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研究与应用
2011-2
化学工业出版社
吴文君
310
327000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笔者开始了一项持续30年的研究:1980年4月13日,陕西华县2位农民送来一筐植物的根皮及一株完整的植物,称其可杀虫,问可否开发成杀虫剂。经鉴定,该植物为卫矛科南蛇藤属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据文献记载:苦皮藤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丘陵浅山区。产区农民长期以来利用其根皮粉、叶子粉防治蔬菜害虫,故将苦皮藤称为“菜虫药”。在国内,刘鹤昌先生1935年报道了苦皮藤的杀虫活性,但直到1980年只有6篇关于苦皮藤杀虫活性的报道,尚未涉及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而在国外未见到苦皮藤的研究报道。文献调研结果说明:苦皮藤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在陕西省生产资料公司的支持下,笔者开始对苦皮藤进行研究,明确了苦皮藤根皮对昆虫具有拒食活性、麻醉活性及毒杀活性。1985年,经赵善欢院士推荐,笔者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实验室”从事苦皮藤研究,在MJacobson的指导下和NWakabayashi合作,首次从苦皮藤根皮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第一个杀虫活性成分CelangulinⅠ。1986年回国后继续对苦皮藤的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开发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先后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973课题资助,29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工作,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收录20篇。从苦皮藤中分离鉴定出60多个杀虫活性化合物,其中32个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证实毒杀成分苦皮藤素Ⅴ的作用部位是昆虫中肠细胞,其作用靶标是细胞膜特异性受体;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的作用部位是昆虫肌细胞,其作用靶标是肌膜上的L型Ca2+通道及肌质网膜上的RyR钙通道;研制成苦皮藤素乳油、微乳剂及微粉剂,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3项实现技术转让,02%苦皮藤素乳油获得农药临时登记并投入批量化商品生产,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苦皮藤研究分别于2002年、2006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苦皮藤研究的30年间,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新农药创制方面仍未有重大突破。面对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方兴未艾的局面,笔者从自己耕耘的花圃中采撷几枝捆扎成束以献读者,并附言:研究植物农药可能比研究化学合成农药难度更大。值此书出版之际,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多年连续资助,感谢植物保护以及农药界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吴文君2010年8月于陕西·杨凌
本书是作者近三十年致力于苦皮藤研究工作的总结。在简述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杀虫植物苦皮藤及其活性成分,苦皮藤素的作用机理和选择机理、衍生合成,以及杀虫植物苦皮藤的开发应用情况。另外,还详细介绍了苦皮藤植株中Hd3菌株、A10菌株、2B菌株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天然产物药物学、植物源新农药研发与创制等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农药、植保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1 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
1.1 杀虫植物与植物杀虫剂
1.2 研究杀虫植物的意义
1.3 研究杀虫植物的前景
参考文献
2 杀虫植物苦皮藤及其活性成分
2.1 杀虫植物苦皮藤
2.2 次生代谢物的生物活性
2.3 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2.4 苦皮藤素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2.5 苦皮藤素质谱裂解规律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3 苦皮藤素的作用机理和选择机理
3.1 苦皮藤素ⅳ的麻醉作用机理
3.2 苦皮藤素ⅴ的毒杀作用机理
3.3 麻醉成分对昆虫的选择毒性及机制
3.4 毒杀成分对昆虫的选择毒性及其机制
参考文献
4 苦皮藤素的衍生合成
4.1 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的全合成研究
4.2 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参考文献
5 杀虫植物苦皮藤的开发应用
5.1 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5.2 活性成分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含量变化
5.3 剂型和制剂加工
5.4 苦皮藤素的环境毒理学研究
5.5 苦皮藤素制剂的市场定位及产业化
参考文献
6 苦皮藤植株中内生真菌的研究
6.1 hd3菌株的研究
6.2 a10菌株的研究
6.3 2b菌株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1.发表的相关论文
2.研究团队简介
1.1 杀虫植物与植物杀虫剂 有些植物体内含有的某些成分具有杀虫活性,我们将这些植物称为杀虫植物(insecticidal plant),而把这些杀虫活性成分提取加工成的杀虫制剂称为植物杀虫剂(plant—derived insecticide)。和化学合成杀虫剂相比较,植物杀虫剂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①大多数植物杀虫剂,特别是其制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尤其是接触毒性和吸入毒性很低,因而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比较安全。 ②植物杀虫剂本身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形成的,一般只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③植物杀虫剂的原料一般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多成分混合物,对害虫协同发挥作用,而且可能有多个作用位点,可以延缓产生害虫抗药性。 ④规模化生产时,其原材料的供应受到限制。生产植物杀虫剂的植物虽然可以规模化人工种植,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生产周期较长,而且还会受到地域、气候条件等的限制。从理论上讲,植物杀虫剂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来生产,但亦会受到技术、成本等问题的制约,迄今也没有一个真正商品化的植物杀虫剂是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 ……
《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研究与应用》可供天然产物药物学、植物源新农药研发与创制等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农药、植保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