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关于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

潘连生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潘连生  

页数:

249  

前言

  本书共收集22篇文章,其中16篇选自本人2000年至今所发表的文章,其余选自此前的文章。  本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一、关于化学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转变增长方式(共七篇文章)  二、关于煤化工的科学发展(共六篇文章,另附文一篇)  三、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共三篇文章)  四、关于积极促进大型化工装置的国产化(共四篇文章,另附文一篇)  本书主要内容是根据中央有关精神,从化学工业全局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密切结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实际,力求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宏观上探讨化学工业的发展。书中探讨的重点是21世纪初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以及推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结合需要,重点探讨煤化工的科学发展问题。笔者力主我国化学工业应将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我国化学工业已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才能科学发展的阶段。  本书各文绝大多数在报刊公开发表过,此次刊出均按原文发表。由于以上文章当时均为独立发表,难免有些重复,有鉴于此,此次发表,本人作了必要的删节或摘要。即使如此,有些文章还略有重复,敬请读者谅解。  化学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化学工业是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比较复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谋划、与时俱进调整、优化,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和途径,实为涉及化学工业发展全局的大事。自1996年起本人已不担任行政工作,有较多时间进行学习阅读,思考亦可以比较超脱;本人审时择题,努力学习思考,奋力形成拙见,以绵薄之力,尽集思广益之劳。“位卑未敢忘忧国”,“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人才疏学浅,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指正。  此书出版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俸培宗社长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本书出版还得益于许多参考书籍、资料,它们给我启发、指导和帮助,没有它们我是无力成文的。此外,还要感谢建议和鼓励我出版此文集的朋友。  (二)  借本书出版之际,谈些对化学工业发展战略的片言拙见,供参考。  ——化学工业的发展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人们对化学工业的认识更加全面、成熟。一方面期待化学工业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加速发展,为人类进一步谋福,另一方面又担心化学工业过多地消耗资源和给环境、生态,以至于对人类的健康可能带来的危害。化学工业的发展战略必须直面以上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化学工业全面变革的主要推动力。化学工业必须充分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积极主动调整和控制自身的行为,以高度的智慧、自觉的行为、坚定的步伐,迈入可信赖的、安全的并负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领域,实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向21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规划(2020~2025年)编制中几乎形成以下共识:  化学工业定位为研究开发导向型工业(或化学工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化学工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可持续发展;  化学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  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  由于美国、日本、欧盟的化学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以上共识,可以看作是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如何结合国情,借鉴这些化学工业的发展战略理念,深入探讨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战略,可能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化学工业应通过坚定持续的努力,密切结合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化学工业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为,实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  ——我国化学工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指导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统筹考虑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化石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方向,使我国形成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相结合、具有各自优势的产品领域,相辅相成,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结构,加速推进化学工业现代化。  我国化学工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应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两件事。  (1)以节能、降耗、环保、提效为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粗放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把化学工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在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实施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努力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化工利用。  (2)制定和实施科技振兴化工产业的战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积极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增加科技开发投入,加速提高依靠技术进步对化学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制定有限开发创新目标,力求攻破。化学工业要坚持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大创新力度,逐步以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提高以我为主发展化学工业的综合能力。  潘连生  2009年3月北京

内容概要

  《关于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由四部分组成,含22篇文章。全书从化学工业全局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密切结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实际,在宏观上从化学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煤化工的科学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创新、积极促进大型化工装置的国产化四个方面,阐述了21世纪初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统筹考虑我国资源的高效利用方向,形成具有各自优势的产品领域,从而在整体上加速推进化学工业现代化。集中探讨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力主我国化学工业应将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书高瞻远瞩,对研究、探讨、规划我国化学工业的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各级领导、科技和管理人员适应形势变化、开拓思路、实现科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亦有所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化学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转变增长方式关于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1993年4月9日)3着力提高化肥发展的素质(1995年2月16日)16化学工业要早下决心推行清洁生产战略(1995年3月23日)20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化学工业结构调整,提高效益(1999年4月)23对战略上调整化学工业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探讨(2000年8月)42积极主动推进化学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1年8月)63化学工业要认真提高国际竞争力(2004年7月25日)91第二部分 关于煤化工的科学发展关于煤化工发展战略的探讨(1994年9月21日)103从实践中学习发展大型煤化工(1999年12月)111煤化工的发展要认真转变增长方式(2004年8月12日)115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促进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2007年1月)133对我国煤基能源化工品发展的一些思考(2008年4月)147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2008年9月)163附:关于科学发展煤化工的基本观点(2009年2月)173第三部分 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坚持引进技术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大技术创新力度(2003年10月8日)183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5年6月20日)19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2006年6月27日)205第四部分关于积极促进大型化工装置的国产化关于加强大型化肥装置国产化的建议(1995年9月)221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确保国产化依托工程成功(2002年1月16日)228制定进一步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政策(2003年9月8日)232重大装备国产化是政府导向行为(2003年10月27日)235附:积极推进大型现代化工装置的国产化(1995年12月15日)238

章节摘录

  用的化工新材料越来越多,新型合成材料为交通工具的轻量化、现代化、高速节能创造了良好条件。化学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也将更为密切,化学工业要为生物、微电子、激光、光通讯等新技术及信息、海洋、宇宙开发、新能源等新产业提供大量高质量、多品种的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化学工业还将在延长人类生命、方便生活、美化环境、治理污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个要求,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将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实现一次飞跃,将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全球性资源配置、生产布局、技术层次和市场组合等方面的结构调整。因此,技术进步与调整结构紧密结合,通过调整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倾向。  多年来,化学工业重复建设问题时有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形成市场机制。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靠政府“三令五申”,而是要把投资活动推向市场,由市场机制将有限的投资调配到资源短缺的部门和效益好的建设项目。实践证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确定项目的重要依据。要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工作,首先必须研究市场,必须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当然,市场包括现实的、直接的、潜在的和待开拓的,从规划工作一开始,就要把对市场的预测和研究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研究市场,必须研究国内外两个市场,把国内国外看成一个大市场,研究产品的市场需求平衡,既要考虑国外产品对我们市场的影响和冲击,也要研究我们打入国际市场的可能与能力。  进行市场预测和研究,要有远虑。要超前开发市场,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和新产品,要努力搞好应用开发工作。总之,我们既要分析当前的市场情况,又要分析长远的市场趋势,还要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使化学工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比较接近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关于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