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息素养教程

郭向勇 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郭向勇 编  

页数:

22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信息素养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必修课程》是一部用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教材。与以往的信息检索类课程教材不同的是,《信息素养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必修课程》的内容不局限于信息检索技能训练,而是把信息素养所要求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伦理作为一个整体内容而给予同等重要的篇幅。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信息检索技能,而且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信息素养。全书内容分为4篇,即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概论、信息意识与能力培养、信息道德、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案例。各章节均采用大量的实例与案例,在第4篇中以学生生活中的典型问题情境引领,贯穿展示《信息素养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力图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享受学习的愉悦。《信息素养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必修课程》适用于高职院校或技能型教育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学习的师生,以及其他行业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培训与管理人员使用。

章节摘录

  1.1 信息概述   1.1.1 信息的概念   [案例]   成都商报2009年5月1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汉旺广场的报亭老人做钟楼的守望者”的新闻报道,其内容概要如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德阳汉旺镇广场钟楼上被震坏的时钟将时间永远定格在地震发生的这一刻。震后1年里,65岁的报亭老人王正发从未歇业过一天,他不仅亲历地震带来的巨大伤害,也见证了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的人们。虽然女儿就住在附近,但他说自己就想继续守着报亭,看着钟楼……   汉旺广场时钟指向的14:28就是一种信息。   汉旺镇的人们没有修复时钟,他们让它继续发挥指示时间的功能,而将它永远定格在14:28。因为那一刻的时钟指向的信息刺痛了全体中国人的心,汉旺钟楼也成为此次国难的一个符号,成为地震标志性遗迹,成为中华民族苦难的一个象征,13亿中国人如报亭老人王正发一样永远守望,永远铭记时钟指向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赋予一条信息不同的意义时,其价值也不同。   人类发明时钟的目的从理论层面说是要通过它反映客观世界的时间属性;从实用角度说是为了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时间信息。因此,每一个时间指向都是信息。比如,早上闹钟响了,是告诉人们该起床了;当时钟指向8点,告诉人们该上班了;人类发明指南针、GPS导航仪,是为人们提供空间信息;在交通路口安装红绿灯是传递交通安全的信息;等等。是不是可以说,信息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呢?   上面案例中的信息是依附于时钟,通过时钟的刻度指向传递出来,并经过人的视觉吸收后向大脑传递,最终被认识到的。因此,信息在实用意义上(狭义信息)是指数据、信号、符号、消息中所含的意义;在理论意义上(广义信息)是指一个事物属性所反映的另一个事物的属性。   1.1.2 信息的特征   从信息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   自然界花草树木的发芽、生长和枯萎,人类社会中来自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递出的信息,不管有没有被感知,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2.传递性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有人认为传递是信息最基本的特征。例如,通过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建筑外观居中升起、层层叠起出挑、中国元素红色的广泛运用这些形体和颜色的传递,才理解到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新颖创意与深奥寓意。没有形状颜色的基础传递,就不可能对“中国馆”有任何认识,哪怕是表层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信息素养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