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秘传保健药酒配制1200方

刘步平//方春平 化学工业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化学工业  

作者:

刘步平//方春平  

页数:

234  

Tag标签:

无  

前言

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多种作用,被奉为“百药之长”,或用于炮制中药,或用于冲服药物,或用于制作酒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药酒是将中药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而制成的日常佳品,既发扬了酒的独特之处,又集中了中药的特异功效,还兼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加减灵活、费用低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便于储存等多种优势,内服、外用均宜,急症、久病皆可,特别是对一些顽疾难症其疗效更为显著,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被广泛应用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已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医学的重大创新发明。数千年来,经过历代前辈先贤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在药酒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数万种药酒,其中很多因为选料讲究、配方独到、做工精细、疗效神奇而大受追捧,至今在国内外医疗保健市场仍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制作和使用药酒不再只是治病保健的需要,更成为时尚举动,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为了让普通群众掌握各种药酒的配制技术,使药酒这种“简、便、廉、验”的养生治病品更好地惠及人类,我们浏览历代医家名贤的论文著作,集纳中华古今的各种药酒配方,本着安全、高效、实用、易制的原则,结合自身治病经验和养生心得,取其精华,慎加筛选,详加考证,编撰此书。本书详细介绍了养颜嫩肤、祛斑增白、乌须黑发、生发护发、降脂减肥、养脑益智、强筋壮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九类常用的养生药酒名方,以及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科、血液科、泌尿科、神经精神科、内分泌科、传染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等临床各科常见病的惯用药酒验方约1000余首,推荐了醒酒解酒便方近百首,每首配方都扼要阐述了原料、制作、功效、主治、注意、来源六方面的内容,以便按需索用。书中涉及的每一味中药,也都按《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规范使用,具备较高的科学性。本书条理清楚,叙述规范,语言精炼,文字浅显,配方实用,用药精到,可供养生保健爱好者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药酒参考,也可为医疗、科研、生产单位等研究开发药酒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药酒在养生治病方面虽然特色优势明显,但并不适用所有病症,且中药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因此不懂医者最好能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拿不准的中药还应咨询中药师意见,以便切合病情。书中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与专家赐教,以便订正,是为至盼。作者二〇一一年一月于四知斋

内容概要

药酒在我国的使用历史已超过几千年,是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佳品。这本由刘步平和方春平主编的《秘传保健药酒配制1200方》精心选取了疗效确切的药酒配方1200多首,详细介绍了具有养颜嫩肤、祛斑增白、降脂减肥、养脑益智、强筋壮骨、延年益寿等功效的保健药酒配方,以及临床心血管科、消化科、妇科、男科、骨伤科等各科常见病的药酒验方,每首配方都介绍了原料、制作、功效、主治、注意等内容。最后还介绍了药酒制作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秘传保健药酒配制1200方》可为养生保健爱好者选用药酒提供指导,也可为医疗、科研、生产单位等研究开发药酒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刘步平,临床医学博士,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崔学教教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作曾获全国最佳科普作品奖,并由香港新华书城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版。
方春平,中医临床基础博士,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秘传养生药酒
第一节 养颜嫩肤酒
第二节 祛斑增白酒
第三节 乌须黑发酒
第四节 生发护发酒
第五节 降脂减肥酒
第六节 养脑益智酒
第七节 强筋壮骨酒
第八节 强身健体酒
第九节 延年益寿酒
第二章 秘传治病药酒
第一节 呼吸科
第二节 消化科
第三节 心血管科
第四节 血液科
第五节 泌尿科
第六节 神经精神科
第七节 内分泌科
第八节 传染科
第九节 外科
第十节 妇科
第十一节 男科
第十二节 儿科
第十三节 骨伤科
第十四节 皮肤科
第十五节 眼科
第十六节 耳鼻喉科及口腔科
第十七节 肿瘤科
第十八节 其他科
第三章 秘传家用解酒便方
第四章 药酒知识
第一节 药酒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药酒的作用与特点
第三节 制作药酒的准备
第四节 制作药酒的方法
第五节 药酒的服用方法
第六节 药酒的储存与保管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二、入酒药物药物质量直接影响药酒质量。制备药酒要尽量选用品种纯正道地的上等药物,既不能乱用假冒伪劣药物,也不能随意减少药物,或使用腐败变质药物。对处方中的生僻药物,务必弄清品名、规格和用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如牛膝有怀牛膝、川牛膝之分,前者擅长补肝肾、强筋骨,后者擅长活血祛瘀,配置药酒时不能混用。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入酒前必须经过加工炮制。其中,植物类中药应尽量除去杂质、污泥,保持干燥,以便有效成分的析出;动物类中药应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还应除去头,用火炉或烘箱烤至微香,以纠正腥膻等异味;矿物类中药应除去汞、砷、铬、铅等重金属,以免发生毒副反应。特别是具有偏性、毒副作用的中药,更应经过炮制,以策安全,确保功效。如附子生用有毒,用甘草和黑大豆煎煮后毒性大减:生何首乌有生津润燥、滑肠通便的作用,用甘草和黑大豆蒸煮后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能。同时,为了充分析出有效成分,药物入酒前要碎成粗颗粒或加工成饮片,但不能加工过细。因为,药物过细,不仅容易形成药渣,使药酒变得浑浊,影响美观和食用,而且容易破坏药材细胞,使细胞内的不溶物质、黏液质等进入酒液,阻碍有效成分的溶解。通常,坚硬的皮、根、茎等植物药多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草质茎、根等多切成3厘米长碎段,种子类药材多用棒击碎。


编辑推荐

《秘传保健药酒配制1200方》:延年益寿酒秘方、强筋壮骨洒秘方、养颜嫩肤洒秘方、降脂减肥酒秘方、内科、外科等常见疾病药酒秘方、醒酒解酒秘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秘传保健药酒配制1200方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的质量不好,内容详细挺好用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