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与社会

(德)韦伯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德)韦伯  

页数:

162  

译者:

杭聪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经济与社会》:分析中国社会,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绕不开韦伯的这部著作。    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皇皇两卷,其内容可谓“渊深海阔”,别说对于普通读者,就是对社会学有一定研究的人来说,也是较难理解的经典。此编译本以简明反映原著的主体内容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对原著做了必要的提炼及整合,同时,为了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编译者另外添加了相关的小标题,并在全书的关键处增加了多幅插图,以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本书的内涵。

作者简介

韦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西方现代颇有影响的学者。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韦伯的著作主要涵盖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但他对经济学领域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经济与社会》、《儒教与道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书籍目录

写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前面揭破制度与社会经济行为的关系 ——《经济与社会》导读第一部分 社会学范畴理论 第一章 社会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类型 第二章 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基本范畴  第一节 经济行为  第二节 市场经济原理  第三节 分工的诸种类型  第四节 合理的资本计算  第五节 货币制度  第六节 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统治的类型  第一节 合法型统治  第二节 传统型统治  第三节 魅力型统治  第四节 混合统治类型  第五节 统治类型与现代统治 第四章 等级与阶级第二部分 经济与社会制度及权力 第一章 经济与社会制度 第二章 共同体的经济关系 第三章 共同体化和社会化的类型。及其与经济的关系 第四章 种族的共同体 第五章 宗教社会学(宗教共同体化的类型)  第一节 宗教组织的诞生  第二节 等级、阶级与宗教  第三节 拯救的途径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四节 宗教伦理和俗世  第五节 文化宗教和尘世 第六章 市场社会化(未完稿) 第七章 法律社会学  第一节 实体法领域的分化  第二节 主观权利阐明的形式  第三节 客观法的形式和性质  第四节 法律思想的类型和法律绅士  第五节 法的形式理性化与实质理性化,神权政治的法与世俗的法  第六节 公权法和世袭王公的成文法编纂  第七节 革命创立的法的形式特质,自然法及其类型 第八章 政治的共同体  第一节 政治共同体的内涵和需求  第二节 与政治共同体相关的概念 第九章 统治社会学  第一节 统治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方式  第二节 官僚体制统治的本质、前提和发展  第三节 父权家长制和世袭制的统治  第四节 魅力型的统治及其改造  第五节 理性的国家强制机构和现代的政党和议会

章节摘录

  第一部 分社会学范畴理论  第一章 社会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  一、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社会学方法论基础  1.在这里,“意向”要么是实际存在的自觉不自觉的意向,要么是从理论和假设出发的行为者的主观动向。这种研究行为的经验科学包括社会学和历史学,与所有教条式的科学即法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相比较,区别在于后者想研究的是“真实”和“有用”的内容。  2.意向的行为如果同那种只是反射性的、非主观性的意向行为比较的话界线是模糊的。意向行为在心理过程的某些情况下是不存在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只有专家才能了解其存在;一些只可意会的行为,对不能亲身体验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的,但也可能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一个行为过程中可理解的部分和不可理解的部分往往互相混杂、交汇结合在一起。  3.一切阐释都力争具有明确性。明确性是指阐释具有理性的性质或者可以在感觉上重新体验。在行为中,可以用理智去理解的事物具有理性的明确性;可以重新体验的事物具有感觉的明确性。要想形成科学认识,就要研究和解释清楚行为的一切非理性的、受情绪控制的、影响行为意向的相互关系,就要把它们视为行为对合乎理性的进程的偏离,首先用经验明确它们应该是怎样的。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受理性控制的。  4.对一切行为科学来说,要考虑到非意向过程和对象作为人们行为的原因或结果的情况,它们可能发挥促进作用,也可能构成阻碍因素。要判断一种行为属于意向性行为还是非意向性行为,标准并非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具有生命或意识,而是由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决定。它可能是人行为的起因、结果,也可能构成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5.理解可能是对一个既存行为的意向作直接观察的理解,也可能是深度阐释性的理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与社会 PDF格式下载



韦伯的经典著作,价格也很便宜。


要慢慢阅读的名著,韦伯的书要耐心消化


经典通读,原来就买过第一辑的一些书,真的不错,值得一读!


