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庚子使馆被围记

[英] 普特南·威尔(真名辛博森)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英] 普特南·威尔(真名辛博森)  

页数:

304  

字数:

19000  

译者:

张启耀  

Tag标签:

无  

前言

几年前,我曾翻译了英国人约翰·濮兰德所著的《李鸿章传》一书,从中体会了一位近代史上的“洋人”是如何看中国的,这次经历也增添了我要把更多外国“亲历者”的描述译为汉文,并让更多中国人熟悉“洋人”眼中的近代中国的兴趣。2011年,又有了一次这样的机会,电子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关于近代中国的国外著作,委托我翻译了一位近代英国人普特南·威尔(Putnam Weale)的作品《庚子使馆被围记》。 普特南·威尔是伯特伦·伦诺克斯·辛博森(Bertram Lenox Simpson)的笔名。辛博森出生于中国的浙江宁波,是早期英国来华传教士的后代,父亲辛盛(ClareLenox Simpson)曾担任中国海关税务司,主管宁波一带的海关税务。辛博森少年时聪明伶俐,青年时代曾赴瑞士留学,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法语、德语和汉语。留学归来后,他又回到中国继承父业进了中国海关,在北京的总税务司署成了一名处理文件的小官员。 在辛博森23岁的时候,庚子事变发生了,那时,虽然他还不是一名职业记者,却已开始为英国报纸撰写各种有关中国的报道。他的作品带有较强的写实性,也具有独特的视角。辛亥革命后,他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记者,但与此同时,他的投机心理也越来越强烈。他在黎元洪的总统府里获得了对外宣传顾问的职位,数年后又成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顾问,并大肆反对刚刚在中国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此同时,他还卷入了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之中,曾在中原大战中协助阎锡山接收天津海关以对付蒋介石,从而招致帝国主义列强的激烈反对。1930年11月,由于抵制日本人的走私活动,辛博森在天津被日本特务刺杀身亡。 除了本书之外,辛博森还有大量的著述流传于世,如有关政治题材的《满洲与俄国人》、《重塑远东》、《东方的停战协议及其后果》、《东亚未来的斗争》、《北京游行》等,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如《几日的罗曼史》、《陌生的上帝》、《反叛》、《永恒的女祭司》等。在这些著作中,有关政治题材作品的主题大都是关于中国的,因此,书中所述历来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根据英文原意,本书书名最早译为《有欠谨慎的北京来信》,后来在1917年中华书局的版本中(冷汰、陈诒先译),书名被译为《庚子使馆被围记》。虽然这几个字并不能涵盖全书的内容,但一方面。书名的知名度已经很高,读者比较熟悉;另一方面,这几个字抓住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一个重大事件的几个关键点,扼要且醒目。于是,经过反复商榷,我们最终沿用了原来的书名。 总体来看,原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西方列强侵略、奴役东方国家的本性,如作者在思考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由于我们这些外国人打乱了东方生计的平衡,对黄种人的利益强取豪夺和贪婪觊觎,才导致了这种悲惨结局的发生。”除此之外,原著以大量篇幅不断揭露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丑恶罪行。辛博森甚至在书中把联军称为“来自欧洲的野蛮人”,他还写道:“中国乡下的农夫一直认为,只要洋鬼子出来,肯定要烧杀抢掠,现在的事实已经验证了这种说法。”在看到侵略者的斑斑劣迹后,作者指出了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真实意图——“看来,他们是要抢劫,是要打开所有紧锁的大门,任意掠取,以满足他们发财的欲望,除此之外别无他想。要不然的话,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从以上内容可知。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还是较为客观的,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白人而影响叙述的公正性。 不过,在评价本书时,我们也应采取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态度,应该看到本书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例如,作者虽然认为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人对黄种人利益的强取豪夺和贪婪觊觎,但他又在书中的大部分地方对参与这场运动的中国人进行贬斥和污蔑,并极力丑化义和团人物,把义和团成员描绘成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强盗。这又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 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由于水平有限,我总感觉这一目标很难达到。不过,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我会尽力表达出原作的准确含义,另一方面又尽量谨慎行文,避免使译文过于生硬,难以让中国读者接受。经过数月的努力,面对这部译作,我也能稍感宽心,同时也希望读者在百忙中对拙译予以雅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对此,我将不胜感激! 译者于运城学院北苑 2012年9月8日

内容概要

作者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庚子事件”期间,他从受困者的角度,用原生态的第一手材料澄清了许多相关的事实。在叙述个人经历之余,他以大量笔墨详细记录了自己对义和团运动的观察,也较少掩饰地写出了他所认定的真相和个人感受。这本“日记”不仅指正了涉及该事件前因后果的诸多关键点,而且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准确、全面地认识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意义。这是该书历经百年风雨的洗刷而价值不减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普特南·威尔(Bertram Lenox Simpson) 译者:张启耀 普特南·威尔(Bertram Lenox Simpson),1877—1930,中文名辛博森,英国人,宁波中国海关税务司辛盛的次子。长于水乡的他少时聪颖过人,除英语外,还能熟练使用法语、德语和汉语。“庚子事件”之际,刚满23岁的他开始为英国报纸撰写关于中国的报道。辛亥革命之后任伦敦《每日电讯报》驻北京记者。他曾以“普特南·威尔”为笔名,出版过不少关于远东问题的著作,除本书外,还包括《远东的新调整》;《满人与俄国人》、《东方的休战及其后果》、《中日两国真相》等。1930年,他因卷入军阀间的争斗在天津遇刺身亡。 张启耀,山西万荣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山西农村社会》、《晚清社会与文化》等。

