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法律环境研究
2010-5
电子工业出版社
肖岳峰,蒋琼 著
186
《信息产业法律环境研究》针对21世纪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与行政、民法、刑事法的关系入手,引出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行政、民法和刑事法的保护,提出了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建议,试图解决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问题,使信息产业跨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研究者及信息产业部门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绪论1一、导言1二、信息9三、信息产业11四、信息技术(IT)产业与信息产业18五、其他相关概念19第二章 信息产业发展概况23第一节 中国信息产业的起步23一、信息革命导致信息产业的崛起23二、信息革命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兴起24三、对信息产业从理论上进行研讨24四、制订发展信息产业的有关政策24五、开展信息体制的改革25六、把信息产业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26七、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初见成效27第二节 我国信息产业的挑战与机遇29一、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29二、我国信息产业的机遇34三、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展望37第三节 信息产业与法律环境41一、法律环境41二、信息产业发展对法律环境的影响41三、法律环境对信息产业发展的作用42第三章 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43第一节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43一、产业发展的含义43二、发展战略的含义43三、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45第二节 信息产业发展模式47第三节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50一、战略思路50二、战略重点54三、发展模式57第四节 信息产业政策环境58一、产业政策概述58二、美国信息产业政策环境简介63三、韩国信息产业政策环境68四、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产业政策环境69第四章 信息产业发展的民法环境72第一节 产业政策法环境72一、产业政策法概述72二、我国产业政策法75三、信息产业政策法79四、我国信息产业政策法79五、我国信息产业政策法的不足80第二节 知识产权环境82一、信息产业和知识产权82二、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83第三节 信息法环境88一、信息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优化信息法制环境88二、我国信息法律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89三、信息产业发展的信息法律控制92第五章 信息产业发展的刑事法环境97第一节 信息产业犯罪的产生与原因99一、信息产业犯罪的产生99二、信息产业犯罪的原因103第二节 信息产业犯罪概述105一、犯罪的一般概念105二、信息产业犯罪定义107三、信息产业犯罪的特点116四、信息产业犯罪与常规犯罪的区别119五、信息产业犯罪的发展趋势120六、信息产业犯罪的常见类型123第三节 信息产业犯罪的犯罪构成132第四节 信息产业犯罪客观要件135第五节 信息产业犯罪的主观要件137一、犯罪主体要件137二、对信息产业犯罪主体要件的思考138三、信息产业犯罪的主观要件141第六章 优化信息产业法律环境144第一节 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144第二节 形成产业政策的法律化环境150第三节 完善我国信息产业政策法环境151一、充实信息产业政策法的涉外内容加强国际兼容性151二、完善信息产业监管体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152三、制定和完善信息产业结构法调整信息产业区域结构152四、制定和完善信息产业部门协调法促进战略产业发展153五、增加信息产业政策法的法律比重加快法制化进程153六、充实和完善信息产业政策法中人才保护的内容153第四节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154第五节 优化信息产业法律保护环境155第六节 优化信息产业刑事法律环境158一、对信息产业犯罪的防治概述158二、国内外刑法对信息产业犯罪的规定162三、信息产业犯罪的追诉168四、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的刑事法律环境177
2007年北京市网络诈骗案件中被侵害事主2000余名,其中男性事主占被侵害事主总数的64.4%,女性占35.6%。从年龄段分析,20~35岁的被骗者较多,约占73%。 通过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网络中奖诈骗嫌疑人4名,来自海南儋州市和定安县;利用彩票中奖预测网站诈骗嫌疑人2名,来自福建安溪县;网络贩卖飞机票诈骗嫌疑人8名,来自河南南乐县4名、吉林靖宇县2名、内蒙古古根河市、山东德州市各1名;网络贩卖手机充值卡嫌疑人4名,来自湖北孝感市;网络贩卖火车票诈骗嫌疑人3名,来自湖南娄底市。 从以上数据可以知道,信息产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如何保护信息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有人提出了要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应改善提高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工程师赵旭觉得技术手段落后是网络信息监管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我觉得网络监管部门对网络不良信息监管在技术上应该更高端一些。如现在一般论坛上设的信息净化功能太弱智,如果帖子里一个字是敏感字,发不了帖,但是换成拼音又可以发了,形同虚设。网络道德应该是有底线的,这种底线需要技术做支撑。” (2)针对论坛、网络的不法行为,有人认为应实行版主“网络实名制”以净化网络环境,从根源上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2008年1月,甘肃省已悄然试水“网络实名制”,试点将以专项行动为始,逐步推动建立论坛版主、吧主和聊天室主持人实名和备案制度,并要求网站对开设。BBS、论坛和聊吧等交互式栏目限期进行备案。针对某些人对“网络实名制”的误解,国内著名IT社区DONEWS创始人刘韧在接受有关媒体访问时,非常赞同实名制,他认为:“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不赞同网上一个生活,网下一个生活。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匿名’,而是沟通起来更方便,更快捷。至于有些人匿名来侮辱别人,现在无论日本还是韩国,很多人的ID都是和每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有关部门完全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查到他们的,只不过现阶段还没有追究他们,所以匿名完全没有必要。”对“网络实名制”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俭云的一席话很中肯:“网络实名制现在看来积极意义更强一些,起码可以对网络发言有责任意识,可以减少无端的谩骂、虚假的事实和泛滥的色情信息,这样网络道德底线至少会有一种保障。如果说过去我们所习惯的网络‘自由’是‘张’的话,现在就是‘退’的概念,‘退而结网’,净化网络环境,还网络一些纯度和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