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法收藏与投资

浦佩君、宫春涛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浦佩君、宫春涛 著  

页数:

182  

字数:

224000  

前言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艺术也活跃起来。特别是书法艺术品价格水涨船高。2010年的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的书作《砥柱铭》最后的成交价为4.368亿元,创造书法作品成交价最高纪录。2011年匡时夏季拍卖会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隶书苏轼词》以126.5万元成交,也为在世书法家的高价成交完成破冰之旅。书法艺术品已成为新一轮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也正在加入或已经加入书法收藏投资队伍中来。法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门类。其高妙之处在于以中国文字为载体,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线条墨象为基础,以篆刻装裱为形式,抽象挥洒出文人艺趣与笔墨精神,传承千载而不衰。学习书法可以训练大脑、调养身心、陶冶情操,收藏与欣赏书法作品亦可起到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能力、完善修养等作用。投资书法藏品可有效规避货币贬值风险、获得高额回报。此为不可多得之雅好,凡接触之人,无不称快。书法价值的回归让我们欢欣雀跃的同时,我们又发现,市场混乱、藏品琳琅,令爱好者们看花了眼、累晕了脑也无从下手。财力雄厚者欲找真品、炒高人,寻常百姓需要性价比高、有增值潜力的作品。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成员、书法艺术研究者的我们自不能袖手旁观。春涛、佩君两位挚友秉烛夜话、一拍即合,于是有了本书的面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我们能力甚微,本书旨在为书法收藏与投资者标明方向,望大家在路上走得愉快。

内容概要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艺术。书法艺术的的学习、鉴赏、收藏、投资价值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怎样获得藏品?藏品怎样保存?如何鉴别真的?如何出手获利?本书为您解读分明。

作者简介

浦佩君: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名书法家王志安先生。中国王铎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塬书社社长。自幼习书,宗法二王,上溯秦汉,遍临魏碑,尤其于张黑女用功最勤,后在明清诸家中得到启发,形成了自己清新淡雅的书法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获奖并参展,并被日本、法国、德国等个人和机构收藏。
宫春涛:原笔名宫小桃,号演涛居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以颜真卿、米南宫、王觉斯入手,专攻行草,兼修汉隶。书风自然多变,时而雄强朴茂,时而闲散恬淡。作品曾入选:中国书协第七届、第八届中青展、第四届新人展、世界华人艺术家精品展、CCTV电视书法大赛、全国第七届刻字大展等。入编《荣宝斋书法作品集》。2009年撰写《视觉艺术中的书法应用》一书,填补国内设计艺术中应用书法元素的空白,获得了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书籍目录

了解书法收藏
 书法收藏的意义
 历史上的书法收藏
 书法收藏的题材
 书法藏品的保存
 书法藏品的应用与展示
书法鉴赏基础
 书体的演变与表现形式
 历代名家名作
 细数文房四宝
 书法美的欣赏
书法收藏中的鉴伪
 鉴伪是书法收藏与投资的前提
 古代作伪手法鉴别
 当代作伪手法鉴别
 书法鉴伪实战案例
书法投资实战讲解
 书法投资大有可为
 影响书法投资回报的因素
 书法投资渠道
 书法投资指南
 新兴书法艺术门类投资亮点
 藏品出手获利

章节摘录

版权页:001书法收藏的意义中国有句老话:“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中国收藏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参与程度蓬勃地发展起来.收藏品交易市场和文物艺术品的拍卖高潮迭起,大批机构、企业争相介入,收藏品种不断翻新,从传统的书画作品、瓷器、古籍、古旧家具、钟表等到见证一个时期历史变迁的各种票证、火花、糖纸、钱币,以及反映时尚艺术的现代艺术品、海报、玩具、名人物品……反映出中国人的收藏理念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收藏不仅成为闲暇时光消遣、把玩的雅好,还被当作重要的投资理财手段而成为了一种时尚。这其中,书法收藏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成为整个收藏和投资市场中一个耀眼的亮点。书法收藏的增值作用书法收藏,顾名思义,是对书法作品的收集和保藏。书法艺术从它产生到现在,己经经历了近五千年的历史,它在经济投资层面的保值增值作用毋庸置疑。例如至2011年为止,在国内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世界纪录的藏品正是一件古代书法作品。它出现在2010年的保利春季拍卖会上,是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的书作《砥柱铭》,最后的成交价为4.368亿元,平均算下来一字竟价值百万。


编辑推荐

《书法收藏与投资》编辑推荐:书法作品价值飚升。收藏投资需要水平。寻常百姓如何选择,盛世书系解读分明。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书法收藏与投资 PDF格式下载



一个系列的,都不错呢


关于收藏问题只是讲了很肤浅的一点点小常识,篇幅很小。而整本书都是为两位的作品做广告,看了让人好笑。


印刷精美,内容比较初级,没有新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