书籍目录

目 录
译序
原序
上卷 警告
第一章 随想片段
第二章 牢骚满腹
第三章 阴云密布
第四章 我们的卫兵到了
第五章 情节趋向复杂
第六章 迫在眉睫的熊熊火焰
第七章 北京城和它的一切荣光
第八章 一些事件和一位人物
第九章 “拳匪”来了
第十章 街垒和救济
第十一章 一些人和事
第十二章 见鬼去吧!卑劣的人
第十三章 几件琐碎事
第十四章 最后通牒
第十五章 灾难的开始
中卷 围攻
第一章 混乱
第二章 撤退和返回
第三章 大火和食品
第四章 加强纽带
第五章 神秘的休战牌
第六章 炮弹和突围
第七章 医院和坟地
第八章 失败
第九章 插曲
第十章 大炮
第十一章 狙击
第十二章 勇敢的法国人
第十三章 英国使馆基地
第十四章 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
第十五章 休战
第十六章 半外交生活的恢复
第十七章 外交的继续
第十八章 动荡局势的扩大和外交的继续
第十九章 第一则真实的消息
第二十章 第三阶段的延续
第二十一章 更多的外交手段
第二十二章 我们工事之外的世界
第二十三章 琐碎小事
第二十四章 外交秘密
第二十五章 情节趋于复杂
第二十六章 更多的送信人
第二十七章 进攻重新开始
第二十八章 第十三日
第二十九章 第十三日之夜
第三十章 我是怎样看到援军的
下卷 劫掠
第一章 宫殿
第二章 劫掠
第三章 继续抢劫
第四章 混乱
第五章 安定下来
第六章 禁果
第七章 劫后所剩无几的财物
第八章 中风后遗症
第九章 悬而未决
第十章 理清思路
第十一章 不可能的事情
第十二章 悬疑
第十三章 仍旧悬而未决
第十四章 惩罚性的远征队
第十五章 高潮
第十六章 结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此时,可以说,法国大使馆的建筑物已全部被损毁,而且有一部分已经被中国人占领。英国大使M君见各方面形势逼人,便感觉特别恐惧。他只是一位徒有虚名的首领,几天来虽然一直纠缠着法国司令,想让法国司令分派法国的部队援助其他地方,但法国司令一副傲然的神情,说一个多余的人也没有,这就是英国大使和法国司令进行争论而相持不下的缘故,恐怕这种情况不是个好兆头。法国司令说,法国的防线是整个防御中的重要区域,英国大使虽然是大家所公推的首领,但他没有亲自到阵地考察,不知道这里的真实情形,也就不了解法国人所处的位置,而且,他没有离开过英国使馆,没有一个人见过他的面,所以,像他这样不明情况的命令,我们怎么能听从呢?实际上,可以这么说,虽然外面死伤不断,但法国使馆内部却好像保持中立,漠然不动,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法国人和奥地利人虽然被如此对待,但在7月1日之前,他们仍坚守在残损破烂的防线上不愿离去。到了7月1日那天,中国人已经占领了法国防线的一半区域,而且越来越逼近法国人,更为甚者,中国人在法国防线后面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放置了两门大炮,进行猛烈射击,有整弹,也有开花弹,进攻之势锐不可当,这样,法国防线大门位置的炮楼及壕沟也守不住了。炮弹摧毁了一切,人员伤亡也较大,有一名法国志愿兵站在掩盖和隐藏得很好的地方,炸弹落到了他的头上,情形十分危急。法国司令因为与英国大使出现了争执,颇感心灰意冷,便说如果他们再留在这里,必然全军覆没,于是下达了后退的军令。这军号声抑扬顿挫,在炮火声中穿梭,更显气氛悲凉。此时,法国和奥地利人携带着同伴的尸体,退到了后面的防线中,也就是那位勇敢无畏的瑞士人的北京旅馆所在地,守卫在他们构筑的窗户和街垒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庚子使馆被围记 PDF格式下载



有几个小地方翻译错了,但总体不赖, 很流畅,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要提一句,这本书对日本人的描写很有意思,比如,对日本军人打仗时动作的高效、准确,写得很仔细。


以前看过一个半文言文的译本,有点看不懂,这本不错,看上去也很有感觉


这件事情就在我工作的院内,我编过一本院子里的老建筑画册,深感历史就在我身边。由此,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特别是在院子里避难的老外写的资料,如此说来我能不如获至宝吗?


看了之后觉得,日本的军队好先进,然后。。。中国现在和过去好像。。。


很好的一本史料,居然被这个出版社出版?奇特~


比我想象的差很多,可能由于作者只是当时在使馆区的一个记者吧,只能详细的描述每天使馆区内发生的事情,对于外边的,清政府和8国联军的博弈等等,缺乏有深度的见解,只能算是一本流水日记而已。


这本书的翻译糟糕透顶,难以卒读。


学校图书馆里面借过这本书,翻译是文言文的有点云里雾里,这本可以看懂了,不过不知道是译者的失误还是作者本身就犯了错,有些地方的描述不够严谨。。。但总体很不错,为我们回顾义和团那段时间的事情打开了一扇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