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语文

董媛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董媛 编  

页数:

261  

内容概要

  《大学语文(实用篇)》涵盖了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与阅读鉴赏指导三部分内容。应用文写作部分按照使用领域分为行政公务文书、机关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和专业应用文四大类,20余个文种。口语交际部分按照单项表述和双向交流进行分类,包括11个教学项目,同时将语音规范、态势语言、心理素质、思维模式等训练作为口语交际的基础贯穿其中。阅读鉴赏指导部分包括诗歌阅读鉴赏、散文阅读鉴赏、小说阅读鉴赏、戏剧阅读鉴赏四部分,每部分在简要介绍各种文学样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阅读鉴赏方法,文后附阅读鉴赏例文。  《大学语文(实用篇)》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科升本科考生和各类自学考试考生使用,同时也适合文职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应用文写作第一章 应用文概述第一节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第三节 应用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第四节 应用文的构思与撰写第二章 行政公务文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通知第三节 通报第四节 报告第五节 请示第三章 机关事务文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计划第三节 总结第四节 调查报告第四章 日常事务文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启事与海报第三节 借条、欠条、收据第四节 倡议书与申请书第五节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第六节 竞聘演讲稿第七节 述职报告第五章 专业应用文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合同第三节 协议第四节 起诉状第五节 毕业论文第六节 消息第二篇 口语交际第一章 口语交际概述第二章 语音规范训练第一节 声母的发音方法及技能训练第二节 韵母的发音方法及技能训练第三节 声调及技能训练第四节 语流音变第三章 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优化训练第一节 思维模式优化训练第二节 心理素质优化训练第四章 单项表述口语交际训练第一节 朗诵、复述及技能训练第二节 口头汇报第三节 主持与发言第四节 竞聘演讲第五章 双向交流口语交际训练第一节 听话与回应第二节 交谈第三节 辩论第四节 答辩第六章 口语交际中态势语言的运用及训练第七章 口语交际中常见语病及原因分析第一节 单向表述中的语病第二节 双向交流中的语病第三篇 阅读鉴赏指导第一章 诗歌阅读鉴赏第一节 中国诗歌发展简述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特点第三节 中国古典诗歌阅读鉴赏方法第二章 散文阅读鉴赏第一节 中国散文发展简述第二节 现当代散文艺术特点第三节 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方法第三章 小说阅读鉴赏 第一节 中国小说发展简述第二节 小说艺术特点第三节 小说阅读鉴赏方法第四章 戏剧阅读鉴赏第一节 中国戏剧发展简述第二节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特点及鉴赏方法第三节 现代话剧艺术特点及鉴赏方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应用文概述  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体。应用文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它的使用频率也最高。  重视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每个人参与竞争、立足社会、求职谋业的必备能力。  第一节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  应用文写作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与文字同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应用文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我国最早的应用文产生在殷商时期。随着国家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公务活动的需要,应用文也随即产生。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应用文。这些文字记载长短不一,记录简练,为占卜所用,广泛记载了奴隶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军事、祭祀、农业等活动,实用性很强,没有固定的格式。  西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行政制度的强化,应用文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有了不同的分工。西周时出现了用于君主对臣民进行训诫的文告“诰”;用以誓告军旅,类似今天的战斗动员令的“誓”;君主用来赏赐、任命、传旨的文书“命”。同时这时期还产生了用于登记土地、财务的账簿文书,用于反映结盟的盟约文书,用于记载和约束奴隶的奴籍文书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又出现了反映各国兼并斗争的檄文、移书、玺书、盟书、上书等文种。“檄文”用于征战号召、揭露敌人、颁布军纪;“移书”用于国家之间相互往来;“玺书”用于加封晋爵;“盟书”用于国家之间订立盟约;“上书”用于向上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意见等。应用文由卜问到记言,文种不断增多,使用范围逐渐扩大,行文方式也逐渐走向规范化,对后来的公文写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李斯等人的帮助下,统一了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在下令统一文字的同时,也统一了文书制度,对应用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公文体制基础。李斯等人为了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和可靠程度,还制定了现在仍在沿用的“抬头”、“用印”等制度;公文书写的格式和用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反映上下级等级森严、职责分明的封建等级制度。如区分了行文关系,明确规定了上行和下行的文种,确立了公文的避讳制度和抬头制度等,这标志着公文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在公文发展的同时,民间的契约、书信等类的应用文也随着社会经济和人际交往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  汉代的公文体式主要有书、议、策、论、疏、诏、制、敕、章、奏、表等,其中,皇帝对臣下使用的文体主要是诏、制、策、敕,臣下对皇上则主要用章、奏、表、议等,已有了大致固定的下行文和上行文的区分。同时,在表达上和结构上,也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格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公文还产生了一些流传后世的名篇,如贾谊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等,对后世应用文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

  《大学语文实用篇》以“既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又适应择业的需求”为宗旨,突出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的实用性功能,阅读鉴赏的指导功能。在内容安排上,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文实用技能的训练,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供可能。书中涵盖了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与阅读鉴赏指导三部分内容。应用文写作部分按照使用领域分为行政公务文书、机关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和专业应用文四大类,20余个文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语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