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带一门学问回中国

李新宇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新宇  

页数:

283  

字数:

3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严复(1854年—1921年),字几道,名传初、又陵,后改名复。福州人,马尾船政后学堂毕业后留学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大学,回国后先后在马尾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任教,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选用道员”四品衔,升为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鉴于清政府的腐败,致力于翻译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警醒国人奋发图强,一时风靡全国,被推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还有《支那教案论》、《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名学》、《社会通铨》、《法意》、《名学浅说》、《中国教育议》等十余部译著的《辟韩》、《上光绪皇帝书》等大量著作,参加维新改革活动。本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人生故事。

作者简介

李新字,男,山东青州人,生于1955年2月,1978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大梦谁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留学:面对另一个世界 一、从福州启程 二、最初的留学生 三、知遇郭嵩焘 四、对“西学”的认识和接纳第二章 海军教习的悲欢 一、回国之后 二、任职情况 三、仕途不畅之谜 四、难圆的科举梦 五、严复与李鸿章 六、甲午战争中的海军教习第三章 言论(上):瞀世雄文 一、战争留下的疑问 二、认识千古未有之变局 三、寻求富强之路 四、批判专制传统 五、认识“政教之非” 六、帝国黄昏“醒者”谱系里的严复第四章 言论(下):维新的另一路径 一、独树一帜的《国闻报》 二、严复与“康党” 三、《拟上皇帝书》 四、“未及用”的“新党”? 五、批判“中体西用”第五章 译述(上):天演论旋风 一、走向翻译 二、“译”与“做” 三、《天演论》带来了什么 四、知识界的“天演论旋风”第六章 译述(中):自由理念 一、《原富》:传播西方经济思想 二、《群己权界论》:试向国人说自由 三、《法意》:介绍西方法理第七章 译述(下):社会政治及其他 一、“群学”中的“修齐治平” 二、为什么翻译《社会通诠》 三、未完成的“名学”译述第八章 教育:理念与实践 一、见解与主张 二、主持复旦公学 三、安徽高等学堂监督 四、从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到北大校长第九章 政治舞台上的身影 一、“中国国会”副会长 二、革命到来之际 三、复辟罪魁? 四、严复与袁世凯第十章 盗火者“灭火”之谜 一、变与不变之间 二、现实感受与传统拘牵 三、英国经验与斯宾塞学说 四、知识:西学与中学的先后 五、严复和他的朋友们后记

章节摘录

  严复是最初的官派留欧学生。  说起中国的官派留学,应该从容闳说起。作为最早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人,他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同时,谈论中国的留学史,更不能不说到容闳,因为他一生最主要的事业,就是促成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因此而被称做“中国留学生之父”。说起严复的留学,其实也与容闳推动的幼童留美有关。是派幼童留美的事启发了沈葆桢,才有了派员出洋学海军的动议,最后才有了严复等人的留学欧洲。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镇(今属珠海市)。幼年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只能到澳门英国传教士办的教会学堂就读。1841年又人美国人布朗(Rev.s.R.Brpwn)主持的玛礼逊学校(Morrison Schoo1)。1842年该校迁往香港,容闳又跟随学校到了香港。正是这样的经历,容闳接受的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大不相同,而且最先走上了留学之路。  1846年冬,布朗因健康原因要归国休假。临行前他向学生宣布:愿意带3~5名学生赴美留学。与此同时,他已经与香港基督教会的几名教友谈妥,由他们为学生提供两年的留学经费,并为学生的父母提供赡养费。让布朗没有想到的是,宣布这个消息之后,四十多名中国学生竟然全都默然无声,最后只有容闳、黄胜和黄宽三人表示愿意跟随校长到美国留学。容闳的父母开始也忧心忡忡,是在容闳的说服之下才同意的。之所以如此,其实并不奇怪。当时国人对海外几乎茫然无知,民间广泛流传着有关外国人的种种骇人传说,比如,中国小孩到了海外,要被剥皮,换上狗皮或者猴子皮,然后拿去展览和表演,等等。  容闳等人之所以有勇气,一是因为他们已在洋人的学校里学习多年,知道民间关于洋人虐待孩子或拿孩子做实验的说法实属荒诞不经。二是为了学点新的技艺,以便将来养家糊口。尽管他们知道,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但他们还是决定到美国去。容闳后来回忆说:“予等留美期内,不独经费有着,即父母等亦至少得二年之养赡。既惠我身,又及我族,仁人君子之用心,可谓至矣。”①直到晚年,容闳仍然牢牢记着那些资助他出国留学的人。


编辑推荐

  《带一门学问回中国:盗火者严复》他被推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他把进化论带到中国,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世界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带一门学问回中国 PDF格式下载



兼历史与传记与学术,可谓足矣。


实在不觉得这本书有什么好处。连资料都不能做扎实的。


相关图书