只是之前没看清,以为是原著呢。。。


对我的学科研究影响很大


原版书太厚了,1000多页,实在是难啊,我所以看这本,看了几页还不错吧


还没看~~应该不错


是在网上看一位教授推荐,准备抽时间看看


送货很快,书本质量不错,很满意


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书,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经济与社会》:分析中国社会,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绕不开韦伯的这部著作。


韦伯的大名如雷贯耳,关注当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本书是绕不开的一扇窗,细心品读,很多读不懂的社会现象也许会豁然开朗。


不是原著,是韦伯原著的摘要


这本书是一本普及型的读物,但有一定的深度,与提要中的内容相比,要深入的多。讲解的问题也都是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读后有一定的启发。但如果要更深地研究,还得看原著。


不愧是大师的经典之作,有深度有内容,新的翻译更为通俗易懂。


权力的理性化和合法化思考


好书一本,充分展示作者的观点


不错 就是太监落了


但是还可以,可以作为了解


  美国社会最有声望的职业是什么?
  
  ——答案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这样的声望来源,并非金钱: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收入,比不上许多律所里的高级合伙人。然而大法官和普通律师(合伙人)的区别在于,前者作为一种角色(而非个体),更加靠近Edward Shils所谓的社会的“中心”——Shils认为,社会存在中心和边缘的区分,中心是一系列核心概念与价值,也是“意义”的不断产生之处。从某种意义上,Shils的中心与边缘的二分,近似于中国传统语境下对“庙堂”与“江湖”的区分。前者创造意义,并通过权威,维持所创造的意义的秩序。而韦伯的克里斯玛到了Shils这里,即是一种与这样的意义生产机制的接近(proximity to the meaning-giving order)。
  
  克里斯玛(Charisma),希腊原文χαρισμα,意为A gift of grace。它的双重性体现在,一为创造意义(meaning-creating),二为保持意义(meaning-maintaining)——前者是克里斯玛革命性的面相,在模糊的边界处(liminal space)爆发出来,它的存在是对原有制度的批判和对原有意义的重构,它的吸引力则是对一个“更好”的,但恰恰是尚未实现的新制度的承诺。后者则是克里斯玛制度化的面相,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以为这时候的“克里斯玛”已经消失——如果说克里斯玛的特点在于与“中心”的接近,作为一种超凡(Extraordinary/Austäglich)而存在,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化的克里斯玛”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或者说,克里斯玛一旦制度化,便已经开始了其不断衰弱的过程,并在其模糊的边界处,开始孕育下一轮克里斯玛的爆发——与意义的重构。
  
  ——从一定层面上,对于克里斯玛,作为意义的创造和保持机制的的两个面相的理解,可以在先知和教会的区别中找到对应。
  
  在克里斯玛、中心与边缘、意义的创造和保持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中国大学的失败之处——对于中国大学的批评,落脚点在于其轻率浮躁,更类似于职业介绍所和中转站,以及批量生产低质量学术研究论文的机器——从某种意义上,这两点体现出的中国大学的失败之处在于,身处“中心”却并未像期望的那样创造与保持意义。在于整个系统里克里斯玛的彻底流失。
  
  于是,凡俗(mundane)彻底占领并取代了神圣(transcendal)。
  
  
  
  ----
  
  本文试图把一个即成现象放在Weberian Paradigm下思考(当然这个现象同时可以被放置于其他Paradigm下思考,比如布迪厄的惯习和文化再生产)。道德无涉,不开展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所有术语的含义与日常口语中使用时亦有不同。
  


  本来想硬着头皮啃一下这本书,可是看了十几页还是崩溃了,不懂德文,就找了个英文版对照一下,真想把这本破书给撕了!!


很点醒呀。


你读的是哪个版本出版社的呢 听说上海世纪最近出了一套 不知怎样


买康简版的相互参照阅读吧。谁让不懂德文呢


嗯。拗口到不行。。决定都放弃了。有没有韦伯好的版本推荐?


如果只看第一章,其实胡景北翻译的《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要更好一点,虽然译者是经济学家。


翻译的确实烂,下了好几次决心。。。都在几页之后放弃。。。我以为自己功力不够。


的确不好。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前面出的版本太多了,译者有时候为了刻意与众不同。不过比林版的好些,比康版的可能略逊。


阎克文翻译的上海世纪出版的还行,读起来虽然有些地方也有点些别扭,但是比林荣远翻译的靠谱很多,特别是不会对概念乱翻译。


拗口到不行。。我以为自己功力不够。


看Roth的英文版的吧,很容易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