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的自由
2012-10
电子工业出版社
保罗·巴克
232
253000
岳海玮
无
走过郊区,别人看到的可能是老旧褪色的半独立式住宅,但保罗.巴克(Paul
Barker)看到的却是郊区极强的灵活适应性:车库变成储物间,前花园改成车库,前门个性化设计,以及不断散发出的微妙的社会信号。用他的话来讲,郊区是“一种伟大的全国性的私密与价格之间的平衡法则”。他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情味而又有争议性的21世纪生活方式的画卷,并向别人所设想的未来城市、城镇和乡村提出了挑战。他说道,很多所谓的城市规划都只是政府的横行跋扈和势利。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找出这些人在做什么,然后告诉他们停止。”
保罗·巴克(Paul Barker)撰写和宣传的内容通常涵盖社会、文化和城市问题。他是伦敦东部的杨氏基金会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并曾担任《新社会》杂志的编辑。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另一个英国》、《平等的生活》、《城镇和乡村》、《社会中的艺术》和《无规划》。他出生于西约克郡,现居住于伦敦北部。
写在前面
第1章 活在当下
第2章 三种概况
第3章 癔病的历史
第4章 所有人的世外桃源
第5章 奋斗和休闲
第6章 是的,但是它的用处是什么
第7章 货比三家
第8章 专属于自己的空间
第9章 土地崇拜
第10章 新耶路撒冷
第11章 规划或没有规划
第12章 过去、现在与未来
致谢
参考书目
图片版权
教堂外面距离住宅区最近的高楼顶部挂着一条白色横幅,告诉人们这座高22层的建筑将在中午的时候被引爆。海克尼自治委员会筹办了一场聚会:有蹦床、清真咖喱饭、甜面圈,还请了一支爵士乐队。曾出演过《东城故事》的一名演员做了简短的发言。在引爆77磅炸药后,紧随三声巨响,整栋大楼像瘪了气的皮球一样瞬间倒塌,冒起的灰色烟尘在空中翻滚。引爆后堆积的残骸有三层楼那么高。这样一来,就连告诉人们应当如何生活的空洞理论——但是人们本不想——也像魔法一样消失不见了。 随着工人们将住宅区内爆破的混凝土和碎石清理完毕,他们即将开始建造一个全新但规模不大的郊区:以2-3层的别墅为主。街区内的高层建筑消失不见了,这曾是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复制。曾几何时,这些高层建筑也被看作是未来的指明灯。但事实证明高层建筑只能够风行一时,或者称之为过眼云烟的教条。最后还是郊区获得了胜利。 在几乎所有有关建筑和规划的新闻和政府刊物所提倡的观点中仍可以看出,郊区并没有得到认可,而且要严格控制郊区的发展。任何事情或人跟“郊区”这两个字扯上关系的话,就好比诅咒人家一样。但是郊区却广得民心。它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逆境中开始不断蓬勃发展,就好像种植的利兰地树(一种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常用作篱笆墙),抑或是开满了红花的七叶树。“新时代”对于身处伦敦东南部海克尼的浸礼会教徒来说是令人欣喜愉悦的。毕竟这是复古风潮的回归。 郊区风潮回归,重新得到大家的喜爱。1972年美国圣·路易斯首次对普鲁伊特-伊构高层进行爆破,海克尼紧随其后。1955年在建筑界值得称赞的一件事就是建造了大面积的公共住房。普鲁伊特-伊构是由美籍日本设计师山崎实(Minoru Yamasaki)设计建造的。他设计过2001年被恐怖分子袭击的世界贸易中心。但普鲁伊特-伊构项目存在一个问题:没有人想住在这里。孩子和青少年尤其不喜欢这里,大家都开始讨厌这个地方。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