控制时钟线上的串扰
11.7 延时的调整
11.8 差分信号分配
11.9 时钟信号的占空比
11.10 消除时钟中继器的寄生电容
11.11 时钟总线上时钟接收器的去耦
第12章 时钟振荡器
12.1 使用罐装的时钟振荡器
12.2 时钟抖动
附录A 记忆要点
附录B 计算上升时间
附录C MathCAD公式
参考书目
索引


编辑推荐

  《高速数字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方法相结合,适合从事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的相关人员使用,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同时也适合体系结构设计人员、EMC专家、印刷电路板设计和布线专业人士阅读。  《高速数字设计》特点:  涵盖高速数字设备(20MHz到20GHz及更高)中发生的信号反射、串扰和噪声问题;  包括了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面对一个新系统时应该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提供了关于电感、电容、电阻、上升时间和Q值的计算公式,很有价值;  解释了如何在信号串扰、机械装配公差和走线密度之间进行折中;介绍了在印制电路板走线时确定层数的方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高速数字设计 PDF格式下载



没有神马好说的,信号完整性以及高速数字设计是必须看完的,精通的,书送得速度挺快的,外观也还不错的,支持下当当,刚才打算在**上买本乔神传,页面反应慢,又跑到当当来了


《高速数字设计》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是高速数字设计领域的专业书之一。


讲得比较深,对深刻理解高速电路设计很有帮助


非常不错,还没看完,做数字设计的工程师必读。。。


好书,不多说。。如果你有了EMC方面的,或者SI类的数就不要买了!有点重复。


不愧是黑魔书,很详细,慢慢学习


书质量不错。PCB经典之作,黑模书


经典就是经典,没说的


非常经典 值得一看


果然是非常好的书,昨天上午买的,今天上午就到了,要开始好好学习了呢


刚开始是在拍拍网订的,哪知订了一个星期都没动静,后来问,才知道没货,也不通知的。误了很多时间,就回来找当当网了。价格是贵了点,但是速度真的是,第三天就到了。而且质量也很好。省事很多。所以,买书,还是当当好!


书的纸张很好,且实惠


邮寄的速度还行吧 书也挺满意的


这是个很好的书


包装很好,就是速度慢点。


汲取精华


太意外了,一天就到了!


关于高速信号完整性的经典图书的中文版。有英文电子版,某些地方对照中文有助理解。


“The behavior above Fknee of a digital circuit will have little effect on how it processes digital signals.”
确实应该是:数字电路在信号频率高于Fknee以上的表现对于它如何处理该数字信号几乎没有影响。


适合画高数PCB电路设计人员。


看技术书就要看国外的,以后应该有用,留着


摆在案前,潜心学习中。


内容不错,就是读这本书比较乏味


这本书第3章并不有太多的用处不过其他章节相当重要


内容太深奥,看不太懂,很专业。


基本上没怎么看 比较简单


对于入门较好


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还行,就是太慢


内容详细,通俗易懂,


比较失败的一次选择,不是我想要的,基本没怎么看


经典高速设计教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